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歲那年夢想做御前侍衛,11年後卻登基為帝,還是一位千古一帝

2020-12-23 騰訊網

史料記載,古代每個皇帝出生時,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怪狀發生,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時「紅光滿室,自是夜數有光起,鄰裡望見,驚以為火,輒奔救」關於皇帝出生時有異象,現代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其實也就是為了給統治者更大的說服力罷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皇帝出生時也有異象,他出生的當晚沒有燈火,卻有赤光照耀整個房間,他就是漢光武帝,劉秀。

劉秀這個名字怎麼來的呢?劉秀出生那年,他的父親劉欽發現一怪事,房前栽景天的地方有小米長了出來,共有三株,每株一根莖九個穗,比一般小米要長一二尺,真是好小米,這小米是真秀,因此,他便給兒子取名為秀,這就是偉大的光武帝名字的由來,各位看官您可別說小編是在胡扯,這確實是有史料記載的。

畢竟是一個要成為皇帝的人,劉秀從小便受到了很多的磨難,9歲時,他的父親去世,他只能和妹妹投奔叔父,成為一平民,劉秀這時還沒醒悟自己的人生責任,他整日裡喜歡是做農事插秧種地,他的行為經常讓同村的人笑話,說他實在是一個搞農業的好手,每次劉秀聽到這些話,他也只是笑笑不回答。

公元14年,19歲的劉秀前往長安求學,那一次,他看到了執金吾率軍出行的場景,被深深的震動,因而說了一句經典話語「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做官就得做御前侍衛,娶妻就得娶陰麗華,陰麗華是誰?劉秀在家種地時,就知道了陰麗華的大名,她是以美麗著稱,讓年輕的劉秀十分的愛慕。

漢朝衰落是從漢元帝迅速推進了,到了公元9年,王莽推翻漢朝,建立「新朝」西漢滅亡,王莽此人太熱衷於改革,雖然他有諸多的改革是好的方向,但是他的做法還觸動了許多大地主和平民的利益,沒過幾年,天下各地豪紳開開紛紛起義造反,劉秀眼見大勢如此,也決定起兵,公元22年,劉秀打著「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正式起兵。

說是起兵,倒不如說是一群群轟轟烈烈的搞革命,沒錢吃飯,那只能找有錢吃飯的地方,劉秀很窮,吃不起飯,只能起兵,人家都是騎馬上戰場,劉秀則是騎牛,他的做法雖然有些讓人詫異,但是成功後,這段歷史也成為了一段佳話,後人皆稱他為」牛背上的開國皇帝「

昆陽之戰後,王莽亂軍中戰死,新朝覆滅,不過當時天下大亂,各地起義軍多不勝數,劉秀投靠的綠林軍一點不靠譜,那綠林軍皇帝還殺了他的大哥劉縯,這讓劉秀很是憤慨,不過為了大局著想,他只能先憋著這口氣,公元23年,劉秀前往河北發展,兩年後,劉秀兵力逐漸壯大,天下大勢已經初見端倪,由此,他在河北正式稱帝,史稱「漢光武帝」這一年,他才30歲,距離他曾19歲的夢想也僅僅過了11年,他卻已經是登基為帝。

自此以後,劉秀定都洛陽,開始了一統天下之路,經過長達12年的時間,劉秀東徵西戰,終於統一了天下,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劉秀統一後,為了儘快的恢復發展,他採用休養生息的辦法,並且減輕稅務,發救濟糧,發展農業,興修水利,治理貪官等多項政策,在劉秀統治末年,整個東漢經濟不僅完全恢復過來,而且還略有增長。

劉秀是古代開國皇帝中,最為仁善的一位,他分封了三百六十多為列侯,給予他們尊崇的地位,只是解除兵權,而他們諸位也是以良好的結局告終,可以說,他們的結局是史無前例的,這也證明了劉秀的仁善,劉秀在位期間,政治清明,國勢昌隆,因而被史學家稱為「光武中興」而劉秀也當之無愧被譽為「千古一帝」

公元57年,劉秀因病去世,終年62歲,他臨終前還在為百姓著想,要求各地不要大肆的對自己進行哀悼,還要求各地官員不得離開自己所在的地方來京城為自己弔唁,劉秀真不愧為千古一帝。

