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逼格地談論一部電影:以《銀翼殺手2049》為例

2021-01-10 新周刊

《銀翼殺手2049》的每一幀劇照都可以當屏保。

文/鶴本

想要當影評界的銀翼殺手,或許你可參考以下10條建議。

《銀翼殺手2049》看了嗎?

如果你想參考一下網上的大眾評分,《銀翼殺手2049》並非同檔期最高分的電影。在貓眼電影上,《銀翼殺手2049》只有7.0分,連《逐夢演藝圈》都有7.5分!

即使是在較為公允的豆瓣網,《銀翼殺手2049》也只得到了8.5分,與9.2分的《盜夢空間》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銀翼殺手2049》迷霧籠罩的氛圍與前作一脈相承。

實際上,前作《銀翼殺手》剛上映的時候,大眾評價也不太友好。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至今記憶猶深:「老天,評價一塌糊塗。他們簡直把我們貶成了一坨屎。」

1982年的人一時還無法接受文藝科幻片,畢竟那時最受歡迎的電影是《星球大戰》和《奪寶奇兵》。

可今時不同往日了,《銀翼殺手》上映35年後,已經成為了電影史上最經典、最重要的科幻片之一,它直接為人類打開了賽博朋克的大門,對後來的電影美學、流行文化都有極為深遠的影響。

2017年的電影觀眾,也對文藝科幻片有了更高的鑑賞能力和接受能力。在IMDb上,《銀翼殺手2049》排名59,超過排名145的《銀翼殺手》。

羅傑·狄金斯的攝影,將《銀翼殺手2049》的光影和構圖提高到了新的美學高度。

全球大多數電影人和影評人都牆裂推薦的電影,你當然得去看一看。人活一輩子,也許並沒有多少次機會能夠在電影院裡看到一部勢必留名青史的電影作品。

看完後,真正的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談論《銀翼殺手2049》?35年來,對這部電影的分析已經足夠多了。在這個影評多如牛毛的年代,還能怎樣把影評寫出格調、品位和逼格?

想要當影評界的銀翼殺手,或許你可參考以下10條建議。

《銀翼殺手2049》用CG動畫將前作的女主角瑞秋還原了出來。

1/多讀點小說,以防導演出招

如果一部電影有原著作品,你必須要讀原著,才能理直氣壯地說:「這部電影不行,比原著差遠了。」假如電影評價比原著還好,你也可以怡然自得地說:「你們就是跟風,沒看過原著,懂個屁哪裡好?」多讀幾本書,任何時刻都能用上場。

這一點可要向李歐梵學習——看完伍迪·艾倫的《迷失決勝分》(又名《賽末點》),李歐梵立刻回到家裡的書房,找出那本已經翻得殘破不堪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原著《罪與罰》英譯本,迫不及待地翻到該書第一部最後一章(第八章)仔細閱讀。沒錯,影片中的情節就是直接引用了這一章!記得要讚嘆伍迪·艾倫的用心,開場不久就讓男主角睡在床上看《罪與罰》。

身為《銀翼殺手》的粉,如果沒聽說過《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立即掉兩個檔;如果不懂一點倫理學與烏託邦哲學,你就當看了個小清新科幻片吧。

《銀翼殺手》(1982)劇照。

2 / 談論導演就像談論你家親戚

稱呼導演,要像稱呼某個你熟得不能再熟的人。王家衛不能叫王家衛,要叫墨鏡王;杜琪峯要叫杜sir;賈樟柯要叫科長;至於大名鼎鼎的雷德利·斯科特,尊敬點可以叫「雷德利·斯科特爵士」,親近點可以叫「老雷」。

《紅》《白》《藍》三部曲已經被談論過無數次了,如果你能不百度、不google就把導演的名字——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一字不誤地寫下來,你已經贏了第一步。記住了,一個字兒都不能少,也不能多,不然會起到反效果。

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當然了,這只是第一步。接著你從1989年的《十誡》談起:他的風格如此鮮明,難以效仿。記得要提起《十誡》中那個沉默寡言的目擊者,還有《紅》《白》《藍》中的老嫗,簡直就像他的化身。

最重要的是,你要準確地說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才華所在——既反古老的人文主義,又對後現代社會的反人文現實有著人文主義的思考。接著搖頭感嘆:可惜啊,成名太晚,去世太早。最後,你要學戴錦華說一句:「在歐洲電影作者中,他堪稱伯格曼後第一人。」

