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聖公會主教說,論到死亡也可意味著生命的重生

2021-01-08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Bishop of Gloucester

英國聖公會格洛斯特主教說,人們不應該害怕談論死亡,即使是在聖誕節期間。

雷切爾·特雷韋克(Rachel Treweek)主教在聖誕節當天的《泰晤士報》上撰文說,雖然每天都有新冠病毒死亡人數每日更新,但鮮有人們對死亡本質以及超越生命問題的思考。

「在病毒肆虐整個期間,人們只是關注如何保命和安全地活著,而沒有把足夠的注意力投放在我們有限的生命和生命終點的問題上。」

「當然,每天都充斥著新冠病毒死亡人數的信息,在面對失去摯親還要被迫忍受巨大悲痛同時,還要在艱難隔離期操持葬禮的人們,我們不可能對此會無動於衷。當我們就此迎來一個非常時期的聖誕節時,我們可能會試圖在給自己打預防針,以防去年留下的創傷,也就是通過在短暫的節日中迷失自我,而不是在聖誕節的關鍵時刻,向永恆希望的奇蹟敞開心扉。」

她說:「無論是對在馬槽誕生的新生命一探究竟的邀請,還是對邂逅臨終者的邀請,都是出於神之愛心。」

「當耶穌基督被人殘酷地釘在十字架上時,似乎一切已釀成大錯,然而三天後,當他從死裡復活時,祂本人揭示了這股神秘力量:神的生命戰勝了死亡,神的希望戰勝了絕望。」

她接著說,聖誕節也給信徒們指明了「未來——直到時間的盡頭,我們希望,這是一個我們所知的時間的終結,同時也希望,這是一個不可思議和高深莫測永恆的開始,到時在那裡無需與上帝或彼此間需保持距離,一切創造將得以恢復」。

主教接著說,她正在慶祝「令人欣喜地看到讓人維持生命的疫苗能如期到來「,同時對取得這一突破的科學家「深表感謝」。

「我同樣要慶祝聖誕節這個好消息,這既是一個結束的開始,同時也將是一個全新的開端。我想知道,當我們與裝點聖誕的金屬絲、冬青和繽紛彩紙再次相遇節日中,是否有勇氣在這個聖誕節談論死亡。因為同時這也能意味著給人以重生的生命。」

