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公益路上最大的收穫是成長自己
山西晚報:堅持這麼多年做公益,您付出了很多,自己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薛志鵬:我的收穫有很多。
首先學會了自律,時刻提醒自己注意個人行為,比如不隨地扔垃圾,遵守文明行為條約,做隨手義工等。
其次,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在提升自己。作為一名義工,長期參加公益活動,會掌握和不同服務對象溝通時的技巧、禮儀,甚至還有一些生活技能。比如和自閉症孩子該怎麼溝通,他們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自閉症的形成原因和治療方法;和老人結對子服務,那麼你就得懂得老人的心思,怎麼讓他開心,從他們那裡能聽到更多的生活常識、生活閱歷等等。
最後,我長期做義工對自己是一種洗禮,其實也就是在自我修行,是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同時也收穫了一個熱心人的團隊,義工聯首先是一個自助的團隊,大家互相幫助,溫暖彼此,然後才能去幫助他人。
在公益路上行走了20多年,收穫數不盡的感人故事和驚喜,收穫了所有的正能量,信任、感動、溫暖等。每次活動都帶來很多感人的故事。許多人就是在得到幫助後選擇加入義工聯合會做義工,每個人都可以是公益人。我們的行為會影響更多的人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群體。
所以,公益路上我最大的收穫不是幫助別人,而是成長自己。
山西晚報:是什麼讓您堅持不懈地做公益?
薛志鵬:收到被幫助人的感謝,第三方的點讚,義工夥伴的信任和依賴,自己對這份事業的執著和責任心,這些都是讓我堅持讓我不捨得放棄的原因。
做生意賺錢我做不到小區首富,甚至做不到自己家這棟樓的首富,但是做公益做義工我有信心做到一座城市的榜首。
人這一生總是應該做點事情,你做了哪些事就會被人們貼上對應的標籤。堅持做義工參加公益活動,如果能被大家貼上「好人」的標籤,那真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
山西晚報:在您公益路上,講一件讓自己特別得意的事情。
薛志鵬:從1996年開始,一個人捐款、獻血、助學、義務植樹,後來逐步結識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義工組織。
從2005年到2020年,陽泉市義工聯合會捐贈了14個「七色陽光圖書室」,捐贈圖書及文體用具價值29萬元;「彩虹助學」捐贈94.5萬元,資助了233名貧困大學生;「七色陽光助學」捐贈助學金64.9萬元,資助貧困中小學生1211人次。
2016年起,陽泉市義工聯合會每月請老年人進影院免費看一場電影,每月去老年公寓服務一兩次;30個義工小組分別與獨居老人結對子,每月不定期多次上門服務;每個上學高峰期,都有幾名義工準時出現在北大街小學的校門外,護送學生安全下車進入校門。我們平均每周有主題活動,每天有常態化服務。
陽泉義工聯合會每年的主題活動和服務八九百次,每一次奉獻,每一次的服務都讓我得意,支撐這些數據的是一支專業、優秀的義工隊伍。
我和義工夥伴們在無數受助人心中種下善的種子和愛的萌芽,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到一個組織,這支成熟起來的隊伍每天堅持做的事是最讓我得意的事。
山西晚報:獲得「十美」,希望對誰說什麼?
