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諺語集錦:二十四節氣諺語賞讀

2021-02-13 懷恩書社

立冬的天氣諺語: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蘇、浙等)
立冬晴,一冬淋;立冬淋,一冬晴 (閩)
立冬晴,一冬幹 (浙)
立冬晴,雪凝多 (貴)
立冬睛幹冬,立冬落爛冬 (皖)
立冬晴,一冬淋;立冬落,一冬渴 (貴)
立冬晴,有冬幹;立冬雨,要爛冬 (湘)
立冬晴,晴一冬;立冬雨,會爛冬 (贛)
立冬晴,冬雪少 (桂)
立冬晴,大旱情 (湘)
立冬之日半天晴,冬季幹得起灰塵 (貴)
立冬晴,柴火堆滿城;立冬陰,柴火貴如金 (贛)
立冬出太陽,今冬無雪霜 (陝)
立冬晴,茅草放滿坪;立冬雨,茅草貴過金 (桂)
立冬出日頭,夏天冷死牛 (湘、粵)
立冬晴,雨鞋掛斷繩 (湘)
立冬三日陽,穀子堆成倉 (桂)
立冬陰,一冬陰 (蘇)
立冬陰,一冬溫;立冬晴,一冬風 (冀)
立冬暗,禾穀倒田坎 (贛)
立冬無雨對未來天氣的變化的氣象諺語有:
立冬無雨一冬睛 (蘇、浙、湘等九省)
立冬無雨多晴天 (閩)
立冬日子晴,就有一冬晴 (贛)
立冬逢晴少雨雪 (湘)
立冬無雨冬至晴 (贛)
立冬之日半日晴,冬季幹得起灰塵 (貴)
立冬無雨一冬晴,要落三回沒稻根 (滬)
立冬無雨一冬幹 (桂、贛)
立冬無雨一冬睛,立冬有雨一冬淋 (湘)
立冬無雨一冬淨,立冬有雨遭遏年 (粵)

立冬節氣農業諺語: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霧,冬水田裡點蘿(北方)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北方)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江南)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後犁銀,立春後犁鐵(指應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閩南)
  立冬補冬,補嘴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軟棗
  立冬東北風,冬季好天空。(閩南)
  立冬南風雨,冬季無凋(幹)土(閩南)
  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魚防春旱(閩南)
  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幹(贛)
  重陽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晴一冬(閩)
  立冬小雪緊相連,冬前整地最當先。(江南)
  霜降醃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西風響,蟹腳癢,蟹立冬,影無蹤(江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有風,立春有雨;冬至有風,夏至有雨(山西)
  立冬種豌豆,一鬥還一鬥(南方)
  今冬麥蓋三層被,明年枕著饅頭睡。(全國)
  臘月初八,凍掉下巴。(北方)


立冬節氣的農事諺語:
    秋蟬叫一聲,準備好過冬。
    麥子盤好墩,豐收有了根。
    年前杈多,年後穗多。
    種麥到立冬,來年收把種。
    種麥到立冬,種一缸,打一甕。
    立了冬,耬再搖,種一葫蘆打兩瓢。
    十月不種麥。十月種麥不嫌羞,明年和他同時收,人家用鐮割,自己用手揪。
    種麥到立冬,費力白搭工。
    立冬不倒股,不如土裡捂。
    立冬不分針,不如土裡蹲。
    立冬不倒針,不如土裡悶。
    立冬不倒股,就怕雪來捂。
    立冬節到,快把麥澆。
    麥子要長好,冬灌少不了。
    日均溫五度,澆麥好時候。
    冬無雨,把麥澆,溼凍凍不死,幹凍凍死了。
    不凍不消,澆麥偏早;只凍不消,澆麥晚了;夜凍晝消,澆麥正好。
    黃河水可用不可靠,單純依賴就壞了。
    早來水,就早澆,晚來水,就晚澆,早澆要待麥全苗,晚澆莫過地凍牢。
    黃河水不可靠,平原也要水庫造。
    提前蓄水灌滿塘,到用水時不慌張。
    追肥澆水接劃摟,三個環節要緊扣。
    凍水澆罷緊劃鋤,保墒增溫苗舒服。
    麥子過冬壅遍灰,賽過冷天蓋棉被。
    立冬不砍菜,就要受凍害。
    乾菜曬滿筐,不怕年景荒。
    地裡棉柴拔個淨,來年少生蟲和病。

    立了冬,把地耕。
    田要冬耕,羊要春生。
    三耕六耙九鋤田,一季莊稼抵一年。
    冬耕宜早不宜晚。
    冬天耕地好處多,除蟲曬垡蓄雨雪。
    秋冬耕地如水澆,開春無雨也出苗。
    冬天耕下地,春天好拿苗。
    糧田棉田全冬耕,消滅害蟲越冬蛹。
    冬天把田翻,害蟲命「歸天」。
    冬耕滅蟲,夏耕滅荒。
    秋冬多耕地,來年多打糧。
    土地耕得深,瘦土出黃金。
    深耕細耙苗兒壯。根深不怕大風颳。
    豌豆一條根,只要耕得深。
    麻田搞深翻,麻稈頂破天。
    要吃豐收瓜,冬天把窩挖。
    隔冬挖好南瓜窩,南瓜結得大又多。

