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責任的汽車企業關注的不僅是當下,更應該是未來。
文/Hanmeimei
提到瑞典你會想到什麼?湖光山色的美景,還是簡約淡雅的家居設計風格?在我看來,瑞典是一個充滿創新精神的國度。如今我們許多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物品,從拉鏈到吸塵器再到心臟起搏器,都是出自瑞典的發明創造。
對創新的渴望和堅持已經成為了瑞典這座國家的DNA,它也是全球研發投入佔GDP比例最高的國家,以及擁有跨國公司數量最多的國家。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享有「公路之王」美譽的商用汽車企業斯堪尼亞。
誕生自1891年的斯堪尼亞可謂歷史悠久,但是骨子裡的創新基因讓它始終保持著一顆年輕的心,在探索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交通出行方面,斯堪尼亞也一直走在行業前沿。
01
來自中國年輕人的奇思妙想在華深耕多年的斯堪尼亞,如今也把這種創新實踐的精神帶到了中國市場,並且與中國最富活力的大學生群體合作,打造了一個關於可持續發展與設計的SxD (Sustainability x Design) 創想實驗室。
SxD創想實驗室是斯堪尼亞與中央美術學院科技藝術研究院攜手打造的項目,旨在激發高校學生對未來可持續交通系統的創想和設計。來自央美的年輕人圍繞著「新能源」、「自動化」和「安全性」三大領域進行創作,探索出了無數可能性。
本周12月16日在瑞典駐華大使館,我們見到了三支學生團隊最終帶來的成果展示,關於未來的交通、人與城市的關係以及有機能源的開發利用,學生們腦洞大開,既有充滿前瞻性的暢想,又有嚴謹縝密的構思論證。
在「石人藻」課題中,學生們針對溫室效應導致的海平面上升以及對沿海地區城市的影響,展開了設想,希望通過產能藻類和儲能石墨烯相結合的方式,把有機能源整合到交通運輸環境中來,變劣勢為優勢。
具體來說,就是在海面上建立懸浮的小球藻發電站,小球藻能通過光合作用發電,電力儲存在塗有石墨烯材料的儲電道路上,設計配套的石墨烯塗層輪胎,車輛通過道路時迅速完成充電。石墨烯材料還能用作海水淡化器,小球藻利用城市廢水進行繁殖培育淨化汙水,為整個城市的水循環帶來新的可能。
在山嶺、戈壁、冰川、沙漠等等無路可走的極端環境下,交通工具如何行駛?除了修路,是否可以從交通工具本身進行創新?「液態金屬車輪運載工具」課題組的同學們選擇了液態金屬這種材料,將其打造成輪胎。
看過電影《終結者》的朋友一定對液態金屬不陌生,它是以鎵為主要成分的合金,常溫下呈液態,導電性強、流動性好,表面張力高,可以通過刺激向特定方向移動,在承受載荷的同時穿越任何地形。
基於液態金屬打造的輪胎在加裝載體後向其施加外部電勢,車輪就會由於表面張力不平衡而流動起來,實現自驅動。通過安裝不同尺寸和功能的載體,它可以變成不同的交通工具,從單人平衡車到貨車,能夠穿越任何地形,還能極大減少能耗。
城市危機不僅是災難片中才會出現的想像中的場景,比如今年全球人民都經歷了一場新冠疫情帶來的危機,這時候我們才發現人類社會的調節系統遠沒有想像中強大。
在日益密集的城市環境中,如何才能建立一個更有效的公共救援體系,「全模塊化車輛」課題組的設計能使任何車輛在緊急情況下「升級」成任何需要的救援車輛。這個設想由斯堪尼亞未來的公共出行載具和用於解決城市危機、救援救災所使用的各種模塊組合而成,是對自動駕駛、共享出行理念的擴展。
平時模塊們分布在城市各處,遇到突發情況比如面對火災時,負責通訊、照明、破拆、消防的設施可以迅速聚集,組合成救火所需的設施。
當救災任務結束後,這些模塊會各自返回相應的位置繼續運行,這也可以節約大量的城市資源,又能提高應對災難的響應速度。
可能這些構想短期內很難變為現實,但是我們依然需要像斯堪尼亞這樣的企業,去鼓勵和引導年輕學生們進行類似的探索和嘗試,因為交通領域的可持續發展關乎每個人的未來,而我們必須從傳統想法中跳出來,擁有更多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才能讓改變發生。
02
百年品牌的前沿探索這次與中央美院大學生的合作研究,對於斯堪尼亞這家瑞典企業來說,是一種跨境+跨界的合作嘗試,即激發出了中國年輕人的創新靈感,也為斯堪尼亞未來的設計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來斯堪尼亞一直在不斷進行關於前沿技術的探索,去年他們發布了一款全新的無人駕駛卡車AXL,與傳統卡車不同,AXL沒有駕駛室,能夠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專門針對礦山、大型封閉式工地等人煙稀少的環境而開發。
斯堪尼亞AXL並不是電動卡車,它是將無人駕駛與內燃機結合的一個例子,通過採用可再生生物燃料,這臺卡車能夠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雖然沒有了人類司機駕駛,但是通過軟體系統的控制能夠實現必要時的人工幹預。
如果說AXL向我們展示了不遠的未來就能實現的無人卡車概念,那麼斯堪尼亞推出的新型純電動自動駕駛城市概念車NXT,則為我們描繪出了未來城市出行的新願景。
NXT是電動化和自動駕駛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專為2030年及以後的未來場景打造,它將8米長的總線模塊打造為一個複合單元,大大減輕了整車重量,驅動模塊可以根據運行過程中的需求變化安裝巴士車身、城市運送車車身或垃圾收集車身,可以完美串聯起城市之中所有人的生活。
從這些創新產品上我們能夠感受到,斯堪尼亞作為一家汽車製造商,一直嘗試以不同的、可持續的方式思考交通和車輛,推動出行行業的變革。
03
中國市場揭開新篇章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重卡市場,自然也是斯堪尼亞的業務重心所在,就在上個月,斯堪尼亞位於如皋的生產基地正式揭牌,這裡未來不但將成為斯堪尼亞全球第三大生產基地,也將成為其進軍亞太市場的橋頭堡。
隨著國內對高效物流和可持續運輸需求的不斷提升,以及重卡高端化的趨勢愈加明顯,斯堪尼亞在中國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斯堪尼亞中國集團總裁何墨池(Mats Harborn)預計,下一個十年中國將成為斯堪尼亞全球最大的市場。
此外,中國技術生態系統也身處電動化、自動駕駛和智能互聯車輛領域的最前沿,這些都是斯堪尼亞最為重視的領域,所以除了在如皋建廠,斯堪尼亞也在北京成立了創新中心,進一步加大對中國研發的投入,這樣不但能夠提升在華產品的競爭力,也能夠增強斯堪尼亞的全球競爭力,引領行業向可持續交通系統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