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跌倒哭泣時,比起「別哭了」,家長用這3句話安慰孩子更管用

2020-12-16 梅媽育兒心經

一、引言

今天林路帶著寶寶出門散步的時候,因為他沒有一直盯著孩子,所以寶寶摔了一跤,聽見寶寶的哭聲的時候,林路腦子一下懵了,過了幾秒才反應過來去抱孩子。

把摔倒的孩子抱在懷中,林路的嘴裡一直說著"對不起寶貝,是爸爸沒注意,別哭了好嗎?"可是無論他怎麼說孩子依舊是在放聲大哭,他沒辦法止住孩子的哭泣,只能抱著孩子回家求助自己的妻子,希望妻子能夠止住孩子的哭泣。

現在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磕了絆了的都會躺在地上放聲大哭,無論家長怎麼安慰都沒用,這讓家長很挫敗,覺得自己搞不定孩子。因為大家都認為孩子小的時候很好滿足,可是碰上孩子哭的時候,卻不能安慰他們。

其實,家長有沒有想過,搞不定哭泣的孩子,可能是因為自己對孩子的哭泣理解錯了?大部分的家長聽到孩子哭泣的時候,下意識地就覺得孩子可能有什麼傷心或者難以解決的事情。

比如孩子摔倒時家長可能就覺得孩子是疼哭的,所以想著幫助孩子吹一下緩解一下疼痛,讓孩子的心理上獲得安慰,其實孩子哭的原因沒有這麼表面,他們哭可能還有以下原因。

二、孩子跌倒會哭泣的原因

首先,生理上的疼痛

孩子跌到會哭,最表面的原因就是疼,忍不住眼淚就掉下來了。家長們應該有親身的精力,要跌到的前一瞬間,感覺自己的身體失去了控制,跌到的那一瞬間,只有疼痛感了,皮膚接觸地面的那一刻,皮膚會破皮,就會很疼。

有些時候,家長可能還會控制自己不要摔倒易疼的地方,孩子他們不懂也不會控制自己,都是實打實的摔下去,疼痛可想而知,而且孩子的痛感本就比較強。

其次,心裡覺得丟人,掩飾自己

很多孩子摔倒以後,可能身上也沒有明顯的傷口,而且摔得也不是很嚴重,可是他們就是躺在地上一直哭,不起來。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孩子覺得自己摔得很尷尬,如果就這麼起來的話,顯得自己非常沒有面子,所以用大哭來掩飾自己。

最後,吸引注意

還有一些孩子摔倒都很莫名其妙,有些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可能突然聽到寶寶的哭泣聲,看到孩子摔倒在地,可是無論家長怎麼思考孩子的摔倒都很蹊蹺。

對於這種情況,家長不必過多的在意孩子為什麼摔倒,家長要做的就是抱起孩子,輕聲地安慰他們,因為他們就是在吸引家長的注意力,給與他們足夠的關注,自然就不傷心了。

其實不管孩子跌到哭泣是因為自己疼還是因為覺得尷尬,亦或是想要吸引家長的關注,父母都要在孩子跌到的時候,立即採取行動撫慰孩子,現在家長們在孩子跌倒的時候,大多有以下兩種行為,各位家長可以比對一下自己是哪一種。

三、家長在孩子跌倒後的反應

1、抱起孩子輕聲安慰

很多家長在聽到孩子哭聲的那一刻,會慌了神,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能將孩子摟在自己的懷裡,輕聲地安慰著,等待孩子的情緒平復以後,再詢問他們發生了什麼。

2、任由孩子哭泣,等他們自己平復

還有一種家長可能在很多人的眼裡覺得他們有些冷血,可是他們不以為意,他們在面對跌到哭泣的孩子時,他們可能站著或者坐在一旁,看著孩子哭,並且跟他們說"別哭了",然後靜等他們冷靜,再跟孩子講道理,讓孩子要學會堅強。

家庭教育應當由經驗教育人向科學教育人轉變,由片面注重書本知識向注重教育孩子怎樣正確做人轉變,由簡單命令向平等溝通轉變。——李嵐清

很多家長在孩子哭的時候,會抱著孩子說"別哭了",試圖通過這句話撫平孩子的情緒,其實家長的這句話太輕了,可能只會進入孩子的耳朵裡,但是進不了他們的心中!比起"別哭了",家長可以試試用以下3句話安慰孩子,可能更管用。

四、家長可以用著這3句話安慰孩子

第一、"抱抱你,給你吹吹就不疼了"

家長在抱起跌到娃的時候,家長可以對孩子說"來抱抱,疼的話幫你吹吹就不疼了。"這句話看起來有些誇張,明明已經摔疼了,吹吹怎麼就不會疼了呢?

