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一直是人生中一件必不可少的大事。一般男性在結婚的時或者快要結婚時準備好房子,好娶個媳婦。對女性而言也會選擇有房子的男性作為混配對象。或者就算不結婚,自己有一套房子也會安心不少,因為現代社會壓力那麼大,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無疑是一種非常讓人滿足的事。其實房子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執念,這種執念的程度就好像一個人沒有要套房子,就註定沒辦法過好這一輩子似的。但是要真的有一套房子,就不是只靠說說那麼容易了,房價現在如此之貴,很多人攢的錢就只能交一個首付錢,然後通過貸款,在以後的日子裡慢慢還,變成房奴。更甚至會直接耗光自己父母一輩的全部家財,這都是現實中活生生存在的問題。
過去,房價一直在上漲,實際上,很多人通過買房來維持房價的想法賺了很多錢,而且由於房價的上漲,很多人通過買房獲利。但是,由於市場在不斷地發展和國家對房地產的新法規,房地產投機者已經不復存在,許多手裡有房子資產的開始感到恐慌,那些想用自己手上房子賺錢的人也不再敢對房產投資。對「房屋是用來住」的這種基本理念在逐漸滲透到每個人的心中。
近年來,由於實施房地產管制政策後,那些購買了很多房產的人開始擔心未來幾年房價的發展趨勢。我們做一個設想,我們按五年來算,看看五年之後的人買房子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情況。首先大致分兩種,第一種就是剛需族,這種人應該沒什麼影響,因為必定要買房子的需求就擺在那,畢竟,他們不同於房地產投機者。再者就是炒房的人,如果沒有太大的意外,也應該不必擔心,因為手頭上沒有太多的房子,根據目前的房價穩定趨勢,房價短期內不會下降,未來五年房價也不會出現重大波動,市場也是正在朝著穩定的趨勢發展。
那要仔細觀察的話,究竟誰時最關心未來房價的人呢?實際上,那些真正需要擔心這一系列問題的人是「投機者」,他們購買房屋只是為了投資炒房好大賺一筆,並非是要住。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現有的住宅樓可容納34億人口。 「供大於求」現象非常明顯。五年後,供過於求將變得更加嚴重。到那時,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房地產市場上出售房屋,但是現在,許多人已經改變了主意,不再盲目地買房,並且處於觀望狀態。到那時候,那些擁有不止一項房產的人將面臨房屋賣不出的危險。所以,如果最近幾年購買了很多房屋的人,最好是在五年內處理掉剩餘房屋,不然將有可能面臨與上述的問題。
我國著名的企業家,大實業家曹德旺曹先生就曾有一種看法,而且預測了三個比較現實的景象。
首先,曹先生「奉勸」應該重新注重實體製造業。曹先生對中國房地產有特別的看法。面對房價上漲而不是下跌的情況,他曾大膽談到了自己對房價的看法。減少對房地產的不必要和虛假投資,發展更多的實體製造業。如果不解決房地產問題,並且繼續建造許多更多的房子,則所有銀行資金和勞動力資源都會流入房地產。他說,積極發展製造業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正確道路。很明顯,根據當前的狀態控制策略,確實如曹先生所言,它已經朝著實體製造方向發展。
其次是房子越多,成本越高。過去,曹先生曾建議擁有大量房屋的人迅速出售剩餘房屋。因為在他看來,留在房地產市場上的人基本上是沒有能力購買房屋的人。對於那些真正有能力的早已經買了好了房產,甚至手頭上有幾棟房子。大多數人將面臨「買不起的買不起,賣不出的賣不出」的情況,曹德旺面對這個問題,也建議他的妹妹不要再買房子,如果不出售手中的多餘房屋,那麼將來賣不出去的成本價格將會更高。房屋是資產而不是財產。財產可以生出很多東西,但是房子足夠住就好了,資產僅僅只是資產,是需要大量資金來維持的。所以不要留在手上太多,將來就不會陷入尷尬的局面了。
最後是,未來的房產投資很多人都「玩不動」了。正如曹德旺多次強調的那樣,有錢人因為不缺房子而不再買房子,而那些需要的卻沒有錢的人就買不了房子。將來,房地產只會越來越穩定,走房子是用來住的路線,將不會再有改變。任何擁有剩餘房地產的人都很難再出售或出租。他曾經說過,任何願意買房並投資的人都是愚蠢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達到頂峰。現在,富人手頭上有十幾個房地產。那些沒有錢的人又負擔不起,那把房子出售給誰?投資的房地產有什麼用?富人之間來回買賣麼?顯然不可能。曹德旺認為,將來,富人手中的房屋只會賣給真正剛需的人。
很明顯,房產市場的大環境下,國家的政策的大環境下,未來的房產市場只能是不在利於投資,供大於求的實事形成了,那繼續一意孤行只能是等著後果產生了以後陷入尷尬局面,所以現在手頭上房子越多的人,應該儘快出手出售出去換成財產,改投其他的項目賺錢。那麼對此你們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下你們寶貴的評論!
文/風豪
本文系卓爾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卓爾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