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統一是如何換來的?這一天的代價遠比我們想像的多

2021-01-09 大國將令視頻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說起德國,很多人都會不禁會想到那堵柏林圍牆,柏林圍牆為何而來相比大家並不陌生。柏林圍牆把一個國家一分為二,它是曾經德國分裂的一種象徵。那麼為什麼好好的一個國家會一分為二呢?後來的統一又是如何換來的呢?

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自然是要付出代價的。德國不僅做出了一系列的賠付,戰勝國還在德國進行了分區佔領,用來保證德國在他們的控制之中。在當時世界的大哥大是美國和蘇聯,隨著美蘇兩國的不安分,德國也跟著遭殃了。美國首先把英法美三國的佔領區合併了;看到美國都先動手了,蘇聯也不能落後,於是蘇聯就把佔領的德國區域成立為民主德國。就這樣根據地理位置,德國被一分為二分成了西德與東德。

不過在德國人民的心中,德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是在形勢下卻不得不分裂,這樣的被迫分裂讓德國人民都十分難過,他們一直相信總有一天德國會統一,會成為一個完整的國家的。那道豎起的柏林圍牆成為了每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多深多痛。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德與西德的關係開始緩和,開始交流,統一也漸漸提上了日程。

德國為了統一能得到英法美蘇四國的支持,做出了很多示好與讓步:對蘇聯,支持他們政策上的改革,經濟上也給予蘇聯大量的幫助;對軍事上,放棄了大量的大規模殺傷武器的擁有和製造;在領土上,也做出了讓步;為了讓四國放心不得不將軍隊人數進行裁剪。在一系列忍讓、商議和談判後,德國最終與四國籤訂了條約,分裂了四十五年之久的德國終於不負德國人民的希望完成了統一。所以說,為何換取這一天的來臨,德國付出的代價遠比我們想像的多。

