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廠2022年投產!斯堪尼亞成為首批在華獨資建廠的國外汽車企業

2020-12-23 第一商用車網官方號

「通過收購南通皋開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下稱「皋開」),斯堪尼亞將在中國建立在歐洲和南美外的全球第三個生產基地,以便更好地服務於中國和亞洲市場。」 斯堪尼亞執行長Henrik Henriksson表示。

緊隨中國確定2020年取消商用車製造外商股比限制和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政策,完成對 「皋開」全部股份的收購後,斯堪尼亞成為首批在華獨資建廠的國外汽車製造企業之一。由斯堪尼亞100%控股的全新工廠在11月25日已正式更名為「斯堪尼亞製造(中國)有限公司」,並將逐步完全納入其全球生產體系,產品、質量和生產工藝將遵循與全球其他工廠相同的嚴苛標準。位於如皋[ 南通高開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位於江蘇省如皋市。]的全新工廠計劃於2022年正式投產,以期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卡市場,擁有全球其它市場所無可比擬的優勢。今年,全球整體需求量遠超半數來自中國,並且本地品牌長期以來都佔據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隨著社會對高效物流和可持續運輸需求的不斷提升,對高出勤率、現代高效的車輛需求也在日益增長。中國最高領導層在多份政策文件中都強調了實現國內運輸和物流的現代化升級是當前面臨的迫切任務。在高端化、合規化和整合化的明確趨勢引領下,這一行業迎來了重大變革和改進的浪潮。

「中國現在越來越開放,而且中國政府仍在持續推出的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推動經濟改革和擴大開放,這些措施不斷提升中國經濟韌性和生產率。加之斯堪尼亞為市場帶來的卓越的運營經濟性、低排放、安全性和舒適性等價值將越來越多地被日趨成熟的中國運輸行業所需要。因此,我們預計到下一個十年,中國將成為我們全球最大的市場。」斯堪尼亞中國集團總裁何墨池(Mats Harborn)表示。

為了抓住這些趨勢帶來的機遇,斯堪尼亞大幅提高在中國的銷售和服務網絡建設。

中國汽車業擁有非常發達的供應鏈,這將助力我們在中國實現高度本地化,也有利於促進斯堪尼亞全球生產系統在中國的零部件採購力度。

中國技術生態系統也身處電動化、自動駕駛和智能互聯車輛領域的最前沿。

「通過進一步加大對中國研發的投入,比如在中國設立創新中心,我們將能夠更好地對接這些創新領域。這將增強我們的全球競爭力,讓斯堪尼亞能夠引領行業向可持續交通系統轉變。」Henrik Henriksson表示。

