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命苦,習慣不騙人」:缺福報的人,一般有2個壞習慣

2020-12-16 東林侃事兒

曾經有位教育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這就說明習慣對人生的重要性。

什麼是習慣呢?就是指一個人在長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形成一些特立獨行的做事方式、思維模式,從而成為特殊的符號。一個人的行動和執行力,多數情況下取決於個人的行為習慣,因此,一個人縱使承諾的多好,都比不上擁有好的人生習慣。

影響一個人一生的除了知識,就是習慣,習慣在人生的每一步成長中,不管你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都影響深遠。若想形成一種慣性的習慣,通常來說把一件事情堅持重複的做若干天,往往可以形成獨有的行為習慣。

所以說,好的人生習慣,一般會成就好的人生福運,那麼不好的行為習慣,也會導致壞的人生福運,用佛家的觀點就是因果關係。佛家人為:種福音,往往得善果,福運好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必究順遂,反之,則是是不順。

一個人行為習慣的好壞,往往會影響著一個人福運多少的變化。所以說,「人若命苦,習慣不騙人」,缺少福運的人,一般有兩個不好的習慣。

第一個不好的習慣:脾氣暴躁,缺乏寬容心

祖宗留下一句老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就說明了講話的方式,決定了你的脾氣和性格。一個人若想有好的福運,具備一顆寬容宏大的心裡比小氣計較的人獲得的機會和福運更多。遇到不平的是嘗試換一種態度和溝通方式,退一步海闊天空,以退為進,往往會收穫不一樣的結果。

把這種有容乃大的胸襟運用在人生的所遇中,那麼你的生活、學習、工作都將變得更加順利,凡事有張有弛,能把握事情發展的規律,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做任何事情都遊刃有餘,那麼你獲得福運必將是加倍的。

保持寬容的心態,豁達的胸襟,溫柔的語氣,往往是為了成就一個更好有福運的自己。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暴跳如雷,性格急躁,僵持和任性,往往沒有什麼好處,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給別人一點寬容,給自己一個機會,把握先機,你的人生格局也將隨之變大,福運和機遇也會留給這樣的人。

有這麼一個小事例,不妨讀讀其中的道理

「曾經一個弟子來到一家德高望重的私塾學習,有一天,這裡的老先生在院子裡散步賞月,走著走著,看到牆底下有一個帶著腳印的凳子,這時先生明白,有弟子違反了私塾的規定,半夜翻牆出去玩了。老先生沒有大聲嚷嚷,而是小心地挪走凳子,自己悄悄地蹲在凳子的位置。過了許久,那個小弟子翻牆回私塾,由於夜色很黑,小弟子並沒有看清楚,直到他踩著先生的肩膀翻下來,才發現是老先生。他頓時驚慌失措,心想:「這下糟糕了,肯定要被責罰。」老先生並沒有如他所想,厲聲責備他,而是平靜而關切地說:「夜深天涼,快回去多穿點衣服吧。」老先生寬恕了小弟子的過錯。後來,老先生也沒有再提及這件事,可是私塾裡的所有弟子都知道了這件事,從那以後,再沒有出現過翻牆出去玩耍的事情發生」。

老先生寬容了弟子,說明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師傅,心存善念,海納百川。一個人具備寬容心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種人生的修為,謙遜的人往往會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仰,一個人被尊重往往不是由於他的知識多淵博,能力有多好,往往是取決於一個人的心態,具備廣闊的胸襟,自然會博得他人的尊重,這樣你的福運也會跟著你來了。

相反,脾氣暴躁,缺乏寬容心的人,為人處事不懂得寬容,往往表現出刻薄和小氣的行為,遇到事情就按捺不住內心的狂躁,讓人厭惡,誰都不願意與之相處。

性格偏執的人,往往喜歡按著自己的想法做事,自我主觀性非常強,不往往會傷害他人,也會傷害自己。所以,一個人若能把心態練就的豁達點,讓性格溫和點,多懷寬容之心,包容他人的過錯,包容社會,包容身邊的一切不好的事情,往往也會獲得好的人緣,從而得到更多的福運和好運氣。

