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仙遊丨興化炒米粉,別人吃米粉,你喊「滾」……

2021-02-17 應鳴閱讀與寫作

舌尖上的仙遊丨興化炒米粉,別人吃米粉,你喊「滾」……


N王清銘

西方快餐麥當勞大叔只年逾花甲,肯德基也只是年齒徒長了兩三歲,中國傳說中最長壽的彭祖活了八百歲,興化米粉的年壽為一千歲了。作為中國最早的快餐之一,興化米粉比「興化」這個古地名走得更遠,足跡遍布海內外。


小時候我們都唱過一首謎語童謠:「四角四角方,稻草捆腰間……」謎底就是興化米粉。做好的米粉攤成四方形的塊狀,為防止散亂,鄉人就用稻草捆縛在中間,一副鄉下老農的裝束。鄉下米粉以草根平民的形象,生活在平民當中,成為他們平常生活的一種美食。

北宋時,祖籍廣東的興化軍主簿黎畛協助錢四娘修築木蘭陂。母親患病口膩,思食家鄉的米粉,黎畛請來師傅加工米粉,後來他把米粉的製作方法公之於眾,讓建木蘭陂的民工和興化軍的民眾也能夠吃上這種簡便的美食。從這個傳說透露的主要信息可知,興化米粉傳自廣東,但本土化了,現在的興化米粉白如雪如銀,細如絲如線。興化米粉凝聚了孝心、親情和兼濟天下的情懷,美食不只是舌尖上的盛宴,它還飽含情懷,這是很多饕餮者所不了解的。


興化米粉|馬俊傑攝

興化米粉是莆田市十大城市名片之一,質佳味美,且耐儲藏,便於攜帶,富於韌性,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家用、饋贈鹹宜,西洪等地生產的米粉暢銷各地。著名作家郭風說,如說米粉,當推興化米粉。現在很多地方都有「炒興化米粉」,我在福州的飯店裡吃過,製作方法與口味與莆仙民間大不相同。「興化炒米粉」才是正宗地道的興化米粉的莆仙吃法,而這種吃法北宋時就有了,真正的久負盛名。宋代文化大師朱熹來莆田講學時,嘗到「興化炒米粉」,不禁拍手叫絕說:「可口欲吞舌,美味實無窮!」朱子那種因為莆仙美食而想「咬舌自盡」的快意和幽默,每次想起,足以解頤。

以前鄉下都窮,難得吃一次興化炒米粉,吃的人一般要「顯擺」一下,選一處風口圪蹴(蹲)著,美食的香味就被風扯長了,直往小孩子的鼻翼飄。小孩子們嘴饞,就不遠不近地看著,吃米粉的人吃得滿頭大汗,孩子們不自覺地吞咽唾沫,然後喊一聲「真滾(滾燙)」。大人們看見了,就會說一句俗語調侃嘴饞的孩子:「別人吃米粉,你喊『滾』。」我有多少次喊滾或讓別的孩子喊滾的經歷,現在早不記得了,但米粉特有的香味常留心間。

莆仙鄉村裡,家家戶戶的米甕裡都備有米粉,小時候肚子餓了,等不及稀飯煮熟,母親會拿一小塊米粉,加上滾燙的米湯,燜幾分鐘,加一點醬油和花生油,這是我們兒時美食的快餐。逢年過節,家裡會製作豆腐,母親會用豆漿「燙」米粉給我們吃。有一次,母親還給我們做了豆漿炒米粉。先把米粉放入豆漿汆一下撈起,鍋裡放油炒豆芽,再加入撈起的米粉和切好的榨菜絲,翻炒均勻,拌上蔥油,上面撒一些炒熟碾碎的花生米。著名作家郭風晚年時對豆漿米粉還念念不忘,特地寫了一篇散文,看來興化米粉的味道可以穿越歲月的風塵,長留在舌尖和心上。


