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是如何判斷一個蜜源好壞的?揭秘蜂群中鮮為人知的裁判團隊

2021-02-27 蜂部落

蜜蜂是如何判斷一個蜜源好壞的?揭秘蜂群中鮮為人知的裁判團隊

不光人討厭劣質蜜,採集劣質蜜的蜜蜂,在蜂群中也不受待見

蜜蜂是一種比較識大局的群居昆蟲,不管是採蜜還是繁殖,我們往往能感覺到蜜蜂的行為都是為了蜂群的發展考慮,只要是對蜜蜂發展不利的行為,在蜂群中自然難以產生。蜜蜂採蜜是一生中的重要個工作,所以一個蜂群中往往擁有大量的採蜜蜂,他們分工合作,尋找和採集蜂群中所需要的物質,比如一隻偵查蜂發現了好的蜜源,往往就會號召其他蜜蜂蜜蜂前去採集,絕對不會因為自己發現了「好貨」而自己私下享用,獨佔「功勞」,從大的方向來說,這種無私的精神更加有利於蜂群的發展。雖然在大方向上蜜蜂都以蜂群的發展為重,但是在小行為上蜜蜂還是會表現出對個體的區別對待,比如採優質蜜與採劣質蜜的蜜蜂,它們受到蜜蜂的待遇也是不一樣的。

其實在蜜蜂採蜜的前面,應該還有一個過程,因為蜜蜂以大局為重,而且往往一個蜂群中的偵查蜂數量比較多,所以最後必然會對很多蜜源進行判斷,最後選擇最好的蜜源作為該蜂群的蜜源。那麼蜜蜂是如何來判斷一個蜜源的好壞的呢?這可是一個比較系統的工程,可以說是採集蜂與內勤蜂都參與到了這項工作中。

對於採集蜂而言,如果一隻採集蜂發現了它採集的蜜源沒有其它蜜蜂採集的蜜源好,它往往會放棄這個蜜源,但是如果這隻蜜蜂發現它採集的蜜源優育其它蜜蜂採集的蜜源,它就會召集其它採集蜂前來採集。這裡又體現出了蜜蜂的一個以大局為重的特徵。那麼採集蜂是如何判斷自己的蜜源比其它蜜蜂的蜜源好的呢?

採集蜂自然無法用自己採集的蜜源去與其它蜜蜂的比較,因為兩個蜜源之間往往相距甚遠,但是採集蜂可以通過花蜜的濃度、採集時間、花朵的分泌量來衡量,顯然花朵泌量大、採集時間少、飛行時間短的蜜源就是好蜜源。這點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做一個小實驗,那就是在蜂場附近安裝兩個飼餵器,一個距離蜂場遠,一個距離蜂場近,遠的那個飼餵器的採集蜂必然沒有近的一個多。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蜜蜂是如何來判斷一個蜜源的好壞的?比如說花蜜的濃度蜜蜂是如何來進行衡量的?

其實除了採集蜂,還有一個蜂群對於蜜蜂採蜜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內勤蜂。內勤蜂在蜜蜂採蜜的這個過程中擔任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那就是裁判的角色,一個蜜源的花蜜濃度,往往就由內勤蜂來發現。

採集蜂與內勤蜂之間可以說是密切合作,一隻採蜜蜂回到蜂巢以後就會將花蜜傳遞給蜂巢內專門從事接受和貯存花蜜的內勤蜂,內勤蜂根據這些花蜜的濃度範圍,將這些花蜜進行分類存放,這樣花蜜的優劣變自然表現出來,而且會對花蜜的濃度給採集蜂作出某種「回復」,這裡面在小範圍之內體現出了蜜蜂的一種積極向上精神,對於採集了低濃度花蜜的採集蜂,在蜂群中的日子就不那麼好過了。

如果採集蜂採集回來的花蜜濃度高,很多內勤蜂就會來幫助「卸貨」,如果採集蜂採集的花蜜濃度低,那就慘了,因為內勤蜂並不喜歡這種「次貨」,所以這些採集了低濃度蜂蜜的蜜蜂往往會很難找到內勤蜂幫忙,不管情緒好不好,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努力了,更是不管內勤蜂的嘲笑,只有硬著頭皮去尋找願意幫它們「卸貨」的內勤蜂。其實從這裡可以看出一點,那就是內勤蜂可以在還沒有接受到採集蜂的花蜜的時候就能判斷出花蜜的好壞,我們都知道,花蜜是裝在蜜胃裡面的,那麼內勤蜂是如何知道採集蜂採集了「次貨」的呢?這似乎看起來也是一個謎。

