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你種在地下的那一粒種子

2020-12-14 齊魯壹點

愛好·友情·史志花開

愛文,是與生俱來的;學文,是受友人的鼓勵和激發;發文,是找一個靈魂的棲所。   我和身邊所有的人一樣吃飯、穿衣、長大,唯一與別人不同的是我自幼沉迷在一個虛幻的世界裡,這個虛幻的世界是我自製的空中閣樓,我在裡面自由自在地做著自己的夢。

在我面前具有雙重身份,即是閨蜜又是莊鄉的玉萍姑是個幸運的女孩,她的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自幼就對她進行了良好的教育。

我和玉萍姑是前後院的鄰居。小時我們兩家的分界線——正房左邊過道處那個用土壘起的牆頭,曾經長期倒塌,致使我們兩家可以走一個大門,我和玉玉萍姑的親密程度可想而知。

不過,我對玉萍姑的感情,並不只是因為我們為鄰居,並且同走過一個大門。可以這麼說,玉萍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的人生軌跡。

首先,我的父母都是從苦海裡熬過來的,沒上過學,大字不識一個。在那個家家戶戶用煤油燈照明的時代,別說看電視,就是聽收音機的機會也沒有,孩子們的精神生活極其貧乏。我的最大的樂趣,是父母稍有空閒我就纏著他們給我講故事。如果父母高興,也會搜腸刮肚把他們聽說的故事講給我聽,很多時候他們為了生存日夜操勞,連應付我的精力都沒有。

相比之下,玉萍姑比我幸運得多。她家有厚厚的故事書,父親有工資,還不到入學的年齡,父母就教她看書識字,每天給她講新的故事。玉萍姑就把她在父母面前學到的東西再教給我,把聽到的故事再講給我聽。

因為對故事的迷戀,我成了玉萍姑的影子,除了吃飯睡覺外,幾乎與她形影不離。

玉萍姑的父母都是熱心善良的人,乾脆讓我和玉萍姑一起學習識字,一起聽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好好學習,以後會自己在書上看故事,還會寫出故事再講給別人聽。

上學後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與玉萍姑的父母對我的早期教育分不開;我和書的情緣,也與玉萍姑父母的啟蒙分不開。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我過早地離開學校,沒能通過升學來實現自己的夢想。繼續在知識的海洋裡暢遊的玉萍姑,卻不允許我消沉,她幾十年如一日借書、買書讓我看,鼓勵我繼續從書中汲取精神食糧,堅持自己的愛好,拿起手中的筆,書寫心中的夢。

玉萍姑是第一個沒有血緣關係卻無怨無悔對我付出的人。我家庭貧困,姊妹眾多,相貌醜陋,也沒條件修飾打扮,曾經是眾多夥伴取笑的對象。性格內向的我一度自卑,自棄,生活在陰影之中,是玉萍姑列舉我的許多優點來給我自信,告訴我人的價值取決於對自身潛力的挖掘,與外貌和家庭環境無關。

對文字的迷戀和玉萍姑的引導讓我學會了用筆來抒發自己的愛恨情仇,用筆來勾畫現實生活中的美與醜,用筆來感恩和回報曾經給予過我無私幫助的人。

《我是被你播下的一粒種子》,這篇短文抒發的就是我對玉萍姑的感恩之情。我在裡面寫道:

「本來是一滴水,你把它唱成海洋;本來是一顆嫩芽,你把它唱成棟梁;本來是一棵草的生命,你為它嫁接樹的枝椏;本來是將死的根,你把它唱成復活的信念。

……

「我就是被你種在地下的那一粒種子,當我的信念被覓食的小羊吞吃,當我頭頂的土地被踩成大道,當道路兩旁被種上秀挺的白楊,我絕望了。我不想再長葉,不想再開花。我不敢衝出這堅硬的土壤,我不敢在白楊面前顯眼。

「輕柔的歌聲召喚著我,期盼的淚水打溼我頭頂上的土地。我又發了芽,長了葉,開了花!

「我知道:當我有一點波折,是誰心痛欲碎;當我有一點小成績,是誰欣喜若狂;我知道:是誰為我尋覓,是誰為我祈禱,是誰為我寸斷柔腸!

「所以我堅強,我勤奮,我在你期待的目光裡不斷修整有太多欠缺的自己。」

毫不誇張地講,我在創作之路上取到的小成績,裡面有我的努力,更多的是玉萍姑多年來對我堅持不懈,鼓勵和扶持的結果。

有時我就想:我何德何能感動了上蒼,讓我今生與玉萍姑為知己!