相關焦點

  • 美國聖公會首位女同性戀主教走馬上任
    圖源:TEC 美國聖公會密西根教區首位公開出櫃的女同性戀主教走馬上任佩裡主教為我們教區帶來很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才能和能力,包括她在信徒增長及在社團服務和參與方面的才能。這些才能是我們全體信徒都渴望利用和學習的事物。」2003年,美國聖公會第一位公開出櫃的男同性戀牧師吉恩·羅賓遜(Gene Robinson)就任主教,引發了軒然大波。
  • 英國聖公會發布新的新冠狀病毒指導,所有教會建築關閉
    圖源:CofE 在政府下令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封鎖之後,英國聖公會修訂了其官方新冠狀病毒指導新指導發布的前一日,聖公會倫敦主教們決定關閉首都所有的教會建築,以幫助限制新冠狀病毒的傳播。截止到目前,英國聖公會所有的教堂都已經暫停公共禮拜,但依然允許對希望進行私人禱告的個人開放。在部分教堂和大教堂中,神職人員繼續每日進行禱告,其中很多人在沒有現場參與者的情況下,對周末主日禮拜進行直播。
  • 正統聖公會人士在歐洲成立新的組織
    歐洲聖公會網絡(The Anglican Network in Europe,簡稱ANiE)不同於英國聖公會,而是與Gafcon存在聯繫。所謂Gafcon,是普世聖公會中一在諸如性和女性事工等問題上持正統立場的運動。ANiE表示,該組織已經「對歐洲及西方世界的屬靈危機作出了積極的反應」。
  • 從富二代到窮牧師:萊爾主教的傳奇一生
    它講述了一個英國的板球擊球手怎樣變成了一名傳教士——這位傳教士先在中國和印度服侍,之後在他人生的最後20年把福音帶到了剛果。現在,這本傳記完全也可以叫做《萊爾:板球手和拓荒者》,因為它講述了這位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的板球隊隊長是怎樣成為一名牧師,並在成為著名的福音派代表人物後,又是怎樣作為利物浦的第一任主教,度過了他人生中的最後20年。
  • 天主教會和聖公會區別有哪些?
    在英國,天主教一般叫Roman Catholic(羅馬公教),用以區別聖公會自己的catholic認同,聖公會的中文翻譯就來自於信經中的holy catholic聖而公的。聖公會雖然是傳統主教制,但實際上內部卻並不是完全一致的,天主教則有很多細節上的規定:比如彌撒的各種禮儀和形式細節等,有非常詳細的信理,對神學爭論也有非常確定的答覆,也就是說要求信徒在信仰上基本要儘量完全一致。
  • 黑人對加入英國聖公會「興趣缺缺」
    她說這種理解缺乏不僅在英國聖公會,在整個社會都是種普遍存在,而且「如果我們不願意、不能糾正包括教會在內的社會非正義現象」,就會導致更多的抗議和動蕩。她發表這番評論,時值坎特伯雷大主教與有著BAME(譯註:指黑人、亞裔和少數族裔人群)背景的神職人員的會議將於9月9日召開。
  • 美國聖公會或將於20年內消亡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祖謝爾說以這種速度,「到了2050年左右,整個教派將無人進行敬拜」。他還補充說儘管奉獻金額上升,但「從長遠來看,『越來越少的人奉獻出越來越多的金錢『這個事實並不是個可持續的趨勢」。在隨後的博客文章中,他還指出雖然教會可能不會完全消失,但規模「大為減小」,並可能仰賴「生命維持」。他補充說,相較於平均年齡,此種模式導致了「一個可怕的現實危機」。「2019年,一位美國聖公會信徒的模型年齡為69歲。」布爾格預計,到2040年,教派的成員人數可能下降至美國人口的0.7%,為目前人數的一半。
  • 法國和奧地利發生恐怖襲擊後,英國聖公會大主教韋爾比捍衛自由
    圖源:蘭貝斯宮 英國聖公會坎特伯雷大主教表示出現在ITV《早安,英國》(Good Morning Britain)中的賈斯汀·韋爾比稱,上帝是「足夠強大到」可以接受侮辱。他說到宗教領袖「需要為自己的社團承擔責任」,但社會也應該認識到,伊斯蘭恐怖主義「是一種派生品」,僅是「伊斯蘭教中很小很小的少數派」。
  • 《大憲章》保護了英國國教會?
    [摘要]時至今日,在《大憲章》的遺產之一——英國議會的上院,26名英格蘭聖公會的主教以「靈職議員」(Lord Spiritual)的身份共商國是,而羅馬天主教徒及其配偶仍被禁止繼承英國王位。在1215年的《大憲章》中,第一條就是保護「英格蘭的教會」(English Church)的權利與自由,與「英格蘭國教」(Church of England)有微妙的差別,因此,直接說《大憲章》「保護英國國教會的權利和自由」在字面上確實有失嚴謹。不過,如果從英格蘭聖公會對自身歷史的認識出發,這樣的說法也並非沒有合理之處。
  • 劃向生命的深處,活出生命的色彩-已故單國璽樞機主教
    劃向生命的深處,活出生命的色彩-已故單國璽樞機主教分享見證。
  • 天主教彌撒中神父主教的服飾