製作興化米粉|馬俊傑攝

兒時我吃的較多的是莧菜炒米粉。那時農村窮,栽種最多的蔬菜是芥菜和莧菜,這兩種菜產量高,食用期長,可療飢。就這樣,我們不經意間吃了很多「美食」。莧菜的汁液是紅的,仿佛就是為了搭配炒米粉而存在,炒熟的食品好像染了紅色一般,煞是好看。米粉柔軟,莧菜多汁而有嚼勁,兩種最簡單的食物搭配在一起,恰到好處。幾年前,我在海亭嘉苑的一家飯館又吃到這道久違的菜餚,連吃了好幾碗。

莆仙民間還有一種「蔥頭米粉」,就是在米粉加入油炒的蔥頭、薑片和豆豉的「三合湯」,據說是民間治療風寒感冒之良方,興化米粉華麗轉身為保健食品了。我讀郭風的散文集《汗顏齋札記》,發現莆仙民間七月半過普渡節的特殊風俗,把「行乞」來的豆腐和小白菜,家裡的興化米粉等,排在地頭,點香供奉地藏菩薩。當夜,各家就把供佛的小白菜、豆腐和興化米粉一起煮,每人一碗,以作晚餐。

炒米粉|網絡圖

中秋節時,各家要吃「芋頭炒米粉」。中秋節前,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送秋」,其中必備的一種禮物就是興化米粉;中秋節時,每家每戶都「做秋」,芋頭炒米粉這道菜是必不可少的。芋頭(一般是檳榔芋)去皮切塊,下鍋油炒,再加入肉絲、香菇、慄子等,加水燉二三十分鐘。芋頭爛熟後,加入米粉一起炒,一道莆仙特有的美食就做成了。我曾向民俗專家請教,專家說:米粉是雪白的,吃米粉的意思就是吃到鬍子白了,就是說吃了會高壽;莆仙方言中,「芋頭」與「熬」諧音,吃芋頭炒米粉表示「熬一熬」就到「頭」,寄望生活能夠時來運轉。故鄉美食背後的習俗真的耐人尋味,既含有良好的祝願,又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再苦的生活「熬一熬」就到「頭」了,一盤芋頭炒米粉的哲理勝過很多的耳提面命。

興化米粉裡包含了真切的祝願,莆仙民間一些節日,如冬至、春節等,一般都會準備一盤興化炒米粉。最常見的炒米粉,是加入豬肉、雞肉、蛋、香菇、蝦肉、冬筍、蔥、韭菜、芥蘭菜等佐料,製作方法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這裡我就不贅述了。

有一年莆田市的中考語文試卷就考了一道有關米粉的對聯,到現在我還記得。上聯是興化炒米粉傳千年八方享譽,下聯是莆田燜豆腐燴百味四海聞名,如果讓我加一個橫批,我會選擇四個字:熬製人生

延伸閱讀】以下資料轉自「莆陽印象」

   興化炒米粉是福建莆田著名的漢族小吃,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之一,莆田米粉,它是莆田(古代稱興化軍、興化府)的著名土特產,又是中國最早的快餐之一,價廉物美,名揚海內外,尤為海外僑胞所喜愛。人們美其名為「興化米粉」。由大米和水製成,是福建莆田傳統的特色名點。微黃色,細如絲,乾脆可貯藏。米粉產地以莆田市黃石鎮西洪和清江兩村為主。米粉以上等黃尖米製作最好,製作須經過9道工序。正宗興化米粉的特點,久煮易碎、細至1毫米、色澤微黃、煮炒易熟、飲食便利,獨具一種風味。

    北宋以來,一直為興化(莆田)之著名特產。系用特等大米精製而成。現主要生產有興化細米粉、銀絲米粉、快熟米粉和粗條米粉等系列產品。興化米粉,條細如絲,潔白如銀,質佳味美,且耐儲藏,便於攜帶,富於韌性,煮、炒、炸皆可,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家用、饋贈鹹宜,是饋贈親友和宴請佳賓之珍品,暢銷國內外。