相關焦點

  • 御前侍衛是什麼官職?是專門做什麼的?
    宋太祖趙匡胤就曾經是禁軍首領,趁著後周柴榮早亡,留下孤兒寡母,手握禁軍精銳的他很容易就發動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由於趙匡胤的皇位是篡來的,唐代中期至五代,武人勢大,藩鎮割據,所以宋代崇文抑武,讓原本精銳的禁軍,戰鬥力變得非常低下。
  • 大內侍衛有多難當?清朝老侍衛晚年說出4個要求,一般人很難做到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諸葛亮大致意思是,當時正逢亂世之秋,多虧了身邊的侍衛不顧生死為國為民,才化險為夷,但是這裡的侍衛並不是指皇帝身邊的隨從,而是指諸葛亮身邊的將士,統一稱為侍衛。
  • 御前帶刀侍衛重回詹皇帳下
    詹姆斯的強大毋庸置疑,不過近日有網友從另一個角度來證明詹姆斯的槽點,該網友稱詹姆斯從未讓任何一名隊友變得更好,所有與詹姆斯做過隊友的球員數據都會下降!於是我就在腦海裡想了想,然後想起了帶刀侍衛,JR史密斯!
  • 清朝御前侍衛是多大的官?有多威風?
    他們可以跨越官位品階,可以與皇上共商大事,可以左右皇上決策,甚至可以與皇帝共享許多秘密,所以從御前侍衛這個階層出來的許多人物在中國的歷史人物中都是響噹噹能排上號的,比如那索額圖、索尼、納蘭明珠、隆科多、和坤、肅順等等。所以你就不要小瞧了這個好像只能武不能文的「待衛」,他可是大由來頭。其實你也不要以為這個「御前侍衛」是歷朝歷代都有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御前侍衛納蘭性德
    《清史稿·文苑》中記載:「性德,納喇氏,初名成德,以避皇太子允礽嫌名改,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明珠子也……數歲即習騎射,稍長工文翰。康熙十四年成進士,年十六。聖祖以其世家子,授三等侍衛,再遷至一等。」納蘭性德的官職是康熙皇帝身邊的一等侍衛。他深受寵信,經常隨駕出巡。在近十年的侍衛生涯中,納蘭性德多次跟隨皇帝離京巡幸。
  • 御前侍衛想要造反很容易,皇帝如何防範這些人對自己不利?
    文盲是不能當御前侍衛的。綜合上述招聘條件可以看出,這哪是選御前侍衛?這完全就是選拔朝廷的預備幹部。滿蒙上三旗出身,家裡還有爵位,當選者還是文武全才,這種人本來就是上等人,在皇帝身邊再混上幾年,未來肯定是前途無量。
  • 清朝御前侍衛都帶著刀,清廷為何不擔心侍衛監守自盜,刺殺皇帝?
    據《清史稿》記載,在清朝初年,御前侍衛在上三旗滿洲、蒙古子弟中選拔,這些人首先就排除了上三旗中的漢軍,更別說對清朝抱有敵意的其他人了。因此,僅身份的要求和民族條件的限制,就已經將一部分有著刺殺之心的侍衛排除在外。
  • 清朝的御前侍衛,官階分為四級,相當於朝堂上的三品官
    清朝的御前侍衛,官階分為四級,相當於朝堂上的三品官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皇家侍衛,是距離帝王最近的人,很多人都覺得侍衛就是奴才,頂多比太監的身份高一點。其實侍衛的身份還是很高的,而且在各個朝代,能夠成為帝王的貼身侍衛都是莫大的光榮。
  • 古代要成為御前侍衛有多難?武功優中擇優,忠誠度萬裡挑一!
    想想看,古代能在皇帝身邊擔當御前侍衛的,那可都不是一般人能謀到的職位。皇帝身邊的帶刀侍衛,當然都是經過層層選拔,要求極其苛刻的。而且選拔上後,並不是就結束了,還要經曆日復一日的殘酷操練。而古代訓練士兵的項目首先就是身體素質的訓練,這也是古代士兵的基礎。
  • 和珅不為人知的一面,不僅是滿腹經綸的御前侍衛,還是清朝的美男
    和珅不為人知的一面,不僅是滿腹經綸的御前侍衛,還是清朝的美男王剛飾演的和珅白白胖胖的模樣已經在觀眾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他把和珅的狡猾和貪婪,還有奉承的個性展漏無疑。但是在歷史記載中的和珅身材頎長,並且眉清目秀,還是當時滿清第一俊男。
  • 本該是中國最有前途的御前侍衛,偏是情痴,一句情話流傳300年