其實這是一種心理暗示,孩子摔破了皮,肯定疼,家長的話只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注意力從痛感中轉移出來。而且家長給吹傷口會有一絲清涼,孩子可能會心理暗示自己不疼。

第二、"堅強的寶寶,不可以一直哭"

家長在孩子摔倒的時候,可以不選擇抱起孩子,可以緩慢地蹲在孩子的身邊,輕聲地對他們說"知道你疼,可是堅強的寶寶不可以一直哭,不堅強怎麼保護我呢?"

家長對孩子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是一種示弱,孩子可能會給自己一種心理暗示,覺得自己不能哭,家長還要等著自己去保護,他們的堅強意識倍增。

第三、"別害怕,我一直在你身邊"

在孩子摔倒的時候,他們會有一種無措感,因為他們無法控制自己,而且還會給他們留下後遺症,他們會想像無數種自己摔倒的場景,這個時候,家長就要給孩子安慰,告訴他們"不要孩子,家長一直在他們身邊",這樣可以緩解孩子心頭的恐懼與摔倒的痛感。

五、結語

教育應該是快樂的,當一個孩子處於不快樂的情緒中時,他的智力和潛能就會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責不會帶來好的結果。——於士超

孩子摔倒會哭,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丟人,以此來掩飾自己,也有可能是他們想用自己的哭聲吸引家長!如果家長在這種情況下任由他們哭泣,寶寶可能會很受傷,覺得父母不在意他們;如果家長苛責孩子,覺得他們笨的話,就更不可取了,會讓他們"記恨"家長的。

面對摔倒哭泣的孩子,家長要注意自己的方式與態度,不能讓自己的舉止傷了娃的心,還有家長不要在孩子哭的時候說"別哭了",比起"別哭了",家長說一些鼓勵或者是安慰的話會更有用。