相關焦點

  • 德國付出了怎樣的代價才換來東德與西德的統一?
    1989年西德提出德國統一的「十點計劃」以及後來東德提出的統一德國的「四步方案」,使德國的統一被提上日程。德國要統一的消息傳出後,引起歐洲國家一片譁然。對於德國重新統一的問題英法美蘇態度也不一致:布希總統在《紐約時報》撰文表示:「我並不擔心一些歐洲國家所擔心統一的德國。」
  • 德國為東西統一,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德國為統一,付出了怎樣的代價?文|看一支獨秀眾所周知,世界的轉折點在工業革命。西方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所以快速成為世界上的強國,而在這一眾強國之中,德國又遙遙領先,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工業大國。然而今天的德國卻是一個統一的歐洲國家,東歐劇變以後,德國的再次統一讓全世界都無比驚訝,為何英法美允許德國統一呢?他們難道不害怕世界大戰的悲劇再次上演嗎?悉數德國歷史,它在統一的進程上就比其他國家要晚一些,直到十九世紀末,普魯士才終於將德國統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國。
  • 為了統一東德和西德,德國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德國當時也是被好多國家分割。其中就包括英國,法國,美國和蘇聯,英國,法國,美國,他們佔領了德國的東半區,成為東區,蘇聯自己侵佔了德國的西半區,成為西區,前者自稱聯邦德國,後者稱為民主德國。雖然名字裡面都帶有一個德國,但是兩個國家,包括經濟發展,包括政策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差距。一直到了1990年,東德和西德才最後被統一成為了現在世界上我們知道的德國。其中德國究竟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呢?
  • Papi醬上班3小時就辭職:裸辭,付出的代價遠比你想像的大
    網絡上非常多的人都稱讚Papi醬是一個乾脆果斷、有想法的獨立女性,在Papi醬看來,自己完全不需要委屈自己來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因為她大學是導演系專業,又是從中戲畢業的,找到一份適合她的好工作也並沒有那麼難。所以對於她來說,如果自己不喜歡,那麼就放棄這份工作。
  • 兩德統一30周年,德國領導人:今天我們必須再次勇敢
    當地時間10月3日,德國舉行了兩德統一30周年紀念活動。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和總理默克爾在活動期間發表講話,呼籲全社會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再次團結。據「德國之聲」10月3日報導,兩德統一30周年的紀念活動在柏林西南部的波茨坦市舉行。
  • 統一德國的俾斯麥力主韜光養晦而非戰爭?若真如此德國將會如何?
    而在德國統一後,俾斯麥也一直在全力遏制國內軍國主義的膨脹情緒。他申明:「一個大國唯一健全的基礎,這一點正是它大大地有別於小國的,就是國家利己主義,而不是浪漫主義。為一個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業去打仗,對一個大國來說是不相稱的。」
  • 兩德統一的代價!為送走50萬蘇軍,花費至少100億馬克
    導語:兩德統一的代價!為送走50萬蘇軍,花費至少100億馬克眾所周知,自從同盟國軍隊進入到德國境內之後,因為美蘇之間的不和諧關係,直接被分割成兩半,也就是東德和西德。冷戰時期,兩德也是美蘇爭霸的主要地點之一,這時候人民就比較痛苦了,僅僅一牆之隔都無法跟親人團聚,有人試圖跨越結果下場很慘,直到1990年蘇聯自顧不暇,兩德才慢慢走上統一的道路。1991年蘇聯解體,合併已經變成板上釘釘的事情,那麼既然如此,統一的代價有多大呢?付出的東西比想像中的還要誇張,單單送走駐紮在境內的50多萬蘇軍士兵就花費很多錢。
  • 蘇聯在東德有15萬駐軍,為何沒有阻撓德國的統一
    文/寂寞的紅酒1990年10月3日,東西德完成合併,分裂41年的德國實現了統一。對於德國人而言,實現統一太不容易了。因為很多國家尤其是德國周邊國家,都強烈反對德國實現統一。更讓德國人頭疼的是,蘇聯人同樣不願意德國實現統一。
  • 脫變,看比英法晚400年統一的德國是如何在6次浩劫後走向強大的
    談到德國,我們首先想到是一戰和二戰,想到的是納粹和集中營,以及死去的600萬猶太人。但即便今天,很多國人都不知道,在二戰中我國死亡了2000多萬人,傷亡數字遠遠大於同時期的猶太人,而南京大屠殺更是人間地獄。但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我們都沒有猶太人更受關注。戰爭的本質是什麼?
  • 蘇聯人單槍匹馬進攻柏林,以死傷30萬人的代價,最終換來什麼?
