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2017年中國籃球開始的改革,是短期激勵還是長遠規劃

2020-08-21 體育鑫觀念

2017年將是中國籃球的載入史冊的一年,並不是因為這一年中國籃球取得了什麼成績的突破,也不是因為中國籃球的賽場上又出現了如同大姚一般的統治級別的球員。而是因為從2017年開始,中國籃球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軌道和方向。在2017年姚明成為了中國籃球的掌門人,並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發展和改革的規劃,這也就意味著從2017年開始,中國籃壇將進入一個新紀元,改革之路將讓中國的籃球文化產生巨變。

中國籃球的改革是大勢所趨,也是形勢所迫!

在2017年之前,中國籃球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為煎熬的階段。好不容易才在2015年的長沙亞錦賽上重回亞洲之巔,而後又連續在世界賽場上潰敗,中國男籃幾乎看不到任何的發展希望。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5連敗、2016年的裡約奧運會5連敗,兩屆奧運會中國男籃10連敗收場,並且排名墊底。中國男籃的團隊氛圍一度如同籠罩了陰霾一般。並且這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取得的戰果,與2008年的成功形成了鮮明的落差對比。從奧運會的前八之隊,到世界賽場一勝難求,中國男籃的實力確實是呈現出了斷崖式的滑坡。

自身的實力出現下滑算是男籃團隊的內憂,而在這個階段中國男籃又感受到了外患。從2015年開始,菲律賓男籃和日本男籃就已經有了崛起之勢,菲律賓男籃開始走向歸化球員的道路,先是布拉切後是克拉克森,這兩名球員的加入讓菲律賓男籃的實力瞬間提升,而且他們至今也沒有停止歸化的腳步,依舊在物色優秀的球員力爭可以歸化到自己的隊伍中。

另外一邊的日本男籃也是穩中有升,在渡邊雄太在NBA的賽場站穩腳跟之後,八村塁又十分強勢的出現在了日本男籃的名單中。當時部分人表示:八村塁只是一名初出茅廬的小將,無需過分擔憂,在洲際或者國際賽場上可能沒有什麼威脅。其實這只是一種自我安慰罷了,八村塁在賽場上所體現出的天賦和能力,絕對是亞洲一流,甚至是統治級別的。而今在他登陸NBA的賽場之後,也確實兌現了他的天賦,現在的八村塁已經是奇才隊核心體系的一員,並且作為新秀場均能夠得到13.4分與6.0個籃板。

內憂加上外患,讓止步不前的中國男籃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和壓力。在這種情形之下,中國男籃如果不有所作為,那麼就會被這些亞洲籃壇的「後浪」狠狠的拍在沙灘上。而在2017年就是威脅和壓力到來的節點,在這個時候姚明成為了中國籃球的掌門人,同時籃球的改革也隨著姚掌門的到來而到來。這既中國籃球的大勢所趨,更是亞洲籃球發展局勢的形勢所迫。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國男籃在過去的幾年裡就是在逆水行舟,所以我們需要作出改變和調整,進行積極的應對。

中國籃球改革的初衷:

在大多數人看來,2017年開始的中國籃球的改革,是一次對中國籃壇的大洗牌,姚明會利用最為合理最為合適的方式來管理中國籃球,來重塑中國籃球。事實也是如此麼?其實這只是目的之一,但是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國籃球改革的初衷是源於中國籃球發展的停滯,而其目的其實是多樣化的。而且要命並非僅僅對中國男籃和CBA有所改革,對於中國女籃和WCBA也進行了類似的調整,但是男籃是最為主要的重點環節。

總體來說中國籃球在2017年進行改革的目的大致有兩個方向:

  • 其一:短期目的——發掘更多的可用之才。

對於中國男籃進行的前期改革主要是國家隊紅藍兩隊的策略。這種策略其實也是一種初期的嘗試,目的就是要在短期之內發掘出中國籃壇更多的可用之人。當時紅隊和藍隊都是新老球員混合的陣容體系,部分85後的老隊員作為核心基礎,而那些95後的年輕球員才是培養的關鍵。這種策略也屬於是為中國男籃的未來積蓄力量,當然這也是一種大膽的嘗試而已,具體的結果和成績,還有待驗證。不過對於當時的男籃來說,需要大膽的做出這種嘗試,結果已經不重要,因為男籃在當時已經沒有退路。

  • 其二:深遠意義——強化籃球文化的發展,讓中國籃壇更加職業化。

在更深的層面上來看,男籃在2017年進行的改革其實是對於中國籃壇的整體影響。改革的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改革的氛圍,讓大家都能夠參與進來、融入進來,都能夠感受到中國籃球在尋求發展的方向和道路。這種氛圍建立起來之後,中國籃球的文化就會得到升華,進而也能夠讓中國的籃壇更加職業化,朝著更專業的方向前進。而這種深遠的意義,也正是改革最根本的意義和價值。

