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到底如何?史學家陳壽為你揭開真實的歷史

2020-12-14 佳宇想走啊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一個重要的人物,並且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和軍事以及文學家重要代表。並且從晉代開始,就有很多的人給諸葛亮這個神一樣的人物賜廟加號,在清代時期,不僅重新翻修了許多諸葛亮的祠堂,並且每年春秋都去諸葛亮廟裡祭祀。

諸葛亮畫像

諸葛亮畫像

說到底,其實很多的小說以及電視劇節目,為了增添作品的色彩和節目效果難免對這些歷史人物形象描繪了誇大其詞。因此,真正的要考量一個歷史人物還需要參考真實性的歷史資料。歷史上著名的史學家陳壽年少時期就尤為好學,如今我們可以根據他本人撰寫的《諸葛亮傳》來公平並且客觀的疏通一下諸葛亮的治理軍事的能力到底是怎麼樣的。

影視中的諸葛亮

陳壽對於諸葛亮能力的評價

首先,諸葛亮在三國時期不管是政治還是軍事中發揮得軍事以及政治治理的能力是值得大家高度肯定的,不過這種肯定是一種有限度的肯定,並不是真正的將諸葛亮的能力推崇到無所不能,無人能及的地步。陳壽在作品中,給予了諸葛亮先生治世良才這樣一個中肯的稱呼,至少,歷史上在治理政治方面能力優越的人物也有很多。

其次,陳壽在對於諸葛亮在軍事能力中發揮的能力也是持有一定的懷疑態度的。這也並非是沒有依據的,他在作品中通過史實舉例了諸葛亮在很多次發兵北上的時候,並未取得一絲的成效。

諸葛亮古代圖

諸葛亮的政治能力和軍事哪個更好呢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益州既定,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書事。

話說回來,諸葛亮的政治天賦以及能力是大家眾所周知並且在歷史事件上也擁有眾多真憑實據的,這一點是不用任何懷疑態度的,他的軍事能力雖然有所欠缺並且不能達到曹操的軍事能力,但是一定也是很傑出的,至少並沒有像陳壽說得那麼的過於平庸。諸葛亮的軍事傑出生涯也是真正的歷史和眾多歷史人物所尊崇的。例如,諸葛亮在歷史上著名的南徵之戰中,僅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平定多個不統一的部落。由此可見,諸葛亮的軍事和政治能力是值得大家肯定的。

年輕時期的諸葛亮劇照

總結

諸葛亮的政治和軍事治理能力是不用懷疑的,面對困難的戰爭他仍然能夠知難而進,彰顯了諸葛亮的人格魅力。在當時極其惡劣的條件下,諸葛亮收服了姜維,並且讓司馬懿令其信服,由此可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是卓爾非凡的。