《十誡》劇照。

3/搭配N本歷史書

人人都看過《阿甘正傳》,但只有了解美國當代史,才能好好解釋《阿甘正傳》。

請正確數出阿甘見證過的美國1950—1980年代的大事件:包括遇見了音樂界靈魂人物貓王;與反戰前沿的核心人物約翰·列儂一起出現在電視臺;甘迺迪總統遇刺;參加了越戰;還有桌球外交;等等等等。

總之,電影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懂得花邊越多越顯得你比別人更了解這部電影。你看,甘迺迪遇刺事件又有新的秘密文檔公布了,到底誰是兇手?你必須能夠侃上幾句。這可不是陰謀論,而是理解《阿甘正傳》和那一代美國人的鑰匙。

不過嘛,最終還是得說,這故事故意抹去了黑人運動的反抗與鬥爭,也把嬉皮士「詹妮」的結局寫成了失敗(得了愛滋,當服務生),最終也還是太保守主義了。

阿甘與甘迺迪總統會面。

4/黑白片才是裝X的最高境界

千萬不能承認《鐵達尼號》是部經典影片,「不過是部場面宏大的浪漫片而已」。如果別人問道,那什麼才是經典呢?說出一系列黑白片,你就是人生贏家。

如果對黑白片的印象只有卓別林、黑澤明,逼格又降了兩個檔次。起碼也要認識比利懷特,納努克,劉別謙,戈達爾,小津安二郎。記住了,越小眾,就是越高級。

接著你可以如數家珍:德萊葉的《聖女貞德蒙難記》,布努埃爾的超現實主義影片《一條安達魯的狗》,茂瑙的《日出》,表現主義《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新現實主義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光聽這些冷僻的名字,就足以嚇退一大幫子人。

如果你還懂一點電影語言,分分鐘秒殺豆瓣影評家。「電影鏡頭,說到底還是《公民凱恩》的景深牛!蒙太奇?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的奧德賽階梯才是經典!」

《公民凱恩》是1941年的電影,據說用了兩臺焦距不同的攝像機進行拍攝,然後進行拼接,最終超越了電腦特效能達到的景深效果。

5/用精神分析解讀電影

如今這個世道,寫影評不扯上弗洛伊德、榮格和拉康,還好意思出來混嗎?

如果談巖井俊二《情書》只能說「浪漫」「唯美」,未免太過乏力,扯上拉康的鏡像理論談一談,立刻就不一樣了。「《情書》是拉康意義上的自我寓言,講述一個人絕望地試圖獲取或到達自己鏡中的理想自我的故事。」

記住,希區柯克是沒有黑點的。他開創了懸疑恐怖類型片之餘,影片的藝術性和思想性也有非常高的造詣。在希區柯克作品《愛德華大夫》裡,J.B.說:「我才不相信弗洛伊德那一套!」這時,你必須要指出,事實上希區柯克非常善於精神分析,他在自己的電影中大量地討論了弗洛伊德提出的話題,比如釋夢、窺視、童年、戀母,堪稱電影界的弗洛伊德。

1945年,薩爾瓦多·達利為希區柯克拍攝《愛德華大夫》電影而特意創作了巨幅油畫《著了魔》(5米×5米),是目前全球現存的最大尺幅的達利油畫。

6/八卦學就是人類學

對八卦嗤之以鼻的愛好者恐怕沒法成為電影研究者。因為正如人類學家麥可·赫茲菲爾德說,八卦是理解文化價值保持或變遷的重要線索。

當別人談起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伊利亞·卡贊,你要若無其事地說道,1999年他獲得終身成就獎時, 還好些人不樂意呢!

斯科塞斯和德尼羅為他頒獎,卡爾·莫爾登和沃倫·比蒂站起來鼓掌,史蒂文·史匹柏坐著鼓掌,而艾德·哈裡斯和埃米·馬迪根夫婦坐在座位上沒有鼓掌。因為,他曾間接導致查爾斯·卓別林、奧遜·威爾斯等大咖流亡海外。

你看,八卦折射大歷史!

