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本公眾號
寇思璋書法藝術簡介
寇思璋 大專文化,陝西淳化縣人。從學生時代就喜愛書法,八十年代年參加工作後,開始了時斷時續的業餘書法自學之路,2011年加入淳化爺臺山書畫院並任副會長,2013年成為鹹陽市書畫協會會員,2014年成為鹹陽市老年書畫協會理事,2015年任淳化縣老年書畫協會副會長,2017年擔任淳化縣老年大學書法老師,2018年加入鹹陽市青書協。
寇思璋書法與古為徒,博觀約取,走碑帖結合之路,其書法從唐楷柳公權《玄秘塔》入門,後又學習《多寶塔》《膽巴碑》《聖教序》《張遷碑》《曹全碑》《張猛龍碑》《李璧墓誌》等。初步形成以楷書見長,用筆沉穩雄健,方俊渾厚;結構以斜取勢,寬博舒張,既有外觀上的形體美,又有神韻裡的內涵美;作品渾然厚重,平和通達,率意大方,古樸雄強。其作品多次入展省、市、縣書畫聯展並獲獎,被多家單位和個人收藏。
寇思璋:在藝術殿堂裡追尋樂趣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用在寇思璋的身上,再也恰當不過了。多年來,愛好廣泛的寇思璋憑藉著對書法藝術的摯愛,孜孜不倦地耕耘在藝術的殿堂裡,並且尋找著樂趣、收穫著豐碩的藝術成果。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品學兼優的寇思璋走出了陝西省儀址農校的大門,被組織分配到淳化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
按說,他已經從原黃甫鄉寇北村跳出農門,端上了鐵飯碗,成為一名農業技術幹部,可從不服輸的寇思璋還是不滿足現狀,在幹好農業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對博大精深的書法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自費訂閱了《書法導報》、《書法報》、《中國書法》等多種報刊雜誌,利用閒餘時間,認真學習,提高自身書法理論知識修養。遇到有書法理論的精彩篇章,他都要仔細摘抄下來,整理成章,裝訂成冊。
現在,他光裝訂下來的各種書法知識讀書筆記達10多本。有了深厚的理論基礎功底後,寇思璋找來各種書法字帖,如饑似渴地臨摹,筆耕不輟。初攻顏柳,後師承「二王」,現今鑽研魏碑。2005年8月,淳化縣爺臺山書畫院成立後,寇思璋如魚得水,主動與縣上的眾多書畫同道一起溝通交流,吸取精華,相互取長補短。 前幾天,記者走進他的「無為齋」工作室,正好碰見他伏案書寫陸遊的《書憤》。到處是一些筆墨紙硯和堆積如山的各類學習書籍,以及本人書寫懸掛在牆壁的書法作品。
多年來,在書法創作上,他投入的精力確實不少,除過單位正常工作以外,每有閒餘時間,便泡在工作室,上午通過網站研習書法理論理礎,下午練字。到了周末,別人都放鬆心情外出散心閒轉,而他卻將自己關在房子裡,筆耕硯田,揮毫潑墨。談起他從事書法創作所付出的艱辛時,他淡淡一笑。「咱搞書法,純粹是一種愛好,尋求一點樂趣而已……」 寇思璋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路子越走越寬。其書法作品以楷書見長,用筆沉穩雄建,方圓互用。線條細而不瘦,筆畫粗而不臃,結構奇正相生,穿插向背有度,虛實變化自如,章法格調圓勻清新。2007年10月,他書寫的李白詩《白髮三千丈》參加「普陽杯·和諧中國」全國書畫大賽獲獎,並被組委會收藏;2012年7月,他個人書寫的作品《沁園春·雪》入選2012年陝西省委宣傳部和陝西省文化廳舉辦的《喜迎十八大陝西省群眾書法攝影作品展》;作品《柳永·望海潮》榮獲陝西省書法家協會、省美術家協會、省農業廳聯合舉辦的「農墾杯」書畫大賽二等獎。
我的書法老師——寇思璋
/作者:白明崗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老師,或直接面授知識或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我很慶幸地是,我的一生遇到了很多良師益友,他們對我的人生影響極大。古人言「男到三十不學藝」,我在即將走進五十歲時竟然學起來書法。原因很簡單,我不是想出名也不是想賣字為生,就是在網絡時代的今天,感覺自己用筆寫的字越來越不入眼。自己都不忍直視,更何況別人!
在我的印象中,書法大師都是一些氣度非凡仙風道骨一類人。生活中的確有個別眼睛望天始終很難與平常百姓拉近距離,但大多數一接觸,都是平易近人也食人間煙火的凡人。時常參加一些活動,我有了一批書法家朋友,像白俊彥、任彥軍、王佩輝、王奉勳、王金耀、張榮偉、張振華等。
做出了去老年大學學習書法的決定,就要付諸實踐。這是我的處事原則!往往在猶豫不決中喪失了激情,錯失機會,給自己留下恨不當初的感嘆。為了堂而皇之地走進老年大學書法班,年後就開始準備毛筆、墨汁、硯臺、苗紅紙……像小學生一樣從頭開始。老年大學教務長劉永華老局長知道後,順便給我也訂購了書法教材,這樣讓我更是不能後退!
