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屠夫不傳代是啥意思?有道理嗎?現代並不適合這句話

2020-12-22 村裏白哥黑嫂

農村老話是經驗之談,但經驗之談也會過時。有句話叫「屠夫不傳代」,這句話冷不丁地聽會以為是詛咒,什麼叫屠夫不傳代?是說屠夫不會有後人嗎?

當然不是這樣的,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屠夫不想自己的後人也當屠夫。在農村,什麼樣的人稱屠夫?就是一些靠殺豬宰羊為生的人。

那為什麼要說他們不傳代呢?為什麼說他們不想自己的後人也幹這個呢?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我們分別來說一下。

一、這句話啥意思

所謂的屠夫不傳代,就是殺豬的不想自己的兒子也殺豬,非常容易理解。但是他們為什麼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也殺豬?

很多人會說畢竟是動刀子的營生,他們擔心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欠下什麼債,怕報應到兒子。

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從古至今,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

屠夫算是一種技術活,在農村,有某種技術的話,生活也不會太差,至少能比一些純種莊稼為生的人多一份收入。

所以,一些有技術在身的農村人,生活條件總是會比別人家好一點。生活條件好一點後,他們就想自己的孩子可以脫離自己這個行業,然後幹點別的營生。

而上學是唯一的出路,他們都渴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在學業上有所成。所以,這句話我們不能理解歪,什麼害怕這些都是胡說,只是期盼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

二、這句話有道理嗎

當然是沒有道理的。

事實上,在過去,很多殺豬的人,孩子往往也是殺豬的。就算是到了現代,人家生活也並不差,並且在長時間做這個營生的情況下,他們會了解到很多這方面的事,接觸到更多幹這個營生的人,他們的人脈和生意都在這個上面。

所以,當他們老了以後,幹不動了,他們會把這些積攢下來的人脈和生意交給自己的孩子,孩子也理所應當地幹起了這一行當。

幹這個丟人嗎?並不丟人,這和理髮、木匠、瓦匠都是一樣的,都是靠技術吃飯,這有什麼丟人的?

當自己幹不動了以後,而自己的孩子也並沒有好的出路,給他們去幹有什麼不可以?