伊利亞·卡贊。

7/時刻把握時代的脈搏

年輕人不能像許知遠說的那樣不關心時代。談論種種電影流派,從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達達主義、黑色電影、現代主義、結構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還要注意到種種流派電影表現的社會問題。不要忘了胡適先生的指導,少談點主義,多關心社會。

所以,說起後現代,言必稱《大話西遊》就有點土了。《大話西遊》可以,它反崇高,展示邊緣性,甚至還有點後現代的神經兮兮。但是,光知道《大話西遊》,顯得你的觀影量嚴重不足,跟那些幻想意中人「穿著金色戰衣,腳踏七色彩雲」的淺薄文藝青年沒太大區別。

庫布裡克的《發條橙》才是最牛的。它是後現代主義電影的鼻祖,又帶有強烈的現實關懷,在社會批判和文學內涵上,都達到了後人望塵莫及的高度,「簡直就是神預言加神寓言啊!」

《發條橙》劇照。

8/專業名詞解釋爛片

所有爛片,幾乎都可以用「行為藝術」來解釋。

行為藝術是什麼?就是用一種奇奇怪怪的方式,讓大眾關注一些平常不關心的議題。就這一點來說,《逐夢土味圈》,啊不,《逐夢演藝圈》可以說是行為藝術的典範。

海報奇妙的配色,重複詠嘆的主題曲,簡單粗暴的臺詞,可謂當代爛片的佼佼者。與外面那些妖豔賤貨不同的是,別的爛片請各種明星大牌湊場,以宏大的電影畫面來掩蓋爛片的本質,以圖多收一點票房錢。

可是《逐夢》不同,它真的是有夢想的,因為它壓根兒就不在意票房,就為了道出娛樂圈的殘酷面目,不惜以土味標榜自身,是對當代爛片的有力嘲諷,完全可以跟杜尚籤名的那隻馬桶比肩。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可謂土出了境界。

9/掌握鄙視鏈

想吊打別人的電影鑑賞水平,你必須掌握鄙視鏈。

「《盜夢空間》不行,有了一點點哲學隱喻就被當經典了。那個能腳踩天花板的梗還是學谷克多的!庫布裡克也用過!」

「老謀子不行,美術出身敘事就是不好呀!」

「王家衛?他給安東尼奧尼提鞋都不配。」

「香港電影就跟香港音樂一個樣,都是跟別人學的,有必要看嗎?」

「我不看好萊塢。」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和費德裡科·費裡尼。

10 / 深夜發朋友圈討論電影

深夜才是分享電影的時刻。

發朋友圈的時候,下午三點和凌晨三點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因為深夜的黑暗最適合還原畫面的光影組合,不會被外界的光源破壞了質感。因為深夜熊孩子已經睡著,沒有人在座椅後面每分鐘問一次「媽媽,他在幹什麼」。因為導演大都拍片到深夜,雖然你不能拍片,但能看片到深夜,可以說是成功人士了。要知道,成功人士都痛苦,成功人士都失眠。

《銀翼殺手2049》海報。

綜上所述,一篇高逼格的朋友圈影評可以這樣寫:剛看完電影,翻來覆去睡不著,迷迷糊糊間我好像也夢見了電子羊。我想,我們人類的本質和命運可能都是一樣的,所有的一切都會消失在時間裡,就像眼淚融進了雨水。天快亮了,晚安,全世界。

