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2049》的故事基本上都能看得明白,但要想真正了解電影的主題,才是不容易的事情。信息量很大,而且維倫紐瓦有個毛病,他不喜歡把故事講得太明白,而是將線索和解謎信息,隱藏在故事情節之中。稍不留神就錯過一個關鍵點。所以這片在國內出現兩個極端,被科幻迷奉為神作,被一些不經常看科幻電影的朋友認為不好看,太冗長。
平心而論,《銀翼殺手2049》不是那種純正商業類電影,儘管不晦澀,但還是偏於文藝,且節奏緩慢。不過電影的視覺風格還是得到一致的肯定,但對於電影的主題和隱喻,似乎並不那麼容易get到。
維倫紐瓦又一個被封神的導演,21世紀最好的電影續集。電影從第五分鐘開始就已超神,在接下來的近三小時裡猶如神遊太虛,這將是科幻迷一輩子都會魂牽夢繞的電影,羅傑迪金斯不拿奧斯卡簡直天理難容。電影在原作的基礎上進行擴展,本質上卻是一部原創電影,這使得本片既「銀翼殺手」又不「銀翼殺手」。
在第一次觀影的時候,你會被本片對第一部影片完美的傳承所震撼。世界觀和人物設計上的統一與革新,情節上的二次利用甚至徹底的重新解讀,會讓你對「續集」這一概念的認識有質的飛躍。而在第二次觀影時,你又會發現本片剝離了續集外衣之後,還有很多作為獨立影片的可圈可點之處。雖然在哲學和藝術深度上不一定有第一部《銀翼殺手》走得那麼遠,但可以說本片不僅合格地承接了前作的衣缽,而且幾乎可以作為續集爛大街的現世中教科書一般的模板。
它遠不僅是把老角色拿回來敘個舊,或者用幾個相似的鏡頭致敬一下前作打打感情牌而已。即使你不喜歡或不明白前作,本片也絕對值得一看。它做到了在前作劇情基礎上建立新故事線的同時,與前作達到了從核心哲學挖掘、人物發展設計、再到細節前後呼應上的完美契合。它利用了無數第一部《銀翼殺手》中的細節,巧妙地解釋出新花樣,甚至幫助解答和推動了前作中懸而未決的問題。而作為一部獨立電影本身,它也具有一個完整的故事體系,人物主題。可以說本片是我今年以來最喜歡的一部影片。
本片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在前作故事的大約30年後。這與現實世界中兩部影片的間隔相差無幾。35年來現實中的科技發展,也允許了影片在保持原作黑色後現代主義風格的主題下,進行了現代的創新。翱翔在空中的懸浮警車依然穿梭在高樓大廈間,而樓上「Enjoy Coca Cola」的巨幅廣告已經從LED變成了3D全息。繁忙的Chinatown上空漂浮的Off-World廣告,也已經變成了2049年的現實。當年的重工業化洛杉磯則變成了新的末世情景:生態環境崩潰的地球。與時俱進卻一貫的藝術設計風格讓影片在有新的故事背景的同時還能與前作融為一體。而這樣的藝術主旨也同樣被用到了影片的故事編排之中。
本片的故事是基於當年Deckard和Rachael故事線留下的結尾。前作中Deckard帶著摯愛出逃,進而衍生了本片的開場故事。這本來在續集電影中還算常見。可是當Wallace當著老年Deckard的面說出當年他遇到Rachael可能的真正原因時,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這樣巧妙的設計絕非近年來常見的狗尾續貂。這種解釋極其完美地切合了當年Tyrell對於複製人設計「比人類更人類」的理念和實驗構想。這盤大棋不僅繼承了《銀翼殺手》系列對複製人人性存在與否的探討,而且讓我第一次有這種觀影體驗:一個非多部曲小說的續集作品中竟然能夠幫助解釋前作的疑團,甚至給出合情合理的新發展。這在我所觀看過的系列片中實在鳳毛麟角。
我一點都沒有感受到電影的節奏過於緩慢,不管是續集還是前作。在前作中,略有老態的Harrison對比上四肢發達,體態完美的複製人,就像埃尼阿克與最新的蘋果電腦對決,根本不是一個羽量級,行動的遲緩理所應當。在新作中,高司令緩緩穿越一片放射塵,像行走在磚紅色的迷霧裡。我從沒見過一個在大霧中還能疾步如飛的人。
電影有自己的節奏和邏輯,一旦走進就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就像一部經典文本,關於銀翼殺手的解讀已經數不勝數:人性的本質,虛實的界限,技術的利弊,被消費和資本充斥未來世界會好麼等等不一而足。然而觀影過程中,我所感受到的,是在那樣一個世界,我們都變成了孤兒。不僅失去親人,愛人,連家園都變成廢墟。可即使在那樣一個世界,人與非人都如蛆蟲一般生存,人們還是努力保存一些相愛的幻想。在技術制霸的未來,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也許會悉數更改,但是只要擁有人的形態,人類內心的渴望並不會因為技術的發展而進化。我們還是渴望生命,渴望留下存在的痕跡,渴望證明自身的存在,渴望愛與被愛。在銀翼殺手構建的世界裡,這些原初的渴望已經成為了不可能。然而明知不可能還要奮力去爭取,這是影片最讓我動容的地方。
若要講起孤兒這個概念,不能不想到人類因為違背上帝的意志,被逐出伊甸園,從而成為流落荒野的孤兒的故事。在銀翼殺手的世界裡,因為資源枯竭,汙染嚴重,地球已經不再適宜人類居住。人類再一次流浪於宇宙的曠野,只不過擁有的科技的傍身,這次流浪已經打起了星際殖民的旗號。同時人類也扮演起了上帝的角色,開始造人。這些人造人與真正的人類有些微不同,通過VK測試就能檢測出來。然而它們就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人類自己:他們的生存狀態,影射著在被信息科技以及資本壟斷的社會所生存的我們。而他們的欲望和渴求,卻提醒著我們,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