有研究資料顯示,蜜源的濃度變化,哪怕是非常細微的一點變化都會引起蜜蜂採集上的差別,如果蜜源豐富,蜜蜂往往將採集主力放在優質蜜源上,只有在外界蜜源睏乏的時候,蜜蜂才會去採集質量較差的蜜源。

其實蜜蜂對於蜜源的判斷也不是一層不變的,在特殊情況下蜜蜂就能夠作出改變,比如在狂風暴雨來臨之前,就算有再好的蜜源,蜜蜂也會捨棄遠距離的蜜源而選擇近距離的,哪怕蜜源質量沒有遠距離的那麼好。

蜜蜂的世界是神奇的,上面我們說到了蜜蜂在狂風暴雨來臨前會捨棄對遠處蜜源的採集,或許可以說蜜蜂是變溫動物,能夠對氣候變化作出相應的調節,但是蜜蜂以採蜜時間和飛行時間來判斷蜜源好壞的方法,這裡面隱含的計算量,可能就算是我們一些有相當知識儲備的人也比較難精確的算出來,例如蜜蜂可以判斷出非常微小的花蜜濃度變化,不得不說是神奇,你還知道哪些蜜蜂的神奇故事呢?不妨也向我們分享分享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敬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從蜜蜂飛行情況判斷蜂群情況,你至少可以發現六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蜜蜂是社會性的群居昆蟲,蜜蜂的很多生活習性都可以通過蜜蜂的行為表現出來。飛行是蜜蜂幾乎每天都要做的工作,那麼一個蜂群的情況蜜蜂會不會從飛行的過程中表現出來呢?答案是肯定的,對於有經驗的養蜂人,他們不但可以通過蜜蜂的內部發現蜜蜂問題,從蜜蜂的飛行狀態也可以判斷一個蜂群的情況。
  • 蜜蜂進入春繁,養蜂人該給蜂群做些什麼?
    一年之計在於春,因為春季是蜜源最為豐富的季節,光有蜜源而無蜂採集也只能是「望花興嘆」,一個合格的養蜂人會在早春將蜂群培育成強群來保證全年的養蜂經濟效益,如何做好春繁工作最關鍵的還是管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蜜蜂春繁技術及注意事項吧!
  • 陝北蕎麥蜜源及蜂群管理
    降水正常年份,蕎麥全天會泌蜜散粉,尤其蕎麥花期,雨過天晴,晨霧散去,蕎花大量開放,花香萬裡,蜜蜂踴躍出巢採集,極其興奮。蕎麥流蜜量大,蜂群採集積極, 一個採蜜強群日進蜜可達8-12公斤左右,是不足為奇的。一個花期群產可達20-50公斤。      蕎麥花粉為暗黃色,花粉粒為長球形,赤道面觀為橢圓形,極面觀為3裂圓形。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春繁的方法與選擇
    養蜂需要遵循自然規律,正確處理蜂群、蜜源和蜂群之間的關係,根據蜜蜂的習性和養蜂目的,引導蜜蜂活動,以獲取蜂產品為目的的蜜蜂養殖,應使蜂群壯年蜂出現的高峰與主要流蜜期相吻合,實現蜂產品優質、高產。春季是蜂群群勢最弱的時期,也是蜂群周年管理的開始,春繁是指蜂群從越冬結束、蜂王開始產卵,直到當地主要蜜源流蜜為止。不同養殖區域及養殖方法,留給春繁的時間長短不一樣,人工養殖蜜蜂的春繁方法自然也就不同。
  • 只要做到這幾點,即使不開箱檢查,也能判斷出蜂群即將要分蜂了
    每逢春分時節,氣溫回升加上外界蜜源充沛,蜂群的繁殖能力尤為旺盛,猶如人一樣,家庭成員多了就易分家,蜜蜂也是如此。所以說在這個時節分蜂熱搞不好在你還未發覺就形成了。很多新手養蜂人在蜂群將要分蜂這段時間都忙得不可開交,每天都是忙前忙後的開箱檢查是否起王臺,其實對於是否將要分蜂,我們是沒有必要每天開箱檢查的,有經驗的老蜂農都知道,只要注意這三點即使不開箱我們也能判斷出是否將要分蜂。今天小編就跟大夥嘮嘮如何箱外觀察蜜蜂動態判斷分蜂。
  • 蜜蜂怎麼分蜂?什麼時候分蜂最好?其實蜜蜂已經告訴你了
