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壓力中?情緒易波動?警惕心理健康出問題

2021-01-14 澎湃新聞

原創 鄧蘭芳 丁香醫生

現代社會中,壓力無處不在。

隨著壓力而來的,是時常爆發的糟糕情緒,是偶爾控制不住的與他人的摩擦,還有在某些難過時刻冒出的對自我的懷疑和否定。

這些情況正常嗎?會不會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鄧蘭芳

駐丁香醫生醫師

中山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治醫師

什麼是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關於心理健康的界定,目前存在不同的觀點。

一般認為,心理健康是指能以積極有效的心理活動、平穩正常的心理狀態,來應對社會、自然和自我的變化。

不少學者主張,心理健康實質上是一種狀態,是一個在「平衡-不平衡-平衡」中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

這裡說的「動態」,體現在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相對的。

在不同的年齡/時代階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領域等條件下,對心理健康有不同的要求,不可能固定和統一。

「動態」還體現在心理健康與不健康之間,沒有絕對清晰的界限。

即使一向心理健康的人,在極端惡劣的情境下,也可能呈現出一些不健康的狀態和行為。

有沒有什麼標準可以自我評估?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國際上影響力較大的心理健康標準,當屬馬斯洛和米特爾曼提出的心理健康 10 條:

① 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② 能充分了解自己,合理評估自己的能力;

③ 生活理想和目標切合實際;

④ 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

⑤ 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⑥ 善於從經驗中學習和成長;

⑦ 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⑧ 可以適度合理地宣洩和調整情緒;

⑨ 能在個性和集體要求之間良好平衡;

⑩ 能在社會規範框架之內,實現自我需要和價值。

中國學者於 2012 年發布了中國人心理健康標準及具體評價因素,6 條要點如下:

① 認識自我,接納自我:了解自己併合理地評價自己,有一定的自尊和自信,接受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② 自我學習,獨立生活:能從經驗中學習、成長並學以致用,能夠獨立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事務。

③ 情緒穩定,有安全感:能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基本保持情緒穩定,積極正向情緒是主導,對人身安全和生活穩定有基本的安全感。

④ 人際關係和諧良好:具有基本的社會交往能力,能夠保持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在關係互動中體驗到正常的情緒狀態和滿足感,能夠接納他人以及人際交往中的一些問題。

⑤ 角色功能協調統一:心理和行為表現,能符合社會規範、角色要求、所處環境、年齡特徵和個人現實需要。

⑥ 適應環境,應對挫折:不迴避現實環境接觸,能積極面對、接納和應對現實,能積極面對和處理困難、挫折。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總結起來,中國人心理健康標準大致體現在 3 個方面:

自我和諧:自我意識、生活和學習能力、情緒健康;

人際和諧:人際關係和諧良好;

社會心理和諧:角色功能,社會適應。

以上提到的判斷「標準」,可以用來作為參考,也可以當作是提升自己心理健康水平的方向。

在實際操作中,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還需結合所處的環境、背景、年齡、時代等因素來綜合評估,並不是單純依據「標準」。

如何看待「心理不健康」?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再次跟大家說明,「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並不是絕對化或一成不變的。

關於心理健康,一方面,我們應該對它保持關注和重視。

研究證實,心理健康是心身健康的重要部分,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可能會導致疾病。

比如,因工作、家庭、婚姻、經濟等各方面壓力導致個人處於持續的緊張壓抑狀態下,若不能實現及時有效調整,則可能導致一些身體疾病(如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等)或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鬱、失眠等)。

同時,這些疾病也可反過來給心理健康帶來挑戰和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咱們也不必對「心理不健康」這一概念太過恐慌、糾結甚至自我代入。

既然心理健康是動態發展的過程,而且也不是完全絕對和黑白分明的,那麼,心理健康就完全可以通過維護和促進來實現動態發展。

針對心理疾病,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針對個人性格和能力方面,積極提高自我的適應和應變能力,積極改善人際關係,從而幫助實現心理健康。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任何人,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或某些特定環境下,都可能會碰到一些較難處理的困境,比如學習壓力、考試焦慮、晉升壓力、生意受挫、戀愛受挫、婚姻危機、經濟危機、肺炎疫情等等。

