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宗教中,為啥信仰基督教的人多?不僅僅是因為入教門檻低!

2021-01-15 網易

2021-01-03 12:44:50 來源: 嘚啵嘚說歷史

舉報

  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但是,在三大宗教中,信仰基督教的人數最多,達到了23億,幾乎佔了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那麼,為啥信仰基督教的人最多?答案來了,這一點很多人沒想到!


  耶穌

  基督教的創建者是耶穌。

  耶穌出生於公元1年,木匠家庭,祖上是顯赫的以色列國君主大衛後裔。三十歲左右,耶穌開始傳道。後來,耶穌的一個門徒加略人猶大以三十塊銀幣將耶穌出賣,在逾越節前夜,耶穌在耶路撒冷城郊橄欖山上的客西馬尼園被非法逮捕,隨後遭到非法刑訊和非法審判,被交給羅馬帝國猶大省總督本丟彼拉多。彼拉多迫於壓力,釋放了強盜巴拿巴,而將耶穌押到城郊名叫各個他的地方,釘死在十字架上。

  基督教以聖經為藍本,核心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穌基督的救恩,充分彰顯了上帝對全人類和整個宇宙舍己無私的大愛。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那麼,基督教為啥會成為教徒最多的宗教呢?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羅馬帝國

  1、最開始的時候,古羅馬帝國對基督教採取相當嚴格的逼迫,在尼祿皇帝時達到了頂峰,因為尼祿皇帝把自己焚燒羅馬城的責任轉嫁到了基督徒的身上。當時的政策方面對基督徒的政策就是屠殺,抓去坐牢,焚燒聖經等等,也就是施行極為殘酷的迫害政策。但是,當時的很多基督徒卻堅持到底,寧死也要信靠上帝。 後來,基督教徒已經支配了許許多多帝國的重要領域,對於皇帝來說,他的顧問,封疆大吏,甚至貼身警衛都是基督教徒了。在這種情況下,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將基督教徒列為國教。當基督教徒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後,基督教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會。

  2、羅馬帝國分為東西羅馬兩個國家後,基督教也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因為東羅馬帝國遭受伊斯蘭教的侵襲,天主教為了收復被伊斯蘭教侵佔的土地,發動了十字軍東徵。在東徵的過程中,基督教徒積極傳教,讓基督教義走得更遠,入教的人越來越多。