我的第一篇文章《花心》在《魯北文學》發表後,玉萍姑比我還激動,她特地請假從外地趕回來看我,流著淚對我說:「祝賀你,你終於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2012年的春節和玉萍姑相聚時,她建議我將作品發文學網站。

當時我對電腦操作很陌生,開關機都不會。玉萍姑把我帶到她弟弟的網吧裡,手把手教我用電腦,並為我申請了QQ號,和我一起在電腦上查找適合我的網站。

我學會了使用電腦後,買來電腦,連上寬帶,變成一個網站作者。

古榕樹下、篇海、執手天涯、中財論壇,以致起點、縱橫、中國作家網都留下了我註冊發文的蹤跡。

我在不同的網站遊動,得到了很多文友關注,聽到了很多真誠的建議,寫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唯一的遺憾是,常覺得自己網絡發文好像是迷失了故鄉的遊子,在現實的土壤裡找不到自己發展的根基。

在我猶豫徘徊之際,玉萍姑又一次為我指點迷離:「網絡雖好,現實環境更重要。你有了現在的基礎,如果能加入咱們家鄉的作協,有了現實中的領導和文友,肯定會有更大的動力和發展。」

於是,我有了加入禹城作協,尋找禹城文友,在家鄉平臺上發文的願望。

事有湊巧。一天我家先生下班後,說他單位旁邊一個開店的老闆叫方斌,經常在報紙雜誌上發表文章,建議我去拜訪方斌老師。

我見到了方斌老師。方老師穿著很樸素,店裡的生意也不太忙,但他辦公桌旁那兩大摞刊發了他文章的報刊雜誌讓我驚嘆不已。

我向方老師請教報刊雜誌發文秘方。方老師笑著說:「無他。多看,多想,多寫,多投。我只能給你提供一些我常用的投稿郵箱,其餘的都幫不了你,靠你自己努力。」

回家後,我按著方老師的建議,首先向我們家鄉的雜誌《禹城文萃》投稿。非常幸運,居然有幾篇小文連續被採用。

2017年,我的一篇散文《祭婆母》在《禹城文萃》發表,因為署名有誤,文聯盧英特老師向我了解情況,然後邀請我加入禹城作家協會群,同時介紹我加入了史志花開團隊,有幸認識了家鄉的眾多致力於文學創作的老師。

有了現實中的老師和文友,有了遊子歸家的感覺。好像乾枯的禾苗找到了適宜自己的土壤,在家鄉老師和文友們的幫助下,我很快融進了這個愛意融融的大家庭,不斷有新作發表,也有一些小文陸續獲獎,真正成為家鄉文學創作者中的一員。

加入史志花開三年有餘,我學到了許多在網絡空間裡學不到的東西。在2021年新年到來之際,借家鄉平臺賜給我的一席之地,感謝閨蜜玉萍姑在我成長道路上陪我一路走來,感謝方斌老師介紹我《禹城文萃》投稿,感謝盧英特老師介紹我加入家鄉作協,感謝史志花開給了我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

賈愛英:筆名海淼,山東省散文協會會員,德州市作協會員。1997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作品以散文和小說為主,目前已在各種媒體發表作品二百多篇,共計三百多萬字。取材貼近生活,主題積極向上,弘揚正能量,鄉土氣息濃厚。

