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上碰過釘子也賺過錢,曹德旺為什麼選擇終身不碰房地產

2020-12-14 騰訊網

01 在房地產上栽過跟頭

1991年,福耀股票成功發行,募集了2千多萬元的資金。當時公司有人建議參股IT業,有人建議做房地產,有人建議多元化經營。福耀內部討論結果是聽從縣政府的建議,涉足房地產,開發福耀工業村項目。這是福耀涉足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

然而在與工程承包方省一建的合作中,問題疊出,先是省一建將本該由自己的直屬施工隊施工的作為基礎工程部分的地下室外包給了第三方(非直屬的第四分公司,簡稱「四建」),該施工方違章作業導致地下室漏水嚴重。

福耀認為對方構成違約,要求對方退出該項目,按已做工程量驗收結算。省一建同意退出,但雙方在地下室施工是否符合驗收條件問題上產生分歧。福耀方面認為地下室嚴重漏水,不符合驗收條件,要求對方修復。省一建看到收到的尾款不過幾百萬,而修復地下室則要花費七八百萬,於是雙方對簿公堂。

雖然最終雙方互有勝負,各負一半責任,案件最終以最高法院出面調解結案,最終福耀不但還是給了省一建幾百萬的尾款,地下室的漏水最後還是自己另找工程隊修好,工業村才得以投入使用。該項目使福耀直接損失3000多萬元,直接與間接損失共達到近億元人民幣。

曹德旺對於房地產這個行業,實際上有著自己很深刻的見解。在創業之初,福耀各地的廠房及曹德旺自己早期的住房都承包給一個閩侯的房地產承包商來做。

曹德旺

上世紀80年代,福耀玻璃的前身——閩融上海耀華玻璃工業有限公司(合資)在福清宏路鎮建設辦廠時期,曹德旺曾和一位閩侯縣的建築承包商合作退土方事宜。剛開始,閩侯人根據當時建築行業的潛規則,其依靠該項目所在地某鎮長和書記的關係,先以低價把承包合同拿到手,然後採取拖延開工的方式,通過給項目負責人送禮等「做關係」的方式再來修改合同,提高退土方的單價,再全力開工。

但沒想到他碰到了曹德旺這個講原則的「軟硬不吃」的人,因為曹德旺不但有介紹人某鎮長的股份做擔保,保證工程進度,而且也摸清了當時退土方的市場價格。對其中的貓膩有心理準備,於是堅決不肯修改退土方價格。

鎮長和書記也拿曹沒辦法,按合同的賠償,宏路鎮的股份沒了是一回事,若縣裡知道了,兩人的烏紗帽可要不保。最後兩個鎮領導只好傾力支持閩侯人,把此前延誤的工期趕回來。

那段時間,閩侯人非常不爽,逢人就說曹德旺這個人跟狗一樣。傳到曹耳朵裡,曹微微一笑,說:我的確是屬狗的。

當所有土方工程完工後,閩侯人來結帳,自認倒黴,沒想多講什麼。但曹德旺把他叫到辦公室,對他說:

「閩侯人,我挺欣賞你的。」

閩侯人哭喪著臉,以為曹在諷刺他,很不高興。

「來,先喝一杯茶。」曹給他倒了茶,遞給他。「這次的合同,我原本是打算3元和你籤的,我了解過市場行情,沒想到你自己報了個1元,最後還同意了縣長的8毛錢,搞得我摸不著頭腦。」

「唉,不說啦,曹總。」閩侯人一臉沮喪。

「後面還玩什麼貓膩嗎?」

「哪兒敢,全按照實際面積來的。」

「你前面做的事,我理解,你也是不得已。這樣吧,這次你的教訓也夠深刻了,我相信你也記得很牢了。土方呢,我按每立方2.8元付給你。」

曹嚴肅地說:「再出什麼紕漏的話,我就跟你不客氣。要記住,我是老闆你是打工的,我不會讓你虧本。那種你哭我笑,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行為,不是我的風格。」

