呂洞賓,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師。 名喦("喦」或作「巖」),字洞賓,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河東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樂鎮)人,現在山西運城市芮城有元代丘處機奉皇帝御旨興建的永樂宮,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又名大純陽萬壽宮 。
呂洞賓是道教中的大宗師。目前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陽真人的全真教)、南派(張紫陽真人)、東派(陸潛虛)、西派(李涵虛),還有隱於民間的道門教外別傳,皆自謂源於呂祖。
原為儒生,40歲遇鄭火龍真人傳劍術,64歲遇鍾離權傳丹法,道成之後,普度眾生,世間多有傳說,被尊為劍祖劍仙。華軒居士據《全真詮繹》記載,於北宋期間應八仙之首鐵拐李邀在著名仙苑石筍山聚會時列入八仙之列。
經名:呂祖百字銘。此銘為丹家真傳,需要背誦純熟、慢慢體驗,學道者領悟了此《百字銘》,就等於掌握了丹道全訣,所有功法皆可依此印證。
文中「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一句是命功,即「凝神入炁穴」的功夫。
其入手功夫講「養氣」而不曰「運氣、鍊氣」,講「降心」而不曰「靜心、煉心」,就是要求意念下注丹田,息息歸根,在炁穴「積精累氣以成真」。
此種功法之要訣在於一個「守」字,即:「抱元守一,而凝神聚炁也。」
其中「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講的是「性功」,是入手的「止念」法門。
「宗祖」即是不假修證、天然常明的「真我」,隨其雜念紛紛而「真我」乃「無事道人」,只要「宗祖」、「真常」不迷,則自可「性住」、「氣回」而得「玉液還丹」。
呂祖百字銘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潛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養氣忘言守
凡修行者,先須養氣。養氣之法,在乎忘言守一。忘言則氣不散,守一則神不出。訣曰:緘舌靜,抱神定。
降心為不為
凡人之心,動蕩不已。修行人心欲入靜,貴乎制伏兩眼。眼者,心之門戶。須要垂簾塞兌,一切事體,以心為劍。
想世事無益於我,火烈頓除,莫去貪著。訣云:以眼視鼻,以鼻視臍。上下相顧,心息相依。著意玄關,便可降伏思慮。
動靜知宗祖
動靜者,一陰一陽也。宗祖者,生身之處也。修行人當知父母未生之前,即玄牝也。
一身上下乾坤八卦五行四象聚會之處,乃天地未判之先,一點靈光而成,即太極也。
心之下,腎之上,仿佛之內,念頭無息,所起之處,即是宗祖。
所謂動靜者,調和真氣,安理真元也。蓋呼接天根,吸接地根,即闔戶之謂坤,闢戶之謂乾。呼則龍吟雲起,吸則虎嘯風生。一闔一闢,一動一靜,貴乎心意不動,任其真息往來,綿綿若存。調息至無息之息,打成一片,斯神可凝,丹可就矣。
無事更尋誰
若能養氣忘言守,降伏身心,神歸炁穴,意注規中,混融一炁,如雞抱卵,如龍養珠,念茲在茲,須臾不離,日久功深,自然現出黍米之珠,光耀如日。點化元神,靈明莫測,即此是也。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此道乃真常之道,以應事易於昏迷,故接物不可迷於塵事。若不應接,則空寂虛無。須要來則應之,事去不留,光明正大,乃是不迷,真性清淨,元神凝結。訣曰:著意頭頭錯,無為又落空。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凡人性烈如火,喜怒哀樂,愛惡欲憎,變態無常。但有觸動,便生妄想,難以靜性。必要有真懲忿,則火降;真寡慾,則水升。
身不動,名曰煉精。煉精則虎嘯,元神凝固。心不動,名曰鍊氣。鍊氣則龍吟,元氣存守。念不動,名曰煉神。煉神則二氣交,三元混,元氣自回矣。
三元者,精氣神也。二氣者,陰陽也。修行人應物不迷,則元神自歸,本性自住矣。性住則身中先天之氣自回,復命歸根,有何難哉!訣曰:迴光返照,一心中存。內想不出,外想不入。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
修行人性不迷塵事,則炁自回。將見二炁升降於中宮,陰陽配合於丹鼎,忽覺腎中一縷熱炁上衝心府,情來歸性,如夫婦配合,如痴如醉,二氣絪縕,結成丹質而炁穴中水火相交,循環不已,則神馭炁,炁留形,不必雜術自長生,訣曰: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直至丹田氣滿,結成刀圭也。
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
功夫到此,神不外馳,氣不外洩,神歸炁穴,坎離已交。愈加猛烈精進。致虛之極,守靜之篤。身靜於杳冥之中,心澄於無何有之鄉,則真息自住,百脈自停。日月停景,璇璣不行。
太極靜而生動,陽產於西南之坤。坤即腹也,又名曲江。忽然一點靈光,如黍米之大,即藥生消息也。赫然光透,兩腎如湯煎,膀胱如火炙,腹中如烈風之吼,腹內如震雷之聲,即復卦天根現也。
天根現,即固心王,以神助之,則其炁如火逼金,上行穿過尾閭。輕輕送,默默舉,一團和氣,如雷之震,上升泥丸,周身踴躍,即天風姤卦也。由月窟,至印堂,眉中漏出元光,即太極動而生陰,化成神水甘露。內有黍米之珠,落在黃庭之中,點我離中靈汞,結成聖相之體,行周天火候一度。烹之煉之,丹自結矣。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
到此地位,藥即得矣。二氣結刀圭,關竅開通,火降水升,一炁周流。從太極中,動天根,過玄谷關,升二十四椎骨節,至天谷關。月窟陰生,香甜美味,降下重樓,無休無息,名曰甘露灑須彌。訣曰:甘露滿口,以目送之,以意迎之,送下丹釜,凝結元氣以養之。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養氣到此,骨節已開。神水不住,上下周流,往來不息,時時吞咽,謂之長生酒。訣曰:流珠灌養靈根性,修行之人知不知?
潛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
功夫到此,耳聽仙樂之音,又有鐘鼓之韻。五氣朝元,三花聚頂,如晚鴉來栖之狀。心田開朗,智慧自生,明通三教經書,默悟前生根本,預知未來休咎。大地山河,如在掌中,目視萬裡,已得六通之妙。此乃實有也。吾行實到此際,若有虛言以誤後學,天必誅之。遇之不行,罪過天譴。非與師遇,此事難知。
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自養氣忘言至此二十句,皆是呂祖真正口訣,功夫無半點虛偽,乃修行上天之階梯。得悟此訣與注者,可急行之。勿妄漏洩,勿示匪人,以遭天譴。珍重奉行,克登天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