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德國王牌之師,誓死不向蘇聯人投降,堅持突圍到美控區

2021-01-19 網易

2021-01-14 12:17:04 來源: 東南史官

舉報

  

說起維京師,也許有很多人會感到陌生。這是二戰時期德國的王牌之師,一直以善戰著稱,在此之前,維京師的名字叫做「日耳曼尼亞師」。

  單看這個名字,大家或許會覺得這個王牌之師都是由日耳曼人組成,畢竟戰鬥民族會格外驍勇善戰一些。事實上,這支部隊是由荷蘭人、比利時人、挪威人等組成,部隊在輾轉之中經過多方改編,歷任師長也都是戰功卓越的名將。

  01

  維京師位列德軍三大王牌之一(其他兩個王牌分別是骷髏師和帝國師),軍事實力無可厚非,光是騎士十字勳章就得了55枚,由此在彰顯他們軍事實力的同時,也側面反映出了維京師在二戰中犯下的累累罪行。

  

  圖|維京師

  蘇聯人談到「維京師」,都不禁心生寒意,猶如「談虎色變」。這支部隊一直是蘇聯人的噩夢,每每在戰場上遇到,必然打的蘇聯落花流水,蘇聯指揮官也只能呼叫救援,否則必然死傷慘重,甚至導致戰敗。

  

  圖|維京師

  維京師在二戰的戰場上一直隻手遮天,憑藉著卓越的軍事實力,維京師的裝甲車開到哪裡,哪裡就是慘叫連連。甚至在二戰臨近尾聲,德國投降之時,維京師也給予了蘇聯人一次不小的打擊。

  02

  二戰瀕臨尾聲,德國納粹的敗局已定,各大戰場的德國部隊都採取了投降策略,以防傷亡更多。1945年5月,在德國納粹投降前夕,維京師的高級總隊長突然下令,要求召開緊急會議。此時的第五維京裝甲部隊正在向加拉茨轉移,很多人大約猜到了會議內容:德意志的敗北就要到來了。果不其然,會議召開後,德國在各個戰場的部隊迅速萎靡,有的甚至直接繳械投降。而維京師卻未立刻向蘇聯人投降,他們正在規劃一次突圍。

  

  圖|維京師第一任師長菲利克斯.坦因納

  會議召開後兩天,也就是5月7日晚,第五維京師的師長命部隊撤離所在地,此時他已經開始規劃投降的事情。但是維京師的士兵們誓死不向蘇聯人投降,在撤離之時,卻選擇了向200公裡外的美軍佔領區前進。當晚,師長發布命令:最後的突圍將分為三個階段,在聽到口令後就轉移到下一個階段,最後一個口令結束後,軍以上的指揮體系就地解散。

  

  圖|維京師頭盔上兩道閃電

  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維京師不能就地投降呢?反正他們所策劃的都是投降,就地向蘇聯人投降豈不是很方便,何必再多此一舉,損兵又折將呢?這也就是維京師投降美軍的原因了,蘇聯人一直是他們的宿敵,戰場上的多次對峙早已讓彼此之間了如指掌。若是貿然向蘇聯人投降,一是損了他們之前王者之師的形象,二來也難保蘇聯人會善待戰俘。於是,維京師選擇了美軍作為投降對象。

  03

  次日,維京師做出最後的突圍。這場最後的戰役無疑是慘烈的,維京師的士兵前僕後繼、衝向蘇聯的炮火,用鮮血和身軀為大部隊的撤離鋪就一條血路。這個曾經令人聞風喪膽的王牌之師,此時已幾乎彈盡糧絕,他們甚至只能與蘇聯士兵近身體肉搏,來爭取突破到美控區。

  

  圖|盟軍佔領區

  殺紅了眼的蘇聯人自然是不會放過自己的死對頭,他們的大部隊緊隨維京師發動猛烈的進攻,無數的人倒下了,但是裝甲部隊的物資和重要文件是一點兒也沒留給蘇聯人,都被盡數銷毀了。