    相傳宋治平間,興化軍(今莆田市轄區)主簿黎畛受命於朝廷。在興化治水,營造木蘭陂,好奇得力助手錢四娘因築坡失敗而投木蘭溪身亡,黎畛臨危不懼,前僕後繼親自主持工程。為了犒勞民興化米粉工,黎畛把祖上傳下的糙米粉加工手藝公諸於眾,還大量生產米粉。  莆田人對米粉的吃法,一般有湯米粉和炒米粉兩種,即把米粉加入本地的葷或素的佐料(如豬肉、雞肉、蛋、香菇、蝦肉、冬筍、蔥、韭菜、芥蘭菜等),煮熟就行,鮮嫩味濃。

 

莆田人對米粉的吃法,一般有湯米粉和炒米粉兩種,即把米粉加入本地的葷或素的佐料(如豬肉、雞肉、蛋、香菇、蝦肉、冬筍、蔥、韭菜、芥蘭菜等),煮熟就行,鮮嫩味濃。

湯米粉

是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簡便小點和盤菜,以及招待來去匆匆的客人的點心。炒米粉除日常點心外,還是逢年過節及宴席上的一道鄉土風味名菜,特別是中秋佳節「做秋」(嫁出去的女兒每年農曆八月份都要去娘家一次,孝敬下父母)的家宴上,都有一盤炒米粉,雅稱「炒銀絲」。莆田涵江的炒米粉風味獨特:米粉松韌,葷素俱佳,菜嫩味香。莆田涵江炒米粉曾榮獲福建省1985年「地方風味名優小吃」稱號。

蔥頭米粉

是米粉加入用花生油炒的蔥頭、薑片和豆豉的「三合湯」,叫「蔥頭米粉」,是民間治療感冒的家庭經濟良方。

豆漿米粉

就是豆漿煮米粉,是一種群眾性的早點或早餐。可以到豆漿店去吃,也可以買豆漿帶回家自己加米粉煮吃,還可以自帶米粉到豆漿店去衝豆漿吃。如是吃豆漿米粉做早餐的,往往以油條、芋粿等油炸食物為佐餐。

豆漿炒米粉

是以豆漿為湯,將米粉燙軟加入調料拌勻,上籠蒸片刻後撒點花生米,澆些香椿油而成。具有米粉鬆軟、香醇味濃的風味,經濟可口,是城鎮居民愛吃的一種夜宵點心或早餐,群眾稱之為「豆漿炒」。但「豆漿炒」的選料和製作頗有研究,如:米粉要選細而白的,炒熟後才能既松而軟;花生仁要炒熟碾碎,蔥要切成「蔥珠」,香椿葉要洗淨,晾乾,用花生油熬成「香椿油」等。

本公眾號原創文章推薦

舌尖上的仙遊丨老家芥菜飯,微苦的滋味如兒時生活……

舌尖上的仙遊丨度尾套腸,卷進了一晌午的美好慢時光……

舌尖上的仙遊丨蛾餅、蚮餅或海蠣餅

有一種美食叫「扁食」,具有鄉土特色的肯德基或麥當勞

閱讀丨遠離繭子的日子

時評丨外賣小哥求好評,你給拇指,還是巴掌?

中年是拒絕詩意的年齡,只會感慨不會感動,只有哀愁不會憤怒……

行走在湄洲島的遺風古韻中

凌晨五點:歲月靜好的夢中,很多人已經負重前行……

時評·作文丨母親被孩子鎖喉,中國式的教育掐住了誰的喉嚨?