「真的,曹總?」閩侯人一下從座位上跳了起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按每立方2.8元付給我?」

曹點點頭。「不過,以後你要注意,如果再碰到一個像我一樣軟硬不吃的人,你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謝謝您,曹總。謝謝,謝謝!」閩侯人千恩萬謝,就差沒下跪了。

從那以後,閩侯人就跟定了曹德旺。

曹德旺在其自傳《心若菩提》中寫道:

「自福耀的第一個工廠開始,福耀集團的所有廠房有90%都是閩侯人蓋的,不僅福清的,遼寧的,重慶的,上海的,湖北的,廣州的,幾乎所有的廠房都是他蓋的,就連我現在住的這個房子也是他幫我蓋的。早期跟著我,後來他去成立房地產公司,成了影響一方的地產商,現在的財產也幾十億了。」

「閩侯人的事,也給了我一個教訓。從那以後,我總是叮囑下屬,籤訂合同時,甲乙雙方是平等的,雙方要相互尊重,你不要騙我,企圖從中牟取暴利,我也不欺負你,充分尊重你的勞動,一定要弄清對方的成本。這條不成文的規矩,一直延續到現在。福耀的供應商不論大小,都樂於和福耀做生意的原因,其中就有一條和福耀做生意,雖然賺得不多,但總是有賺,而且付款及時。」

02 曾和同為福清人的某大房地產商有過芥蒂

1987年,當時的福建省體委主任王某要在福清東張水庫辦「國際龍舟邀請賽」,拉曹德旺冠名贊助,福耀公司以5萬元贊助頒獎儀式及獎盃費用,並說好由福耀公司發「冠軍獎盃」。雙方談妥並籤了合同。後來,省體委拉到來自印尼的外商以融僑基金的名義的60萬港幣贊助。無論是資金數額還是外商的影響力,都比福耀公司的大得多。於是省體委突然變卦了,冠軍杯的頒發權自然要易主。

曹德旺很氣憤,認為自己籤合同在先,冠軍杯頒獎權自己買定了,省體育局這樣做不地道。他派公司的公關部經理與之談判。並給出談判條件:要出讓冠軍杯,體委必須把錢退回,加上利息,同時要登報導歉。

體委當然不幹,採取拖延戰術,拖到比賽日當天,派人給曹德旺送來請柬請其頒「冠軍杯」。曹德旺當然知道這是對方在「忽悠」,決定將計就計,親去探個究竟。

走進賽場到主席臺一看座次安排,曹德旺就知道自己又上當了。印尼的外商也出席了,坐在省人大主任、分管副省長之後的第三位,而他被安排在了副省長旁邊的第四位。

曹德旺也不吭聲,坐下來,一邊與副省長聊天,一邊耐心地看完所有比賽。然後是頒獎,冠軍、亞軍、季軍杯,等被叫到上臺頒發紀念杯獎時,他從禮儀小姐手中接過獎盃,將要頒給澳大利亞隊隊長時,突然一揚手,將獎盃扔進了東張水庫……

福清東張水庫

這件事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後來曹德旺為討個說法還驚動到省裡,被要求「寫檢討」,此後因當時的省體委主任退休、當時的福州市委書記「力保」而不了了之。這件事看出曹德旺執原則之剛,但從此也和該大房地產商有了心結和芥蒂……

03 曹德旺並非沒有涉足房地產

其實,曹德旺並非沒有涉足過房地產。因為偶然的機會, 他購買過房產,但從此次事件可以看出他確實無心投資房產。

1991年,福耀籌備上市,當時向社會公開發售股票共1600萬股,每股賣1.5元,發了2400萬元,很快銷售一空。興業銀行,福清縣、福州市、福建省的一些部門領導、各級機關幹部以及媒體人等都紛紛買了股票,但過了兩三個月,社會上開始傳播流言說福耀股票不能上市,曹德旺圈了錢想外逃。