第二個不好的習慣:心胸狹隘,極其自私,把自己的利益看到高於一切

老祖宗說:無私有大愛,自私無路途,一個人只有做大友愛和無私才能前途順利,如果做人自私自利,往往路越走窄,最後讓人生陷入死胡同。

「這麼多收入,你為什麼不拿走呢?」這是一個生意人對另外一個人說的話,如果這個利益不算清楚,你會很吃虧的。這個對白中,無疑說明生意人這種計較和以利益為先的思維。

每個人都是有貪慾的,一個人聰明的地方,無非就是對涉及自己利益的地方,顯得很會算計,不捨得讓自己的一分錢送給別人,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精明和算計,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貪心。

「說曾經有一個老鐵匠,他每天就靠給村裡人打一些農具為生,而每天的所得收入也剛好滿足自己的吃喝用度,他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愛好,所以其他地方的開支也幾乎沒有,一直生活得很滿足。有一天一個文物販子路過他的鐵匠鋪,說他這個打鐵的鐵錘是一把很有歷史價值的錘子,價值連城,因此,想收購他這把鐵錘,這個鐵匠思量想去也沒有賣。這個老鐵匠也從此錯過了這個商機,但是後來他的兩個兒子知道後,就向他開口借錢,從此為了這個錢財兩兄弟與父子之間鬧得不可開交,最終反目成仇」。

佛家有這樣一句話:「一念貪心起,百萬障門開。」說人如果有了貪心和私慾,往往就會滋生煩惱,患得患失,得到的害怕失去,各自困擾就開始擾亂你的生活和思緒,變得很不順心。其實,人的痛苦多數源自自私和利益的趨勢,一個人心胸狹隘,私慾擴大就會心生憂患,因此說:「患起於多欲,禍生於貪心。」

心胸狹隘,極其自私的人,往往把眼前的小利看的有位重要,往往會封閉了人生的眼界,讓自己走入死胡同,從而讓人生之路變得越加自私。

人這一輩子有時要想開點,不為名利所累,不貪圖私利,學會控制膨脹的欲望,不要讓自己成為欲望的努力,這關係到人生道路的坦途,也關係到你生活的質量,一個人無欲無求,自然心情舒暢,人生順利,一個人想得多,想要的多,會迷失自己的路,讓自己生活在極度辛苦的世界裡。

在生命的長河中,金錢名利地位往往不一定會讓你活得幸福,換個角度,換種活法,放下內心的欲望,一切順其自然,讓心情變得愉悅,追求一種內心的淳樸,往往會換得更多的福運,心情好身體健康,心情愉悅活的積極陽光,朋友多,人氣旺,人生豈不是一種福運呢?

因此說,「人若命苦,習慣不騙人」,如果你的命運感覺必究苦楚,嘗試改改一些不好的習慣,如果不能改掉這兩個壞習慣,往往註定人生缺乏福運,如命苦福薄。

從現在開始,不妨好好總結一下自己的人生缺點,是否身上有這樣的壞習慣,有則改之,無則保持好習慣,堅持人生的好習慣,相信好運離你就越來越近!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作者原創,抄襲洗稿必究!

