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逼急了也「咬」人?歐盟重拳反擊美國科技巨頭

2020-12-27 騰訊網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落幕,兩次作為主戰場的歐洲遭遇重大損失,世界中心的地位也隨之轉讓給美國。這種背景下,歐洲各國為了更好地發展以及抵禦當時來自美國和蘇聯兩大巨頭的侵蝕,決定成立歐盟組織,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權益。並且由於歐盟各國當時發展的需要以及美國相關扶持發展政策,雙方又有著一定相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資本主義制度,從而結成了盟友關係。然而隨著蘇聯解體,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兩者之間的聯盟關係開始逐漸變味,美國許多科技巨頭企業紛紛跑到歐洲賺取暴利,歐盟損失越來越慘重。近幾年來歐盟怨氣終於爆發,開始頻頻對美國進行反擊,尤其是對於美國科技巨頭公司,開展了多次反壟斷調查以及巨額罰單。最近,歐盟在原有基礎上再次揮動重拳,兩者關係或將徹底破裂。

2020年12月19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針對數字市場發布了《數字市場法案》以及《數字服務法案》兩大法草案,對在歐盟發展的所有企業做出進一步規範。但如果仔細研究的話不難發現,所謂的規範主要針對的就是以谷歌、亞馬遜、臉書以及蘋果等位代表的美國科技巨頭公司,阻斷其在歐洲的多項優惠權益,強行更改其經營策略,令美國科技巨頭公司發展受阻,阻止這些美國公司在歐洲土地上進一步榨取巨額利潤,保證歐盟本土科技企業的正常發展。

這兩項法案的頒布可以說是截止目前為止歐盟對美國採取的最嚴厲的措施了。當然了,前面也提到過,在此之前歐盟就已經開始對這些美國科技巨頭不斷進行懲戒了,比如對谷歌及其下屬公司開出了一億歐元的罰單。但這些所謂的罰款其實和這些科技巨頭公司利用政策優惠在歐盟各國賺取的非法利潤相比,完全就是九牛一毛。

相關資料顯示,來自美國的微軟、蘋果、谷歌、亞馬遜以及臉書五大科技巨頭公司,在2010年到2019年十年時間裡,就在全球逃稅軌跡1000多億美元,而這其中又以歐盟為最,這些科技巨頭公司甚至稱歐洲為他們的「逃稅天堂」。但之前由於歐盟發展所需,只能對美國進行忍讓,但忍讓換來的並不是適可而止,而是越來越放肆,於是歐盟開始不斷對美國展開反擊,並發展到兩部法案頒布撕破臉皮的地位。對此,許多歐盟媒體以及眾多人士表示,早該反擊了,其實我們已經忍你好久了。

當然了,歐盟之所以在近兩年才可使大力反擊,除了自身已經獲得了足夠發展和恢復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自川普上臺以來,其霸權主義愈發明顯,並直接將歐盟當成了對手。朋友的捅刀是最可怕的,基於這個原因,歐盟只能選擇儘快止損並展開反擊。

其實縱觀當下發展局面來看的話,在很久以前,歐盟和美國的矛盾就已經逐漸爆發了。畢竟曾經作為世界中心的歐盟,怎能甘於屈居人下呢,而且美國也確實對他們內部事務插手太多了。據悉,在歐洲各國最初宣布成立歐盟的時候,美國就曾以各種理由極力阻止。因為雖然歐洲各國已經衰落,但是聯合起來還是會讓美國產生一定畏懼的,不過結果顯而易見,並沒有成功,但美國也始終沒有放棄,開始勸說歐盟中英法等眾多代表性國家脫離歐盟,或者是極力抵制歐元,讓所謂的歐盟發揮不了預想中的作用。像此前的英國脫歐事件中,美國就是力挺英國的。除此之外,曾經法國總統訪美的時候,川普還特別勸說法國脫歐,並許諾了不少的利益。只不過就當下來看的話,川普應該並沒有鼓動成功,反而加深了歐盟對他的恨意。