於是持有福耀股票的各級官員紛紛給曹打電話,叫其想辦法收購自己手中的股票。當時的福耀股票私下交易價已從1.5元漲到2.5元,曹德旺很無奈,他上哪兒找這麼多買家?他找自己的妹妹幫忙向社會籌錢,借1-2分的利息向社會借錢,以每股2.5元的價格不知不覺回購了400萬股福耀股票。

當時曹欠了一屁股債務,承受了巨大的壓力。1992年,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才得以將手中的股票抵押給興業銀行,用興業銀行的貸款還了大部分的「高利貸」,減輕了很大的壓力。

1993年6月,福耀成功上市。首日開盤價44.44元,最高時達到44.60元,收盤40.05元創下了福建首批上市公司股票的天價。

曹德旺當時個人持有法人股17.25%,加上公司獎勵的85萬股以及前文提及的通過各種渠道收購的400萬股,曹總共持有福耀玻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近500萬股股票。上市當天曹一算,不僅還清了所有債務,而且竟然有近2億元的進帳。

曹打電話給我妹曹華,要她盡最快速度將其手頭上的股票賣掉,唯恐失去一個發財的機會。回到福州,有個地產商來找曹德旺,希望能幫忙買下他們計劃開發的一些樓盤的預售房。

「可以轉帳嗎?」曹問。

「當然可以。那麼多的錢不轉帳怎麼辦?」

這下,曹德旺又解決了從股票退出的資金怎麼拿回家的問題。就這樣,曹德旺將股票賣出還清債務,將大部分錢買了上述的物業,還餘下幾千萬。

又過了一年,地產商又來找曹德旺,請求曹能不能把其購買的車位賣回一部分,因為樓盤沒有車位房子不好賣。

「可以呀。」曹德旺說,「我從沒認真考慮是否要投資房產。買了這些房產後也不知該怎麼賣掉。如果您想要回去,就將買賣合同改為貸款合同,利息按銀行貸款標準計,您可以將賣給我的房產全部拿回去,只要按期把款還給我即可。」

地產商十分高興,他按曹德旺的提議收回了此前賣給曹德旺的全部房產,曹又賺了幾千萬利息,後來因為收息需繳所得稅。按當時國家規定應由付款單位代扣,地產商佩服曹的為人,自己掏錢替曹德旺承擔了這部分的所得稅。

04 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專精」的經營哲學

以上我們說到曹德旺與房地產行業的各種淵源,但歸根結底,筆者認為曹德旺選擇終身不碰房地產的原因是來自其立志在一個行業深耕的「專精」的經營哲學。

這不但體現在他堅持做實業 ,做中國人的玻璃 ,而且立志要把玻璃做到世界頂尖,業務遍布全球市場,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繁榮。也因此曹數十年如一日,在一個行業專心深耕,不旁騖,創業過程中做出了諸多開創性的貢獻。

《心若菩提》裡寫道:

福耀在創立初期,曾經涉足房地產、IT、玻璃、貿易、裝飾、高分子、加油站等多種領域。期間,高分子、工業村等項目相繼出現問題,一度使曹德旺焦頭爛額,找不到企業的發展方向。

全球知名營銷大師艾爾·賴茲(Al Ries)有一本暢銷書叫《聚焦法規》,曹德旺看過這本書,書中引用了這樣一個例子:

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有1.5億公裡,非常遙遠,太陽輻射面太大太散,那麼大的威力傷害不到我們。但是,如果有一個小孩子用一面鏡子放在沙灘上收集陽光,將陽光收集變成一束光,再將這個光束射向地板或者是石頭,光束所到之處不論什麼都被融化掉。這,就是聚焦的力量。

曹德旺認為,人的時間、精力、經驗、資金都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時間、資金、精力和經驗發揮到最大的效率,就得像小朋友手中的鏡子,將發散的太陽聚集成威力無比的光束一樣,集中精力、集中資金、集中時間,如拳頭一般,專打一點。這就是專業化。因此,企業經營和聚焦是一樣的道理,多元化是經濟落後的一種產物,而專業化是現代化的一個特徵。

