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阿彌陀佛」聖號時,牢記這2句話,功德無量!

2020-12-23 明月天心

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誦經念佛的習慣,尤其我們會注意到,自己接觸佛教以後聽得最多的便是那句「阿彌陀佛」。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難道「阿彌陀佛」是佛教裡最大的佛嗎?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最大嗎?不是的。首先,我們應了解一下關於「阿彌陀佛」的一些常識問題。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是佛教淨土宗的專修對象,信眾若能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時,即可得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慈悲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離苦得樂。阿彌陀佛與他的兩脅侍「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阿彌陀佛因其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故而亦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

阿彌陀佛在過去無量劫前,即還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就曾發下四十八大願,要廣度無邊受苦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阿彌陀佛」常被僧眾稱誦,以莊嚴功德、消業修福。「阿彌陀佛」也常用在僧眾之間打招呼用語,以表恭敬和對佛菩薩的虔誠。但是,佛號不可隨意念,是有講究的,如何稱念才能功不唐捐呢?牢記這2句話,功德無量!

一、要做到一心清淨,攝心不亂。

佛門裡常說一句話: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誦經念佛貴在用心、攝心,不能嘴上念著佛號,心裡妄想雜念一堆。我們念佛修行之真正功用就在於通過念誦佛號收攝身心,消除煩惱,以達到清淨自在無我之境地。如果心中顛倒妄想、雜念太多,就是念上萬遍佛號,感動的也不過是自己。「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若想真正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不是看你供養越多越有用,而是你是否用真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真正的極樂世界不在乎十萬億國土之遙,一個念頭即可到達。內心清淨,無處不是極樂世界。「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佛不住在寺廟,佛菩薩就在我們的清淨自性裡、我們的善念裡,心中有佛佛自在、心中無佛佛難求。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不論我們念哪尊佛菩薩名號,其功德利益都是一樣的,貴在一心清淨、心不散亂,不動任何妄念,功德才不會散亂。《佛說阿彌陀經》中提到信眾若能一心不亂執持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時,即可得諸聖眾接引......這其中有一最關鍵的點就是要「一心不亂」,心若亂了,一切皆亂,守好真心、如如不動,才是功德圓滿。

二、要懺悔罪業,敬畏因果。

佛前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增福無量」,我們今生能遇到佛法而得渡,能幸聞佛經而覺悟解脫,實在是擁有無量的善根與福報,一定要好好珍惜,不可懈怠放逸。拜佛不要盲修瞎練,拜佛不是求取神通,不是念念叨叨、神秘兮兮,而是發心懺悔、改過自新,是敬畏因果、誓不造業,在低下頭的那一刻真正地清醒和悔過

真誠念佛消業障、培福報,如《懺悔偈》裡所寫的: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滅;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念佛號的同時要生起清淨心、懺悔意,決心改掉貪嗔痴等一切惡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此,才能令功德更加圓滿。