這些時候,出現困惑、焦慮、抑鬱、失眠、軀體反應等問題可能在所難免,於是就暫時進入了「心理不健康」的狀態。

若自己和親朋好友的努力能及時有效調整自己的狀態,這種「心理不健康」的狀態自然就會動態轉變為「心理健康」狀態。

如果這樣做的效果不明顯,那就積極地嘗試其他可靠的途徑,比如諮詢正規的心理醫生/心理諮詢師來尋求改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張德芬空間CEO盧熠翎-快手「情緒解憂館」直播間:解讀心理健康與...
    【天極網IT新聞頻道】2020年12月20日,快手發起「情緒解憂館」活動,張德芬空間CEO盧熠翎受邀參加。盧熠翎在活動直播間與粉絲分享關於「心理健康和外在生活之間的秘密」,不僅為大家解讀心理健康與生活之間的相關性,更是講解了如何運用健康的心理為生活帶來更多的富足。
  • 【心理健康】「壓力爆棚」不是小問題,當心引發身體疾病 | 4種減壓...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組數據——2019年2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顯示:●我國11%~15%的人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可能有輕到中度心理問題;●2%~3%的人心理健康狀況差,可能有中度到重度的心理問題。
  • 威海市文登區社會事務協調中心開展「壓力與情緒管理」心理健康...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9日訊7月7日上午,煙臺心康學校校長於敬東受邀來到威海市文登區網格化治理中心,開展了「壓力與情緒管理」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全區400餘名專職網格員聆聽此次講座。文登區委創城工作會議部署以來,文登區社會事務協調中心聞令而動,動員全區專兼職網格員立即投入全區創城工作中,文登區網格化治理中心下發通知,要求各鎮街網格化治理中心靠前指揮,以網格為基礎,結合每日巡查工作,全面開展格內事件的排查上報,儘快找差距、補短板,助力文登區創城工作實效。
  • 警惕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心理專家這樣支招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公眾號)其實,在這些社會現象背後,也有複雜的心理問題「作怪」。強軍網應對疫情心理服務熱線專家分析指出,從1月23日武漢「封城」算起,整整1個月時間過去了。在高強度心理壓力持續作用下,人們對疫情的心理應激反應從否認期、警覺期逐步過渡到了適應期。
  • 為腦力時代充電,壓力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背後的食品商機
    本文來源:Mintel英敏特(ID:MINTEL_CHINA),編輯:Flora Yu目前,包括亞太地區在內的全球消費者都在廣泛地探討壓力、焦慮、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心理健康問題是消費者努力滿足當今社會期望的附帶結果。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科技部資助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中國的抑鬱症和焦慮症等精神健康問題正在加劇。無疑,心理健康已然成為最大的社會問題。
  • 做好情緒管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肌肉放鬆法的推理引申,心理方式特點:先緊張再放鬆,先判斷再應對,先理性再感性;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直面問題。 假設拉開窗簾向外看,會看到什麼?帶著問題繼續聽分享。 前言 問題三部曲,處理工作事情皆如此。
  • 過度壓力有損身體健康 應注意調節情緒
    主持人:壓力和情緒的關係是什麼?陳清剛:過度的壓力就會產生情緒反應,在壓力之下可能反映出焦慮、煩燥等症狀,當然這種情緒本身就是一種對壓力的間接的反應。情緒具有七大特性 與身體健康密不可分主持人:情緒有哪些特性?陳清剛:情緒的類型主要有喜怒憂思悲恐驚。情緒有七個方面的特徵:一、指向性。
  • 泰達邀請壓力與情緒管理專家授課,緩解球員心理壓力非常重要
    據悉,第一階段的比賽導致了泰達球員們出現了心理問題。10月6日上午,泰達隊特意邀請了著名壓力與情緒管理專家,給全隊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授課。球員們目前心理壓力非常大球隊也非常看重球員們的心理健康
  • 壓力大,不用怕!民警心理健康輔導來解壓~
    講座中,針對目前公安民警所面對的高風險、超負荷的工作環境,趙亮同志引導全體民(輔)警進行了情緒釋放練習,從如何踐行正確的世界觀、事業觀、幸福觀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指導民警運用科學方法減輕壓力,始終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
  • 你有心理問題嗎?我們如何分清心理正常和心理異常導致的情緒波動