要金句有金句,要氛圍有氛圍,要情懷有情懷,要思想有思想,曾經路過全世界的張嘉佳都要給你點讚。

相關焦點

  • 《銀翼殺手2049》是一部非常「稱職」的續集電影
    《銀翼殺手2049》的故事講述的是在未來人類和複製人共同生存的2049年,連鎖九型的複製人K(瑞恩·高斯林飾)為洛杉磯警察局的銀翼殺手,在一次追查舊型號的複製人的過程中,意外在泥土中挖出一個神秘的箱子,他打開後發現是「大停電」之前更舊型號的連鎖六型的遺骸。
  • 以《銀翼殺手2049》為例,探究視覺系科幻電影的靈魂
    1982年,一部科幻電影上映,在之後的幾十年中都獲得了認可,時隔35年,它的續集講述了前作三十年後的有關於複製人的故事……35年前,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問世,成功將觀眾帶入未來,它一直被稱為電影史上最佳、最重要的動作片之一,其影響深遠已經開始滲透到電影、電視、
  • 《銀翼殺手2049》並不是一部難懂的電影
    《銀翼殺手2049》的故事基本上都能看得明白,但要想真正了解電影的主題,才是不容易的事情。信息量很大,而且維倫紐瓦有個毛病,他不喜歡把故事講得太明白,而是將線索和解謎信息,隱藏在故事情節之中。稍不留神就錯過一個關鍵點。
  • 《銀翼殺手2049》
    作為第一代的開始追求顯卡內存的電腦用戶,我的第一個3D遊戲就是在新華書店花49元買的《銀翼殺手》遊戲,遊戲突出的視覺感受,優質的聲效和開放的結局,當我把這個遊戲反覆把玩,所以無論是《銀翼殺手》還是《銀翼殺手2049》,對我來說,都是非常願意接受的好電影,我也很肯定的說,《銀翼殺手2049》是2017年,一部最好的科幻片,沒有之一。
  • 送票啦 |《銀翼殺手》為什麼是一部必看的電影?
    」續作也已經在影院即將華麗登場的《銀翼殺手2049》先來看一段精彩預告:出色的剪輯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銀翼殺手2049》註定不是一個雞肋續集。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拍了一部電影,打造了一個充滿末日氣息的未來城市,並深刻探討了人性和哲學問題。但由於主題太過隱晦,以及節奏緩慢,影片在評分和票房上都沒有很高。但這不影響《銀翼殺手》成為與《2001太空漫遊》比肩的科幻片經典之作。
  • 銀翼殺手:2049 一部屬於未來的經典
    如今,它已經被大家認為是一部經典之作,雷德利·斯科特帶有黑暗色彩的賽博朋克之作源於菲利普·K·迪克一部追殺機器人的小說《仿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但這部電影在1982年試映之時慘遭失敗。人們認為它是一部無比自戀,內容空洞的影片,就和電影中由美麗絕倫的希恩·楊飾演的複製人蕾切爾一樣。
  • 《銀翼殺手2049》一部精緻的電影
    《銀翼殺手2049》是一部精緻的電影,看之前,就被灌輸,這部電影必須看2D,IMAX,原版英文對白才能體驗出它的好來,我其實很冷冷地想一部電影的好要如此的呵護,這也太脆弱了。這裡面有一個「奇蹟」,然後是四個男人,四個女人。其中,兩個重要的男人,兩代銀翼殺手;兩個次要男人正邪兩面,正的是為保護奇蹟的犧牲者,邪的是製造合成人的大魔頭。又有兩個重要的女人,一個虛擬姑娘,一個合成人姑娘,這兩個人幻疊在一起讓男主人公獲得了「真實」;還有兩個次要的女人,一個是維護真人世界保守派的女打手,另一個自然是大魔頭的女打手。
  • 從《銀翼殺手2019》到《銀翼殺手2049》
    《銀翼殺手》冷硬而頹美的後現代科幻對於當時的觀眾來說的確太超前了。而如果說看完全片給差評的觀眾是無法從《銀翼殺手》中獲得類型片的觀影快感,那麼,看了5分鐘就棄片的觀眾絕對是對影片的黑色美學有什麼誤會。然而,《銀翼殺手》作為一部不具備商業娛樂性的黑色電影,它的工業級別卻是向A級商業大片看齊的,可謂是一個吸金巨坑。
  • 《銀翼殺手2049》 這可能是年度最好看電影
    雖然距離1982年上映的第一部《銀翼殺手》已過去35年時間,其間科技在不斷向前走,帶動電影技術也日趨完善,然後兩部電影上映後的境況卻何其相似:   票房不甚理想:《銀翼殺手2049》在中國上映5天累計票房6000多萬人民幣;1982年首部《銀翼殺手》上映時,成本2800萬美元,票房僅2750萬美元。
  • 《銀翼殺手2049》今年最具鏡頭美感的科幻電影
    《銀翼殺手2049》擁有幾乎無可挑剔的鏡頭美感和燈光效果,刨除科幻片的因素以外來看這部電影絕對能稱得上教科書級別的燈光和鏡頭,甚至不誇張的的說每個關鍵幀截取下來足可以當稱桌面背景,出色的燈光運用冷暖搭配的色調都都能讓《銀翼殺手2049》成為科幻電影中視覺裡程碑。
  • 淺析《銀翼殺手2049》票房慘敗的9個原因