    關於蜜蜂如何分蜂以及什麼時候分蜂最好的問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蜜蜂在實際生活中他們的生活習性早就已經表現出來了。所以在我們養殖蜜蜂的時候,不但要學會養蜂的技術,還應該學會看懂蜜蜂的語言,這樣的話,我們能從蜜蜂的日常活動中發現許多問題,減少我們對蜜蜂養殖技術的探索。
  • 蜜蜂春繁時間咋確定?抓住蜜源不放,新手也能解決,這招全國通用
    對於野生的蜜蜂來說,它們熟知當地的氣候條件,一般會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進行春繁,但是對於我們人工養殖的蜜蜂來說,我們在輔助蜜蜂春繁的時候,還需要培育優質的蜜蜂,更重要的是能夠奪取早春蜜源,那麼這裡的關鍵就是選擇一個恰當的春繁時間。
  • 一窩蜂群裡蜂王死了怎麼辦?我們該如何判斷和施救?方法都在這裡
    ,一般在老蜂王死亡之前是會有新蜂王出現的,新蜂王會戰鬥,最後勝出的就是新蜂王,所以我們不用擔心,那我們平日裡該如何來判斷蜂群中的蜂王是否死亡和補救措施。 如果蜂群中的蜂王死亡,蜂箱口的蜜蜂就會很亂,不然就不會亂,蜂群出勤明顯減少,蜂箱周圍爬滿蜜蜂,此時打開蜂箱蓋,箱裡的蜜蜂亂成一鍋粥,不時地發出嗡嗡聲,一般人是不敢靠近的,而工蜂會在蜂箱四周繞地亂飛,還有一點有蜂王的蜂群風箱口有守衛蜂
  • 老蜂農經驗分享:蜂群為什麼會失王?蜂群失王后該如何解決?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的求助,內容大致是這樣的:兩年前,我的一個朋友通過養蜂成功脫貧,建議我也加入養蜂行業,還說養蜂業未來前景很好!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我最終決定加入養蜂行業,後來也引進了一些蜜蜂,但在養殖過程中大小問題不斷,蜂蜜的產量低,群勢越來越弱,有的群連蜂王都跑了!
  • 蜜蜂養殖技術|根據不同蜜源狀況防止自然分蜂的三種人工分群方法
    人工分群是防止蜜蜂自然分蜂的有效措施,根據不同的蜜源狀況採取恰當的人工分群方法,縮小了蜂群群勢,不使蜂群積累分蜂必須的過剩幼蜂,使蜂群長時間處於群勢增長階段,這樣做不僅能增加蜂群的數量,多培育採集蜂,更能充分有效利用蜜源,提高蜂蜜產量。
  • 蜜蜂度夏起王臺,是分蜂還是滅臺?用好3個小妙招,新手也能決定
    ,蜜蜂越夏的時候看到蜂群中出現了王臺,到底是改分家還是滅臺呢?一,蜂群中產生王臺的條件如果我們的蜂群中產生了王臺,既然我們在猶豫是分蜂還是滅臺,這說明我們產生王臺的蜂群並不是一個弱群,至少讓養蜂人猶豫要不要分蜂,所以群勢應該在中上等以上。
  • 蜜蜂為什麼不採斷腸草的花?
    蜜蜂為什麼不採斷腸草的花?斷腸草花蜜中的生物鹼對蜜蜂有毒,蜜蜂就不敢採集。我們都知道斷腸草是有劇毒的,其根莖葉都有對人和動物有害的生物鹼,花蜜也含有毒生物鹼。蜜蜂採集斷腸草花蜜不會馬上造成中毒現象,能夠釀造出含有毒生物鹼的斷腸草蜂蜜,人吃了這樣的蜂蜜就會造成中毒。這些有毒蜂蜜被幼蟲大量吃了以後會傷害幼蟲,也會對蜂群不利。在千萬年的進化過程中,蜜蜂已經有識別有毒花蜜的能力。在正常的情況下,蜜蜂是不採集這些有毒花蜜的。生物鹼有獨特的氣味,蜜蜂通過嗅覺能判斷出來。
  • 如何判斷蜂群失王?小夥有絕招,這四種方法很管用,你值得收藏
    對於老蜂農而言,蜂群失王是司空見慣的,不值得大呼小叫,只不過就是重新介王而已,但是新手小白呢?他們可能就有點措手不及了,特別是失王太久,甚至已經出現了工產,那就不僅僅是介王那麼簡單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如何辨別蜂群失王。
  • 狗狗可以在山上追蹤各種野生動物,為何難以追蹤蜜蜂?答案來了