相關焦點

  • 當孩子哭的時候,有智慧的家長從不說「別哭了」,而會說這兩句話
    「別哭了!」面對孩子哭泣時,有多少家長說過這句話?但大家可知,就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子,有可能會毀掉一個孩子。 「哭什麼哭,別哭了,閉嘴!」簡簡單單一句話,究竟害了多少孩子?
  • 「別哭了」或許是一種安慰方式,但聰明的父母更喜歡用這些話代替
    孩子在哭鬧時,家長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什麼?無非就是「別哭了」。一些脾氣沒那麼好,也沒什麼耐心的父母,甚至沒安慰幾句,就變得十分不耐煩,眼看著還要動手打孩子。實際上,聰明的父母既不會打孩子,也不會只對孩子說「別哭了」,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都沒什麼用。
  • 孩子哭鬧只會吼「別哭了」?高智商家長用這句話代替,趕快學起來
    不要因為別人哭泣而感到矯情煩躁,也不要因為自己哭泣而感到羞恥丟面,哭泣,這只是一種情緒表達的方式,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正確面對。尤其是當孩子哭泣時,家長的反應很重要,一旦處理不好,後果真的很嚴重。當孩子哭鬧時,千萬別再只會吼「別哭了」,高智商的家長用這幾句話代替:高智商家長常用這幾句,代替「別哭了」1、寶貝因為什麼哭,可以告訴媽媽嗎?
  • 孩子哭泣時,父母用6句話代替「寶貝別哭了」,改變孩子一生
    有了孩子,你最怕的是什麼?首先是害怕孩子生病,其次是怕孩子哭。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哭泣時會感到心煩意亂,其實,這種情況是難以避免的。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情商高的人不一定愛哭,但是,愛哭的人大多數情商都高。要知道,一個高情商的人往往會更加容易成功。孩子哭是因為對某件事感到不公平、不舒服,某件事沒有讓自己滿意,或面對問題有自己的想法,但卻無法得到滿足而哭泣。而家長是否允許孩子哭,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感知力。
  • 《小豬,別哭了》:如何和孩子共情,理解接納和包容的意義
    並不是所有家長都能做到如大樹一樣,在安撫小豬,懂得「共情」上做的這麼好。比如孩子喜歡哭鬧,家長會發現自己怎麼哄孩子都停不住哭泣,這就是因為家長的共情做的不到位。共情應該如何做1.完全接納情緒很多時候家長看到孩子哭泣,都會試圖去安慰,但效果大多不好,一個最常見的場景,比如媽媽看到孩子哭了,上前安慰孩子說「別哭了」。大多數家長下意識的反應就是這樣,但實際效果如何呢?
  • 孩子不聽話,總是撒謊怎麼辦?比起打罵,父母用這3招應對更管用
    作者也曾回答過,「因為即便說了實話,家長除了打他埋怨他,就是互相指責吵架。這樣既不能讓他實現自己的願望,也不能幫助他讓他進步。對於他而言,說實話就是最沒有意義的舉動」。孩子對於說謊總是樂此不疲,張口就來,這讓父母感到很無奈。
  • 當孩子大哭時,比起「不許哭」,這3個情緒管理方式更有效
    孩子哭鬧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件事情,不過孩子被欺負哭就算了,除此之外孩子還有很多哭鬧的理由,有的讓家長氣憤不已,有的讓家長哭笑不得,有的讓家長束手無策,那麼面對孩子哭鬧時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呢?面對孩子大哭,大部分的家長都會選擇怒斥,例如:「你哭什麼哭」、「給我憋回去」、「再哭就不要你了」等等傷人的話語來制止孩子,不過一般孩子都會哭的更嚴重,對此家長就表示很無奈,但這並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家長用錯的方式而已。
  • 哭泣是孩子自我釋放的過程,父母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允許孩子哭泣
    這個時候,不同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哭泣也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父母根本就見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就心疼,就會立馬滿足孩子的要求;有的父母可以說是討厭孩子哭,孩子一哭就會很生氣並且大聲喝止孩子,讓孩子閉嘴不要哭;還有一種家長則是對孩子進行鼓勵,說孩子是一個勇敢堅強的寶寶,讓孩子儘快停止哭泣。
  • 當孩子有情緒時,家長用這3種方式處理,就是在「火上澆油」
    情緒控制是成年人的一項基本能力,但卻依舊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屢屢失控。「陪孩子寫作業,結果把自己氣進醫院」「只因孩子丟了手機,就把他綁起來打了十多個小時」……這些,都是家長情緒失控的案例,樁樁件件,都觸目驚心。情緒失控的家長,教不出善於控制情緒的孩子,尤其是在面對有情緒的孩子時,學會如何處理,對家長至關重要。