壹點號史志花開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一粒種子創造的奇蹟
    去年的初冬我在花盆裡種下了幾粒種子那是金絲荷葉花的種子他們是兩種顏色的金絲荷葉花小苗出土後我給他們施肥澆水他們長著圓圓的像荷花葉一樣的小葉子光看葉子就蠻美的當我閒暇顧及的那一刻看著他們我好心疼啊我以為他們都已經死掉了不過我沒有將他們丟棄我小心翼翼地試著給他們澆水一點點一點點
  • 4400粒玉米種子能種多少畝?要考慮什麼?
    4400粒玉米種子能種多少畝?要考慮什麼?一畝耕地是六百六十六平方米,如果種密植玉米,行距五十釐米,株距三十釐米,就是四千四百四十棵苗。這四千四百粒玉米種子如果是百分之百的發芽率,就能種九點九畝地,將近一畝地。
  • 第一單元優秀例文3:我是一粒堅強的種子
    我是一粒種子,一粒很不起眼的柿子樹的種子。【 第①段:開篇直接點明「我」是一粒不起眼的柿子樹種子。】我被主人從集市上購買後放到馬車上,一路上我多高興啊,我將會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沐浴在陽光雨露中,在主人的精心呵護下健康成長……可是,沒料到由於主人的疏忽,車子絆到一塊石頭,顛了一下,我被甩了出來。【第②段:寫「我」想著將會無憂無慮地生活,可是,「我」卻被甩了出來,為後文求生自救埋下伏筆。】
  • 7000㎡的樂園設計,從一粒種子開始,刷新你對樂園的認知!
    從一粒種子開始, 構建生生不息的完整IP 阿飛森林主題樂園 故事的起端是: 一粒種子醒於幻夜, 破土而出。
  • 趙治海:有夢想,一粒種子也會創造奇蹟
    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穀子研究所所長趙治海:有夢想,一粒種子也會創造奇蹟[人物名片]趙治海 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穀子研究所所長。趙治海原來想研究小麥、玉米,那是當時的熱門。但他服從分配,從此與穀子結緣。「是穀子找到了我。」喜歡思考命運的趙治海說,「命裡註定,我就是長在這塊瘠薄土地上的一粒普通的種子,離開這塊熱土,我會水土不服。」就是這粒「種子」,被時代播撒在一片覺醒的土地,開啟造福世界的夢想。沒有科學的春天,不會與穀子結緣手持豐收的谷穗,趙治海笑逐顏開。
  • 【種子聯合國】「曾文信」一粒種子/一個夢想「種子魔法師」
    一粒種子/一個夢想「築夢魔法師」  臺灣全球番茄聯合國.古早米米水果玉米王國.南瓜女人國為了採種.父母本.選育材料分離親本,曾文信的手臉常常被刮割曬得必須在水裡泡一陣才能睡覺,有時候皮膚甚至曬傷、潰爛……曾文信卻覺得苦中有樂:每天在地頭與番茄苗對話聊天當孩子培養「每當我去地裡,番茄農民拉我上他家吃飯,說種了我培育的番茄品種後收入大增
  • 詩文典本周推薦——《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
    詩文典每周從清華附小必讀書單中精選一本,給大家做簡單介紹~【本周推薦】《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科學夢,長大想當太空人、科學家、工程師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擁有這些良好的品質,能走出屬於自己的成功道路,所以這周給孩子們推薦的是「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中的《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袁隆平的故事》,希望家長們和孩子讀這本書的時候,能夠學習到科學家們身上堅持不懈、勇於探索的精神。
  • 你只是一粒小小的種子 白萩
    重量醒來發覺藤蘿滿地果實已是累累還有什麼話可說我是巖層懷著男人的固執而你只是一粒小小的種子一個小小的縫隙一點小小的溫情今日已蔓延成我人生全部的重量[詩人簡介]白萩(1937年— ),本名何錦榮,臺中市人,畢業於省立臺中商職,臺灣詩人。
  • 種下一粒種子 ,結出美好果實
    種地大戶史大壯「為什麼同是美可辛種肥混播,最裡面的那塊小麥長得更好呢?」前來參觀的種植大戶迫不及待的提出自己的疑問。楊老闆還講了他身上發生的一個真實故事,他和一位小哥一塊種地,他用美可辛種肥混播一會功夫就把種子、肥料都耩上了,另一位小哥撒肥撒了2個多小時。
  • 一粒種子的文明之旅與戰略之思
    對中華民族來說,種子、土地和生命是分不開的,播撒入土的種子是人們的衣食之源,也關係到我們的文明之根。「一農不耕,民有飢者」「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小小一粒種子,是孕育、傳承和豐富中華民族數千年農耕文化的重要載體。從神農氏教人種五穀開始,種子就在中華大地上開始了美妙而奇幻的旅程。
  • 一粒黑心菊種子的述說:不是我不發芽,主要是因為你不了解我
