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碩士研究生畢業於UAL坎伯維爾藝術學院,本科畢業於央美,現為插畫家、手作人,同時也是深圳市插畫協會成員,
本科畢業作品《神荼、鬱壘》獲 2013 屆中央美術學院優秀畢業作品,且多次參加各類插畫展,如全國插畫藝術雙年展、繪生活 · 當代生活與插畫藝術展等等。
關注東方傳統造型和繪畫在當代語境中延伸的同時,也涉獵立體書製作。
今天我們來跟 Nikon 一起主要聊聊插畫跨界的那些事,以及他對插畫專業未來發展的看法。
Hello,自我介紹一下?
Hi,我是Nikon黎潤航,一名藝術與教育工作者。接觸過壁畫、版畫、雕塑、插畫等等,近些年在關注立體紙藝,尤其是立體書的製作。
您是如何進入插畫這個行業的?
Nikon:首先是因為我研究生在坎伯維爾藝術學院就讀的是插畫專業。當初在國內的時候從美院畢業,讀壁畫的我其實在學科氛圍當中並沒有被限制思路和作品媒介、載體,所以很自然的也沒對自己的行業有所謂很清晰嚴明的界定。
因為壁畫在我看來就是一個跨學科的,以概念和思維而不是作畫媒介為主體的專業,所以當時在選擇插畫的時候,也同樣看中了它的多元化。
後來在學習插畫的過程中,也傾向於把這樣的結合延伸到我所學的兩個專業,所以在插畫當中,又接觸到了更需要動手能力的立體手工書。
你自身對插畫跨界這個概念的理解?
Nikon:其一要先傳達我對插畫的理解吧,我認為插畫本身也是一個以概念和思維為主的存在,只要你的作品為需要被講述的主體發聲、有敘事和優化傳達的目的,那都可以界定為插畫類作品。
在書籍繪本、藝術展覽、平面設計、廣告投放、產品包裝、遊戲動畫等等領域,你都可以看見插畫的滲入,所以跨界之於插畫,應該可以說是它的屬性了。
帕加索斯Nikon
分享一下自己滿意的作品?
Nikon:很想說永遠是下一個作品哈哈哈。偏向平面類的作品,我會選我之前「Villains·反角」系列的《饕餮》,而跨界的作品中,我會傾向最近在做的「風景」系列立體書中的《秋霞富士山》。
《饕餮》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數字板繪的繪畫,另一個是通過板繪之後分版套色製作的絲網版畫。
這個系列稱為反角,其實就是在表現我們不同文化認知中的一些反面形象,然後通過我在不同調研中得到的描述和理解,創作出我心目中它們的形象。
這當中又有我對浮世繪風格的青睞。
而《秋霞富士山》,則更符合近幾年大家對我的印象吧。
因為從研究生的畢設開始,我就喜歡上了立體書,而最近因為和圈內組織保持合作的關係,製作了這個系列的手工立體單頁作品。
視覺風格上是利用色塊的堆砌組合達到簡明乾淨的效果,就像在立體的維度裡運用拼貼技法一樣,也有點融合C4D色彩體塊的視覺語言。
而這一本單是其中我比較符合自己預期的,除了能看出我對日系傳統繪畫元素的運用,在立體結構上也有些亮點。
平時的靈感來源?
Nikon:太多了,生活中的見聞和思考、文字和音樂等等。特別要說的,估計是電影吧。
我常常喜歡用某些電影情節來給身邊的人闡述不少東西,而自己對它們的理解和喜愛,又能激發我的創作靈感。畢竟電影本身也是一個跨界藝術的結晶。
Nikon的一些創作:
您個人的未來規劃?
Nikon:宏觀地說,肯定是繼續創作出自己更滿意的作品,讓更多的人於我對藝術的理解產生共鳴。現實中的話,是繼續關注立體書和插畫等領域的探尋和傳播,做一個更稱職的藝術和教育工作者。
就你的看法,插畫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會是怎樣?
Nikon:就像上述提到的,插畫是一個擁有跨界屬性的藝術門類,所以能夠在不同行業當中滲透進它的元素的話,那插畫肯定是生生不息的。
而且在世界大環境當中,我們已經看見太多插畫和生活、社會融合併且大放異彩的例子了,所以它的未來發展肯定是愈發樂觀的。
對於想從事插畫專業的學生,有什麼建議?
Nikon:比起一些在創作中給予的建議,可能在專業走向上,我會建議學生要在學習插畫的各個時間段中,更明確自己的目的和實現方法。
不管你是根正苗紅一直學下來、從別的專業轉專業學習、還是畢業後放棄本專業自己摸索,都需要不斷清晰自己想成為一個插畫從業者的認知。
插畫本身是一個與社會生活結合非常密切的專業,而且它的商業性也是繞不開的話題。
而國內的社會和生活方式變化是很快的,怎麼樣在學習插畫的同時關注這個專業在往後的發展,而你自己又該在什麼位置,在我的經驗中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