小結:

中國籃球從2017年開始進行的改革,是相當冒險的一次決定。因為大多數人都只關注結果,並不在乎過程。結果固然是檢驗改革成果的關鍵點,但是何時檢驗結果才最為合理呢?如果在2017年之後的2018年的亞運會冠軍算是成功的結果,那麼2019年的男籃世界盃又該如何解讀呢?這個矛盾點擺在眼前,或許會讓很多的籃球愛好者摸不清頭腦,內心裡無數次在質疑:中國籃球的改革到底何時才能看到成績?而這就是接下來要探討和分析的中國籃球在2017年的改革是短期的激勵,還是長遠的發展規劃?

中國籃球的改革是以長遠為目標!

首先要確定的是,中國籃球在2017年進行的改革,並不是短期的激勵,而是對於中國籃壇的長遠的規劃。如果2017年的改革僅僅是為了2018年的亞運會或者2019年的世界盃,那麼姚明根本無需進行如此大刀闊斧的嘗試,這兩屆賽事的結果其實並不能說明改革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因為這兩屆賽事都是改革路上中國男籃的經歷和過程罷了,取得了好的結果固然值得慶祝,但是潰敗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在改革之前我們的實力也就是如此而已。

所以,不應該用2019年的男籃世界盃的結果,去衡量以長遠規劃為目的的籃球改革,這不客觀,也不符合邏輯。因為2019年的男籃世界盃並不是驗證改革結果的一屆賽事。我們用一種對比的方式去思考:2019年男籃的核心球員還是2016年前後的那些人,中國籃球怎麼可能在三年之內就蛻變成為世界的強者?

何為長遠目標?

所謂的長遠目標,其實就是對於中國籃壇的整體進行的過濾。比如中國籃球的教育、籃球文化的建設、次級聯賽的梯隊建設方式、球員的培養方式、選材方式等;在CBA聯賽方面有聯賽的職業化發展、以及對於外援使用的調整等等。而以上這些方方面面做好了以後,中國籃球的發展才有了雛形,也就快到了檢驗中國籃球改革的成果的時候。

這些細節的變化,就是一次籃球文化的大過濾,只要把每個環節都做到了極致,那麼中國籃壇必將會猶如煥發新生一般呈現出新的姿態。

長遠目標方可帶來深遠影響!

2017年的籃球改革就是一次以長遠規劃為目標的改革,而不是短期之內的激勵。如果僅僅以短期的變化為衡量的標準,那就是急功近利的表現。慢工出細活,中國籃球的改革是層層深入的改革,要的是建立起未來的發展主線,形成中國籃球的發展脈絡,而不是短期之內的小成就。只有把這個發展的主線搭建起來,中國籃球的發展和進步才會穩步提升,百年不衰。所以2017年開始的改革對於中國籃球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而其影響主要有兩點體現方式。

第一:實力的提升——改革影響的終結體現方式。

最終能夠體現改革帶來影響的方式,就是中國籃球的整體實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而這也是2017年中國籃球開始改革的終極目的。我們不能寄託希望於「下一個姚明」或者下一個什麼樣的天才出現,而要寄託希望於我們自身培養和打造出來的天才。長久以來中國籃球其實都是在賭,賭何時能夠有類似姚明這種球員再次出現,但是十多年以來我們一直都賭輸了。事實證明這種豪賭毫無積極意義。改革就是要改變思路,要從球員的培養和訓練開始做起,進而讓團隊的實力得到提升。而實力得到提升也是體現改革成果,和改革帶來的深遠影響的終極體現。

第二:籃球與教育的完美結合——發展脈絡建設完成的關鍵。

實力的提升是顯著的一方面,而不顯著但同樣極其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對籃球和教育的完美結合的影響。一直以來中國的教育和體育都不能完美的結合,這始終是一個痛點和難點。對於教育人和體育人來說,也始終做不到二者的均衡化。而2017年中國籃球的改革,其實也是引領了體育事業結合教育事業的發展潮流。

什麼才是中國籃球的發展脈絡?其實就是讓籃球與教育能夠完美的結合,這樣才能做到教育和體育的均衡化。而這也是2017年開始的籃球改革的深層次的目的,也是中國籃球能夠體現出實力變化的根基,更是中國籃球發展的靈魂。

總結:

明確2017年的籃球改革目的,以及改革的整體布局規劃,才能更客觀的看待中國籃球的現狀。在2019男籃世界盃結束之後,看到很多關於質疑中國男籃2017年進行的改革的話題,有人會有這種質疑是正常的,畢竟當時的慘澹成績擺在眼前。不過不能以點概面,2019年只是一個過程,或者說是籃球改革的必經之路,並不是一次終極考驗。改革的終極考驗在未來,而且這個未來不會太近也不會太遠。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相信姚明,相信中國籃球,只要我們一直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那就必然不會有壞的結果。


文/李小白

相關焦點

  • 中國男籃24人集訓名單,突顯姚明的籃球改革思路
    近日,隨著本賽季CBA聯賽的結束,新一屆中國男籃的集訓又開始了,這次,新任國家隊主教練杜鋒一口氣招入了24人,中國男籃又開始了新徵程。2)做好2023年男籃世界盃、及2024年巴黎奧運會新備戰周期規劃。3)培養和儲備後備人才。本次男籃大名單的推出,體現了以姚明為首的中國籃協創新的籃球改革思路和改革魄力,對中國籃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男籃24人集訓名單,突顯姚明的籃球改革思路
    近日,隨著本賽季CBA聯賽的結束,新一屆中國男籃的集訓又開始了,這次,新任國家隊主教練杜鋒一口氣招入了24人,中國男籃又開始了新徵程。對於那些熟悉了國家隊老面孔的籃球球迷來說,一看到這份24人大名單,可能會被嚇一跳!
  • 中國籃球協會改革歷程
    年是中國籃協改革的第一個階段,即體育行政部門的實體化階段,中國籃協在這一階段對國家體委的依賴性非常強,在國家體委的指引下,中國籃協利用政府行政部門的權利、資金、政策等便利來幫助國體委管理籃球。從本質上來講,中國籃協在這一階段實際上就是國體委的附庸品,社會組織參與度非常低。2.事業單位協會實體化階段(1997-2016年)1997年-2016年是中國籃協改革的第二個階段,即事業單位協會實體化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籃協繼續扮演政府部門所基於的一些角色,以此來對全國籃球運動的開展與實施進行管理。
  • 印度趕中國,長遠可期,短期無望
    來源:秦朔朋友圈2018年冬天,我跟史丹福大學商學院二十幾位同學一起,在孟買和班加羅爾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參訪,時隔一年,終於提筆,與大家分享我印度之行的收穫。在我去印度的幾個月前,我的一位印度同學到中國參訪了兩周。她說,去中國前,她以為印度比中國落後四五年,去之後,她意識到差距得有十年。基於我此行的認知,我覺得她還是太樂觀了。
  • 中國籃球協會實體化改革及初步成效
    5.出臺系列行業規範文件自2018年以來,新一屆中國籃協出臺了一系列行業規範文件這一系列籃球行業規範文件將切實發揮協會行業管理作用。6.確定協會使命2018年11月份,中國籃協正式發布了事業宣言,包括願景、使命、價值觀、及口號。
  • 職業規劃應該長遠嗎?解答了很多人的疑惑!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我們都知道的,職業規劃也是一種預,畢竟人生能有幾次重來的機會呢?職業選擇也算是人生大事,這點我們差不多可以達成共識的,可問題還是來了,職業規劃的多長遠呢?未來五年十年還是半年一年呢?」君子立長志,小人常立志「,這是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不論做什麼,都應該有個長遠的規劃,這可能給了一部分人一個答案。
  • 2017年中國經濟有哪些新信號?——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六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12月14日至16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了2017年中國經濟哪些新信號?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認為,要把去庫存和促進人口城鎮化結合起來,提高三四線城市和特大城市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就應放眼整個大都市圈進行統籌規劃。此外,大城市在向外擴張的同時,還應把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和服務同時跟進、合理配置,最終促進人口的空間優化。他建議,在疏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的過程中,應積極推進戶籍改革,對接產業轉移,合理規劃產業布局。
  • 「姚明時代」中國職業籃球奏響改革主旋律
    當日,在2017-2018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總決賽第四場比賽中,遼寧本鋼隊主場以100比88戰勝浙江廣廈控股隊,從而以4比0的總比分奪冠。新華社記者李鋼攝郭艾倫幸福的淚水為2017-2018賽季CBA聯賽畫上了句號,遼寧隊成為中國職業籃球歷史上第七支總冠軍隊伍。
  • 秦朔朋友圈刊文:印度趕中國 長遠可期短期無望
    來源:秦朔朋友圈印度趕中國,長遠可期,短期無望來源:秦朔朋友圈2018年冬天,我跟史丹福大學商學院二十幾位同學一起,在孟買和班加羅爾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參訪,時隔一年,終於提筆,與大家分享我印度之行的收穫。