時評·作文丨家長群有了群規!「戲精」家長們請停止你的表演……

陳婧妍媽媽,廖老師喊你抄一百遍家中官員圖譜……

在「莆田系」的一張舊地圖上漫步……

9月9日,一個時代的背影……

【時評·作文】00後:我們不一樣

【美文】黃山挑山工(外一篇)

【美文】剪一點秋光,剪一點詩情,給心靈……

【美文】很亮的秋天裡,我應當也是快樂的……

【美文】【雲裡風文學獎一等獎作品】流浪的扁擔

【作文】王清銘老師寫全國Ⅰ卷 2018年高考作文題

【作文】【2017年高考下水作文】王清銘:中國瓷、中國速度和中國氣度


        

                    王清銘老師公眾號   

         做有情懷、有溫度的自媒體

                  只做文學只做教育

                          語文公益

相關焦點

  • 【美食隨筆三篇】興化炒米粉、幹燜羊肉……
    興化米粉凝聚了孝心、親情和兼濟天下的情懷,美食不只是舌尖上的盛宴,它還飽含情懷,這是很多饕餮者所不了解的。 興化米粉是莆田市十大城市名片之一,質佳味美,且耐儲藏,便於攜帶,富於韌性,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家用、饋贈鹹宜,西洪等地生產的米粉暢銷各地。現在很多地方都有「炒興化米粉」,我在福州的飯店裡吃過,製作方法與口味與莆仙民間大不相同。
  • 又吃到了美味的炒米粉
    晚上下班一進家門媳婦說:「我在網上買的米粉到了,今天晚上咱們吃炒米粉吧!」「中,媳婦兒。我不挑食。兒子睡著了?」我看兒子沒在沙發上玩恐龍,問道。「是的,你動作輕點,我去做飯了。」「好的。」媳婦兒泡了一大盆米粉兒子睡著了我就有點時間洗衣服,打掃衛生了。我抽洗衣服打掃衛生的空檔,去廚房看了一下,媳婦兒居然泡了一大盆米粉。「媳婦兒,你泡的太多了,咱倆吃不完。」
  • 【火爆小紅書、抖音】39.9元搶正宗王小疆炒米粉,3包裝3包辣米粉醬!
    曾看過這麼一句話:「全中國,有多少小孩哭著喊媽媽,就有多少人的生活離不開米粉。」在現代美食食譜裡,沒人能夠拒絕米粉!「沒食慾」、「沒胃口」,一碗米粉就能解決!我第一次知道新疆炒米粉這神奇的東西,是在綜藝節目上~在新疆長大的迪麗熱巴,吃爆辣炒米粉時辣掉了隱形眼鏡,但還是不捨得放下筷子!!真正把辣椒看做心頭之物的人,絕不會辣到頭暈腦脹才開心。一定要辣的精緻,要辣得有層次感。
  • 全國包郵【新疆網紅正宗王小疆炒米粉】火爆小紅書、抖音的新疆美食來啦,3袋米粉+120g*3份辣米粉醬~
    No.1 辣我第一次知道新疆炒米粉這神奇的東西,是在綜藝節目上~在新疆長大的迪麗熱巴,吃爆辣炒米粉時辣掉了隱形眼鏡,但還是不捨得放下筷子!!通紅的醬,就問你怕不怕!新疆炒米粉的整個靈魂全在一鍋精彩絕倫的醬料裡。正宗的新疆炒米粉裡面的醬料除了辣到爆炸的辣子外,還會加入香料和中草藥來調味,他們和辣椒的碰撞,讓你在辣中吃出一種獨特的鹹香。
  • 武漢這10家正宗新疆炒米粉,辣到飆淚也要吃!
