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媽媽育兒經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優秀的孩子,可與此相比,父母更希望的是孩子以後能有幸福的生活,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一個孩子的性格足以影響人的一生
相信很多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都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性格,甚至有些二胎的家庭,父母會更偏愛性格更好得到孩子,但是家長要明白,一個孩子的性格主要指取決於父母的教育,但是仍舊有很多父母將孩子的性格教育的很不好,反過頭還會埋怨孩子,尤其是在這個社會當中,陪父母培養出來的「討好型人格」更是數不勝數。
女兒從小乖巧懂事,30歲仍舊單身,父母非常苦惱
小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從小就非常聽話,學習成績也是非常優異,大學畢業後直接應父母的要求成為了一名在校老師,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剛開始小溪的父母還是非常滿意的,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安穩的生活,但是隨著小溪的年齡越來越大,卻絲毫沒有要結婚的跡象,這下就讓父母開始著急了。
當小溪過了25歲生日的時候,父母就四處網羅各種優秀的男孩的信息,甚至是經常問小溪:你喜歡什麼樣的男孩?但是小溪每一次的回答都非常一致:我沒有什麼想法,沒有擇偶標準,到之後看眼緣吧,但是每一次的相親都是以失敗告終,這樣的情況將老兩口愁的不行。
而小溪也不明白這其中有什麼原因,甚至開始一度懷疑是不是自己身上有什麼問題,一向聽話的小溪開始慢慢的越來越不愛說話,本就內向的性格也變得更加內向,後來不要說戀愛了,就連小溪的工作也因為小溪的不善溝通出現了問題。
後來小溪的父母在和以前一起工作的老朋友在聊天的時候,就談起了孩子的問題,誰知道剛說完,這個老朋友就說:這個孩子是好孩子,但可能就是有「討好型人格」,以後生活起來難免會勞累啊!
「討好型人格」早期有3種跡象,家長要重視
1. 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就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同,甚至受到小小的誇獎,都能開心好半天,但這樣的孩子自尊心都非常強,這多數都是因為從小缺少父母的陪伴造成的,孩子很少受到父母的讚美,也正因如此就更加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等孩子的社交被擴大的時候,甚至還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但是誰能得到所有人的滿意呢,這樣的生活註定是非常辛苦的。
2. 生活沒有主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其實很多人都見過有「討好型人格」的孩子,這類孩子的行動準則從來都是不自己願意做什麼,而是別人希望我做什麼,就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因為自己從來都沒有想法,所以慢慢的也就培養出了沒有主見的性格,對待別人的任何要求都會盡力的滿足,不懂得如何拒絕別人,甚至即便是這樣勞累的討好別人,但仍舊在人際交往當中變得可有可無。
3. 對未來沒有明確規劃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在任何事情上所有的想法都是會不會讓別人不開心,會不會讓別人討厭自己,所以在任何事情上都會展現出容易糾結的性格,對未來更是沒有規劃,畢竟這類孩子的行動都是圍繞著別人,但是對未來的規劃卻是圍繞著自己的生活,所以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發展當中也很難有很大的成就。
如何避免「討好型人格」,家長要注意這2點
1. 父母應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其實這類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會有類似的教育方式,例如:「你這樣做,媽媽才會喜歡你」,「你這麼不聽話,沒有以前討人喜歡了」等等,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這就讓孩子為了獲得父母的愛,而討好父母,所以為了避免孩子有「討好型人格」,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是最基本的。
2. 多讚美孩子的成就,鼓勵孩子的行為很多孩子在討好別人的時候,心裡都會有自己不如別人的想法,所以才會為了討別人的喜歡為付出努力,多多少少都會有自卑的心理,時時刻刻都在懷疑自己的不足,所以家長想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家長就需要在孩子成長的時期儘可能就是論事,讚美孩子的成就、鼓勵孩子的合理的想法,這樣孩子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才會更有勇氣去面對。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是「討好型人格」嗎?歡迎留言評論,發表你的觀點。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