薛志鵬:想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妻子和兒子,以及我的義工夥伴們。評選期間,大家自發為我投票,這是一份大家都在期待的榮譽,事關義工聯大家庭的榮譽。感謝山西晚報關注我們這些民間公益組織,讓我們感到自己被尊重。很多義工做得很好,他們比我服務的更好,希望他們成為下一批的最美公益人,希望我們的隊伍中湧現越來越多的公益明星。 山西晚報記者楊洲芬
頒獎詞
他領著一群熱血沸騰的「紅馬甲」義工,行走於美麗的陽泉山城,他把真誠的關愛送給一個又一個需要幫扶的百姓。大愛無疆,潤物無聲。他在普通平凡的履歷上書寫著一頁又一頁的愛意柔情。
獲獎感言
很榮幸能獲得首屆「山西最美公益人」稱號。聽到這個消息後平靜的心不禁泛起了一絲欣慰和自豪。這個稱號不僅僅是一項榮譽,更是對我這麼多年公益之路的肯定和激勵。
從1996年開始一個人捐款、獻血、資助小學生、開展義務植樹等環保活動;到後來逐步結識一群人成立了義工聯組織,現在陽泉義工聯每年的主題活動和服務八九百次,每年的助學捐款超過20萬。我和義工夥伴們在無數受助人心中種下善的種子和愛的萌芽。
做義工對自己是一種洗禮,也是一種自我修行,是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做義工參加公益活動不僅是服務社會和自我實現,也會收穫很多朋友,收穫感動和溫暖……
感謝山西晚報關注我們這些民間公益人,給了我們相逢在一起討論交流的機會。我倍加愛護這個榮譽,也倍加珍惜這個機會,向山西晚報致敬,向獲得表彰的山西最美公益人學習!
做義工不僅僅是簡單的幫助,如何正確地幫助別人,並通過我們的行為來影響並帶動周圍的人,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義工活動中,這才是公益的真諦。
公益是一首歌,是一盞燈,通過對最美公益人的表彰與鼓勵,必將使全社會更多的人、更多的群體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這條路上,我註定不會孤單,因為有很多優秀的夥伴會和我一起走下去。
個人簡介
薛志鵬,男,47歲,陽泉市紫陽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陽泉義工聯合會負責人。2014年12月被民政部等部門評為「全國首批優秀五星級志願者」;2015年9月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授予陽泉義工聯為「全國首屆敬老志願服務模範單位」;2017年8月山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授予陽泉義工聯「希望工程貢獻獎」;2017年8月共青團山西省委授予陽泉市義工聯合會「山西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愛心單位」;2018年9月山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授予陽泉市義工聯合會「山西希望工程2018年度突出貢獻獎」。
記者手記
他是一個真正用心做公益的人
他是孤獨的,也是不孤獨的——開始做公益的時候,他孤獨前行;但是,堅持走下去,跟隨他的人就越來越多了。這條路走得並不容易,過程中有誤解有質疑,有嘲笑有白眼,薛志鵬也不去解釋,而是用行動證明了他是一個真正想要用心做公益的人。
在採訪中,薛志鵬很少用「我」,最常說的詞是「我們的義工」。他從沒有主動標榜自己是陽泉市義工聯合會的領頭人,沒有強調自己組織策劃的公益活動有多麼好,而是一直在說義工們做了很多服務,他們不辭辛勞,不畏嚴寒,把每位受助的老人孩子都視為自己的家人。
說到要拍攝公益人短片,他臉上露出一絲為難:「還要拍我呢?」薛志鵬是一個特別低調的人,每次活動都是他拿著相機記錄下義工們的身影,要找到一張有他的照片或一個視頻資料都很不容易,如果一定要拍攝,薛志鵬說都是妻子代他出鏡。
薛志鵬希望能夠多宣傳義工們的故事,讓更多的人認識他們、了解他們、體諒他們,他們才是最偉大的人。他們用愛心幫助他人,用熱情溫暖城市,踐行著「快樂義工,快樂奉獻」的理念,即使沒有掌聲,沒有鮮花,沒有報酬,他們始終堅持用一顆顆躍動著愛的心,完成愛的傳遞,將汗水融化成最美麗的笑容,溫暖著每一個人,他們在並不起眼的崗位上做著最值得尊重的工作。
我想,做公益的人都是質樸的吧,薛志鵬有一顆無私、感恩、正能量的心,正因為他的愛心,讓他的事業一帆風順,家庭美滿幸福,公益的道路更穩更遠更寬廣。
山西晚報記者張舒敏
(文章來源:山西晚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