相關焦點

  • 「人若命苦,習慣不騙人」:沒福報的人,往往有三個壞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過:「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每個人因為行為、動作多次重複,養成的慣性動作、思維,就形成人獨特的習慣,培根說:「人們的行動,多半取決於習慣,一切天性和諾言,都不如習慣有力。」
  • 曾國藩:「人若命苦,習慣不騙人」,沒福報的人,往往有3個壞習慣
    曾國藩認為人若命苦,習慣不騙人,沒福報的人,往往有這3個壞習慣。 2桀驁不馴 不衫不履,旁若無人,此狂志也。——《曾國藩全集》 曾國藩說狂態之人,桀驁不馴。什麼是狂態?
  • 「人若有福,心態不騙人」:有福報的人,往往有三種好心態!
    大文豪狄更斯說:「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都更有力量。」這句話道出了這樣一個真理: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正所謂「人若有福,心態不騙人」:有福報的人,往往有三種好心態!懂得知足的人一般都是比較超脫的,也可以說是看淡一切,懂得一切皆是身外之物,懂得外界的一切與自身是不是存在必然的聯繫。這樣的人,你可以看到他的臉上始終帶著微笑,也可以看到他面對驚變時的那種鎮靜。每件事,每件物都有自己的生命,都有自己所需要達到的方向。知足的人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祝福、幫助其他的人達成他們的願望。他們知道應該克制自己,知道應該選擇佔有還是割捨。
  • 「人若命苦,一看便知」,高僧:福薄之人,往往有這三種壞心態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出現如此大的兩極差異呢?說到底其實和人自身的心態不無關係。有句話「性格決定命運,心態決定成敗」。人若命苦,縱使把自己的外表偽裝得「富麗堂皇」,苦命人的心態,卻永遠不會騙人。但凡好命之人,心態絕大多數都是心胸寬闊,遇事亦能坦然順遂,大自在;而苦命之人,多半心性不穩,消極倦怠,遇事不決,自亂陣腳,自然也就求福無門,命中多生桀驁了。某日,山澗古剎中偶遇一位無名高僧,兩人相談甚歡,在交談過程中他曾說過:「人若命苦,一看便知,越是福薄之人,往往有三種壞心態,每一種心態都會折損福報,招來厄運。」
  • 佛學:有這2個特徵的人,往往命苦
    世人常常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 不如別人,命途多舛,就開始怨天尤人;也有的人認為命運已經安排好了一切,所以就開始認命,不做任何的努力。其實在人生命的旅途中,人命運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別人的一句話能夠影響我們的命運,我們自己的一個念頭,也會影響我們的命運。佛認為人世間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有一個潛在的聯繫,那就是因果關係,《三世因果偈》有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 佛教:「命苦福薄」之人,身上通常有這4大特徵,希望你沒有!
    許多人總是在尋求所謂的好「風水」,其實最好的「風水」就是人的心念、人的德行。修一份善心、行諸善業,自然百業消、福氣來。「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一切所得皆是因果報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行善莫作惡,自然不會致使福薄命苦。與其抱怨人生不如意,不如行動起來、自我救贖。「命苦福薄」之人,身上通常有這4大特徵,希望你沒有!
  • 佛教:這5種人,命苦福薄,希望不是你!
    《覺林菩薩偈》云: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們的心就是一個能量磁場,我們的心是什麼樣的,就會感召什麼樣的命運。就如《太上感應篇》裡寫的: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切福禍都是自己感召來的,而不是上天註定的。要想命好福深,就要懂得善用其心。一個人,心地有多好,命就有多好;心有多善,福就有多深。
  • 101歲老僧的告誡:福薄命苦之人,牢記三句話,好運就來了!
    雖然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我們還是不想生活又苦又累。杭州靈隱寺,住著一位101歲的老僧,老僧曾經告誡我:福薄命苦之人,牢記三句話,好運就來了。福薄命苦之人,在生活當中會處處遇到困難,經常走背運,越是人生低谷時,就越應該聽一聽老僧話,很多人聽了這三句話,命運都發生了轉變。
  • 女人不是生來命苦,只是因為命苦的女人,都有這三個「壞習慣」
    愛情是每一個人都嚮往的,人人都覺得愛情有多甜蜜,可是一旦踏足愛情,就像踏入了沼澤,想出出不來,只會越陷越深。女人總是幻想著一場婚禮,白色的婚紗,白馬王子在她們的夢中。但生活就是一場戲。幻想怎麼能和現實一樣?婚前和婚後的生活可能正好相反。
  • 命苦的人,身上往往有這四個「特徵」,稍作調整福氣自來
    命苦之人不僅面相與常人有異,三觀思想以及說話方式都存在著旁人一眼就能感受到的特徵,有句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很多時候看事物的立場及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結果便截然不同。《道德經》有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 「欲過,命苦福薄」之人,身上往往會有這4大特徵,希望你沒有!