參考文獻:《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陋室銘》、《資治通鑑》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到底有多強?真實的歷史答案讓人詫異
    晉封武興王;唐封武靈王,並賜廟;宋賜「英惠廟」,加號「仁濟」;元代則追封他為「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 ;明代朱元璋欽定「帝王高」,選從祀名臣37人,「忠武侯與擁焉」;清代不但把許多紀念諸葛亮的古祠修葺一新,供人膜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禮廟時還以諸葛亮從祀。其實,很多時候,小說作品難免會對某些歷史人物誇大其詞,所以,考量一個歷史人物還需客觀地參考歷史資料。
  • 梁滿倉「名人大講堂」講陳壽:諸葛亮是不是「軍神」?這樁歷史公案...
    當晚,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梁滿倉教授做客四川省圖書館,身為研究三國歷史的專家級人物,他為觀眾還原了歷史上「最神秘」的史學家陳壽。《晉書陳壽傳》,加上標點符號,總共只有683字,可梁滿倉教授引經據典,加上其淵博的學識,陳壽的人物形象一下變得極為鮮活。他以陳壽作「序曲」,以史書巨著《三國志》為「高潮」,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如何評價《三國志》說諸葛亮不善謀略,不會用兵?
    陳壽的軍事履歷除了一個隨軍主簿外再無記載,他對軍事的認知可能也就比吃瓜群眾強上那麼一些。 因此哪怕陳壽儘量,盡一切努力去公正評價諸葛亮,這個評價也是翻車的。 首先陳壽的「長短說」,無論長和短作何字意去解釋都是有問題的。因為「憑什麼說諸葛亮在政治上比軍事上更強?」
  • 閒話三國人物之諸葛亮: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到底是什麼樣的?
    得益於《三國演義》的渲染,諸葛亮在國人心中歷來是智慧的象徵,火燒新野、草船借箭、舌戰群儒、空城計等耳熟能詳的典故,讓諸葛亮如神人一般,其實這些都是小說家虛構的,或是捕風捉影,或是無中生有。羽扇綸巾,談笑風生,那是周瑜;錦囊妙計,料敵先機,那是荀彧、郭嘉等謀士的長項。那麼歷史上的諸葛亮到底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順著他的人生軌跡,慢慢參詳吧。諸葛亮老家是哪裡?
  • ...蜀地大咖秀⑦|陳壽:誰說我抹黑諸葛亮?我其實是半個小迷弟!
    今天我們將要講述的是——陳壽:誰說我抹黑諸葛亮?我其實是半個小迷弟!大多數人了解三國這段精彩的歷史,都是通過小說《三國演義》,而小說為了故事情節更加精彩,難免會有不少虛構的內容。如果你要想了解真正的三國歷史,那你一定得好好讀一讀《三國志》。
  • 陳壽和魚豢到底誰說得對?《出師表》裡說明一切
    導語:所謂歷史真相,其實是很難去做斷定的,尤其是史書上所描寫的事件,到底是真實發生的,還是作者想讓你看到的呢?在沒有旁徵博引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去判斷一件事的真假,不過三顧茅廬這件事,恰好我們是有很多根據來說明這件事的真實性的。01諸葛亮的《出師表》中有明確說明。三顧茅廬是三國時期非常著名的一個典故,講述的故事很感人。
  • 諸葛亮的軍事水平究竟如何?劉備坦言:我從不敢讓他獨自領兵打仗
    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描述成神一樣的人物。魯迅曾說:「多智而近妖!」在世人眼中,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韜武略,無所不能,無所不精,被視為神一樣的存在。很遺憾,這不是真實的歷史。陳壽在《三國志》中這樣評價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陳壽很清楚地指出了諸葛亮的缺陷,處理內政的一把好手,領兵打仗就不是他所擅長的。如果從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出山,再到劉備白帝城託孤這段時間來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並不能得到劉備的承認。換句話來說,劉備並不看好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陳壽④|《三國志》彰顯蜀人風骨 陳壽史德...
    陳壽陳壽的史德自不必說,從他對諸葛亮公允客觀的記述和評論中可見一斑。而他的史識和史オ,表現在他對三國歷史有一個總攬全局的看法和處理。陳壽在《三國志》記述了自184年黃中起義以後,至280年晉滅吳,差不多一百年的歷史。
  • 諸葛亮是否被過於神化,還原歷史,帶你走進真實的諸葛亮
    無論是《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的美化還是網絡上對其的醜化都不盡客觀,可是歷史中最真實的諸葛亮又是什麼樣子呢?我們先從劉備三顧茅廬說起,通過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我們便可以看出,在劉備心目中諸葛亮所佔據的地位,也側面說明了諸葛亮非凡的能力。
  • 如何評價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和在歷史上的地位?
