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晚餐是給全家煮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肉麵。吃著碗裡的牛肉麵,不經讓我想起了牛肉麵的是什麼時候譽滿大街小巷的呢?
據說,那是清末光緒年間,一個叫馬保子的回族廚師,其最擅長的便是製作麵食。因回族人特殊的飲食習慣,牛肉是他們餐桌上最常見的菜式。這一天,馬保子廚師突然想到,如果將熬製數小時牛肉湯用來煮麵一定回味無窮,於是牛肉麵正式出現在回民的生活裡,經過後輩們的推陳出新,硬是將這種麵食文化發揮到了極致,吃得個名揚天下。
現在全國最出名的當屬蘭州牛肉麵,其五大特點為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子油紅),四綠(香菜綠),五黃(麵條黃亮)。期間凝聚著馬保子及後輩無數清湯牛肉麵廚師的智慧與心血。
與蘭州清湯牛肉麵不同的是,在我們湖北的襄陽牛肉麵將究的是一麻二辣三鮮,濃鬱、渾厚的味道也讓食客們欲罷不能。在襄陽流傳著,如果三兩天不吃牛肉麵,就會口中無味,食慾大減,可見襄陽人對牛肉麵的鐘愛和執著。也有人說襄陽牛肉麵的歷史比回族的清湯牛肉麵更久,可能是在康熙年間就開始盛行。可見,襄陽牛肉麵也是經過多年無數位廚師代代傳承的美食結晶。
當然還有寶島臺灣的臺灣牛肉麵,臺灣牛肉麵是當年渡海來臺的老兵因思念家鄉而發明的特殊飲食。其味道基本源於中華美食的精華,如上海的紅燒,四川的辛辣,還有廣東的煲湯。其店鋪現在遍布臺灣的大街小巷,臺灣牛肉麵對牛的品種及肉的部位極其將究,有些都是進口的世界頂級牛肉,且主要以腱子肉,肋條肉為主。因此臺灣牛肉麵最貴的賣到一萬新臺幣(約2000人民幣)一碗。
隨著牛肉麵的熱衷粉越來越多,各種創新也是層出不窮,都是吃客們對美食的執著,造就了一個新美食文化的誕生,也將繼續傳承。
今天,在家煮的這碗牛肉麵,簡單,清爽,用滷牛肉的辣湯汁為底,煮好的掛麵過涼水入湯,滷牛肉切片入碗,再配上嫩嫩的大白菜秧,也可以說的上是鮮美無比啦!
PS:大家對牛肉麵又有哪些看法,有哪一種是你們最喜歡吃的口味呢?歡迎各位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