    「欲過,命苦福薄」之人,身上往往會有這4大特徵,希望你沒有!一、嗔恨心重,心量太小、喜歡計較嗔恨心重的人,往往喜歡翻舊帳。你稍微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他就大發雷霆,把幾十年前的陳穀子爛芝麻都給你翻出來了。心量小的人,往往斤斤計較,總覺得自己很委屈,別人誰都對不起他。
  • 「命苦之人,一看便知」:命不好的人,往往有三大惡習
    有人憑一句「人間不值得」,在網絡上換來一大片的淚雨紛紛。為何?因為這短短的一句話,砸進大多數人心底裡去了。多少人蠅營狗苟,舉步維艱的活著還看不到希望的時候,就會有多少人會深深哀嘆「人間不值得」。但,真的不值得嗎?若真不值得,為何也有人說「一睹人間盛世顏」?可見,只是一句牢騷話而已,若真不值得,早已辭世而去了,又哪來閒情發這麼一通感慨流傳於世?
  • 佛教:一個人命苦福薄的四個特徵,你有嗎?
    佛門中有句話,叫做「修慧不修福,羅漢託空缽」,意思是說,假如只重智慧的修為,反而忽略培植福報,即便是阿羅漢,也有託不到齋的時候。那麼,究竟什麼是福氣呢?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華嚴經》中有言:「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佛教:這五種人,命苦福薄,希望沒有你!
    談及「命運」,很多人覺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所以面對人生的不如意,只知認命。還有另一類人,熱衷於求神算命,若心中有所求時,必定將供品擺滿桌,希望換來生活順風順水。一切福禍,都是自作自受,倘若無尺寸功德,何談善果福報;如果惡貫滿盈,又豈能妄想逍遙法外?《因果偈》中有這樣幾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有五種人,命苦福薄,希望沒有你。第一種,不信因果。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人生最不可脫離的,就是因果的概念,人只有深信因果時,才能端正品德。
  • 佛教:常說這三句話的女人,餘生命苦福薄!
    一個人有怎麼樣的命運,就看看她平常說出什麼樣子的話,你做的事情說的話藏著你的福報,行善積德,口吐蓮花,自然有福,然而常說這3種話的女人,註定命苦福薄。抱怨的話,苦於生活說什麼樣的話註定會有怎麼樣的福報,愛抱怨的人常說抱怨的話再好的福氣都會被你驅趕走,女人是一個家庭的風水,停止你無效的抱怨,與其抱怨不如努力,所有愛抱怨的人,都看不到或者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問題。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
    有時候,我們看別人過得很愜意、很舒適,甚至有點兒妒忌和怨恨,但嗔恚是沒有用的,那是人家自己積攢而來的福報,別人有福,自己無福,我們要做的是深刻反思自己,而不是盲目地羨慕和嫉妒。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再強求也是徒勞。佛說,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若不懂得修福、培福,福報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
  • 佛教:福報大的人,身上都有這5大特質,看看你佔幾個?
    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受到上天的眷顧,也沒有誰憑空遭遇生活的刁難,一切的背後都有其因果緣法。「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每個人當下的遭遇都是曾經種下的因,同樣,當下種的因也必然造就來日之果。我們羨慕別人福報大,卻不知那是人家自己的德行善業。福報求不來,也搶不來,唯有靠自己修持。
  • 善良之人必有福報,看懂這三句話,福報不請自來
    古人云,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我們不能奢求天上掉下餡餅,如果想得到福報,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未知的事情我們無法掌握,我們能做的,就是多行善事,努力做好我們自己,剩下的順其自然即可。佛陀說,善良之人必有福報。老祖宗對於福報的見解,充滿人生的大智慧,值得我們細細感悟。看懂這三句話,並且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後半生福報會不請自來。
  • 福薄命苦的人,怎麼做才能福氣越來越旺?你可以試著牢記這3句話
    福薄命苦的人,怎麼做才能福氣越來越旺?你可以試著牢記這3句話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會遭遇磨難,有的人把磨難當成歷練,越挫越勇,最終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而有的人因為低谷而自暴自棄,覺得自己福薄命苦,天生沒有交好運的能力。那麼問題來了,福薄命苦的人,怎麼做才能讓福氣越來越旺?
  • 福報好的人,有這四個特徵,有沒有你?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生命的因果定律,真實不虛;福報好的人,是自己今生和過去生善行功德的成就,才會有人生的好命好運,與其羨慕嫉妒別人的生活,不如好好修養自己,多去積德行善,讓自己的人生也變得美好;福報好的人會有這四個特徵,你有幾個?一、家境好,不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