  在即將到達美軍戰區時,維京師的師長下達了最後一條命令,解除所有士兵的軍人義務,士兵皆可以自由選擇後續出路,無論是逃回家中或是成為戰俘都不會被追究責任。這也是納粹德國最寬容的一次政策了。

  

  圖|維京師最後一任師長卡爾·烏爾裡希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的士兵並沒有逃回家中,而是選擇了以維京師的名義完成自己最後的使命。在部隊撤離到美軍戰區後,維京師的士兵體面地完成了對美投降,他們紀律嚴明、整齊劃一,絲毫不像是一支戰敗的部隊。

  維京師主動投降,對於美軍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收穫,畢竟不費一兵一卒,就收編了這支王牌之師,提高了自己的軍事實力,最重要的是還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蘇聯人。所以當維京師的師長提出,不要將德國戰俘送交到蘇聯人手中時,美國人毫不猶豫、滿口答應。至此,強極一時的維京師就不復存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二戰中的德國王牌:骷髏師、帝國師及維京師
    一,黨衛軍第三「骷髏」師是納粹德國的一支裝甲部隊。 波蘭戰役後,德國新建了一些武裝黨衛隊師團,骷髏師由一些參加過波蘭戰役的「骷髏」單位和德國國內的「骷髏」組織的後備對加上其他一些武裝黨衛隊輔助部隊而組成。
  • 魔鬼利刃:邪惡黨衛軍「四大王牌」師,帝國師第一,骷髏師居第四
    「維京」師、「警衛旗隊」師和「髑髏」師為代表,他們被認為是黨衛軍四大王牌。1945年3月骷髏師在匈牙利被蘇軍打敗,他們知道向蘇聯投降結果很可怕,於是1945年5月9日殘部跑到西線向美軍投降。但結果在蘇聯的強烈要求下,美國還是把這個蘇聯昔日最痛恨的敵人交給了蘇軍,蘇聯人當然不手軟,該師絕大多數人都被蘇軍以反人類罪處決! 綜合評價:戰鬥意志特別頑強,但戰術略顯不足,戰爭罪行嚴重,排第四!
  • 二戰德國投降時,日本也想投降,為何又堅持了3個月呢?
    那就是中低級軍官會對高層命令陽奉陰違,並且以裹挾的方式逼迫高層做出一些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比如挑釁英美和蘇聯。但因為有德國這個強大盟友的存在,所以這個矛盾也一直沒有點破。直到德國圍攻蘇聯失敗後,日本高層開始意識到不能再被中下級軍官左右了,所以他們開始想要和盟國和談。雖然當時日軍中下級軍官極力反對和談,但日軍高層卻依然義無反顧的在和美國聯繫,想要以侵佔中國為利益結束戰爭。
  • 德國戰敗,希特勒的警衛旗隊為何繞過蘇軍奔襲112公裡向美軍投降?
    1945年5月,德國首都柏林即將被蘇軍攻陷,此時此刻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末日已經來臨。就在這個時候,德軍黨衛軍第1裝甲師,又叫做「「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卻在即將戰敗的時刻突然間離開防區奔襲112公裡,突破蘇軍的重重阻截之後,進入奧地利境內向美軍投降。
  • 德國敗局已定,為何蘇聯還要傷亡30萬人為代價,對柏林進行強攻?
    在這場戰役當中,德軍傷亡投降40萬人,而蘇軍的傷亡同樣不低,傷亡了將近30萬人,實際上,考慮到當時的情況,在阿登反擊戰失敗後,德國就已經是敗局已定,蘇軍完全可以等到西方盟軍的推進,再對柏林進行合圍,迫使德國投降,為何蘇聯人依然還是打算強攻柏林,以至於造成數十萬的傷亡呢?就讓我們來好好分析一下。
  • 切爾卡瑟戰役,德國最悲壯突圍戰,萬人戰死沒有投降