    我們一般把心理狀態分為心理正常和心理異常,心理正常又進一步分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我們的心理在正常和異常狀態下,都會出現情緒波動,雖然從表面的「症狀」都相似,但是情緒的深層次根源卻有質的區別。不良的心理狀態,將吞噬一個人最寶貴的精力和能量,也就是「專注於某件事情」的能力,這種能力的減弱直接把我們原先的興趣暫時壓抑下去,而聚焦到我們當下的誘發事件中無法自拔。
  • 大數據看健康!華西醫院心理衛生掛號量全院第二,兒童心理問題門診...
    據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蔣富貴、中級心理治療師梁潤回憶,他們接診的患者中,青少年兒童所佔比例分別為1/4、1/2,小患者們不同程度有著情緒問題,例如抑鬱、焦慮。>>兒童心理問題門診人數以每年10%遞增兩組數據,值得重視。一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12億10至19歲青少年中,約20%存在心理健康問題。
  • 「心理健康」6個簡單的心理小技巧,輕鬆克服焦慮緊張情緒
    可以反覆地告訴自己「沒有問題「、」我可以對付」!5、音樂放鬆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許多人經受不住社會壓力,就會尋求各種減壓方式。而音樂減壓是最受人們歡迎的,在緩緩的音樂中,躺在舒適的音樂放鬆椅上,人們可以慢慢地放鬆心情,靜靜地去享受,讓自己神經可以得到舒緩。音樂讓我們身體和精神深度放鬆的同時。還可以在短時間內緩解自己的焦慮緊張情緒和釋放壓力,恢復潛能,保持飽滿狀態投入工作和生活。
  • 中考近了,壓力如何克服?一起來上這堂心理健康課
    譚攀給學生上課氣球的大小代表自己感受的緊張程度中考還有20天,學生們該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壓力?焦慮的情緒有哪些表現?如何進行自我疏導?22日,兩江新區星辰中學的老師給初三學生上了一堂心理健康課,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 沙探心理沙盤遊戲:緩解個人心理壓力的有效方法
    成年人的擔子很重,壓力很大,可能有些人已經產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問題卻不自知,所以需要及時釋放自己心裡的壓力,把自己心中的各種困擾都說出來,也許有的人礙於面子,不知道怎麼說,也不知道如何說,在心理學中有一種心理沙盤遊戲或許可以幫到你。
  • 有心理問題打12320,重慶心理熱線一年為2000位市民「話療」
    ……現代社會節奏加快,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壓力的增大,各類心理健康問題也逐漸凸顯,據統計2009年國內四省市1月患病率17.5%。但是很多人對於心理問題意識不到位,具有較強的病恥感,不敢去醫院或專業機構去諮詢,而心理援助熱線的出現,可以在保護隱私的情況下,幫助求助者及時疏解消極情緒,有效抑制其演變成嚴重的心理疾病。
  • 《自我的重建》:如何進行壓力與情緒管理,這七個原則很有效
    《自我的重建》原書再版22次,卡巴金、賈伯斯、科比信奉的壓力與情緒管理理念;西班 牙正念宗師的壓力與情緒管理課,還原深受追捧的幸福法門,重建心理反應模式,跳出思維陷阱。現代社會中,要說人人都有的東西,壓力便是一樣東西,似乎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無論是有錢沒錢健康與否,富豪、中產也好,北漂也罷,都躲不掉壓力。壓力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 「壓力爆棚」不是小問題,當心引發身體疾病!華西心理專家教你4種...
    據四川日報報導,10月15日,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發朋友圈留下了一段文字,稱自己在工作中受到了相關壓力,並疑似失聯。10月16日15:02,成都@平安溫江 發布通報稱已找到毛洪濤遺體,初步判斷為溺水身亡,排除刑事案件。又一起自殺事件讓人惋惜。壓力,有時真的可以成為壓垮成年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 「調適情緒,安居樂學」——附中心理健康微課(一)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更好幫助學生適應居家網絡學習生活,提高學生的自我調節和管控情緒能力,附中開展心理健康系列微課堂,同時為學生和家長提供網絡心理諮詢
  • 津媒:為解決球員心理問題,泰達邀請壓力與情緒管理專家授課
    據《今晚報》報導,泰達方面十分重視球員的心理建設工作。據悉,第一階段的比賽導致了泰達球員們出現了心理問題。10月6日上午,泰達隊特意邀請了著名壓力與情緒管理專家,給全隊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授課。
  • 慢跑可以緩解壓力,改善情緒
    #除了身體健康的好處慢跑或者跑步,也有很多心理上的好處。你對大大小小的問題有了新的認識,並有能力忍受和克服這些問題。當你寧願跳過一次訓練跑的時候,你的意志和力量會讓你的身體通過長跑或出門,這反過來又會給你生命中其他領域的力量。它也會導致大腦內部的變化。在一項研究中發表在人類神經科學的前沿研究人員掃描了競技長跑運動員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