在嘗試多元化經營鎩羽而歸之後,曹德旺面對IT、房地產、股票等各種誘惑,始終保持清醒,下定決心選擇製造汽車玻璃作為主業,並為之奮鬥終生。

在2018年9月初的一次央視節目上,主持人問:曹總一直深耕玻璃行業這個看似利潤不大的行業,為什麼看著房地產和網際網路這兩個不斷造就富豪的領域能不為所動。曹德旺回答說:其實有很多人都讓我去做房地產,但是我不想去做,因為我覺得是那不是我應該去做的事。還有投資網際網路這些,我做企業不是為了錢,我不能去把自己的名聲搞壞了,這種事我堅決不會去做!這樣我可能會顯得很土,跟不上時代,但是我不在乎,土就土點唄,無所謂的。

某次採訪,記者在介紹過程中偶然將曹德旺與李嘉誠作比較,曹德旺表示很不以為然,說:別拿李嘉誠跟我比,我不做房地產,我不為錢,我捐了八九十億給國家!我賺的錢也是捐掉,為什麼拿我跟他比呢?我是實業家,對那些為了錢的人不屑一顧!

對於幾年前李嘉誠將旗下企業的業務重心轉向歐洲,逐漸從大陸市場全身而退,曹德旺進一步批評道:「他在這件事情上帶了個壞頭,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作為一個中國人,就算是國內經濟不好,也不應該撤離。你是一個中國人,帶了一個這樣的壞頭,很多中國房地產企業家都跟著他要跑了……這裡是你的祖國。你應該與祖國共存亡。國破家何在啊?」