    蜜蜂的體味與遺傳相關,不同蜂王產下的蜜蜂,其體味各不相同,而蜂群中的蜜蜂,由於蜂王交尾的時候是與不同的雄蜂進行交尾,導致蜂群中的蜜蜂,體味也不一樣,因為還有一半的遺傳物質來自雄蜂,所以說就算是在一個蜂群中,蜜蜂的體味也不一樣,這就導致了蜜蜂也難以通過體味來分辨本群蜜蜂與他群蜜蜂。
  • 養殖蜜蜂,用這幾種方法,輕鬆學會誘蜂和找野蜂
    方法一:製造蜜源引誘蜜蜂。進行引誘蜜蜂的時候應該給它一個良好的蜜源條件,蜜蜂會通過尋找蜜源的方式,飛到準備好的蜂箱裡。準備一些白糖和蜂蜜,還有稻草和蜂箱。在這些東西上面塗好蜂蜜和白糖,放在蜂箱附近,輕鬆將它們引誘到箱子附近。在晚上蜜蜂是非常安靜的,可以把這些稻草泡到鹽水裡,放在之前用過的蜂箱中。然後將點燃的蜂巢殘片放在蜜源附近,它們聞到這種氣味之後,就會飛到這裡。
  • 換蜂王能讓蜂群變得更好嗎?換王有利也有弊,把握時機很重要
    為什麼剛收的蜂群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分蜂群,第二種是出逃群,無論是哪種情況的蜂群,剛收回來時是不建議換王的,因為蜂群即將入住到新的環境,需要有一個適應期蜂群才能回復正常,如果在這個時候換王,會增加蜜蜂的適應強度,容易造成蜂群發展受阻,甚至引發蜂群再次出逃,當然,有一種情況迫不得已需要立即換王,避免蜂群滅亡。
  • 家裡有蜜蜂,打死2隻引來其他蜜蜂「復仇」,真相如何?答案來了
    關於在家看見蜜蜂打死了兩隻,現在它兄弟們來報仇的問題,從蜜蜂的習性來說,這是不可能的,雖然說蜜蜂在生活中一些地區把蜜蜂進行了神化,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蜂部落認為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蜜蜂復仇。所以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根據來的蜜蜂的多少來進行判斷,可以分為我們家裡有吸引蜜蜂的東西,蜜蜂本來就要來我們家裡和我們打死了蜜蜂引來了其他蜜蜂三種情況。
  • 中蜂春繁,不同群勢如何增減巢脾?抓住一個核心,不同群勢全解決
    如今已經正式立春,屬於我們養蜂人面臨的一個關鍵時期,也就是蜜蜂的春繁。在蜜蜂春繁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整理蜂巢和獎勵飼餵是必須工作,而在整理巢脾的過程中,巢脾的加減又是一項必須工作。那麼究竟在蜜蜂春繁的時候,中蜂該如何增減巢脾呢?
  • 雨季如何正確管理蜂群?
    養蜂就靠天,下雨肯定對蜂群的健康是有一定負面影響的,那麼在雨季我們該如何正確的管理蜂群呢?聽蜂之語總結了以下六點供大家參考:一、預防爬蜂病,減少花粉飼喂。雨水較多的季節非常容易出現爬蜂病,主要原因就是蜜蜂進食以後不能及時排洩造成。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群春繁發展中期存在的四個問題及應對措施
    為新分群提供優質蜂王;更換老弱殘蜂王;替換劣質不耐大群的蜂王(假如大部分蜂群在7框時依然能正常繁殖,不出現分蜂徵兆,而個別群出現雄蜂房,甚至造臺育王,有分蜂傾向,說明此群的蜂王劣質,應及時育王替換)。一般中蜂群一年一換王,我地換王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夏季荊條大流蜜的中後期,越冬蜂開始培育前完成,換王的時間只是一個參考,對於年齡超過一年,仍然穩健、高產的優質蜂王應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