    我本是一粒黑心菊的種子,我向來具有積極向上、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只要給我適宜的溫度、土壤和水分,我便能破土而出還你一棵葉綠花美的黑心菊。但是我的主人總是隨意地把我丟在土壤裡,後期也不多關心關心我,使得我根本沒有力氣突破土壤的覆蓋,無法發出嫩芽。而我的主人不從自身上找原因,卻怪起我來了,還說要把我從土中刨出來丟掉,真令我傷心,不行,我要控訴。
  • 人生要做就做一粒努力奮鬥的種子,不要做與沙為伍的金子
    黎明穿窗而來,清晨站在窗外搖頭嘆息, 當我睜開睡眼,仿佛覺得黎明和清晨,在你一言他一語地將我當笑話看,看著慵懶躺在床上的我,回味昨夜的美夢,氣腦著好運,在這春風已暖好花漸開的時節,在這黎明清亮清晨清新的時間,還是不來向我降臨。人生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好像一片土地,播種著夢想,充滿著希望。
  • 英文閱讀:種在心裡,即使一粒最普通的種子,也能長出奇蹟
    On that day the news spread like wildfire.ニ十年後一個平常的日子,當年那家曾刊登啟事的園藝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熱情的應徵信和一百粒純白金盞花的種子。當天,這件事就不脛而走。It turned out to be an old woman of over 70 years old.
  • 它是冬天裡的「主角」,只需一粒種子,幾個月就能花開上百朵!
    旱金蓮又叫做旱蓮花,它是多年生的半蔓生的植物,一般在家庭中栽培都是當作一年生的植物栽培,因為它自己開花能結種子,種子播種當年就能夠開花,而且開得非常的多,所以每年自己種自己採收種子播種就可以了。旱金蓮一般在秋季開始播種,到了冬季就是它開花的季節,它在冬天裡就是主角,只需要一粒種子,一棵就能夠開出上百朵花來,只需要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養護得當就可以了,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下旱金蓮從小苗到長大,讓它開爆盆所需要的養護方法。
  • 威脅你家作物的地下害蟲,我來幫你消滅它!
    種子播種後到出苗這段時間,是植物最脆弱的階段,易被地下害蟲所破壞蠶食,即使長成幼苗,對於一些趨嫩性害蟲仍然產生巨大的誘惑,如何防治地下害蟲
  • 想要有馬斯克這樣創造力得從埋下一粒種子開始
    在SpaceX執行載人發射任務前,作為本次發射任務的總工程師,馬斯克接受媒體採訪說了這麼一句話:「我是(SpaceX載人發射任務)總工程師,如果這次發射任務一切順利,這就是SpaceX-NASA團隊的功勞,但如果出了問題,那就是我的錯。」
  • 幫學生種下一粒熱愛生活的種子,瞧這個會打毛衣的建築系教師
    「主要還是受到我媽媽的影響,小時候幫媽媽繞線團,家裡的姐姐妹妹也都有姥姥織的毛衣和玩偶。」焦冰說。前晚,在南湖的一家咖啡館,焦冰帶來了自己的11支鉤針和49支棒針,向記者介紹道:「一根針搭配一根線,就能千變萬化,有無限種可能。」在別人眼中平凡無奇的兩根木棍,在焦冰眼中「哇,太好看了」,她對裝針的配套小布袋也都愛不釋手,還曾為一套純手工紅木棒針等了足足九個月。
  • 認清真相:誰能想到卡脖之戰是「種」?種豬、種鴨、種雞、種子
    而2000年時,孟山都來到我國考察,中方出於友好送了一粒野生大豆種子,誰知正是這粒種子,孟山都提煉出更高產、出油率更高的基因,並在101個國家註冊64個專利,收取高額專利費,我國也不例外。之後,中國只能無奈大量進口大豆,一旦外國大豆提高進口價,我國也無法去反對,畢竟被卡脖子了。
  • 一顆名叫鍾揚的「種子」
    每一個花朵都有它的種子,每一個生命都來自愛的孕育。有這樣一顆神奇的種子,用心澆灌,用愛培育,用力成長,結出了多樣的果子,這顆種子叫做鍾揚,讓我們走進他多彩的果子世界。海岸衛士——「紅樹林」。如果成功的鮮花和辛勤的灌溉二者不可同時實現的話,那麼我們多數人會彷徨和躊躇。
  • 580多個蔬菜瓜類品種聯合展示,黃色西紅柿種子,一粒就賣15元
    農業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閆瑜濤 黨菲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以質為要。作為13.8億人的泱泱大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恆的課題。為將飯碗牢牢端在中國人自己的手裡,陝西楊凌的農作物育種意義非凡。「雙拱雙膜大棚看起來很『高大上』,令人震撼的是,九座大棚裡面竟然見到了那麼多『高顏值』國內外瓜菜新品種,有種黃色的西紅柿,一粒種子就賣15元。這些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在當地舉辦的「2018楊凌國際設施蔬菜瓜類品種聯合展示」活動現場,來自河南洛陽的「取經者」李先生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