參考資料:《心若菩提》,曹德旺著,2017年1月第一版。

相關焦點

  • 為何大家抱怨「錢不好賺」?市場上的錢都去哪了?曹德旺直言不諱
    其實,「經濟不景氣、錢難賺」這些詞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經經常出現在我們耳中,那麼為什麼大家總是在抱怨錢難賺?市場內的錢都哪裡了?作為實體行業的領頭人,福耀玻璃廠的曹德旺說了實話。如今的人,總是說錢不好賺,然後奔走於各個行業之間,希望自己能夠找到合適的賺錢機會或者一份高收入的工作。
  • 人們抱怨錢難賺,社會上的錢被誰賺走了?曹德旺「說出真相」
    此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都開始抱怨錢難賺了。 基本上每個人都在努力工作,也在拼命攢錢,但是到頭來卻攢不下多少錢。社會上的錢都去哪了?為啥人們總是抱怨錢賺得太少?當我們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首先弄清楚到底是誰創造了財富。人們認為是成千上萬的工人創造了財富,但這個說法並不準確。財富不是由個人創造的。準確地說,財富是由公司創造的。
  • 為何大家都抱怨「錢難賺」?全社會的錢都去哪了?曹德旺說出實話
    自從多地出臺政策去鼓勵擺地攤之後,很多實體店主都抱怨原本錢就難賺,這下更難了。其實,「錢難賺」這個話題應該是近幾年我們常常提到的一個話題。為何越來越多人開始抱怨「錢難賺」?全社會的錢都流進誰口袋了?曹德旺說出大實話!
  • 看看曹德旺背景,父親、哥哥身份全都不一般
    它就是製造業的「領頭羊」福耀玻璃,而創始人曹德旺在國人心中一直都是一位良心企業家。說起曹德旺,很多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應該就是「首善」這一稱呼。事業成功的同時,曹德旺一直積極參與慈善活動。有數據統計,曹德旺累計捐款金額已經達到上百億之高了,說他是「中國首善」其實也不為過。對於富豪的發家史,不少人還是非常好奇的。
  • 現在買房的話,5年後房地產市場會成什麼樣?曹德旺早已說出看法
    對女性而言也會選擇有房子的男性作為混配對象。或者就算不結婚,自己有一套房子也會安心不少,因為現代社會壓力那麼大,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無疑是一種非常讓人滿足的事。其實房子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執念,這種執念的程度就好像一個人沒有要套房子,就註定沒辦法過好這一輩子似的。
  • 曹德旺不是做房地產「那塊料」,結果中國多了一位優秀的實業家
    如今說到曹德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曹德旺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而且也是一位非常受人尊重的慈善家,截止目前,曹德旺累計捐款的金額已經超過110億,成為中國捐款最多的企業家之一。
  • 曹德旺怒批房地產,馬光遠卻譴責「磚頭說」,稱其在害老百姓!
    過去幾年間,曹德旺一直在抨擊房地產,抨擊的言論一直為大眾所熱烈討論。他曾經勸年輕人不要太早買房,說未來的房子賣不掉也租不出。去年,他又說,經濟艱難的根源還是在於房地產,應該削減那些不應該、虛假的投資。曹德旺對房產也有自己的看法,他總是設身處地的為百姓發聲,曾經不止一次的公開譴責房地產市場。他認為,房產行業就像一個危害人們幸福生活的毒瘤,是一場經濟泡沫,更是實體行業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實體經濟之所以困難重重,根源還是在於房地產,因為社會上的大量資金都流入了房地產行業。
  • 港圈的「另類」富豪,堅決不碰房地產,不住自家的豪宅愛住酒店
    香港的富豪圈大多數都是以房地產起家的,就比如說香港的四大家族。不得不說,房地產這個行業來錢還是非常快的,同時趕上了房地產市場的紅利期的話,不管是房地產開發商還是炒房客都賺得盆滿缽滿。雖然看起來香港富豪在近幾年已經的名氣已經被內地富豪趕超很多,但是實際上香港富豪的財富遠不止公開的那麼多,按照劉鑾雄的話來說就是香港富豪不太看重紙面財富罷了。還有一位香港富豪他的身家高達千億,也是能夠排名香港前十的富豪。但是他是港圈富豪中鮮有的不靠房地產發家的企業家,並且還稱房地產這個行業來錢太快,根本看不懂。
  • 自從巨人大廈失敗後,史玉柱決心這輩子不碰房地產,不建高樓
    說到史玉柱,大部分人就會說這是個騙子,這是個大忽悠,腦白金、黃金搭檔都沒有用,我敢說,說這些產品沒用的,百分之九十都沒有用過。今天我們暫且不討論產品好壞,單論史玉柱這個人,他到底有什麼本事,能夠讓世人爭相鄙視,卻又賺得盆滿缽滿呢?
  • 李嘉誠賺錢的兩個行業:房地產賺投資的錢,另一個行業賺女人的錢
    其中最賺錢的兩個行業還是要屬房地產和日化線美容行業,而屈臣氏就是長江和記有限公司的一個保健美容品牌。而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陌生!房地產行業在過去的幾十萬當中是刺激經濟增長和帶動其他行業的收入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也讓非常多的人賺到了財富。而李嘉誠在房地產行業賺取的財富也是出了名的!
