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說起德國,很多人都會不禁會想到那堵柏林圍牆,柏林圍牆為何而來相比大家並不陌生。柏林圍牆把一個國家一分為二,它是曾經德國分裂的一種象徵。那麼為什麼好好的一個國家會一分為二呢?後來的統一又是如何換來的呢?
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自然是要付出代價的。德國不僅做出了一系列的賠付,戰勝國還在德國進行了分區佔領,用來保證德國在他們的控制之中。在當時世界的大哥大是美國和蘇聯,隨著美蘇兩國的不安分,德國也跟著遭殃了。美國首先把英法美三國的佔領區合併了;看到美國都先動手了,蘇聯也不能落後,於是蘇聯就把佔領的德國區域成立為民主德國。就這樣根據地理位置,德國被一分為二分成了西德與東德。
不過在德國人民的心中,德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是在形勢下卻不得不分裂,這樣的被迫分裂讓德國人民都十分難過,他們一直相信總有一天德國會統一,會成為一個完整的國家的。那道豎起的柏林圍牆成為了每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多深多痛。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德與西德的關係開始緩和,開始交流,統一也漸漸提上了日程。
德國為了統一能得到英法美蘇四國的支持,做出了很多示好與讓步:對蘇聯,支持他們政策上的改革,經濟上也給予蘇聯大量的幫助;對軍事上,放棄了大量的大規模殺傷武器的擁有和製造;在領土上,也做出了讓步;為了讓四國放心不得不將軍隊人數進行裁剪。在一系列忍讓、商議和談判後,德國最終與四國籤訂了條約,分裂了四十五年之久的德國終於不負德國人民的希望完成了統一。所以說,為何換取這一天的來臨,德國付出的代價遠比我們想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