不僅是對於歐盟內部事務,在對其他國家或者說是一些國際事務上,美國也全然不顧歐盟的利益,甚至直接將其作為競爭對手。川普還多次公開宣稱歐盟是美國最強大的對手之一的。從盟友的口中說出對手,歐盟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如今在許多國際會議上,比如聯合國會議,G7峰會等上面,歐盟已經開始公開反對美國了。

不過歐盟雖然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但是與美國相比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於是在擯棄美國後,開始積極和美國視為最大對手之一的俄羅斯展開合作,比如「北溪-2」俄歐能源項目的創立。當然了,除了和俄羅斯積極展開合作以外,也開始努力尋求和我國的合作機會,共同抵禦美國的霸權思維,阻止其稱霸全球的陰謀。

還需要提出一點的是,為了進一步擺脫美國,已經有不少國家開始脫離北約,歐盟整體也認為北約已經名存實亡,歐盟所有國家應該儘快離開北約,專注於歐盟事業的整體發展。

昔日的盟友已經走上其對立面,美國稱霸全球的夢想註定不會實現。當下,政治多極化才是國際發展的主流趨勢,美國想要一家獨大顯然是不現實。一家獨大已經不再適合於當今的世界格局,合作與共同發展才是大家共同期許的,也只有這樣,人類整體才能更好地進步,所面臨的各種危機才能獲得最好最及時的解決。