    好地難得淤沙,鹼地難得坷垃。
    適時巧耕地,鹼地養坷垃。
    爭犁不爭耙,鹼地養坷垃。
    一成坷垃一成苗,十成坷垃保全苗。
    一個坷垃四兩油,留下坷垃有盼頭。
    半截坷垃半截苗,無有坷垃不長毛。
  勤上坡,時間擠,莫忘隨時把肥積。
  欄裡一把土,囤裡一把谷。
  冬季雙手不閒,春季吃穿不難。
  立冬打軟棗,蘿蔔一齊收。

  季節到立冬,快把樹來種。
  樹葉落,地未凍,冬季植樹好時令。
  冬前栽樹樹難看,開春發芽長不慢。
  冬前栽樹來年看,來年多長一尺半。
  冬栽做場夢,春栽有場病。
  冬栽樹,好成活,看管不好損壞多。
  桃樹生長外圍狂,修剪注意保內膛。
  外圍要留弱枝芽,背上枝條勿返狂。
  內膛徒枝莫去掉,甩辮處理最恰當。
  疏剪枝條有進出,主枝角度要開張。
  枝條更新很重要,年年更新樹健壯。

  冬天要忙,土壤改良。
  冬季修水利,正是好時機。
  溝成網,地成方,溝渠路旁樹成行,排灌路林四結合,配套工程效益強。
  有溝就有路,有路就有樹。
  冬季多挑一擔土,夏天少擔一份憂。
  窪地修臺田,不缺小米飯。
  生地壞地三年修,十年崗窪一樣收。
  年年修地堰,一畝頂畝半。
  大溝通小溝,旱澇保豐收。
  挖地如挖糧,整地如修倉。
  水土不下坡,糧食打得多。
  水土不出田,糧食吃不完。
  地埂加一寸,等於上茬糞。
  修畦如修倉,跑水如跑糧。
  地堰抬抬頭,吃穿不用愁。
  保土保水如保命,治山治水如治家。
  人治水,水治人,人不治水水治人。
  跑土如跑糞。
  地埂不修,有田也丟。
  山地破了唇,跑了金和銀。
  山地塌了堰,跑了糧一半。
  山上開荒,山下遭殃。
  山上光,年景荒。
  山上和尚頭,清水斷了流。
  山上開一線,山下衝一片。
  窮山不治,惡水難服。
  挖掘機,真厲害,千斤泥土一剜就起來,水旱兩用真痛快。
  要把水找,掌握技巧。
  凸山對凹山,好水在凹間。
  灣對灣,水不幹。
  兩溝相交,泉水滔滔。
  山扭頭,有水流。
  冬天人畜均莫閒,拉腳打工能掙錢。
  立冬溫漸低,管好母幼畜。
  哺乳幼畜要長好,管好母畜第一條。
  冬天少農活,草料要斟酌,粗料多,精料少,但是不能跌了膘。
  立冬小雪到,魚種池塘管理好,組織勞力積肥料,來年餌料基礎牢。
  立冬花(卉)衰護根苗,剪枝壅土根覆草。

南師講述:二十四節氣的道理

南懷瑾老師講節氣:易經與立秋

南懷瑾老師:每天晚上睡覺以前,一定要給我父母念《金剛經》、《心經》

南懷瑾老師:六妙法門,望善自參證之。

南懷瑾老師:鍊氣不如平心

南懷瑾老師:幾人憂道不憂貧

金剛念誦是一種最高的安般修煉法,重點在換氣方面『要訣』

南懷瑾老師:兩眼定住,一片光明,才合規矩(非常重要)


