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島的粿,是每個遊子睡夢中都會思念的甜香!

2020-12-26 東山網

轉眼間又到了年底

東山島作為一個

風情民俗色彩濃厚的海島

少不了開始進行各種拜拜

這時候擺滿祭拜用品的桌上

就少不了一樣主角了

那就是「粿」

一提起粿

相信有不少東山遊子

滿滿的回憶便從腦海裡翻湧出來

今天小編來給你介紹介紹

東山島那些充滿古早味的粿

↓↓↓↓

紅龜粿

紅龜粿是東山人祭拜粿品中頭把交椅,過年過節最經常見到它,尤其最近島上一些村莊過解平安節。淡紅色或是淺棕色的圓形外表,表面有龜粿印壓出的吉祥圖案,裡面一般包著甜的芝麻餡、花生餡,以及鹹的豆沙餡,濃縮了東山人的生活和民俗文化。

圖 | 林長華

東山島的一些媽媽輩都會做紅龜粿,每到節日前夕,她們都會做好許多紅龜粿或是直接購買,準備接下來的年節祭祀用,拜拜完之後的紅龜粿蒸熱一下遞給孩子,是不少東山孩子們甜蜜的童年回憶。

圖 | 網絡

發粿

在東山島,臨近過年的時候,除了做紅龜粿,人們也會蒸發粿,主要原料是糯米和紅糖。不過現在追求方便,也常常是在外面買回來。發粿諧音發財、高升,寓意著發財、發家等意義,深受東山人喜愛。

圖 | 網絡

剛剛蒸好出爐的發粿是最好吃的,鬆軟香甜,口感獨特,熱乎乎的吃下去,非常可口,有時候東山人也會把發粿拿去用油煎一下,兩面微焦,吃起來又多了一點香脆的口感。

圖 | 微博@炒馬鈴薯絲

菜頭粿

「菜頭」其實就是我們平常吃的蘿蔔,菜頭是東山人給它的俗稱,在東山,逢節必有粿,菜頭粿作為一種傳統小吃,自然少不了它的亮相。元宵節過後,菜市場颳起賣菜頭粿的熱潮。

圖 | 網絡

東山島的由最平凡常見的材料—蘿蔔和米漿製成的,它雖然製作材料平凡,但只要經過油鍋稍微煎過,就會變得外表金黃誘人、口感外酥裡嫩,相信沒有一個東山人不愛這個味道。

圖 | 網絡

甜粿

甜粿是東山島過元宵節的標誌性食物,做甜粿的時候,需要用到糯米粉、生粉、粘米粉、紅糖和水。包括了紅糖加熱水煮、晾涼、攪拌、上鍋蒸等程序,是件很有看頭的事兒。

圖 | 網絡

據說在蒸甜粿的時候不能說話,否則甜粿會從中間裂開。食用的時候,可以蘸點蛋液煎制,也可以直接下鍋煎和菜頭粿搭配吃,你更喜歡哪種吃法?

圖 | 網絡

清明粿

清明粿其實是紅龜粿的變種,往年清明節前,人們都會採艾草和鼠麴草,開始準備製作清明粿,加入艾草、鼠麴草後的粿皮呈綠色,避開象徵喜慶的紅色,包含對已故親人的緬悼之情。

圖 | 林長華

同時,艾草和鼠麴草都是傳統中草藥,現代醫學的藥理研究表明,艾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對許多病毒和細菌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有防治作用。鼠麴草有降血壓、祛風溼、止咳平喘等功用。

圖 | 網絡

這些味道日久彌香

它們始於供桌上的拜拜

同時也是東山人愛吃的點心

貯存著東山人對本地獨特文化的傳承

也是東山遊子們記憶中思念的甜香......