相關焦點

  • 環球深觀察丨歐盟再出重拳 成了「靶子」的美國科技巨頭冤嗎?
    儘管歐盟方面並未列出「看門人」公司的名單,但《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文章認為,新法案劍指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科技巨頭的意味顯而易見。因為根據法案內容,主要監管對象是擁有超過歐盟人口10%即4500萬用戶的大型在線平臺,而能滿足這些條件的公司寥寥無幾。
  • 歐盟兩項法案直指美科技巨頭
    歐盟兩項法案直指美科技巨頭  □ 本報記者 陳潤澤  12月15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數字服務法案》及《數字市場法案》草案,這是歐盟20年來在數字領域的首次重大立法。有分析指出,歐盟這兩項法案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反競爭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
  • 歐盟的數字法案,對美國網際網路巨頭的影響幾何?
    文 | 陶短房當地時間12月15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數字服務和數字市場法案的草案。這被認為是正式啟動對境外尤其是美國網際網路巨頭強化監管的標誌性事件。具體細節包括:公司違反競爭規則會被要求繳納年營業額10%的罰款;如「嚴重且屢次違反規則」被完全禁止進入歐盟市場;大型科技公司會被標明為網際網路領域的「守門人」,這意味著必須遵守更嚴格的規定;公司需將任何計劃中的合併、收購事先通報歐盟;某些類型的數據必須與監管機構和競爭對手共享等。
  • 美科技巨頭攤上事了,被歐盟「圍攻」
    導讀:近日,歐盟頒布了一項近20年來從未在數字領域出現過的《數字服務法案》與《數字市場法案》。據路透社有關消息,這兩部法案的目的是為了限制美國科技巨頭在歐盟所存在反競爭行為,是對歐盟數字市場的再一次規整。
  • 海外財經媒體焦點:歐盟警告可能拆分美國科技巨頭
    疫苗進展方面,FDA工作人員報告稱Moderna的新冠疫苗安全有效;歐盟有望在聖誕當周批准輝瑞新冠疫苗,最快年底前開始接種。英歐談判方面,英國首相稱無法達成脫歐協議仍是最可能出現的結果。此外,歐盟警告可能拆分美國科技巨頭。
  • 歐盟兩項數字法案被指針對美國巨頭,歐美會否爆發數字貿易戰?--上觀
    歐盟委員會主管反壟斷事務的委員韋斯塔格15日在歐盟總部宣布,我們希望確保用戶能夠在網上獲得廣泛的安全產品和服務選擇,確保企業公平、自由地競爭。「歐盟宣布限制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科技巨頭的裡程碑式法律。」路透社稱,這兩項法案為美國的科技巨頭在歐盟開展業務制定嚴格的規則。據報導,法案涉及的主要是超過4500萬使用者的大型網絡平臺公司,這相當於英國脫歐後歐盟人口的10%。
  • 歐盟公布兩部數字法案 旨在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
    歐盟委員會15日公布兩部新的數字法案,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 歐盟於今年2月啟動《數字服務法》和《數字市場法》立法工作,並於6月開始向全球公開徵詢意見。該法案明確規定,覆蓋歐盟人口10%(即4500萬用戶)以上的網絡平臺不僅要承擔控制自身風險的特定義務,同時還須在新的監管機制下運作,歐盟委員會將有權直接處罰此類大型網絡平臺。
  • 限制美國科技巨頭,歐盟出臺「史上最嚴」監管法案,不遵守或面臨年...
    外界普遍預計,本批法案如果最終生效,將對蘋果、Facebook、亞馬遜和谷歌等美國科技巨頭在歐盟的運營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改變其「運營方式」。而對於有「系統性的不合規行為」的平臺,歐盟監管者可能會採取針對公司「結構層面」的整治措施,暗指可能拆分科技巨頭的歐洲業務。 此前的12月7日,歐盟還公布了為美國微軟和谷歌等科技巨頭制定的搜索排名方面的規則,要求這些科技巨頭增強搜索排名的透明度。
  • 歐盟數字新法案即將出臺,給美科技巨頭再施「緊箍咒」
    山雨欲來風滿樓,美國科技巨頭們在歐洲即將面對新法律《數字市場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和《數字服務法案》(Digital Services Act)規定的監管。歐盟將結合不同標準來對「看門人」平臺進行定義,包括這家公司的收入、用戶數量、它對歐洲單一市場的影響以及它對競爭對手競爭能力的影響。歐盟監管機構將定期進行評估,以確定某個企業是否仍應被認定為「看門人」公司,或在歐盟市場中是否出現了新的「看門人」公司。據稱,平臺用戶超過4500萬的科技公司可能就被認定為這樣的公司。
  • 歐盟給美科技巨頭套上「緊箍咒」:捍衛數字主權 出臺兩部數字法案
    外媒普遍認為,這兩部數字法案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公司,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歐盟與美國的數字稅之爭持續已久,從此前法國、英國等國對美國科技巨頭徵收數字稅,到如今歐盟出臺法案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監管,歐洲國家對美國科技巨頭念起「緊箍咒」,歐美間數字競爭日漸焦灼。
  • 歐盟「數字憲法」亮相:多國新規劍指壟斷 科技巨頭迎來「強監管...