    他們家的米粉是用牛肉炒的,特別捨得放肉,這一點要表揚,一筷子下去都是Q彈的米粉和大片的牛肉。從店裡牆上滿滿的照片不難看出,老闆是多麼的熱愛新疆這片土地。在新疆丫頭子眼中,拌米粉是和炒米粉不相上下的存在,而拌米粉主要是配料和口感上的差異,沒有那麼多湯汁,加了炸黃豆、酸豆角等配料。
  • 涵江人竟然把米粉做出這麼多種花樣
    人們美其名為「興化米粉」。米粉以上等黃尖米製作最好,製作須經過9道工序。興化米粉的特點,條細而勻,色澤潔白,輕鬆晶瑩,煮炒易熟,湯幹均可,飲食便利,獨具一種風味。 北宋以來,一直為興化之著名特產。系用特等大米精製而成 現主要生產有興化細米粉、銀絲米粉、快熟米粉和粗條米粉等系列產品。
  • 莆田中秋習俗「芋君米粉炒」
    中秋節大家都要吃月餅、賞明月。但在莆田還保留著獨特的中秋習俗,因此當地節日市場賣得最火的不一定是月餅。 莆田人在中秋佳節有「送秋」、「做秋」和賞月的傳統民俗。如:月餅、白果(銀杏)、板慄、香芋(檳榔芋)、豬「戈」(豬蹄)、花生油、米粉等,親友之間也有互送月餅的。 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有宴席。富裕人家,山珍海味,香飄四座;尋常人家,也有「加餐」,以飽口福,俗叫「做秋」。但無論盤菜多少道,其中炒興化米粉和香芋是不可少的,俗稱"芋君米粉炒"。
  • 飯店的炒米粉為什麼那麼好吃?學會這幾招,你也能炒出好吃的米粉
    炒米粉在廣州是一道非常常見的美食,無論是在街邊的大排檔,還是在廣式茶樓裡喝早茶,炒米粉都是少不了的一道美食,在廣州很多人早上喜歡喝杯早茶,吃上一份炒米粉來做早餐,三五個老街坊一邊喝早茶,一邊聊天,晚上餓了,也喜歡點上一份炒米粉來做宵夜。
  • 來一碗,三鮮米粉
    先說他家的米粉是純手工切制的,寬約一指,說薄如蟬翼有點誇張,但也就三四張紙疊起來那樣薄,用筷子搛起來,看見每一根米粉都是半透明的,如脂玉般,待入口時,以舌尖相觸,米粉條仿佛是一層溫潤膠凍,微微彈跳,與舌尖唱和呼應,再稍稍用力時,它卻斷了,留下一抹細膩沙糯的觸感在口舌之間,融在湯汁之中,不需要咀嚼,又比咀嚼多出更多回味。
  • 為什麼最漂亮的新疆姑娘都在炒米粉店裡?
    如果你還沒嘗試過,相信這一篇一定能讓你胃口大開。新疆炒米粉出圈了在我上大學的那個年代,除新疆以外,全國也沒幾家米粉店。所以每當我給外地朋友飽含口水,激情澎湃地安利炒米粉究竟有多好吃時,多數會得到意外一致的回答,「新疆也有米粉?」
  • 『Ruby美食』舌尖上的年味~江西涼拌米粉
    對江西人來說,每天早晨,吃碗粉,或拌或煮或炒,一天的生活才算開始。而許多遊子歸鄉的第一件事,就是吃碗粉。江西涼拌米粉其實很簡單,煮好的米粉過冷水瀝乾後,放點醬汁,榨菜,香菜,花生米,辣椒是必不可少的,拌勻即可。家常版可以加些自己喜歡的配菜,吃的更營養。
  • 三鮮米粉 by 叫獸易小星
    奶奶告訴我,做肉茸要用刀背反覆敲剁,用機器是做不來的,而且剁得好的肉茸,會吸收湯汁裡的浮油,讓湯汁更為清澈,味道更為通透。 那時候,奶奶每天清晨都踮著小腳,踩著露水,端來兩碗三鮮米粉,我吃一碗,她吃一碗。她把自己碗裡所有的三鮮澆頭都撥拉到我的碗裡,一邊笑一邊看我吃,有時候看我吃得急了,就又連忙勻出半碗米粉,搛到我碗裡。
  • 太原「網紅」新疆炒米粉,爽辣米粉配冰鎮奶啤,吃完很過癮