相關焦點

  • 斯堪尼亞如皋基地揭牌 成首批在華獨資商用車企業
    該生產基地是斯堪尼亞集團對南通皋開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下稱「皋開」)進行收購後,由斯堪尼亞100%控股的全新工廠,並於11月25日已正式更名為「斯堪尼亞製造(中國)有限公司」,並將逐步完全納入其全球生產體系。斯堪尼亞如皋生產基地註冊資金20億人民幣,廠區佔地總面積554畝,廠房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註冊資質年產能五萬臺重型卡車,計劃於2022年正式投產。
  • 重卡市場「狼來了」,大眾旗下瑞典品牌斯卡尼亞中國獨資建廠
    中國重卡汽車品牌眾多,而國際上同樣有非常多,但較為知名的就是奔馳、沃爾沃以及斯堪尼亞、MAN等,這其中有一個是德國品牌,兩個是瑞典品牌,更有意思的是德國大眾控股了瑞典品牌斯堪尼亞,而吉利汽車同樣是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和沃爾沃的第一大股東,如今斯堪尼亞已經在中國獨資建廠了,過收購南通皋開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斯堪尼亞將在中國建立在歐洲和南美外的全球第三個生產基地
  • 商用車市場「巨變」前夜 斯堪尼亞中國獨資建廠 或對自主品牌形成...
    斯堪尼亞中國集團總裁何墨池表示,如皋生產基地定位為斯堪尼亞全球第三大生產基地,中國工廠將具備生產斯堪尼亞全系卡車的能力,2022年將正式生產。 「賣的不是車,而是噸公裡」 關於斯堪尼亞在中國建廠的消息從來沒有斷過,11月28日,所有的猜測終於塵埃落定,如皋製造基地的揭牌,使斯堪尼亞成為四大歐洲商用車進口品牌中第一個在華獨資建廠的企業。
  • 剛黃一家乘用車企業 如皋引入大眾商用車獨資企業佔誰的坑?
    11月24日晚,大眾集團旗下的商用車Traton和被譽為「公路之王」的斯堪尼亞集團雙雙發布消息稱在江蘇省如皋市經濟開發區建立了一家獨資的卡車生產基地,批量生產計劃於2022年初開始。 如皋經濟開發區?
  • 售價保持全球一致,首輛車2022年下線,斯堪尼亞中國工廠正式揭牌
    斯堪尼亞如皋製造基地揭牌儀式現場「我經常說,等到國內年銷量突破1萬臺的時候,斯堪尼亞就會在中國建廠,但隨著中國公路運輸行業的持續、系統發展,高端卡車的需求大幅增長,我相信,我們的銷量很快就會達到萬臺,所以,我們覺得,現在正是時候啟動建廠了。」
  • 斯堪尼亞國內工廠正式落子
    據資料顯示,斯堪尼亞方面對南通皋開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是100%控股獨資。同時,新公司董事長由斯堪尼亞中國戰略中心執行董事Mats Lennart Harborn(中文名何墨池)擔任。國外資本可以更加便利的進入中國,這也使斯堪尼亞在國內成立獨資工廠,在政策上已經打開了通路。
  • 斯堪尼亞國產落地 價格不會大幅降低
    【卡車之家 原創】11月28日,斯堪尼亞國產化正式落地,斯堪尼亞在華工廠名字為斯堪尼亞製造(中國)有限公司。工廠位於南通如皋,是通過收購南通皋開汽車製造有限公司而獲得了生產資質,是斯堪尼亞100%獨資的企業。
  • 何墨池:斯堪尼亞中國將輻射全亞洲
    11月28日江蘇如皋訊,斯堪尼亞中國製造工廠揭牌儀式在江蘇如皋正式舉行,斯堪尼亞的中國戰略由此開起!預計中國工廠首臺樣車將於2022下半年下線。這是自中國商用車行業允許外國投資者獨資生產之後,首個落戶中國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跨國商用車巨頭。
  • 前五月全球銷量下滑三成,大眾取消土耳其建廠計劃
    據悉,該公司原計劃從2022年開始投產,年產量最高可達30萬臺,僱傭4000名工人。一旦建成,土耳其工廠將極大地緩解斯柯達位於捷克本土工廠的產能限制,並使大眾用於生產帕薩特的德國埃姆登工廠獲得產能紓解,從而轉型生產電動汽車。不過,去年10月,由於擔心國際社會譴責土耳其的軍事行動,大眾首次推遲了在土耳其的建廠計劃。
  • 雷諾將在華投產9款車 2022年銷量達到40萬
    據《汽車新聞》歐洲版11月1日消息,雷諾計劃在中國提高SUV的產量,計劃到2022年,年銷量是目前的5倍,達到40萬輛。雷諾計劃在中國生產9款車型,包括3款電動汽車,而目前僅有2款車型。雷諾表示重點將集中在SUV車型。
  • 這個項目預計2022年竣工!
    金普新區七頂山街道「新日本工業團地」由日本電產投資1000億日元的馬達生產及研發基地現場:項目建設正在加緊進行中,預計明年4月一期工程投產,2022年全面竣工。企業在大連近30年的健康發展,使日本電產集團去年決定,在大連金普新區建設以純電動汽車用驅動馬達研發和生產為主的新工廠,同時引進眾多配套廠家,建設日本電產工業園,並計劃今年2月初完成新日本工業團地配套標準廠房項目(一期)EPC總承包項目開標。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項目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 大眾在國內都要合資,為啥特斯拉可以在上海獨資建廠?原因很簡單
    大眾作為首個進入我國的汽車品牌,與國內眾多消費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到現在為止,很多年長的人都喜歡豎起大拇指來打德國汽車,但是,群眾並不是在國內獨資建廠,而是和上汽一起分別合作,成立了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合資公司,為了進入我國較晚的汽車品牌特斯拉,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獨資工廠,這兩者之間的待遇
  • 一座新工廠在金普開工,日本對華投資新高地從這裡崛起
    其中建設用地面積約16平方公裡,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機械加工、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等產業,將打造成為中日(大連)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產業園區,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日本新一輪在華投資首選承接地。
  • 國際瞭望│巴斯夫德國電池材料新廠奠基 計劃於2022年投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語mybattery據悉,施瓦茨海德正極活性材料工廠已於8月在施瓦茨海德開始建設,計劃於2022年投產。新工廠將配備世界領先的工藝技術,初始產能有望每年為約40萬輛純電動汽車提供巴斯夫電池材料。巴斯夫施瓦茨海德正極活性材料工廠模擬圖;圖片來源:巴斯夫11月26日消息,巴斯夫日前為其位於德國施瓦茨海德的正極活性材料工廠舉行了「雲奠基」儀式。
  • 特斯拉德國工廠投產恐將延期,這回原因竟是「招不到員工」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特斯拉德國工廠投產恐將延期,這回原因竟是「招不到員工」特斯拉工廠在華11個月建成投產,但是在德國建廠的過程卻十分艱難。12月8日,據路透社報導,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正在努力為位於柏林附近的歐洲新工廠招聘員工,該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正盡其所能地表明,特斯拉是一家有吸引力的僱主。但隨著原本制定的2021年夏季完工日期的臨近,馬斯克發現找到願意工作的員工比預期的要困難得多。
  • 感受一下「公路之王」斯堪尼亞的腦洞
    有責任的汽車企業關注的不僅是當下,更應該是未來。 文/Hanmeimei 提到瑞典你會想到什麼?湖光山色的美景,還是簡約淡雅的家居設計風格?在我看來,瑞典是一個充滿創新精神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