    12月15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了兩項與網絡服務有關的法案:聚焦不正當競爭的《數字市場法案》和聚焦線上非法有害內容的《數字服務法案》,目標是被稱為「看門人」的大型科技公司。事實上,除歐盟外,近年來全球不少政府監管機構都在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約束。
  • 歐洲重拳打擊美國科技公司為哪般?中國就是前車之鑑,不得不防
    谷歌、蘋果、微軟、亞馬遜…… 過去幾十年間,美國科技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崛起,讓全世界都認識到了這些科技巨頭的強大。如今各國都重視起對這些巨頭的監管,一旦違規,動輒就是巨額罰款。
  • 歐盟要開徵「連結稅」!成為矽谷科技巨頭真正的監管者
    伴隨歐盟委員會(下稱「歐委會」)就新版權法達成改革決議,美國科技巨頭抵抗歐盟對數字版權監管兩年多的抗爭正式宣告失敗。目前,該新版權法還需在5月歐洲議會選舉前,經過歐洲理事會和立法機構的正式批准方能生效,而由於美國本土在這方面立法緩慢,由此歐委會將成為矽谷巨頭真正的監管者。前述規定在實施後恐重創谷歌等搜尋引擎和內容類平臺,直接挑戰他們的商業模式。谷歌方面此前曾表示,這一新版權法「改變了我們認知中的網絡」。
  • 歐洲應實現「數字主權」 降低對美科技巨頭依賴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8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地時間周二表示,歐洲必須維護其「數字主權」,以降低對美國科技巨頭的依賴。他同時概述了實現這一「數字主權」的三大措施。馬克龍說,儘管新冠疫情暴發後,美國各大數字平臺促成了社會「大變革」,但在科技方面,歐洲需要有「歐洲解決方案和歐洲主權」。馬克龍在與Skype聯合創始人、瑞典億萬富翁尼格拉斯·岑斯特羅姆交談時指出:「我們需要歐洲融資、歐洲解決方案、歐洲人才以及歐洲法規。」
  • 歐盟出臺數字監管新草案 美科技巨頭被套上緊箍
    「全球許多司法管轄區都在努力應對新技術環境,並考慮是否要監管科技巨頭以及如何監管。歐洲已決定先行一步,成為數字平臺監管的先行者。」 ]  歐盟兩項重磅科技巨頭監管草案終於揭開面紗。  當地時間15日,歐盟委員會(下稱「歐委會」)頒布《數字服務法》(DSA)和《數字市場法》(DMA)這兩項反壟斷監管草案,被視為歐盟20年來首次對網際網路規則的全面改革。
  • 美國人禁止入內!川普剛被拜登「傷了心」,又挨歐盟一記重拳
    當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擴散,形勢嚴峻之際,美國只憑「一國之力」,佔了全球新冠病例確診數的四分之一,真正做到了川普口中的「美國優先」。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疫情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7月1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262萬例,累計死亡接近13萬例。
  • 美國科技巨頭能否守住「230條款」
    在過去數年間的誹謗和欺詐訴訟中,「230條款」幾乎成為了科技巨頭們的免死金牌,也因此招來了美國兩黨的不滿,尤其是共和黨。今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就曾正式籤署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政府對社交媒體這一免責條款作出限制。一個月以後,美國司法部又發表意見書,呼籲美國國會對這一條款作出修改。川普的不滿更是人盡皆知。
  • 歐盟步步緊逼 歐美數字競爭日趨激烈
    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周武英)多年來,美國科技巨頭始終處於反壟斷調查和處罰的風口浪尖之上。近日,歐盟和美國等又步步緊逼,尋求加大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力度,且態度更為強硬。分析人士認為,各國在數字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或將使歐美乃至全球貿易前景更趨複雜。反壟斷頻頻發力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外媒關於歐盟加緊對科技巨頭監管方面的消息十分頻密。
  • 歐美為何指責科技巨頭對競爭構成威脅
    歐盟上周公布旨在遏制科技巨頭的新法案,將矛頭對準包括亞馬遜、蘋果在內的美國科技公司。而在不久前,美國也對其國內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提起訴訟。歐美不約而同地「集中火力」指責科技公司對競爭構成威脅,不僅是為了限制個別科技公司「一家獨大」,也因為歐美搶奪數字經濟蛋糕存在利益之爭,更反映出全球數字經濟治理面臨的難題。
  • 打響反擊美國第一槍,五常之一率先扛起抗美大旗,這回必說到做到
    因此,為了給各國尋找新的收入,法國等歐盟國家的目光開始轉向那些以美國為首,賺得盆滿盈缽卻稅率極低,甚至是逃避稅收的科技巨頭。棒打出頭鳥疫情當下,各國經濟被重創時,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法國打響反擊美國第一槍,在西方國家裡率先提起要徵收"數字稅"。而這裡首當其衝的就是美國的谷歌、亞馬遜、蘋果等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