  • 介仁藝術門窗腳踏實地規劃,謀求長遠發展
    對於企業來說,想要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掌握生存的訣竅。現今,消費者更追求高品質、高知名度的產品,門窗企業需不斷完善自身產品,滿足消費需求,從而才能搶佔市場發展先機!  門窗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如何突破重圍?
  • 全運會籃球未來將取消成年組!首鋼青年隊首次赴美特訓傳遞兩信號
    近年來,全運會開始正本清源,一方面弱化金牌意識,提升全民體育的地位,另一方面,在競技體育層面弱化現有人才即戰力的比拼,轉而越發注重考量各省市體育後備人才的儲備力度,從長遠發展角度來激勵各省市加大對青年梯隊的培養力度。在這方面,籃球項目走在了改革前列。
  • 《中國金融》|「十四五」規劃的政策信號
    作者|熊園「國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24期   五年規劃是我國最為重要的中長期規劃,歷來備受關注總體看,基於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2020年10月29日公布)、「十四五」規劃建議稿(2020年11月3日公布)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議稿的說明稿(2020年11月3日公布)三份文件,對比「十三五」規劃,「十四五」規劃在總體定位、時代特徵、目標設定、發展理念、重要戰略、改革思路、產業政策等核心內容上均有所不同,表現為:「十四五」期間我國內外部環境的關鍵詞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短期看疫情和中美關係是擾動因素
  • 五年規劃與中國發展奇蹟
    從1953年至今,中國已制定和實施了十三個五年計劃/規劃。新中國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952至1978年間年增長率達6.1%,1979至2019年經濟增長率達9.4%,創造了人類經濟增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與持續時間最長的高速增長奇蹟。同時,中國實現了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的全方位發展。
  • 惠州籃球圈專訪黃文威|高二才開始正規訓練的他,為何能亞運奪冠?
    四年級那年接觸到籃球一發不可收拾,高中時的一次比賽讓他偶遇伯樂,東莞四中和廣州體院的魔鬼訓練造就了他的堅毅,廣東籃球熱土和中國籃協改革帶來的「草根籃球時代」給予了他廣闊的舞臺,「熱愛」、「伯樂」、「堅毅」、「平臺」是他給出的成長關鍵詞
  • 原創 探析|博格達諾維奇由鋒芒變巔峰,他燃起猶他爵士希望之火
    原創 探析|博格達諾維奇由鋒芒變巔峰,他燃起猶他爵士希望之火 原標題:探析|博格達諾維奇由鋒芒變巔峰
  • 教育部: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排球特色學校遴選開始
    一、工作目標  通過特色學校遴選等工作,樹立一批青少年校園籃球、排球運動教育教學工作的先進典型,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籃球、排球運動教學、訓練、競賽和條件保障體系,全面推動校園籃球、排球運動普及,引導各地不斷完善特色學校布局,夯實籃球、排球運動青少年基礎。
  • 改革應變 中國五礦「含金量」持續提升
    目前,中國五礦16家直管企業、113家三級企業均設置了董事會,到2022年要實現重要子企業董事會應建盡建、配齊建強。同時,授權經營體制改革已見成效。2020年,下屬企業需經中國五礦總部審批事項的壓縮比例接近40%,參與市場競爭以及自主經營能力明顯增強。
  • 職場上怎麼規劃自己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長期目標是指5-8年內,甚至更長遠的在職場中想要完成的目標,比如在什麼行業做到什麼職位,月薪多少以上,積累多少財富等,通常是一個人在職場中的定位。 制定具體、可執行的目標 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都要設定時間,明確的目標,並劃分出可執行的步驟和具體的任務。 短期目標通常以長期目標為依據。 短期目標的時間一般為2年以內,長期目標的時間一般為5年以上。
  • 探析:締造奇蹟已然無望,但奧運會落選賽中國男籃並不迷惘
    前言:如果說2017年姚明成為中國籃球的「掌門人」之後,是中國籃球開始扭轉局面穩步發展的開端,那麼在2019年就是一個檢驗發展成果的關口。2019男籃世界盃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對於中國籃球來說是深化籃球文化影響,強化籃球氛圍的良機,同時也是中國男籃在家門口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取得成績突破的機遇。
  • 中國體育協會改革分析|體銀智庫
    2017年12月21日,詹郭軍在作中國汽車摩託車運動聯合會2017年度工作報告時表示,2017年中國汽車摩託車運動聯合會全年共計完成119場賽事,其中全國性賽事99場,國際賽事20場。在近兩年裡,各類群眾性汽摩賽事和活動爆發性增長。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各類地方性汽摩賽事達到600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