    在二戰時期德國是當之無愧的戰爭之國,如果說德國是二戰的發起者也不為過,在戰爭狂魔希特勒的帶領下,魔爪伸向了整個歐洲地區和北非地區,蘇聯、英國、法國、波蘭等國家都成了犧牲品。但是戰爭就好像瓢潑大雨,誰在雨中都不會不善其身,就算是德國也不例外,整個二戰下來,德國的損失也是極其慘重。
  • 敗局已定的1944,為何德軍死戰不退,拒絕投降,背後有三大原因
    戰爭打到沒有辦法繼續戰鬥下去的時候,或者出現絕對的劣勢,一般來說和談甚至投降會是最後的選擇。然而,二戰中的德國可謂是打到了最後,直到1945年4月下旬希特勒自殺身亡,柏林實際被蘇軍用蠻力攻克的情況下才終於放棄抵抗。從作戰的角度看,德軍是堅持到了最後一刻才投降的。
  • 「民族英雄」戴安瀾犧牲後,他的王牌師200師最終是什麼結局?
    1942年5月,民族英雄戴安瀾在指揮200師突圍時被日軍機槍掃中,身受重傷、壯烈殉國。電視劇《遠徵軍》中有一個片段,蔣介石得知戴安瀾犧牲後深情地說了一句:「海鷗永遠飛走了」。戴安瀾將軍的故事是悲壯的,他在異域打出了國威,也因為他在抗日戰爭中做出的貢獻,戴安瀾將軍犧牲後被認定為民族英雄。
  • 二戰德國投降時,究竟還有多少軍隊,是不是已經山窮水盡了
    (正在籤署投降書的約德爾) 那麼,二戰後期德國投降時究竟還有多少軍隊,為何他們不續續堅持戰鬥呢?是不是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呢?在德國投降時,該集團軍擁有總兵力90萬人左右,坦克和突擊炮1800多輛,飛機1000餘架,仍然有著極強的戰鬥力。該集團軍在德國投降時並沒有立刻放下武器,直到5月11日,才向蘇聯軍隊投降。 駐守丹麥和挪威的軍隊,由黨衛軍和少量國防軍組成,兵力超過30萬,擁有坦克和突擊炮500多輛,飛機400多架。這支黨衛軍二戰以來戰功累累,戰鬥力不俗。
  • 二戰德國百戰王牌之一坦克指揮官約翰尼斯·鮑爾特少尉傳記
    約翰尼斯·鮑爾特在希特勒上臺之時已經剛好成年,在出身於市區家庭基本還算可以,因此約翰尼斯·鮑爾特可以有條件的學習到一門手藝,成為當時德國經濟正在復甦時期的建築工人,這個職業當時正是最吃香的時期,希特勒當時上臺後推行的一系列的表面的經濟大復甦政策,其實是一個謊言而已,主要為了整個德國後期戰爭機器的全面啟動保證住德國社會的團結基礎,希特勒到處的在德國各個地區進行演講活動
  • 戰敗之後,德國元帥保盧斯投降被俘,而莫德爾元帥為何自殺?
    就比如說二戰時期,德國戰敗之後,德國元帥莫德爾就因為戰敗自殺。在戰後統計中可以看到,德國少將以上的高級將領死亡人數在675人,戰死223人,其中自殺的德國元帥只有戈林、莫德爾、隆美爾、克盧格和格萊姆五人。但是這五個人裡,只有莫德爾和格萊姆是因為戰敗自殺。大家更為熟悉的隆美爾其實是因為捲入了當時暗殺希特勒的計劃之中,被迫自殺。今天我們就拿兩個比較明顯的人物來做一下對比,分別是保盧斯和莫德爾。
  • 二戰時若日本不打美國,而是選擇和德國一起聯手對付蘇聯會怎樣?
    蘇聯人就不一樣,人家從小就是從這裡長大的,冬天裡敵人戰略物資跟不上,根本打不了仗,這個時候蘇聯就開始組織反攻了。當年拿破崙被打的幾乎是全軍覆沒,自己灰溜溜的跑了回去。只有和蘇聯幹一架,才能知道蘇聯多難打。德國的希特勒還不是一樣的原因。
  • 為何能讓蘇軍聞之色變
    「我們都抱著必死的決心,我們悄悄的摸到蘇聯人的陣地上,然後我們交火了,我們打光了子彈之後,就和蘇聯人抱在一起,我會用牙去咬他……蘇聯人似乎害怕我們了,他們沒有見過我們這麼瘋狂的樣子,我身旁的戰友連我自己都感覺陌生……」——來自一名黨衛軍「骷髏師」的二級代理下士的日記
  • 捷克為何寧願投降納粹德國也不投向蘇聯?