我的書法老師是寇思璋先生,他曾經是縣農業局農業經營管理站站長,退休後擔任爺臺山書畫院副院長。國字臉,寬闊結實的身體,給人始終以安全可信賴的神情。看到寇老師,尤其是他的微笑,不由你有一種親切的好感。寇老師授課獨闢蹊徑、左右逢源。他要求我們初學者從習練楷書開始,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除了教給我們這些基本知識外,寇老師還專門拿出時間給學員講解書法法則。
他的課程分為兩部分:書法基本知識與歷代著名書法家簡介。寇老師詳細介紹歷代著名書法家的生平事跡、逸聞趣事,分析其書法藝術風格產生的時代背景,把一門書法課變成了藝術欣賞與歷史知識普及課程,妙趣橫生,讓每個學員沉醉其中,課後遲遲不肯離去。在黑板上演示字體結構時,寇老師能很快描出空心字來,每一個字都是那樣神採奕奕、美不勝收!真是佩服書法家對漢字的駕馭能力,無論怎樣用筆都能把漢字的美體現出來。
書法課在八點半開始,但是學員(大部分是老年人)常常在八點前就到了教室,在課桌上鋪展開綿氈,然後將毛邊紙、墨盒、字帖一一取出,開始用毛筆一筆一划的習練起來。
書法班學員的學習精神及到校的積極性,是我的健身氣功與養生班學員無法比擬的,這令我不禁感到慚愧,可見寇老師的魅力所在。
寇老師八點半就準時到了,他先逐個觀摩學員的習作,指出其中的問題所在,並執筆進行現場示範。每次上課來,寇老師都衣冠楚楚、正裝皮鞋,但是在示範過程中,為了讓大家都養成枕腕寫字的習慣,他左手平墊在右手腕處,這樣就時常會將墨汁粘在袖口及手掌上。寇老師毫不在乎,依舊沉浸其中,一邊講解一邊示範。「你這個中字為什麼感覺彆扭呢?就是沒有認識到這一豎是主筆,上部略長下部短,而且粗細一樣,就好像房子的支柱不穩……
」經過他的耐心示範,大家茅塞頓開,對自己寫字上存在的不當積習有了認識,糾正有了方向,果然後面寫的字馬上就美觀漂亮起來。寇老師說,練字不僅要花時間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把字帖熟記於心,把每一個字的間架結構、用筆粗細一定弄清楚,這樣才能體會到字的美在哪裡,寫字才會有進步;一味只動手不思考,只會一直重複以前寫字的錯誤。
「白老師進步很大!用筆穩多了!」「王老是我們學員中最用功的,大家都要向他學習!」「何老師很有功底,字很有氣勢!」……寇老師就這樣誇讚著我們每一個人。然而他的誇讚並不是敷衍了事,他說的就是真話。「我們練字,也其實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不要急於求成。寫了幾天字,馬上就想當個書法家。這種思想要不得!」寇老師笑著對個別心氣浮躁、覺得自己沒有突破的學員忠告說。我聽後連連點頭。寇老師說的話與我的觀點不謀而合,我把練字當作抵制玩手機上癮的一種方法。習字養心,與健身氣功的理念同出一轍。寇老師激勵我說:「白老師學習健身氣功,心能夠靜下來,習字一定沒有問題!」然而他很快話題一轉,「運筆一定要慢,必須把提按使轉體現出來!」
「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寇老師時常脫口而出諸如孫過庭《書譜》這樣的經典論述,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知識都傳授給我們。一本田英章楷書教程,寇老師在上面用紅黑兩色筆密密麻麻做了註解、圈畫,對書法的執著及對學員的負責態度可見一班。每節課老師都有教學提綱,把自己精心設計的課程內容列印出來,一一分給學員。
寇老師的認真的態度及他的教學理念,讓書法班人氣爆棚。由開學初報名不到十人的尷尬處境到今天近三十名學員,四五個年輕人也慕名走進了老年大學課堂,讓書法班教室煥發著勃勃生機。狹窄的教室,由於學員的增加已經顯出了擁擠,一個人不能擁有一張書桌。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解決學員的實際困難,對老年大學予以大力支持!
「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寇老師話音未落,一陣氣勢十足的音樂突然響起:「你和我,心連心……」這是學員的手機鈴聲。老年人年齡大了,耳朵背了,那鈴聲設置就特別大。只見他慢慢擠著走出課桌間,伴隨著歌曲出門,在門外不多遠接聽電話。「阿?你是誰嗎?你說啥?我在老年大學上課!你聲放大,啥……」在老年大學上課,言語中透露出驕傲,但聲音卻震天動地,整個樓層都能聽見。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又一個鈴聲震耳響起……這種情況我是比較反感的,不知道一個老年人有多少重要的事情,手機保持靜音是最起碼的常識——這是我對健身氣功與養生班學員的要求。然而寇老師心胸開闊,這些情況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心情,依舊笑盈盈氣靜神閒地講課,臉上沒有任何變化!
這應該算是寇老師人生閱歷與智慧積澱的結果! 感謝有您!感謝認識了寇思璋老師!
書法作品欣賞
主編:
徐曼娜
副主編:
唐永平 姜志儉 米鵬 呂偉濤 李林
薛小舟 張輝 淡高武 劉志霞 梁鏞
編輯:
劉朝陽 陳麗 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