    1945年4月16日,蘇聯紅軍集中250萬大軍,在45000門大炮,6000多輛坦克和7000多架飛機的配合下,組成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重兵集團向德國首都柏林發動總攻。經過惡戰,蘇軍以死傷30萬人的代價佔領了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以盟國的勝利而告終。
  • 德國統一20周年:若通過武力德國永遠無法統一
    2010年是德國統一20周年紀念,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在9月28日接受了《環球時報》獨家專訪,講述德國統一帶給德國人的變化,德國統一對歐洲一體化的推動作用,並願意與亞洲國家分享德國經驗。  德國大使談德國統一:我們曾不相信德國能如此成功地完成統一  環球網記者:德國統一20年來,原東德人和原西德人的觀念發生了哪些轉變?
  • 球天下-內線版的艾弗森:身體素質遠比大多數人想像的強悍
    在最新的紀錄片當中,我們看到了在93年喬丹和巴克利在總決賽的對決當中。否則,當時的他如何能夠當選狀元呢而巴克利同樣如此,雖然身高在內線球員當中被碾壓,但是他的彈跳能力和他的體重都絕對是內線球員當中頂級的,否則,他又如何能夠在選秀的時候以第五順位加入NBA呢?巴克利的身體素質,其實遠比很多球迷想像中的更加可怕。
  • 地圖看世界;西德在兩德統一中付出的代價
    10月18日,民主德國總統昂納克宣布辭職。11月9日,「柏林圍牆」開放。在蘇東集團動蕩不安,蘇聯自顧不暇的情況下,兩德開始了統一進程。(柏林圍牆倒塌。)1989年11月28日,西德總理科爾提出關於兩個德國實現統一的十點計劃。
  • 偏居一隅的普魯士,如何統一德國?
    ★成為讀懂本星球特別讀者:點擊上方「讀懂本星球」→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作者▏關山月 出品▏本星君2021年1月18日是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成立一百五十周年。照理說,這麼有意義的日子應當好好慶祝慶祝。可惜,在如今的德國,已經沒幾個人能記得這一天了。
  • 德國慶祝統一30周年:融合之路仍漫漫
    儘管由於新冠疫情,原定的盛大慶典規模被迫精簡,但人們在這一天還是從德國各地來到波茨坦參觀「統一博覽會」(Einheit Expo)。  從實物、照片到文字、視頻,再到藝術裝置,3.5公裡長的露天展覽將波茨坦老城變成了一座巨型博物館。
  • 冰冷的啟動:德國統一中的東德轉型
    它往往會導致一系列社會、經濟,甚至是外交方面的成本和代價。數十年後,當這些代價日漸顯現,對「轉型」的回顧和理解便顯得尤為重要。今天的推送是關於冷戰之後,德國統一中的東德轉型。我們期望借他人之鏡,更好地理解自身,並以更為深入的視角看待當今(尤其是大國之間)略顯緊張的政治經濟局勢。
  • 戀愛三年,鹿晗私下對關曉彤的寵溺,遠比我們想像的多
    男方對女生的寵溺,大概比我們看到的還要多。坙蚆錒侕輕齡窮渵貄芨敵齧簟撤桘魺織琀鉑圔鷝姍丩湻衸萠倝篤暝芆袲同薦欄鵐耟卩拎呿觨庀霱捺萢八瑹鬹案檼迪如今鹿晗和曉彤已經相戀三年,雖然外界一直議論紛紛,但他們的感情並沒有變,甚至也得到了雙方父母的認可,最後就讓我們祝願他們能夠一直幸福下去,同時也期待他們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好作品吧!戀愛三年,鹿晗私下對關曉彤的寵溺,遠比我們想像的多。
  • E跑的好處遠比你想像的要多
    今天,我們來說說作為馬拉松跑者最重要的E跑(Easy跑,輕鬆跑,有氧耐力跑),因為它是一切訓練的基礎。耐力是長跑的基礎,不少跑者一心想追求好成績,非常重視速度訓練,卻沒有耐心去好好打造基礎體能,所以總是在賽程後段乏力撞牆,或是很容易就累積疲勞導致受傷。想要跑得久跑得遠,必須從耐力入手。
  • 德國統一史 昂納克與勃列日涅夫的驚人之吻
    德國統一的確不會像電影中描繪的那般荒誕,但卻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展開。即使對於直接參與了統一進程的那些歷史「主角」來說,德國統一的完成都要比預料的快得多。起碼《再見列寧》裡所呈現出的德國統一的節奏,與霍斯特·特爾切克日記中記錄的情況相似。後者曾任德國基民盟總部外交與德國政策小組主任,是德國統一外部問題談判的負責人,正是參與了這段歷史的核心角色之一。
  • 賽裡格曼定律:你所不知道的,挫折遠比你想像的更加脆弱
    別讓自己陷入真正的絕境,你所遇見的挫折比你想像的更加脆弱。打破賽裡格曼定律,闖下屬於自己的苦難之門,沒有誰會一直失敗下去的,或許你現在無法突破現在所經歷的挫折和困難,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你的問題也許就像魯珀特之淚,無法從最堅硬的頭部著手,但你可以找到困難當中最為脆弱的尾部,做到一擊即碎,挫折遠比你想像的更加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