    黑色表示追思,即在追悼亡者的禮儀時均用黑色祭披,但此色在梵蒂岡第二次會議後已改為紫色替代,因為教會本有觀念認為,死亡並非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的開始,是存有新生希望的時刻。 1962年第二屆梵蒂岡公會議之後,彌撒祭衣已簡化,只穿長白衣,戴領帶。但中國天主教仍沿襲舊制。 長白衣是亞麻棉布質地的窄袖白色束身長袍。
  • 調查:美國長老會,美國聖公會「傳福音」能力排名末尾
    美國長老會的研究服務部門發布了一份以長老會和美國聖公會為中心的美國教會活力研究分析報告。根據長老會新聞社(Presbyterian News Service)的報導,1月27日發布的這項調查包括了美國長老會和聖公會各78間的156個教會,並問詢了約9000名教會成員的意見。
  • 全美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惡化,但美國聖公會仍堅持繼續舉辦周末禮拜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天主教禮拜儀式被大規模取消。然而,惠頓學院人道主義災難研究所的執行主任、心理學家傑米·阿頓認為,宗教領袖們最好要開始為此類不可控因素做好充分準備。阿頓指出:「一些宗教團體已經通過社交媒體提供服務或相互交流,雖然在沒有任何完美的解決方案的前提下,這樣的討論可能很難進行,但最好現在就進行,不要再繼續等待了。」
  • 英國銀器(British Silverware)聖餐杯(Communion cup)
    英國的國教(the Church of England)是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為各國聖公會的名義教宗。 在英國也稱為(Anglican Church),在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時脫離了羅馬教皇(Pope)的統治,不歸其管轄,從此英國國王或王后成了英國國教的最高統治者。 有相對獨立的信條。
  • 《哈爾的移動城堡》|三種愛,救贖衰老和死亡,隱喻生命的重生
    文|樂評壹提圖|來自網絡有一種東西能讓一個人重生,也可以讓一個國家重生,即使面對衰老和死亡,它變得更有力量去應戰,那是什麼?那就是愛。《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根據英國的人氣兒童小說家黛安娜·W·瓊斯的作品《魔法師哈威爾與火之惡魔》而改編的。這是繼1990年《魔女宅急便》後,宮崎駿又一部充滿濃厚原著色彩的作品。
  • 這樣的統治階級對英國來說意味著死亡
    他和我丈夫剛到,全身發熱,一臉滿足——他們剛結束在粉碎廠的奇蹟之旅。「我見你仔細地在看我們的城堡,」他說,「我想你知道那是史蒂芬·杜尚絞死他父親史蒂芬·德錢斯基的地方。」我驚呼:「可我以為發生在茨維查恩,而不是特浦加。」他回答:「但那裡不是特浦加,特浦加是山谷源頭,礦場所處的地方,我們下到這裡,就是茨維查恩了。」我說:「我希望我能上去看看。」
  • 追憶丁光訓主教的一生:伴隨中國基督教跌宕起伏
    在他心中,那一代中國基督徒的信仰可歸納為:「有兩個中心的橢圓,是兩個C,即基督和中國(Christ and China)」  本刊記者/朱雨晨  2012年11月22日,丁光訓主教以98歲高齡在南京逝世。僅差了6天時間,他未能迎來金陵協和神學院的60周年校慶紀念日。在過去的一甲子中,丁光訓擔任該院院長達58年,其後兩年是名譽院長。
  • 英國聖公會教會領袖稱脫歐日是跨越分裂的日子
    圖源:Pixabay 1月31日,這天英國正式脫離歐盟英國教會領袖們在該日呼籲團結和友善。在英國廣播公司第四臺的《今日思想》(Thought for the Day)頻道,英國聖公會坎特伯雷大主教賈斯汀·韋爾比牧師呼籲整個國家拋棄分歧,朝著一個共同願景努力。韋爾比表示:「我們必須團結一致,共同實現我們國家的共同願景。
  • 詹森這麼搞,「耶穌都拿不到英國移民籤證」
    【文/觀察者網 徐蕾】據今日俄羅斯(RT)新聞當地時間11月18日報導,在倫敦18日舉行的英國工業聯合會會議上,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賈斯汀·韋爾比(Justin Welby)諷刺首相詹森支持的積分移民制度,表示如果真的將這種制度引入英國的話,連耶穌都拿不到英國移民籤證。
  • 中國人生死觀沉思:論死亡的公共價值
    近期,北京師範大學唐任伍教授發表於《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的學術文章《論死亡的公共價值》指出,對死亡的體認,能夠激勵人們珍惜有限的生命時光,在短暫的生命中發揮最大的生命價值,賦予生命更璀璨的光芒。全文如下: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一百周年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