    諸葛亮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軍事上謀略過人,智慧超群。政治家己有過人本領未出隆中三分天下,把一個剛起步蜀漢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天文學家如借東風,草船借箭。他的歷史地位極高,可以算一代良相,為蜀漢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後巳,歷史地位極高至今萬人稱頌,歷代敬仰。
  • 歷史上諸葛亮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歷史上諸葛亮到底是一個人呢?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首先眼前浮現的是一個羽扇綸巾,雄才大略的翩翩君子的形象。但其實《三國演義》神化了諸葛亮的形象,其實諸葛亮在政事上的才能的確非常有才能,劉備死後託孤,諸葛亮主管一切政務,基本大權在握,可以說此時如果他取代蜀漢自立為王是輕而易舉的,但是諸葛亮卻勵精圖治,賞罰分明,推行土地屯田政策,並且多次改善和蠻夷各族的關係,六出祁山最終病死在五丈原。
  • 陳壽撰寫《三國志》的匠心
    陳壽沿用司馬遷開創的紀傳史體例,把這個時代歸納為一書,比較客觀地勾勒出這一時期歷史的真實面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對三國歷史特別是劉備創建的劉氏政權的歷史進行撰述時,陳壽所遇到的困難和壓力甚大;但是,他以一個「良史」必須忠實於歷史的道德品質,確實頗費了一番「匠心」,終於巧妙地設計出一套可以稱為「瞞天過海」的撰寫方案,從而完成了《三國志》。
  • 歷史上的諸葛亮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有人說,他欺軟怕硬
    事實上,從陳壽的嘴裡說出來,是比較客觀的。陳壽的父親曾在馬謖參軍,在馬謖戰敗後,被諸葛亮共同懲罰。陳壽自己也因為一些事情受到了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的懲罰。裴松之《三國志注》引用張炎(吳國仁)《默記》的話說:"起於巴蜀之地,似一國之地。"
  • 為蜀國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就是完美的人嗎?他身上又有哪些優缺點?
    由於諸葛亮實在是太優秀了,很多人將他當成心中的神,認為他是天下第一智者,民間如果舉辦「造神運動」,諸葛亮一定能拔得頭籌。 很顯然,大眾已經將諸葛亮神化了,如果揭開諸葛亮的面紗,他的真實面目又會是怎樣的呢?
  • 還原一個真實的諸葛亮
    但真實的諸葛亮與街頭說書和小說演義中的形象大大不同,經過上千年流傳,諸葛亮被中國民間老百姓大大神話了。24史之一的《三國志》曾經評價諸葛孔明 「長於治戎 ,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 文字意思是諸葛亮善於治軍,但運籌帷幄,出謀劃策,帶領大家打仗不是他所擅長的。 但是歷史上的諸葛亮卻連年徵戰,耗盡了蜀國的國力。
  • 街亭之戰,關乎全局,諸葛亮為什麼偏偏要用「言過其實」的馬謖?
    在我們熟悉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軍事謀略、管理之道一直是史學家們濃筆重墨探討的話題。「馬謖大意失街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在民間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個小典故也能讓我們現代人受到一定啟發。諸葛亮一度認為他有軍事理論,只是缺乏歷練和軍功,加上蜀漢後期值得任用的名將實在是少之又少。姜維雖得諸葛亮器重,很有軍事才能,但畢竟是降將,在軍中威望不高,孔明心中對重用降將還是有顧慮的。所以,諸葛想磨練馬謖,讓他在戰爭中證明自己、立下奇功,而後重用。
  • 諸葛亮伐魏為何屢戰屢敗?陳壽惋惜地說:蜀漢缺少兩個將帥之才
    作為千古名相,諸葛亮無疑是後漢三國時期最傑出的宰輔之一。就連跟諸葛亮有仇的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也不得不表示由衷的敬佩: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 作家羅偉章談陳壽:一部《三國志》留下了眾多典故
    吳夢琳在中國歷史上,三國鼎立時期,戰亂紛爭、風雲變幻,同時也造就了一批英雄豪傑。來自今南充市的魏晉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以紀傳體斷代史的方式,記錄下那個風起雲湧的傳奇時代。陳壽筆下,那個時期群英逐鹿,人才薈萃,也留下了眾多典故。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楊虎 ‖ 陳壽:三國風雲入胸中 蹭蹬一生...
    據《晉書》記載,陳壽的父親本為馬謖手下一名參軍,在公元228年春天那場著名的街亭之戰後,平日裡大言不慚紙上談兵的馬謖被諸葛亮揮淚斬首,陳壽的父親也因此受到牽連,受了「髡刑」,被剃光了頭髮和鬍鬚,不得不忍辱含羞地回到家鄉,每天鬱鬱寡歡地生活,從此不再出仕。大約就在父親回家鄉南充生活的第五年(公元233年,諸葛亮去世前一年),陳壽呱呱墜地了。
  • 真實諸葛亮被遺忘在歷史的角落,穿上神衣、走上聖壇,何力推動?
    02、赤壁之戰中沒有諸葛亮神般的指揮初時,諸葛亮只是一個剛出道的「謀士」,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根本沒有叱吒風雲的資本和機會。真實的赤壁之戰是在東吳都督周瑜的統籌指揮下大獲全勝的。諸葛亮的任務僅僅是到東吳遊說孫權與劉備聯合抗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