佛法究其根本是什麼?是「因果」,正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學佛明因識果,才能究竟地認識人生、改變命運。用此真心,縱使念佛一句,也能增福無量,若能令他人聞之心生法喜,更是無邊利益福德。希望大家如理如法念佛,心生恭敬和至誠清淨,圓滿功德。感恩您的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念「阿彌陀佛」聖號時,心中默念2個字,功德無量!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阿彌陀佛」在佛教裡的地位極高,寺院裡處處可見其蹤跡,僧眾之間見面打招呼也總是一聲「阿彌陀佛」不離口。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念其名號有何功德?「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許多初入佛門的信眾往往很迷惑。
  • 佛教: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在我看來,念佛絕對不是念出幾個音節,經中有言,「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淺深」,不懂這個道理,哪怕念佛百年,恐怕也毫無結果。所以說,念阿彌陀佛時,牢記「真信切願肯行」這句話,則功德無量,佛果可期。「信願行」三者,在淨宗稱作三資糧,它們名為三,實際是同一整體。由信啟願,由願導行,由行落實信願。
  • 念「阿彌陀佛」聖號,牢記這3點,功德更圓滿!
    提到「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他似乎是佛教的一個代表。我們在寺院裡會經常看到這幾個字被寫在各個角落,也會常常從出家僧人以及信眾口中聽到這句佛號不離口。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關於「阿彌陀佛」的一些佛教常識,讓您對佛門的了解更深入,以及念這句佛號時應該注意的3點事項,讓您念佛的功德更圓滿。阿彌陀佛,梵文音譯,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並非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由釋迦牟尼佛說法。
  • 禪師教你在禪修靜坐時如何調息念「阿彌陀佛」聖號
    這一法門以深信、切願來執持一句彌陀聖號為綱要,不但下手簡易易學,隨時隨地提起就可以修行,便於任何人的學習,而且即淺即深,能圓攝一切法門。我們念一句彌陀聖號,若能至誠懇切,驀直念去,不管妄想紛飛,一念提起則一念覺,念念提起念念覺,久而久之純熟自然,就能使煩惱妄想潛移默化。徹悟禪師曾說:「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入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 念誦「阿彌陀佛」名號時,注意這2點,功德無量!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許多信眾也經常嘴裡念這句佛號。常去寺院的人,會發現寺院處處都可見「阿彌陀佛」的身影。雖然許多人常念「阿彌陀佛」,但對「阿彌陀佛」的了解知之甚少,念誦其名號,也往往追逐表面形式主義,使念佛的功德漏了、散了,這就不好了。
  • 道教常念的聖號可不只是「福生無量天尊」哦
    關於道教常念的聖號,最廣泛流傳的應該就是「福生無量天尊」了,聖號是三清弟子在施禮的時候念誦的,與佛教的「阿彌陀佛」其實是一個道理的,算作是一句口頭禪,那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在道教中都有哪些常念的聖號,他們的出處是在哪裡?代表的含義都是什麼?
  • 念地藏菩薩聖號容易攝念
    「攝念」就是把念頭收住;「方便」就是善巧,佛在《佔察經》中明確開示念地藏菩薩聖號有不可思議功德力,最容易攝念。地藏菩薩訴我們的「攝念方便」有四種:第一種,攝念增上緣。攝念是因,增上緣是所獲得的果。攝念就是把念頭看管好,然後起念信佛、信法、信僧,這就是因,也就是用你的內心,一心繫念。增上緣就是念佛菩薩聖號及念佛法僧三寶,比如念阿彌陀佛聖號時,觀想我跟阿彌陀佛一樣,也有無量光,無量壽,那麼佛就做了這個因的增上緣。
  • 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牢記這2個字,功德無量!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這名號可不是子虛烏有。觀世音菩薩因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無量慈悲精神而為眾生廣為傳唱和弘揚。許多人喜歡拜觀音菩薩,也有人在家裡設佛堂,供奉觀音菩薩寶像,人人都喜歡念觀音菩薩名號,人人都希望與菩薩感應道交,那麼如何做,才能使念菩薩名號更有功德呢?牢記「慈悲」這2個字。
  • 臺灣法鼓山僧團稱念阿彌陀佛聖號 為新冠肺炎罹難者祈福
    臺灣法鼓山僧團一心繫念彌陀聖號,為新冠肺炎罹難者祈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一句阿彌陀佛,能滅八萬億劫生死眾苦。2020年5月10日下午2點至晚間9點,臺灣法鼓山僧團通過網絡直播,帶領大眾學習佛陀如父母般對世人的慈愛,以一心繫念彌陀聖號,接引全球數十萬新冠時疫罹難亡靈,都能依所信願,往生彌陀淨土或天國、善處,同時也為數百萬染疫民眾祈福,祝禱世界疫情早日消除、全球人類健康平安。
