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廊坊公安,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
請分享給朋友吧!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我們的生活節奏愈來愈快;
來自家庭、工作、關係上的壓力也層出不窮;
也難免會發出「我太難了」「生活不易」的感慨;
而新聞上因為各種壓力自殺的現象越來越多;
壓力,有時真的可以成為壓垮成年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社會節奏越來越快的當下,如何為自己解壓,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維護個人心理健康?我們一起尋找答案。
01
「壓力山大」是小事?
不!它會引發有害的身心反應
一個人在短期強大壓力或長期慢性壓力下,機體會出現一系列的身心反應。
比如,緊急壓力下腎上腺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身體會立刻處於警覺戰鬥狀態,表現為骨骼肌收縮,心率、血壓、 呼吸頻率增加,新陳代謝率提高。
而長期壓力使皮質醇長期增加,將過多胺基酸分解成葡萄糖,會導致這些合成物的缺乏或失衡。皮質醇長期增加,會損害腦內的神經元,影響記憶和情緒調節能力。
此前,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邱昌建教授介紹,在臨床上他遇到很多這樣的患者——
患者出現了頭疼、胃痛甚至腸炎的軀體症狀,輾轉了多個科室,也做了大量檢查,卻始終找不到病因,最終,卻在心理衛生中心發現了問題,多是由於不良的情緒導致的身體反應。
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這個科室,每年會接診近32萬人次的病人,出院7000餘人次的住院患者。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組數據——
2019年2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顯示:
●我國11%~15%的人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可能有輕到中度心理問題;
●2%~3%的人心理健康狀況差,可能有中度到重度的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對情緒影響很大,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
此外,53%的受訪者表示希望了解更多關於情緒「自我調節」的知識。
這也反映出,半數以上國民可能有過心理狀態差、情緒不佳的情況,並且迫切需要調節。
02
自測:你的壓力承受範圍是多少?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的壓力承受範圍是多少,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那麼一個人能夠承受的壓力到底有多大呢?此前,央視曾向大眾提供這樣一個自測,大家不妨通過一個完整的壓力測試量表來找到答案。
(點擊圖片看大圖)
分值描述
0到10分:壓力較小或者太低。
這種情況下人會出現沒有精神的狀態,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會效率比較低下。這個時候,如果適當增加壓力,給自己設立一些挑戰,那麼我們的狀態也會獲得提升,工作生活的效率會更高、心情會更好、表現也會更出色。
11到15分:壓力恰到好處。
16分及以上:壓力過大,需要調整。
這種情況下往往會出現疲勞的感覺。如果這個時候壓力繼續增加,那麼我們就會出現情緒耗竭的表現,焦慮、抑鬱、甚至恐懼情緒就在前面等著我們,直至出現精神和行為問題。
03
從現在起,關注負面情緒
學會科學調節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當人產生負面情緒時,七成以上的人就會以攻擊自己身體器官的方式來消化、處理這些情緒。」
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等情緒統稱為負面情緒。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它們不僅不積極,還可能傷害身心。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有大量臨床醫學研究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症,都和情緒、心理密不可分。
那麼,如何調整自己的不良情緒,走出壓力的陰霾呢?
邱昌建教授曾在成都商報四川名醫「名醫大講堂」上給出4種方法:
①學會主動傾訴
邱昌建教授提醒,焦慮症、抑鬱症都是由情緒引發的疾病,藥物治療不可少,情緒調節同樣重要。平時可多找親朋好友談談自己遇到的困難,通過傾訴把情緒發洩出來,也是緩解不良情緒的好方法。
②學會接納情緒
對付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覺察並接納自己的情緒。不以任何方式責備自己,責怪自己會讓情緒難受,也無法解決問題。
CIH:其實,練習正念冥想就是不加任何批判地去覺察自己的所有情緒和感受,對於和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緩解壓力有著諸多益處。
由
張海生老師帶領的CIH正念減壓網絡八周課程(eMBSR)第十四期正在招募中。
正念減壓八周課程,由卡巴金博士用去宗教化的語言,從身心醫學領域開始實踐,隨著對其效用的科學實證研究的增加,逐漸拓展到更多生活化的領域。在過去30多年的發展中,課程既受到醫學、心理治療領域專業人士的認可,更幫助了許許多多的普通人。是目前經過科學實證研究,傳播最廣,得到最多機構採納的科學正念體系課程。眾多科學研究表明,練習正念八周有助於平衡身心健康,改變大腦的功能和結構,提高專注力,減少情緒波動,改善睡眠,改善人際溝通。
③恰當轉移注意力
不要沉浸在負面情緒中,試著做些別的事轉移注意力,如運動、聽音樂、學習新東西、做點有創意的事等,從中獲取快樂和成就感。
④積極發現主動情緒
有研究發現,同樣經歷焦慮和抑鬱,能主動發現積極一面的人,比只會哭著發洩的人能更快走出來。
此外,邱昌建教授提醒,最最最重要的一點——
當遇到邁不過的坎兒時,不要硬抗,極早尋求專業精神心理醫生的幫助非常重要,轉換思路,擁抱晴朗的天空。(重要的事重複三遍,畢竟在不可挽回的損失發生之前,一切皆有希望)
來源:警苑心語
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禁做商用。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心理健康】「壓力爆棚」不是小問題,當心引發身體疾病 | 4種減壓方法助你健康生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