當然了,假如孩子有更好的出路,他們也是不會阻攔的,他們渴望孩子有更好的出路,這雖然是個技術活,也是個辛苦活,買豬、運豬、殺豬,起早貪黑,長期接觸這些肉難免吃得多,身體也肥胖,他們飽受這行的辛苦,孩子們能脫離是最好的,脫離不了就接著幹,畢竟是個吃飯的門路。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有道理嗎?
    老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雖然現在很多老手藝都被淘汰了,但也有一些手藝人在農村依然存在,比如木匠和屠夫,在農村依然很常見。有句話叫「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宰五爪豬」,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
  • 農村俗話說桑棗杜梨槐,不宜進陽宅是啥意思?這句話其實沒有道理
    但俗話有一個特點就是太短,它就是一句話,而不是一段解釋,所以有些意思需要聽到者或者看到者去自己理解。於是,這些理解就會各種各樣,這也難怪,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不同,於是就有了不同的解釋,關於這句話,黑嫂也是有自己的理解的,下面咱們就說一下。先說這句話啥意思,然後說一下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話說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從古到今,關於親戚這類的老話被總結了很多,無一例外,這些老話沾到親戚都是說人情世故的,比如這句「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這句話前半句說的是人情世故,後半句說的是趨利避害。但兩者其實有關聯的,看似不相關,實則有關聯,這就是老話裡的藝術。具體該怎麼解釋?有什麼道理嗎?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農村俗話說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有一類俗話是說勤儉持家的,這類俗話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當然了,這些俗話中,有的說得比較直白,有的則比較隱晦。像是這句「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就是這樣,這句話讓人冷不丁看著會覺得比較茫然,不明白說的是啥。
  • 農村老話說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是啥意思?其實沒道理
    農村俗話裡有一套是專門講待客的,這類俗話特別多,有些是有道理的,讓人明白為人處世之道,有一些則是人們的想當然。比如這句「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我們看不少人家裡來客人後,很少有用三個菜招待的,大多都是四個菜以上。
  • 「一不做,二不休,不三男,不四女」,農村老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事實上,農村的老話蘊藏著大大的智慧,古人通過觀察、經驗總結等方式,運用簡練的語言,總結出了很多老話,這些老話往往朗朗上口,非常容易記憶。其中,不少老話都和數字有關,比如「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三不親,三親,句句戳人心」等。
  • 農村老話龍虎似推車,莊稼不留些是啥意思?有道理嗎?黑嫂有看法
    「龍虎似推車,田產不留些」這句農村俗話是啥意思呢?在農村老話中,有一大類是講各種玄奇之事的,比如關於婚喪嫁娶,建房埋墳,這類的老話多不勝數,而這句龍虎似推車,田產不留些說的就是關於埋墳方面的。換句話說,這句話說的是講墓地風水的。
  • 農村有句老話說:「大寒不寒,人馬不安」,是啥寓意呢?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老話說:「大寒不寒,人馬不安」,是啥寓意呢?有道理嗎?今天是臘月二十六,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過了大寒就要開始新一年的二十四節氣了,通過「大寒」這個名字就不難看出,這應該是天氣很寒冷的季節,基本上是全年最低溫。
  • 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農村的年豬肉通常都會在年前就提前醃臘好了,所以就直接導致了每年的豬價在年前都會有一輪上漲之勢。想起兒時爺爺為我們做的臘肉味道,就直咽口水了,可這也只能是回回味而已了。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 農村老話說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二年級的夏天,我放學後背著書包去人家田裡摘西紅柿,結果被裡面一條狗給咬了,我當時哭得驚動了很多人,奶奶趕到後沒有怪人家,拉著我回家,說了一句「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那時候只顧疼了,也沒有多想這句話,後來長大了,仔細想想這句話,發現還挺有道理。那麼,這句話究竟啥意思呢?
  • 老話說:「富不回鄉,男不辦三」,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老話說:「富不回鄉,男不辦三」,說的是啥意思?你發財以後,會回農村老家嗎?在農村裡,流傳了許許多多的農村老話,而這些農村老話千姿百態、形式各異,有關於生活經驗的、有關於氣象的、有關於相術的、還有關於節氣的等等。
  • 農村老話說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這句農村俗話屬於怎麼教育孩子範疇之內。千百年來,多數人都認為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也有無數人舉出了母親因為太溺愛孩子,最後導致了孩子一生悲劇的例子來證明這句話的正確性。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以前那個社會科技還不發達的年代,我國農業生產技術可以說還是非常先進的了。這主要也是我們國家有著上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而我們的老祖宗也通過實踐總結出了很多的經歷。老祖宗的這些經驗,也通過簡單的俗語諺語一直流傳在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驗證,能一直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
  • 老話說有錢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有句俗話叫「有錢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我們看這些俗話多有意思,兩句話,說明道理的同時,還保持押韻,不得不佩服廣大農民長期生活的智慧總結。那麼,咱們今天要說的這句具體有啥意思呢?裡面的道理又是啥?一、這句話啥意思為什麼有錢不能燒敞口鍋?啥是敞口鍋?農村土灶是很科學的,填柴禾的地方是個直筒子,但肚子大而口小,為的是不讓火跑出來。
  • 農村老話說:「門前有一塘,父病子恐喪」啥意思?究竟有道理嗎
    引言:蓋房子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一旦落成,以前通常住多代人,現在通常最少住1~2代人。因此,從地勢地基布局上就有很多講究,通常會請懂得陽宅布局的人指點一二。這個時候就會經常聽到一些關於房屋布局老話,比如「前高后窪,不孤就寡」,說的是房屋建造之地的地勢,如果房屋前面高,後面低建房不安全,需要把這塊地勢的地基填補平整,再建造房屋比較穩妥,要不然這樣的建築布局對主家不利。那麼,老話說:「門前有一塘,父病子恐喪」是啥意思?究竟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說「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說,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有道理 ,現在人們都不養豬了 ,所以都沒有看豬圈的習慣了 ,過去農村家家都養豬 ,豬崽的來源都是屯中誰家有老母豬下崽,就到誰家去購買,但是買豬也得有講究 ,有經驗的老農民買豬先觀察豬圈裡的衛生,是否豬圈裡特別乾爽乾淨 ,在乾淨的環境下養的小豬崽,它們的毛色特別光滑
  • 農村老話說:「一人不喝酒,二人不打牌」,啥意思呢?看完明白了
    在農村從來都不缺少俗語老話,很多的俗語都是一些大實話,採用一些白描的方式簡簡單單的就把事情說得相當的清晰,這些俗語也是多年的經驗積累,很多似的時候還是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有的至今還被當作至理名言看待。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之中發揮這很重要的作用,就像我們辦錯一件什麼事,就會被人埋怨:看看咋樣,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說得有的時候老話還是要聽一些,但也有一些老話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改變,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只能作為談資來聽聽了。農村有句老話叫做:一人不喝酒,二人不打牌,這句老話說的是啥意思呢?
  • 農村老話說「兄死叔就嫂,姐死妹填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結果沒過兩年兒媳婦就遠嫁走人,孩子本來人家要帶走,結果老頭說什麼也不讓,說自己有能力把他撫養成人。農村老話說「兄死叔就嫂,姐死妹填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種組合關係其實大都是建立在,哥哥留有孩子的情況下才發生的,並且在現實農村生活當中是經常能夠聽說遇見的,當然了這種事情也大都是出現在過去,在現在農村是很少見到了,畢竟現在的年輕人,他們的個人觀念,和情感歸屬都是一個謎,連他們自己都看不懂。
  • 農村俗話「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話俗話叫「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後輩兒孫不如人」。很多人冷不丁看到這句話時,常常會產生誤解。因為大多數人會向玄奇迷信上理解走。比如說我們村以前有個人叫「王學道」,他會一些東西,就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一輩子為別人看病,看邪氣啥的。
  • 俗話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是啥意思?在現代還有道理嗎
    這句話冷不丁看到時,會有一些人表示茫然,字面上看太精簡,跟一些通俗易懂的俗話有些不同。但其實有過一些生活經驗的人都能很快明白這句話,並且引起自己的思考。那麼,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一、這句話啥意思所謂豪不過三,指的是過去那些豪門大族,這個是一直存在的,比如漢朝末期的袁紹家族,比如魏晉時期那些貴族,比如李世民家族,這些在古代都是真正的豪門大族。這個豪不過三,就是再怎麼牛的豪門,也撐不過三代人就會逐漸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