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在過去,黃田村有個習慣,一有新婚滿月、喬遷祝壽,就得招呼左鄰右舍『擺一場』,鄉裡鄉親都熟絡,抹不開面子,跟風擺闊,村民反映一年的人情紅包至少6到8萬元,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消費』愈演愈烈的現象令人憂慮。去年6月開始,村裡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劃出了『硬槓槓』,倡導『紅白喜事、勤儉節約』的新風尚。」翻開村裡的「紅黑榜」記事本,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白沙洲街道黃田村黨總支書記龍澤文感慨道,現在一年人情開支不超過1000元,這都得益於網格化管理下推行的移風易俗改革。
翻開《黃田村移風易俗獎懲辦法》,記者看到獎懲分明,統一了全村紅白事辦事標準。「這是經過村民代表會表決通過的。」龍澤文告訴記者,為了推進移風易俗。去年6年,村裡成立了紅白理事會,聽取意見、專題調研,大小會議開了20餘次,頂著壓力制定了《黃田村村規民約》《黃田村紅白理事會章程》《黃田村移風易俗獎懲辦法》,並於2019年6月25日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自此,全村紅白喜慶事宜操辦有了詳細的標準,甚至對香菸、酒和非親屬禮金都有了具體要求,鄰組不做「人情」也成了一條紅線。
黨員無償提供自家房屋作為網格陣地,網格服務打通服務最後一米。圖為網格代表會議。
為了確保執行到位,黃田村劃成7個網格,每個網格的網格長和網格員,自然也成了紅白理事會的成員。「在網格化管理的推動下,婚事新辦、喪事簡辦、餘事不辦的新風尚深入人心。」龍澤文說,現在不僅破除陳規陋習,在全村興起節儉之風,還真正讓群眾從移風易俗中得到了實惠。統計數據顯示,過去黃田村每年宴席不低於200次,全年至少有3000萬元用於操辦各種事宜。2020年1月至11月,黃田村操辦婚喪嫁娶59例,48例符合標準,相較於往年,節省了三分之二的人情往來費用。
黃田村移風易俗改革只是望城區白沙洲街道推行網絡化管理、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一個縮影。目前,白沙洲街道已形成「1+5+44」的三級網格模式,即1個街道一級網格,5個以村社為單位的二級網格,44個村社下屬的三級「580」網格組團。「這個『580』,不僅是『我幫您』的諧音,更是把基層黨建、綜治維穩、計劃生育等8項工作職責落實到位的嚴格要求。」白沙洲街道黨工委書記資涵說,網格化管理在白沙洲街道已堅持開展六年。2020年以來,各網格累計接待群眾1萬多人次,舉辦鄰裡活動、技能培訓、文化講座等各類活動100多場次,讓人民群眾在網格中共享發展成果。
為化解轄區矛盾糾紛,同心園社區在企業、樓盤建立18個網格,推選18個網格員。今年4月30日,望城區法院在同心園社區授牌成立「訴源治理工作點」第一站,法官直接進入社區,為現有的矛盾糾紛點提供法律指導。望城區人民法院、司法局、經開區等部門紛紛「進網」,網格員們搭起了法律部門與群眾的橋梁,建立常態化矛盾調解機制,解決矛盾糾紛122起,有效將調解前移。
「『小網格』撬動『大治理』。如今,『有事找網格』在白沙洲已成為新常態,通過建立健全街道、村社、『580』組團(諧音「我幫您」)三級網格,實現自治固本、法治立規、德治潤心的『三治融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資涵說。(經濟日報記者謝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