  3、大航海時代開始後,西方列強開始了殖民時代。如何統治被殖民區域?從精神上徵服他們是最好的辦法,而基督教是最好的宗教。就這樣,基督教在被殖民地快速普及起來。


  耶穌

  4、基督教入教門檻低,不像佛教那樣,需要過著清規戒律的生活,非常適應人們的生活。

  5、強調神的啟示,是神與人的溝通,神對人的關懷與愛。這一點簡單易懂,人們很容易接受。

  6、一個人不管以前做錯了什麼,只要皈依基督,只要虔誠向基督懺悔,所犯之錯一筆勾銷,變得像一個新生兒一樣純潔,從此在教徒中就會獲得尊重。

  7、救贖永生的應許,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一點。基督徒相信所有的人們都將會接受末日審判,每個人都將接受上帝的裁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歸宿,戰戰兢兢的等待上帝嚴厲的刑罰。而基督徒這是不害怕,一切的罪過由耶穌來替他們承擔,耶穌是基督徒的替罪羔羊。經過審判,異教徒都會進入地獄,基督徒最終升入天堂。【參考資料:《西方教會史》、《東方教會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的宗教信仰:神道教、佛教、基督教
    日本是一個多宗教國家,而且還能融各種性質不同的宗教文化混合併存於一體,彼此安然相處,互不幹擾。作為信徒,可以信仰一種或同時信仰幾種宗教,不存在彼此之間的相互排斥和對立,宗教在這個國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調和。 神道教、佛教、基督教是日本的三大主要宗教,其次還有天理教、圓應教、易道教等許多小宗教。
  • 論中華民族的宗教信仰問題
    世界上多數民族都有著自己的信仰,而且這種信仰比較具有唯一性。公認的世界性三大宗教為: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其實中國的道教也可以稱為世界性宗教,但影響力遠不如前三大宗教。比如俄羅斯多信奉東正教,西歐各國多是基督教,和天主教,另外還有個猶太教。雖然他們都信上帝,但此上帝顯然非彼上帝。可以說他們互相之間的信仰完全不同。
  • 一個無神論者看美國的宗教信仰
    中國的留學生在來美之前基本上都沒有宗教信仰,這些從「無神論國家來的迷途羔羊」正是各種各樣的基督教教派的拉攏對象:免費英語輔導、免費食物、聚餐會……種種手段,讓人想起一百年前那些在中國拿著奶粉、麵包傳教的外國傳教士(因此在我的家鄉,入教被稱為「吃教」),都是針對著中國人愛貪小便宜的性格。也有的人入教則是出於實際的考慮,覺得只有加入某個教堂才能融入美國社會。
  • 印尼人信仰的六個宗教簡介(上)
    Gereja Katedral : 大教堂印尼的王國及殖民統治時期是宗教傳播的關鍵時期,因此一直以來印尼人都會信仰一個宗教,包括身份證上面,宗教也是必填的一欄,因此宗教對於印尼人的生活帶來非常深遠的影響。印尼國家五項原則潘查希拉的第一個原則就是「信仰獨一真神」,這代表宗教信仰不只是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同時根深蒂固地影響了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理念。
  • 前基督教時期英國怪異而奇妙的宗教習俗和信仰
    基督教在英國建立了自己的時代。羅馬人可能在基督死後10多年就徵服了這個島,但直到公元6世紀,這個新宗教才暫時控制了英國社會的某些階層。公元597年,羅馬教皇格雷戈裡大帝派聖奧古斯丁到肯特的埃瑟爾伯特宮廷去皈依異教徒撒克遜人。奧古斯丁大獲全勝,而艾瑟爾伯特開始了基督教對撒克遜英國的統治。然而,英國有著幾千年前基督教的宗教信仰和習俗。
  • 劉櫻 | 從日本家紋看日本人的宗教信仰
    日本家紋數量大、種類多,是日本特色文化的產物。從日本家紋中的自然紋、動植物紋可以看出日本民族崇尚自然之情;日本家紋中的神紋、寺紋等體現出日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根據取材和紋樣可將家紋分為自然紋、植物紋、動物紋、器具紋、建築物紋、紋樣紋、文字紋、符號紋這八類;根據時間界限將家紋分為傳統家紋與現代紋章;根據宗教信仰可將家紋分為神紋、寺紋及其他教紋等。日本是一個多元宗教信仰的國家。據統計,日本信仰宗教的人數是總人數的兩倍之多。不難看出,日本民族的宗教體現出兼容的心理特性,一個人可以同時信奉多種宗教。
  • 羅德尼·斯塔克論《基督教的興起》:疫情、社會關係與宗教
    在許多人看來,皈依宗教的行為是全然基於個人的精神信仰。隨著個人對於上帝和宗教的頓悟,人們選擇做出「信仰之躍」,成為教徒。然而,美國社會學家羅德尼·斯塔克從社會學的角度檢視了基督教崛起的歷史,並察覺到基督徒數量的發展和變化與歷史事件、社會關係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世界三大宗教與中國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對比表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創建年代公元前589年公元33年/公元29年公元622年發源地死後第三天從石窟墳墓中復活。目前信徒約2.4億人,主要流傳在亞洲,如日本、泰國、緬甸、斯裡蘭卡和中國(喇嘛教也屬佛教,聖地在拉薩)。基督教:
  • 拜祭祖先與基督教信仰
    其實中國人很矛盾,一方面說要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醫學和教育,另一方面又充滿排外的仇恨,認為洋教來華是侵略,「多一個基督徒,就少一個中國人」,認為基督徒跟中國人是對立的,這是狹隘和保守的民族主義者提出來的;可惜的是,不少中國基督徒受到影響,竟然同樣採取對立、抗拒中國傳統文化的立場,反過來認為,基督徒不能跟隨中國的習俗和文化,結果造成基督教信仰和中國文化對立,彼此相互排斥。