  • 曹德旺:人民幣升值得很厲害 福耀在出口上幾乎沒有賺到什麼錢
    對於新能源汽車這一投資風口,曹德旺表達了擔憂,「新能源汽車行業這塊可能已經累積了一定的泡沫,可能最後又會浪費很多錢。」展望2021年企業面臨的外部形勢,曹德旺認為,對於2021年的經濟形勢,不能盲目樂觀,也不要悲觀消極,而是做好足夠的思想準備勇敢理性得面對。「尤其是企業家在做投資的時候,要以市場真實需求為導向進行投資。如果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生產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又堆在那裡。」
  • 曹德旺先生語錄
    有關曹德旺先生具體信息不作概述,這裡僅整理了曹德旺先生接受各媒體採訪時的語錄,分享大家。 (一)記者問道:「假如您手裡有一億現金,您會把他借給什麼樣的年輕人創業」 。曹先生答道:「我什麼人都不借,從業到現在我捐了一百多億出去,沒有借別人的一分錢,誰都不能借的,我勸網友們,真正創業,私人的錢不能借,一定要用自己口袋的錢。
  • 曹德旺:我看不起他
    最後,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李嘉誠走向成功,才有資格站在頂峰上。李嘉誠在香港的影響可以從這個例子中看出。曾經有個學生在文章中這樣寫道:「李嘉誠,李家的城,我的家鄉就是李家的城。」李嘉誠在內地也是名聲遠揚,先不說蟬聯15年首富,讓人深通惡絕的就是引進了公攤面積。當然,讓人好奇的是,李嘉誠究竟隱藏了多少財富,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那麼,為什麼這樣一個優秀的商人會成為人們唾棄的對象呢?
  • 董明珠、曹德旺觀點一致
    對此玻璃大王曹德旺也曾怒斥房地產行業,表示「錢都流進房地產裡面去了,人們都在談論房地產和房價,實業一年的辛苦不如炒一套房賺得多,還有誰去做實體經濟?」,並且在接受《新京報》的採訪時也表示:「與發達國家的競爭,製造業一定不能丟掉,不要搞那麼多房地產!要知道,房地產把房子蓋出來,房價越高越有人搶,還不愁房子賣不出去。
  • 經濟學家郎鹹平:房地產的「造富神話」該停了,只有實業才能興國
    最近經濟學家郎鹹平先生在參加節目時,表示房地產應該回歸理性,房價不應該再繼續上漲。因為在最近的7.30大會上,政府明確表示「不再通過房地產拉動短期經濟,要徹底貫徹房住不炒」。因此,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國家對於房地產調控251次,相比同年多出31%。
  • 「疫」流而上,房地產又想「壞事變好事」?
    回到中國房地產,疫情大敵當前,售樓部關門不大吉,工地停工不動土,行業危機四伏。連一向對房地產沒好印象的曹德旺先生都承認,疫情對服務業,加上房地產業打擊沉重,因為房地產借了那麼多錢,成本也不低,不讓賣房子少了現金流,日子怎麼過?
  • 現在的中國什麼錢最好賺?房地產已經落伍,這3個行業風口來了!
    當下中國哪個行業的錢最好賺,如果把這個問題放在前些年,房地產當仁不讓。這一方面是因為在高房價下,房地產行業的利潤空間很大。而另一方面是因為前些年房地產賺錢確實不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手裡的錢買房,然後坐等升值就行了,往往一套房子就有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的利潤空間。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這些年很多人都在房地產行業賺得盆滿缽滿。只不過,現在的房地產發展勢頭已經放緩,市場需求增速慢了,房價上漲空間也小了。
  • 為什麼曹德旺敢站出來而姚振華不敢站出來?
    正當中國人民與霧霾戰鬥時,福耀玻璃(600660,股吧)董事長曹德旺站了出來,效仿香港李嘉誠,追隨日本孫正義,要到美國去發展,往美利堅投10個億美元。  為什麼是曹德旺站出來?為什麼是此時?  先說第二個為什麼——此時霧霾呀,人憋得慌,思維短路,一咳嗽,一跺腳,走,讓美國人民也和中國人民同呼吸——此乃傳說,不足認真。
  • 20多年前,放棄「房地產」?買了幾十個商鋪,如今虧了還是賺了?
    不過李兆麟同樣非常聰明,不僅學習能力強而且幹活也非常用心,非常受老闆的賞識,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很快他就從一個小小的學徒當上了店裡的大老闆,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李兆麟也漸漸地學到了很多的知識,為自己以後的事業發展提供了知識儲備。
  • 中國最大炒房團「誕生」:手持「133萬套房」,曹德旺怒斥其現象
    一二十年來,不少人通過買房實現了財富的快速積累,也催生了不少炒房客甚至是炒房團,炒房客不僅推高了房價,還損害了很多人的價值觀,讓他們覺得賺不到錢的話,就去炒房,就不用努力工作和學習了。從長遠來看,這無疑會阻礙社會的進步。人們不再努力工作,不再學習進步,而是夢想著通過炒房來實現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