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家長們都有所發現,當孩子到了兩歲的年紀之後,他們的性格就突然發生了轉變,本來可愛又聽話的小寶寶,變得時而亂發脾氣,時而大吵大鬧,尤其是喜歡跟家長對著幹。
可能在大部分家長眼中,孩子就是在無理取鬧,其實則不然,關於孩子這點最官方的回答就是:「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也就是他們人生第一個叛逆期。
孩子兩歲時表現出的可怕,很早之前就被人廣泛地流傳,而且這還是考驗家長「心性」的一個過程。
什麼是「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
美國的教育專家約翰·羅斯蒙德曾經說過:孩子兩歲是第一個叛逆期,但是「可怕的兩歲」只是一個概括,準確來說是1歲6月到3歲期間,反抗能力是四五歲的一倍。
孩子到了這個過程,正是大腦發育的信號,因為他們從嬰兒期過渡到幼兒期,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和行為能力、性格特徵都會逐漸的形成。
很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這個年齡開始學習說話、走路,能聽懂家長說的話,同時還不斷地進行模仿,最令家長頭疼的是,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逐漸分清楚「你」和「我」的區別。
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這3個壞毛病不能慣
1、孩子突然愛打人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會發現有時候你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他們就會出現亂發脾氣、打人的情況,一次兩次還好,但孩子總這樣難免會讓家長感到生氣。
對此,家長也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因為你的放縱會讓孩子覺得打人是正確的,以後這樣的行為會越來越嚴重,面對孩子喜歡打人的行為,家長要事先清楚他們打人的具體原因,因為孩子兩歲是不會說話的,他們只能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當然,如果孩子打人的行為比較嚴重的話,家長們要適當的教育,千萬不能慣著孩子,該打就得打,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家長適當的懲罰的,如果你一味的寵溺,是永遠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2、喜歡搞破壞
還有的孩子天生就具備很強的破壞能力,即使是自己最喜歡的玩具,他們玩著玩著都想拆掉他們,只要家長一眼看不到,孩子已經開始「作案」了,真的能分分鐘將你氣炸。
兩歲的孩子之所以喜歡搞破壞,是為了滿足心中的好奇心,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去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在整個過程中,孩子會逐漸的了解很多,比如衣櫃裡裝著衣服、臥室中有床等等,這些會不斷地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
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證孩子的安全,但如果搞破壞比較嚴重的話,我們要適當地引導,同時你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這樣可以更好地開發大腦。
3、孩子經常亂摔東西
孩子到了「可怕的兩歲」,他們的脾氣會變得十分暴躁,動不動就喜歡摔東西,對此,父母總是很著急,但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是正常發育的表現,因為兩歲的孩子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他們只能通過摔東西的方法去吸引家長的注意。
如果你家孩子經常出現這種行為的話,我們要及時地去糾正他們的行為,正確地引導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這就需要家長教會孩子情緒管理的能力了。
家長如何應對「可怕的兩歲」?
家長不能過度約束孩子的行為
孩子經歷「可怕的兩歲」時,家長千萬不要跟孩子對著幹,比如你要求他們去幹什麼,孩子反而不去做,你不讓他們這樣做,他們偏這樣做。
對此,我們不妨尊重孩子的行為,只要是不做過於危險的事情,家長們就放手大膽地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去思考,這樣對他們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同時,家長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選擇,而不是直接幫孩子決定了,比如出門時,你可以問孩子想穿什麼樣的衣服,但如果你直接命令孩子去穿,他們可能會不開心。
其次,家長可以讓孩子通過故事度過「可怕的兩歲」。
孩子小時候都很喜歡小故事,雖然你說的話他不一定聽,但是對於繪本中有趣的動畫孩子會去模仿的,比如你讓孩子飯前洗手,他們是很不情願地,但家長利用故事,就能警示孩子。
孩子從小就具備超強的模仿能力,家長們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讓孩子利用繪本健康成長。
接下來,我給大家推薦一套原創的教育繪本——《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每天讓孩子看看,不僅能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還能學會各項能力。
這套書分為6冊分別能教孩子:自尊心、自律能力、情緒能力、社交能力、親社會能力、積極主動性,能夠全方面的解決孩子小時候的問題,讓你家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如果你家孩子還沒到3歲,家長可以將其當作睡前故事,我家孩子就是看了這套書之後,學會了很多也變得更聽話了,效果好我才敢推薦給你們。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我們在市場上是很少能看到的,內容準確的描述了從出生到6歲孩子的社會能力培養案例解讀,360幅全景漫畫,360個活用建議,科學養育快樂、自信、能幹的好孩子。
每冊會傳遞給孩子不同的故事,同時這套書到了現在已經暢銷了將近00萬套,被很多的幼兒園和早教機構當作是教科書。
「可怕的兩歲」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是比較頭疼的時候,但是對於孩子的成長卻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新手的父母,如果家長想要巧妙的利用」可怕的兩歲「,我們不妨去看看這套《2歲左右腦開發》,裡面總結了很多的教育方法,比其他育兒書籍更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