    點擊題目下方 評論古今 一鍵關注本帳號捷克為何寧願投降納粹德國也不投向蘇聯?文:信力建英法兩國為了避免與納粹德國開戰,出賣了盟友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在沒有捷克代表與會的情況下,就把捷國的蘇臺德地區割讓給納粹德國。德國見英法如此妥協,在得到蘇臺德之後乾脆趁熱打鐵,一舉出兵侵佔捷克斯洛伐克全境。面對強大的納粹德國,捷克自然不敵,不得不向德國投降,就此捷克斯洛伐克淪陷。這其中有個小插曲。
  • 雲山中美首戰王牌對決,39軍大敗美騎1師,我軍可以打敗美軍!
    關於抗美援朝之戰的起因,我已經寫過很多次了,所以這裡便不說那麼多了,我只說一句:韓戰不該打,但這不是我國能夠決定的;抗美援朝之戰,我國不得不打,否則我國就會失去數百公裡的戰略縱深以及和平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這裡面的原因,懂得都懂,不懂的,或許是在懂裝不懂,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所以我便不多說了。
  • 1945年,被蘇軍打敗的德軍殘部,重型裝備都不要了,拼命向西逃亡
    1945年4月,一支德軍部隊正在向易北河方向突圍,他們所在的原部隊已經被蘇軍打敗了,這些還活下來的殘部不願成為蘇軍的俘虜,因此拼命向西突圍,試圖跑到美軍的控制區。了解二戰歷史的人應該知道,蘇德戰爭是整個二戰期間死傷最慘重的,為了抵擋蘇聯的入侵,蘇聯付出2800萬生命,所以蘇聯人對德國的仇恨可想而知,一旦淪為蘇軍的俘虜,輕則被運到寒冷的西伯利亞修鐵路,重則被處死,無論哪一種都是德軍不願意接受的。相比之下,如果被美軍俘虜,起碼還能安全待在戰俘營裡,所以德軍自然更願意向美軍投降。
  • 法國遠比日本強,為何面對納粹德國,只堅持了38天就投降了?
    法國軍隊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可是在整個二戰中表現的極為稀爛,小國波蘭抵擋,德國法西斯以及蘇聯都扛了36天,比波蘭強大,不知凡幾的法國竟然只打了38天就乖乖的投降了,連希特勒都沒有想通法國人難道都是和平愛好者嗎?
  • 二戰冬季風暴行動,如果保盧斯向外突圍,曼施坦因救援就會成功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多數人認為曼施坦因的冬季風暴救援行動,是因為保盧斯不配合沒有向外突圍所致。那麼,如果德軍統帥部允許保盧斯向外突圍,曼斯坦因會不會把第六集團軍給解救出來呢?第6集團軍的損失又會有多大呢?首先,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失利,是因為德軍統帥部指揮失誤。
  • 法國號稱第一陸軍強國,為何毫無戰鬥力,二戰迅速向德國投降?
    在1940年的歐洲戰場,德國在東線戰場發動了閃電戰,滅掉了波蘭百萬大軍。回師西線對陣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五國同盟軍隊。可是不管怎麼說,盟軍也有100多萬大軍,裝備精良,戰鬥力根本不比德軍差。
  • 德國投降時,90萬德軍突然逃亡,二戰歐洲最後一戰是蘇軍大追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的戰事先於亞洲結束,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而納粹德國在5月就宣告滅亡。德國的正式投降是在柏林之戰後,無力回天的納粹高層集體自殺,德國軍隊已經失去指揮,國內也無兵可戰。 1945年5月8日,在柏林城的殘垣斷壁之中,德軍的最高統帥凱特爾向蘇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