    1.生來尊貴,但走偏鋒大清康熙十六年,一名年僅22歲年輕進士被招入宮中,成為康熙身邊的三等御前侍衛。這個侍衛不但騎射出眾,技藝高強,最令人側目的是,他還滿腹經綸,才學非凡,他寫的詞,梁啓超贊為「直追李後主(李煜)」,王國維稱他是「北宋以來第一人」。
  • 晚年的康熙帝,為何欽點死囚張五哥為自己的御前侍衛?
    後來,康熙在胤祥的陪同下,親自劫法場,不僅救了張五哥,還欽點他為御前侍衛。 張五哥身強體壯,又是一介武夫,擔當侍衛再合適不過。 張五哥是死過一次的人,對生死往往會置之度外,這種人膽量過人。當皇帝的侍衛,就需要捨己為人的膽識。 如果張五哥弱不禁風,想必康熙也不會把安全交給他。要伯樂賞識,要領導提拔,也要先具備一技之長。
  • 清朝御前侍衛都帶著刀,皇帝會不會擔心被他們刺殺?
    除此之外,御前侍衛還有個硬性指標,在當時很多人都無法滿足,哪怕武功非常高強也不行,那就是想要做御前侍衛,必須是在滿清八旗裡的上三旗中挑選勇猛的滿人武士,這樣精挑細選之下,幾乎都是皇帝的親信,又怎麼可能刺殺自己的主子呢。我們都知道御前侍衛是整個紫禁城裡除了太監、妃子以外,最為接近皇帝的人。
  • 隆平出了個御前侍衛張俊生,皇帝為何賞賜他諸多榮譽?|百家故事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電視劇叫《鑼鼓巷》,劇中男主為慈禧太后的御前帶刀侍衛,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尤其擅使一把大刀,真箇是威風八面。近翻史書,發現我們鄰縣隆堯也曾出過這樣一個傳奇人物,而且深受皇帝喜愛,道光皇帝賞賜了他諸多榮譽。來看看這是怎樣一個人物。
  • 平度人張鵬舉是光緒帝御前侍衛他官至正二品武顯將軍(圖)
    他跟人學習武功,學成後參加考試,表現突出 ,被光緒皇帝直接點名當了御前侍衛。後來在外當差,深得軍民愛戴,連續多次得到獎勵,被封為武顯將軍,為正二品銜。辛亥革命爆發後,棄官歸鄉,絲毫沒有架子 ,給鄉親們不少幫助,病逝後就葬在平度。
  • 御前大臣和領侍衛內大臣,誰的品級更高權力更大?
    侍衛起源於16世紀末17世紀初,也就是努爾哈赤統治的時期。當時的後金國的滿洲貴族都有自己的私人衛隊。努爾哈赤用包衣、重要盟友的弟弟和兒子、宗親和著名武士充當自己的衛兵,這個時期不稱「侍衛」,而稱「蝦」或「喀達拉哈多爾吉昂邦」。他們不但保證了努爾哈赤的個人安全,而且在公開場合打他的旗號,在軍隊與將領之間傳遞文書並保衛皇宮安全。
  • 少年康熙擒拿鰲拜,為何不用武功更強的大內侍衛,而用一幫少年?
    康熙皇帝是清朝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沒有之一,康熙八歲登基,16歲親政,在位期間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西徵噶爾丹,北拒沙俄,可以說大清的版圖就是康熙皇帝所奠定的,稱他為「千古一帝」也不為過,其中最能體現康熙智勇過人的當屬擒拿鰲拜一事。
  • 慈禧身邊的御前侍衛,躲過八國聯軍的掃射,靠一招就擊敗霍元甲
    當國家面臨危險之時,我們理應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在晚清時期就有一位富家公子哥,他靠練武成為慈禧身邊的御前侍衛,還曾躲過八國聯軍的掃射,後來卻選擇脫掉官服回鄉開武館,並靠著一招就擊敗了大名鼎鼎的霍元甲。
  • 真正的御前帶刀侍衛是這樣的,別再被影視劇騙了!
    相信前段時間播出的宮廷劇延禧攻略各位應該都看過吧,當中的御前帶刀侍衛富察傅恆與海蘭察一經播出可謂是吸了一大波迷妹啊,劇中的富察傅恆與海蘭察他們不僅有著身份強大的背景與地位,人長得又高大帥氣。那在問題來了晚清的時候真正御前帶刀侍衛是這樣的嗎?
  • 漳平歷史上居然有御前侍衛,看看是誰
    清嘉慶三年(1798年)    三十歲參加福建武鄉試,考中武舉人,獲初彭齡題贈「登科」牌匾。 清嘉慶四年(1799年)   三十一歲參加武會試,考取武進士,在家鄉豎立石旗杆。 清嘉慶六年(1801年)  三十三歲嘉慶皇帝欽點為藍翎侍衛,在家鄉豎立「御前侍衛」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