    想一想之後會發現的確如此,單靠炒作火爆沒有人胃口的食物的網紅美食店經營不了多久,在太原也有不少的網紅美食店,而有一家網紅美食店格外吸引人們的目光,這家店叫初見新疆炒米粉,這家店在網絡上可以說是非常火爆,很多人都慕名前去打卡,那麼這家店是否只是徒有其表?
  • 呵,新疆炒米粉,你這是在玩火!
    迪麗熱巴曾經在節目中爆料說,自己被新疆炒米粉辣到隱形眼鏡掉出來過。但當節目組端上這個日思夜想的美味時,照樣吃得根本停不下來。在新疆,有一個普遍的說法「一個十八歲的丫頭子吃過的炒米粉沒有一噸,也有半噸了!」它是一切「不知道吃啥」和「隨便」的終極答案。
  • 湖南米粉 - 帶你盤點湖南各地米粉特色
    如果問一個湖南人,「你的家鄉有什麼非吃不可的美食?」米粉絕對會是答案之一。讓人眼花繚亂的味道和做法,也是米粉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之一。 只要涉及到吃,中國人向來是寸步不讓的。如果我說某某地方的米粉最好吃,其他地方的人一定會不服。「食無定味,適口者珍」,讓你吃得最開心的那一碗,就是最好吃的那一碗。
  • 幸福的家鄉味道:南瓜米粉和炒螺螄
    在深圳工作的裡田同鄉 「原野花開」 酷愛文字,一年來在簡書上寫了五萬多字,看了前陣子羊羊羊發的《別哭!
  • 吃掉這碗新疆炒米粉,可以跟四川人吹一年
    " 是新疆女孩的歡樂粉 " 女神熱巴也愛這口新疆炒米粉,上節目吃粉被辣到隱形眼鏡都掉了為保證粉的新鮮和口感,基本上3天就得空運一次,真是運費比粉貴!「一半勾子地獄,一半舌尖天堂」來形容炒米粉再合適不過。爆辣,是新疆炒米粉的口號。粗實的米粉和半碗料子都吃飽了紅油醬汁,入口就殺你個片甲不留。吃得呼吸急促、臉頰泛紅,這感覺還挺像戀愛了...
  • 被一碗江西拌米粉碾壓舌尖了!蘿蔔乾豆豉辣椒醬好吃到哭
    江西素有「米粉之鄉」的美稱而且江西是全國米粉銷量大省,保守統計,僅南昌人一天就要吃掉100噸鮮溼米粉,而整個江西省每日鮮米粉消費量在1000噸至1200噸之間,市場規模年產值達20億元。江西米粉出口也很厲害,出口的農副產品大多優質,也足以說明成色。因為江西人早餐主食就是米粉,不管是炒燙煮,只要加上香菜、辣椒、蔥花、花生米、肉絲,款款能引爆舌尖。
  • 【舌尖上的祁陽】涼拌米粉
    祁陽米粉影響三湘四水,並發散到雲、桂。曲米魚更是祁陽的「當家菜」。這些美食品類繁多,色味俱全,凡外地客人品嘗過祁陽菜後,都讚不絕口。今天,我們就請歐陽友徽老師來講祁陽涼拌米粉的味。涼拌米粉歐陽友徽 涼拌米粉是我家鄉一絕。 談起祁陽的涼拌米粉便口舌生津、饞涎欲滴。在夏令食品中,它別樹一幟,獨領風騷。
  • 桂林米粉VS烏魯木齊米粉
    吃湯粉,我是一定要配一根油條的,油條蘸著米粉湯吃,那是一絕,油條蘸上一點湯,狠狠咬一口,湯汁嘴角流出來,趕緊抽一張紙擦一下,接著吃,反覆幾次,一碗米粉一根油條,這就是一頓早餐。還有一種酸辣粉,酸辣粉跟大家吃得肯定不太一樣。酸辣粉是熬一鍋酸辣湯,用農家醃製的酸辣椒酸蘿蔔熬製而成,冒好的米粉澆上一勺酸辣湯,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