編輯 | 叉燒

相關焦點

  • 東山島流行無餡料艾草粿
    在「國家級生態示範縣」東山島民間,正流行一種備受人們喜愛的綠色保健食品——無餡料艾草粿。
  • 鄉愁東山島,戳中你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份鄉愁它是腦海中一處抹不掉的回憶揮之不去,難以消散!鄉愁,是遊子對東山島最深的眷戀!圖 | 微博@echo倪古宅悠悠、古巷深深,成為東山遊子心上的一顆硃砂痣,每當雨聲嘀嗒時,就能想起雨落屋簷的聲響,讓思緒飄回那棟兒時曾經玩耍過的老屋。圖|微博@涼月七鄉愁是東山島熟悉親切的閩南方言見面一句」甲霸未「,是每個東山人最熟悉的話語。
  • 又是一年清明季丨平和「草仔粿"你吃了麼?
    清明粿(艾草粿),在閩南俗話中也叫「草仔粿」,是平和人在清明前後製作的一種食物,用於掃墓、祭祖,寓意家族子孫綿綿,男丁興旺。▲一個艾草粿就做好啦清明粿包好後上籠用大火蒸製(阿姨說大概要三小時哦),艾草那種令人舒爽的清香,隨著蒸汽作用散發至廚房的每個角落。只聞著氣味,就讓人心情舒暢。
  • 東山島上「紅龜」多
    昨日,家住東山島縣城的鄭大嫂,其製作的傳統食品「紅龜」在朋友圈發布,很快又售出60個。
  • 紅白兩粿一甜一鹹,東山古早味小吃的正確打開方式
    元宵節,東山的每家每戶都會買來祭拜,所以飯桌上也就多了這道美食。想必最近被這兩種粿刷屏已久,今年的你吃上了嗎?!文 | 東山小覓覓  圖片視頻 | Jq東山島(dongshanisland)公眾號東山最美女孩離世  |  東山這種水果口感清脆
  • 南澳年味 | 鼠殼粿,有故事的粿,家的味道~
    每個人都有一個阿嬤,她守護著你的童年,她可能比你的父母還疼愛你;她懂得特別多,她會做各種家常菜和雜鹹、各種粿;她喜歡潮劇、總是很虔誠的拜神、喜歡嘮叨我們多穿件衣服;很多人小時候都是她帶著的,記得喜顛時甲阿嬤,甜甜坐在門腳口哦古,記得喜顛時細,阿嬤擔,食大著愛聽話莫除人;鼠殼粿是潮汕過年的獨特的年味,潮汕歸鄉遊子回家必吃的菜品
  • 東山島紅龜粿與它更配哦
    「來買粿葉,實用又保健。」昨日,筆者在東山縣城幾個市場看到,好幾個擺小攤的農村婦女在叫賣粿葉。
  • 東山島保留至今的古早味,揭秘紅龜粿的製作過程
    在東山島,逢年過節總少不了紅龜粿。紅龜粿作為節日祭祀之糯米制食品,是道傳統民間糕粿食物,流行於福建、臺灣地區。
  • 有種思念叫隔屏相望,有種溫暖叫夢中相依;思念的感覺醉心又碎心
    引語:有種思念叫隔屏相望,有種溫暖叫夢中相依,思念的感覺醉心又碎心!想你,打開對話框,忍不住給你寫出我想你幾個字,心裡瞬間溢滿了暖意,那是暖到心坎,暖到心窩裡的溫馨,思念是不能在一起的牽掛,思念是一顆心對一個人的依戀,愛若是不能在一起相伴,只能隔屏對望,那是一種無聲勝有聲的相依……紅塵裡,有種思念叫隔屏相望,有種溫暖叫夢中相依,思念的感覺醉心又碎心,想你不能在一起,書寫著愛之戀,一遍遍重複著讀我想你這幾個字
  • 草粿!草粿來賣!
    而對於在外的遊子來說這一口吃不到的鄉味更是讓他們心心念念在深圳有著高薪工作的洸哥便是這其中的一位便攜裝的草粿與我們在外吃的成分一樣,全都用草粿草製作,維持它原本的降暑、清涼功效,同時在此基礎上,對其味道口感進行改良,使它更適應當下人們的口味。
  • 美食探訪 鼠殼粿,鼠殼做的粿?!
    鼠殼粿,也叫茨殼粿。在潮汕地區,過年過節祭祖時都會用鼠殼粿。很多老人家也會自己動手做鼠殼粿。 聽到鼠殼粿這個名字的時候你會不會有點毛骨悚然?但鼠殼粿是個例外,因為所用的原料鼠殼草具有去瘀,調和胃氣作用,所以對於腸胃不好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食物。 那這樣的一種植物,到底是怎麼做成一個個的鼠殼粿呢?因為從小到大過年的時候經常跟著奶奶一起做鼠殼粿,所以我在這裡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鼠殼粿的流程
  • 河口小吃:燈盞粿與麻餈粿