  • 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其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提起「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大字,我想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並很快反應到這是佛教用語。
  • 解惑:生病了不能念阿彌陀佛,會把人念走的?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理解,才會有人告訴病人家屬:可不能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會把人念走的,觀音菩薩救苦救難,要為病人念觀音菩薩,病就會好起來。這真是讓人啼笑皆非!希阿榮博堪布在《生命的依怙》中講到:皈依佛就是要皈依所有的佛,不能按照自己的分別念把佛各司其職、分門別類之後,皈依一類佛、不皈依另一類佛,這個有失偏頗,而且可能會失壞我們的皈依戒。
  • 過年期間祈福 誦念哪些經咒殊勝、有求必應?
    1、十法界萬咒之王:南無阿彌陀佛讀音:na mo a mi tuo fo萬不可小看這簡單的六個字,佛陀金口宣說,此聖號乃萬咒之王,含攝十方法界一切諸佛功德利益,有著無與倫比的大威神力和無量無邊的福德智慧
  • 佛教:念「觀世音菩薩」,心中默念這2個字,功德無量!
    觀世音菩薩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有著極深的淵源。阿彌陀佛曾救助過觀世音菩薩,是菩薩的老師,同時觀世音菩薩還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是阿彌陀佛的一生補處菩薩,與其右脅侍「大勢至菩薩」一起合稱「西方三聖」。
  • 念阿彌陀佛 功德比念釋迦牟尼大 這是世間人心態
    有些人說「我們就念阿彌陀佛,功德比念本師釋迦牟尼佛大」這個叫做大妄語,哪有大?種種差別不可得,怎麼還有差別?阿彌陀佛的自性如來,跟釋迦牟尼佛的如來,一樣啊。跟東方阿閦如來一樣,跟北方不空成就如來也一樣,跟南方寶生如來也一樣。那念阿彌陀佛是為什麼?因為中國人的發音,阿彌陀佛念起來很順,因為順,那就念吧。能夠念得順的,就一直念下去,尤其阿彌陀佛一直唱下去,會覺得越唱越順。
  • 佛教: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
    同樣的道理,拜佛的時候,一起一拜之間,讓身、口、意這三業安定,就是積資淨障的過程。在寺院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三句話,功德無量。其一,精進持戒,斷惡修善。持戒,看似簡單,實則功德殊勝。過去,佛陀行將入滅,阿難尊者問佛,後世佛子當以何為師。佛陀告訴阿難,後世佛子,無論距佛入滅多久,只要能嚴持戒律,就如同隨佛修行。
  • 過年期間祈福,誦念哪些經咒殊勝、吉祥如意?
    ,佛陀金口宣說,此聖號乃萬咒之王,含攝十方法界一切諸佛功德利益,有著無與倫比的大威神力和無量無邊的福德智慧,阿彌陀佛本身就是佛中之王,經典載,虔誠念誦阿彌陀佛聖號,常得一切天神守護,甚至不求消災免難,自然消災免難;不求家庭平安,家庭自然平安。
  • 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許多人可能都認為觀音菩薩只是「菩薩」階位,其實,早在過去無量劫時,觀音菩薩就已經圓滿無上正等正覺,修成佛果,法號「正法明如來」,但後因不忍眾生受苦,而選擇倒駕慈航,自請降格為菩薩。眾生凡逢苦難,若能一心誦持觀音菩薩名號,菩薩隨即觀其音聲,應緣救助。菩薩的無量慈悲之心令諸天讚嘆。很多人喜歡稱念觀音菩薩名號,稱念菩薩名號的時候,牢記「慈悲」兩個字,功德無量!
  • 佛教:佛前供水,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做供養的習慣,佛前供養,法緣殊勝、功德無量。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供養方式,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每種供養都不是為了和佛菩薩做「交易」而做給佛菩薩看的,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物質供養,佛菩薩更不會以此區別對待眾生。
  • 揭秘西遊記:佛家弟子遇到事都念阿彌陀佛,那如來遇事念什麼呢?
    隨後又靜坐了兩個月,其間有兩個商人供奉,隨後佛陀前往鹿野苑,那裡聚集了很多宗教家,佛陀也找到了五個隨從,經過一番細緻耐心的教化,這五人又回到了佛陀身邊成為他的第一批弟子。 這是釋迦牟尼從凡夫到佛陀的大致過程。國際公認的釋迦牟尼佛生於公元前623年,成道於588年,入滅為543年。在《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就信徒們念「阿彌陀佛」。
  • 聖號滿願門:誦持名號秘釋和念地藏聖號之法驗
    2、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也。這是轉化之道,念佛號就像將清水珠投放入渾濁的水中,能澄清濁水。佛之萬德洪名,投入眾生的雜染心中,眾生的心會逐漸趨近佛心,見到佛之實相光明,最終成佛。猶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念佛者必定見佛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