  • 350多位宗教領袖支持拜登恢復美國的靈魂:基督教是沉睡的巨人
    一個名為「信仰2020」的團體在其網站上寫道:「信仰2020正在提高人們的意識,動員基於宗教信仰的美國選民參加投票,並盡我們的力量恢復美國的靈魂,我們是一群尋求變革的獨立人士和保守派人士。」「信仰2020」得到了不同宗教信仰領袖的支持,包括基督教、猶太教、錫克教、穆斯林和其他宗教。
  • 基督教宗教力量的撤退和東正教的戰爭使歐洲人穆斯林化
    十字軍在阿蘇夫戰役的勝利是,基督教宗教力量的撤退和東正教(或其追隨者,就是伊斯蘭教同盟)的戰爭加劇了歐洲人的穆斯林化,使歐洲本土的穆斯林數量迅速減少。你沒有看錯,是迅速減少,而不是減少,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最後,我也想問句,《權力的遊戲》的冰原狼們為什麼不願意加入劇中?
  • 世界三大宗教的由來
    世界三大宗教分別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下面我們就來講講它們的歷史。第一,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生於今尼泊爾境內的藍毗尼,是釋迦族的一個王子。關於他的生卒年,在南、北傳佛教中,至今仍有種種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生於公元前6至前5世紀間。
  • 誕辰成為基督教聖誕節的古波斯太陽神密特拉
    密特拉教伊朗文化的密特拉被希臘-羅馬文化接受後形成了一種新的信仰:密特拉教。密特拉教是一種神秘主義宗教,是東方與西方文化的奇特混合物。密特拉最初進入希臘人的視野是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徵後的希臘化時期,希臘人把他等同於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赫利俄斯(把其它宗教系統的神與自己的神聯繫起來是希臘人的傳統)。
  • 美國信仰的是自然神論,而不是基督教
    潘恩宣稱:「基督教體系的信仰是對常識的一個侮辱。為什麼人們怕思考?」他尤其反對現世的宗教權威:「一切國家的教會機關,不論是猶太教的,基督教的或是土耳其教會的,在我看來,無非是人所創造出來的,建立的目的是在於恐嚇和奴役人類,並且藉此來壟斷權力和利益。」潘恩最有名的一句話是「我的祖國是世界,我的宗教是行善」。喬治·華盛頓在讀過潘恩的《常識》之後,堅定了獨立戰爭的想法。
  • 世界信仰最隨意的國家:同時信仰多個宗教而相安無事
    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民眾都有宗教信仰。如歐美國家的民眾多信仰基督教、猶太人信仰猶太教、中東地區很多國家和印尼等國信仰伊斯蘭教、印度等國信仰印度教。對於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民眾來說,宗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他們對一個宗教基本上從一而終,就是開始時信仰哪個宗教,到死一直是信仰這個宗教。
  • 東南亞華人的宗教信仰
    來源:鳳凰佛教 2015/09/10 核心提示:多元共存且兼容並蓄是東南亞華人宗教信仰的顯著特徵。例如,在有些東南亞國家,其政府頒布政策,鼓勵華人與原住民通婚,並改變宗教信仰;也有一些當地華人基於自身的安全,皈依當地主流宗教;更有一些華人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轉而信仰其他宗教。 東南亞華人在適應當地生存環境變遷的過程中,其宗教信仰也同樣經歷了吸收當地宗教信仰文化的成分的本地化過程,從而有別於中國本土的傳統宗教。
  • 世界三大宗教,為什麼只有佛教,能在中國紮根
    1、佛教是一個讓人看破紅塵,出家歸隱的宗教,這個和中國本土的道教、儒家特別相似,而伊斯蘭教、基督教是一個讓人出仕的宗教,不提倡歸隱,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不相符;2、佛教理論涉及範圍廣泛,與中國哲學思想有很多地方互通,而基督教、伊斯蘭教,相對的理論較少,我們熟知的就是新約、舊約、古蘭經,與中國理論接觸的面積太小;3、佛教是多神的宗教,中國的古神話也是多神的,而基督教
  • 從野獸的信仰到羅馬國教:基督教的逆襲靠的是什麼?
    雖然手段有些不近人情,我們也可以在歷史中進行批判,但是也要認識到當時的情境,避免簡單化理解。統治階級對基督教的迫害持續了3個世紀之久,不知道多少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基督徒們為了躲避災禍,只能在地下墓穴等隱蔽的地方舉行宗教儀式,以隱蔽的方式繼續傳教。儘管如此,基督教並沒有被消滅,反而如星星之火,在羅馬帝國到處傳播。
  • 歷史的槽點—美國宗教信仰執著性的由來
    這些人跟詹姆斯敦的移民又有什麼不同呢?這個得從英國和歐洲大陸的宗教分歧說起。西方人的信仰是什麼?好多人都說是基督教,或者天主教。您可記好了,這倆可不是一回事兒。咱們中國叫「泛神論」,哪路神仙咱都燒柱香,誰也不得罪,指不定哪片兒雲彩有雨不是?什麼都信其實等於什麼都不信。所以在咱們看來,你們不是都信上帝麼,那肯定是一家兒的啊。
  • 奧古斯丁的宗教信仰與世俗智慧
    他生活在基督教佔統治地位的西羅馬帝國晚期,是通曉古希臘哲學的神學家。他認為,人是萬物的中心,上帝為人而造萬物,意志意味著信仰與情感,能熱情急切地斷定某種事物為真,而且都有其倫理價值,一個善良的人首先應該充滿愛和有同情心。奧古斯丁分析,人們行動依賴於自己的意志,當亞當自由地選擇了犯罪,人類人性就深受其害,所以,人都無法避免犯罪,自然應受天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