    在很多一貫滿懷熱忱的電影迷來看,電影藝術現在正在遭受破壞,事實就擺在我們眼前,一部《變形金剛》電影可以賣到10億美元,而像《銀翼殺手2049》這樣有重要價值、值得尊崇的電影卻票房失利。可能《銀翼殺手2049》也會像第一部一樣,直到發行碟片之後,才開始受到應有的重視,因為對於大多數電影院來說,輪播一部2.75 小時的電影(即使是 IMAX格式) 既成本太高,又有太多不便。這並不是評論電影本身,而是根據現今觀眾行為做出的評價。
  • 《銀翼殺手2049》:科幻的唯美
    你不需要了解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原作《銀翼殺手》,也不必是一個科幻迷,作為續集的《銀翼殺手2049》(下文簡稱《2049》)自成體系,展現出特殊的美學。電影並不是科學,它暗示的答案是情感和記憶。在科技可以製造出完美和馴服複製人的2049年,有靈魂地活著(soul)是關鍵,這和導演維倫紐瓦前作《降臨》中所探討的相似。複製人K與Joi,後者由安娜·德阿瑪斯飾演。
  • 銀翼殺手2049劇情結局解析劇透 銀翼殺手2049好看嗎豆瓣評分介紹
    電影《銀翼殺手2049》再有幾天就要上映了,許多觀眾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劇情,在《銀翼殺手》中劇情就很燒腦,《銀翼殺手2049》又有哪些燒腦的橋段呢?  《銀翼殺手》30年後,講述了洛杉磯警局官員K揭露了一個深藏的秘密,可能會使社會陷入混亂,而線索引導他去尋找已經消失多年的前銀翼殺手的故事。
  • 《銀翼殺手2049》影視評點
    《銀翼殺手2049》:原來我依舊不是真的塵奚 一鍵偽原創2 智能偽原創 恢復原文 原文網址從我清醒的一刻起,有了血肉之身,有了一種思維方式,但並不是擁有相同的感情,即使只是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也被貼上了「人造」標籤,《銀翼殺手2049》海報2049《刀鋒戰士》是一部由丹尼斯·惠蘭執導的科幻電影
  • 銀翼殺手2049電影豆瓣8.5分 但為什麼叫好不叫座
    《銀翼殺手》是近十年來最優秀的科幻電影應該沒有人有異議吧!  但神作之名,顯然也讓這部作品與普通觀眾之間形成了隔閡。這是一部有門檻的科幻電影,它不像好萊塢科幻大片——節奏偏慢、故事晦澀、充滿複雜的隱喻和哲學的探討。
  • 《銀翼殺手2049》全新預告發布 劇情撲朔迷離
    《銀翼殺手2049》國際版預告 影史經典震撼升級 時長:02:25 來源:電影網
  • 《銀翼殺手2049》曝新海報 冷暖色調對比明顯
    《銀翼殺手2049》1905電影網訊 由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巨作《銀翼殺手2049》《銀翼殺手2049》警官K穿著厚重的風衣,在霧靄中前行,他看著側前方,似乎有什麼重大發現。身邊的警車格外耀眼。不久之前,導演維倫紐瓦確認,該片將會是一部R級電影。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他表示:「我的製片人不斷地在提醒我,這將會是成本最高昂的幾部獨立的R電影之一。」由此來看,《銀翼殺手2049》的故事,或許真的完美繼承了前作的設定和價值觀,畢竟《銀翼殺手》也是R級。對於《銀翼殺手2049》的故事,外界知之甚少。高斯林所扮演的K,是洛杉磯警局新一代的警官。
  • 銀翼殺手2049
    人類終究成了造物主,當生命可以被創造,那麼被創造的生命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要從2017年上映的科幻電影中選一部最好的話,我選擇《銀翼殺手2049》,它不僅有科幻片那看得令人爽到全身發顫的視覺特效,更重要的是,它還是一部思想深刻
  • 銀翼殺手2049背後的那些生物學知識
    很多年以前看過一部科幻經典銀翼殺手,昏黃的天空,下不完的大雨裡,複製人羅伊的那一句:"所有一切終將流逝在時光裡,一如眼淚,消失在雨中,離開的時候到了......"低沉的聲音配合飛起的白鴿,複製人在樓頂坐化,留下若有所思的銀翼殺手戴克。電影的結局留下了懸念,多年之後,《銀翼殺手2049》延續了上一部的世界觀,為我們展示了一幅荒涼、壓抑的未來場景。
  • 《銀翼殺手2049》:人類的、太人類的
    《銀翼殺手2049》自電影《降臨》之後,維倫紐瓦再次證明了他駕馭科幻電影的超強功力——無論是劇情安排還是場景設計,無論是特效表現還是前作致敬,《銀翼殺手2049》(下簡稱《2049》)都堪稱本年度最值得記憶的一部好萊塢商業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