  • 孩子想哭別阻止,哭出來的孩子更快樂,更善於表達感情
    2、家長覺得麻煩很多家長這樣做也是因為在孩子哭鬧時,家長容易感到煩躁,在這種情況下只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覺得哄孩子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還不如直接阻止孩子哭泣。3、阻止了孩子的自信心發展阻止孩子哭鬧其實還是在阻止孩子的自信心發展,如果家長老是對孩子說「不可以哭」或者「再不聽話,爸爸媽媽就不理你了」這種話,只會導致孩子在潛意識中降低對自我的評價。
  • 孩子哭鬧只會勸「別哭」?懂得3個止哭小技巧,孩子頃刻大雨轉晴
    更甚者呢,在嚴厲要求之後,孩子還是哭哭啼啼的話,還會批評打罵!事實上,這些方法都不可取。要知道,孩子任何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定的心理動機,而哭鬧也並不是平白無故就出現的,孩子一定有什麼問題,需要我們去了解和發現,並且解決。
  • 孩子被欺負後,最不願聽到父母說這些話,會影響娃健全人格的形成
    但在成年人眼裡,這似乎只是一場鬧劇。所以當孩子受到委屈時,想要得到安慰時,父母也毫不關心,認為孩子之間的打架鬥毆並不重要。然而,對他們來說,被別人欺負會給他們的身心留下巨大的傷害。畢竟孩子還小,不具備成人的強大承受能力。所以他會下意識地向父母尋求庇護,希望從爸爸媽媽那裡得到安全感。但父母不在乎的態度會再次傷害到他們。
  • 小S吐槽大S看見女兒跌倒反應太誇張,兩姐妹教育觀,很有代表性
    小S感到不可思議:「她說媽媽對不起你誒……」而小S看到孩子摔倒,她就會對孩子說:怎麼樣?骨頭有沒有露出來?沒有的話站起來,然後再把他抱起來哄一哄。大S解釋說:「那是因為我的小孩還小聽不懂人話啊,而且確實是因為我沒有照顧好她才讓她摔倒的,我跟她道歉吶。」
  • 寶寶睡覺時為什麼突然大哭?5個原因3個解決方法,新手爸媽請查收
    新手爸媽都遇到過寶寶睡眠中哭泣的現象,輕微的可能哭個一會抱起來就好了,可有些嚴重的,則會哭得更久。為什麼寶寶會出現這種睡覺時出現突然大哭或委屈哭?本文分析出了5個原因,看看你家寶寶是不是屬於這幾種情況。寶寶睡覺時出現突然大哭、委屈哭?
  • 寶寶愛哭怎麼辦?可能是性格塑造出了問題,家長用這3招輕鬆解決
    二、寶寶為什麼愛哭1、孩子通過行為表達,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強"你哭什麼?我們不是在聽你說嗎?""你別哭了,慢慢說沒人催你!"3、孩子想要吸引家長的注意力"你哭幹什麼,爸爸媽媽不是都在看著你嗎?""別哭了,你上次說要開家長會,媽媽已經請好假了,這次一定去!"
  • 孩子愛頂嘴?首先就是家長不合格!李玫瑾:這3句話讓娃不再頂嘴
    但時間久了,卻發現孩子愛「頂嘴」了,無論家長說什麼話,總愛「頂」上一兩句,因為習慣了頂嘴,脾氣也變得越來越暴躁,這不得不讓家長感到憂心……孩子終歸要成長成人,在成長階段會產生很多情緒,愛發脾氣、愛頂嘴、不聽話,是他們青春期的必經之路,家長不能對他們千依百順
  • 寶寶哭了父母要抱抱安慰,特別是這個年齡段,不搭理的態度危害大
    因為不會說話所有的想法都需要用哭來表達,並且這種情況最少要持續到1歲半以後。語言發育比較好的孩子也要在2歲左右才能用單字來表達。想要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所有想法差不多要3歲左右。閨蜜也一直呼喊著趕緊去看看,順便對於帶娃的經驗交流一下,畢竟我家寶寶已經3歲多了。比起她這個新手寶媽肯定經驗更豐富。周末終於有時間去看望閨蜜家的小寶貝,進門的時候正趕上閨蜜在吃加餐,孩子在臥室的小床上躺著玩。
  • 孩子怕做噩夢、哭,別再說:沒事,別哭了,夢是假的
    也許,很多孩子也會有這樣的階段,作為家長,告訴孩子「別怕」並沒有用,去接納孩子的情緒永遠是最好的辦法。1.面對女兒噩夢困擾,「別哭,不怕」沒有用我家女兒4歲多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晚上經常做噩夢。記得有一天晚上,睡到半夜,聽到她在抽抽搭搭地哭。
  • 給孩子衝奶粉時,這4種「水」家長儘量別用,對寶寶的成長不利
    相信有孩子的家長都會記得孩子小的時候,深夜即使再困也要挺著起床給寶寶衝奶粉喝,那種滋味真是又幸福又難熬。 不過雖然喝奶粉的寶寶這麼多,可並不是每個家長都明白正確的衝奶粉方式,尤其是最關鍵的衝奶粉的水,到底該如何選擇,也是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選擇。
  • 10秒讓哭泣寶寶變微笑小天使,這位媽媽是怎麼做到的?
    超市、商場這些地方,燈光、噪音、人潮湧動……這些很容易讓寶寶陷入疲勞狀態,於是他們就會用哭鬧來表示自己的不滿,如果剛好在排隊等結帳時,就更麻煩了。面對這種狀況,菲菲媽是這樣解決的——A.在寶寶哭的時候,媽媽可以學寶寶的哭聲,當孩子聽到自己哭啼的聲音時會非常吃驚,自然會停止哭鬧了。其他時候冉冉媽總是問其他的家長同一個問題:「如果寶寶哭了,你們怎麼辦?」因為在她看來,不會說話的寶寶只要感到不開心,就會用哭來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