本期薦讀 掃碼即可訂購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庫藏好書 緣結十方




↓↓↓

相關焦點

  • 常識速記 | 中國二十四節氣諺語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有什麼?中國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諺語有哪些?
  • 二十四節氣諺語合集,你能背對多少?
    琴棋 |書畫 | 詩酒 | 花茶 | 收藏 | 人文 | 心賞小夥伴們要記得記哦~中國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 張有慶:二十四節氣諺語說
    諺語是語言的精華,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諺語又是民間文學的奇葩,是人民群眾生活和生產之中的感悟,亦是生活和勞動經驗的總結。
  • 張有慶:二十四節氣諺語解說
    諺語是語言的精華,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諺語又是民間文學的奇葩,是人民群眾生活和生產之中的感悟,亦是生活和勞動經驗的總結。有關二十四節氣的諺語正是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氣象,物象、 侯象等總結出來行之有效的經驗。
  • 外一篇:二十四節氣諺語合集,你能背對多少?
    昨日小寒,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標誌著冬季時節的正式開始,也也標誌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來。
  • 立冬諺語大盤點:那些蘊含著祖先智慧的諺語了,你還記得幾個?
    立冬,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時間一般在每年公曆的11月7日或8日。與立春、立夏、立秋三個節氣,合稱「四立」。之所以叫立冬,是因為立有「始」之義;冬有「終」之義。立冬,標誌著冬季的來臨。古人總結立冬的三個階段(每階段為5天)的氣象特徵(古人謂之「候」)曰:「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 立冬諺語知多少?
    立冬,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時間一般在每年公曆的11月7日或8日。與立春、立夏、立秋三個節氣,合稱「四立」。之所以叫立冬,是因為立有「始」之義;冬有「終」之義。立冬,標誌著冬季的來臨。
  • 二十四節氣·立冬: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
    2020年11月7日7時14分,立冬2020年11月7日,進入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進入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開始休養,天氣開始轉向陰雨寒冬。
  • 關於立冬的諺語北方_立冬諺語農諺南方
    今天小編整理了關於立冬的諺語北方_立冬諺語農諺南方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立冬諺語北方立冬之日起大霧,冬水田裡點蘿(北方)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北方)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北方)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江南)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北方)立冬前犁金,立冬後犁銀,立春後犁鐵(指應早翻土)。
  • 【二十四節氣】白露|諺語云:白露身不露~
    【二十四節氣】白露|諺語云:白露身不露~ 2020-09-07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立冬古詩詞立冬佳句 描寫立冬的詩詞優美句子 關於立冬的諺語
    今年的立冬就要來了,你準備好看雪了嗎?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冬表示時序終了,立冬表示已進入寒冷季節,萬物皆收藏,立冬三候,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很形象地描述節氣特點。而中國古代的詩人都是體察入微的,很多詩人都寫過關於立冬的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甄選解讀的十首立冬古詩,希望大家喜歡。
  • 關於小寒的諺語古詩詞大全 小寒節氣圖片朋友圈小寒唯美句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小寒的諺語古詩詞大全 小寒節氣圖片朋友圈小寒唯美句子 小寒作為二十四節氣的倒數第二個節氣,意味著一年最冷的時候到了.古代人民群眾根據 節氣進行農耕,詩人藉此抒情達意,那麼古代關於小寒的古詩詞有哪些?又有哪些諺語值得我們學習?
  • 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到了,民間有諺語「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說法,雪的降臨,不僅僅是降水相態的變化,對大地而言更是呵護。下面小編帶來: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2020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 驚蟄節氣民間傳統習俗文化 農諺諺語是什麼
    驚蟄節氣民間傳統習俗文化 農諺諺語是什麼二十四節氣的春天當中節氣是從立春
  • 【綜合實踐】二十四節氣之節氣花語——立冬·雙莢決明
    花在節氣中綻放節氣在花中徜徉你們知道嗎?二十四節氣都有自己的專屬花,四季吐芬芳,我們將和孩子們一起探尋節氣花的奧秘。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給我們帶來寒冷的節氣——立冬。泉帶冰聲冷,菊含霜色佳,寒氣正向我們一步步走來。立冬俗稱「交冬」,意為秋冬之交。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於水,所以是水與冰的結合。冬寒水結是為伏陰。
  • 農村諺語丨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適宜,是什麼意思?
    農村諺語,都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都有其實用價值的。像「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適宜」是針對小麥在二十四節氣中,哪一節氣播種最好的總結,具有提醒和指導作用。對那些、對農作物播種時節,不太熟悉的人,有很大的幫助。
  • 小雪圖片朋友圈文案配圖 小雪詩詞最新關於小雪節氣古詩詞及諺語
    ①天氣寒冷,降水狀態由雨變雪,但「地寒未甚」,雪量不大,故稱小雪;②北方供暖季,長期在暖氣房會出現口乾舌燥、咳嗽、頭暈等,需預防「暖氣病」;③小雪節氣過後氣溫將更低,要注意防寒保暖,謹防感冒。小雪到,冬始俏,關於小雪的詩詞諺語,大家一起來看看。
  • 24節氣中的立冬是什麼意思 2020立冬是幾月幾號立冬後多久開始很冷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4節氣中的立冬是什麼意思 2020立冬是幾月幾號立冬後多久開始很冷 立冬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顧名思義,立冬就代表著冬天的開始,因此很多盆友都很好奇立冬是幾月幾號2020年,其實立冬節氣離我們也不遠了,現在全國很多地方天氣都變得
  • 【二十四節氣立冬】立冬習俗_立冬是什麼意思_立冬是幾月幾日...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冬是冬季的第一節氣,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迎來立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2019年立冬是11月8日9。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人們為迎接立冬的到來舉辦多種風俗活動如冬泳、賀冬等等。漢族民間以冬至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
  • 民族小學 | 二十四節氣——冬至逢壬數九
    冬至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計算時間的方法。早在春秋時期,只有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經過勞動人民不斷的觀察、總結,在秦漢年間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並一直沿用至今。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伴隨民族小學胡晨陽同學的朗讀,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與冬至有關的常識和民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