    鍋鏟柄長,雙手撓鍋攪粿忙。 灶堂火候,濃漿水幹坯粿就。燈盞拱圓,餡料堆填燈盞沿。 天然碧綠,青玉粿坯雙手築。 鄉情風味,食客他鄉遊子醉。粿供菩薩,夜請菩薩佑子伢。粿餡       燈盞粿是河口名小吃。關於鉛山人做稞(包括燈盞粿)的起源傳說,大多認為是為了祭神。較有說服力的是,民間俗話中把小孩生病稱之為「做粿」。「做粿」的目的是「請夜菩薩」。
  • 白居易很樸素的一首詩,寫冬至夜思念家人,寫盡了遊子漂泊的心酸
    家鄉對於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牽絆,中國人自古就想要的「落葉歸根」,就是源於這種牽絆。特別是對於古代的遊子來說,那時候車馬不便,往往一次離別可能就得一年半載才能相見,於是這種離愁別緒在他們的筆下,就更為明顯了。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
  • 南方,到底有多少粿粿粿粿粿粿?
    江西南部的客家地區,也有吃粿的習慣,當地人的早餐裡包含「茄子粿」「鹹菜粿」「南瓜粿」等等,其實原來是用蔬菜掛米漿,入油鍋炸制而成。 攝影/melomeloGao, 圖/圖蟲·創意 無米粿丨晶瑩剔透的美 無米粿,說的是一類不含米的「粿」,多用薯粉製作,屬於「粿」家族的新成員,可以加入韭菜、白菜、土豆、白糖等餡料,先蒸、後煎,比傳統的粿吃起來口感更糯。
  • 「老闆,一個碗仔粿,加辣!」老街上的碗仔粿,吃不吃的到就看你了!
    如果現吃,那就直接在瓷碗裡的粿上挖出個小三角,加入各種調味,如果像好料菌這樣打包,碗仔粿也都會被一個個挖進小盒子裡。碗仔粿滑嫩帶著韌性,像是一塊能duangduangduang~的豆腐,用勺子就能輕輕挖拉開。花生粉的甜香和鹹香帶辣的醬汁混合出閩南人獨愛的味道,
  • 潮汕年的味道之-鼠殼粿
    自古潮汕人逢年過節喜歡製作粿品,因為粿品可以保存,特別是外出謀生、經商的遊子回來後
  • 潮汕特色小吃薯粉粿,好吃不膩,做法簡單
    在潮汕的大街小巷裡,有著各色各樣的美食,比如薯粉粿、小米粿、紅桃粿等等這些粿品。其中薯粉粿在潮汕源遠流長,品種繁多,精巧美味,操作簡單,香氣誘人,深受人們的喜愛。對於喜歡吃美食的你,潮汕薯粉粿是絕對不容錯過的美食。薯粉粿是一道潮汕傳統美食,以其軟韌滑嫩、鮮甜香美的快感而深受人們的喜愛。薯粉粿是用番薯粉做粿皮,蔬菜做餡的粿品,外形圓而似餅,製作過程簡單又考究。
  • 庵埠這家37年老字號炒粿店,一口品出神級炒粿!
    說到妹仔炒粿這家老店就厲害了從老廣播站到龍橋路37年間經歷了兩代人多傳承只為堅守原汁原味的正宗潮汕炒粿用心做美味,為了就是抓你的胃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炒粿的原汁原味粿的每一道程序都堅持手工製作記憶中熟悉的味道不少人都循著童年的記憶找尋童年的味道
  • 家鄉,多少遊子日夜思念的溫柔,多少詩人筆下難以忘懷的夢……
    家鄉,多少遊子日夜思念的溫柔,多少詩人筆下難以忘懷的夢,一個熟悉而又溫暖的詞語。——我沒有家鄉。怎麼會沒有家鄉,別人問。嗯,從小搬了幾次家,沒有那種對某個地方的依戀,我回答。一棵矮矮的灌木上掛了紫紅色的果粒;某地,繡掉的鐵欄杆圍成窗臺,尼龍質地放到網上有焦黑的痕跡,那是一個調皮的小朋友在陽臺放煙火,不遠處桔黃的的窗簾也遭遇不幸;某地,被鐵鏈欄下的河,水葫蘆擠得繁密,從不高的鐵鏈下鑽過,一座斷了的橋有年少輕狂的筆跡小指頭大的魚從腳邊溜走,不小心帶一身的河水回家去;某地,開線的涼蓆躺在還有餘溫的樓頂,沒有月的夜空中銀河擦亮了滿天星,輕搖蒲扇,安詳的等每年暑假約好的流星雨,直到夢中種滿了願望和期許
  • 炒粿 | 粿的靈魂在召喚,極致潮汕味是這條gai最靚的仔
    潮汕人對於這種粿的愛,可能是每天吃都不不厭的那種,這種小吃是用米粉漿薄層蒸熟晾涼之後,加進醬汁佐料,切條熱鍋翻炒,潮汕俗稱「炒粿」。————「嗨,靚仔,吃炒粿不咯,地道潮汕味又直接打包走的那種」。在廣州天河南一路,如果你聽到這樣的聲音,請不要驚訝,廣州製粿第一厰匠心製作打造,這裡擺了一個大攤,炒粿外帶專門店,畢竟要做這條Gai的靚仔,看logo其實有點《出彩中國人》的既視感,看來炒粿是有底氣的,就是代表潮汕,炒粿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