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良柱
湖北省當陽市。周新仕攝
方言,是家鄉的胎記,是鄉情的密碼,是鄉愁的音符,是伴隨我們的文化之根。
前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史上當陽最全方言匯總"的帖子,沒看內容就感到親切,自然要熱情閱讀。我十分稱讚作者熱愛、研究、傳播家鄉方言的情懷。我是第一次見到這個貼子,它出自3年前,至今還有熱心人在朋友圈分享,可見當陽人對家鄉方言的熱愛。但是這裡面對當陽方言的書寫我覺得有一些太過隨意。
湖北省當陽市夜景。周新仕攝
當陽方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只是以聲音表達意義的口頭髮音交流,有時也以書面形式交流,而且隨著網際網路發展,書面交流越來越多。這就有一個要求比較規範書寫的問題。當陽教育、民俗文化界有一些熱心人在默默研究當陽方言,《當陽民俗志》有專門的方言章節。其實,當陽方言的書寫還是蠻有講究的,在不影響發音的前提下,字面儘量與達義接近、吻合。這使我想起幾個月前寫的一篇有關當陽方言"娵隅"的短文,今天翻出來和朋友們分享、求教。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當陽方言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地方特色,人們日常交往中口頭使用頻率最高的應該就是"娵隅",現在微信簡訊中也經常可見。但是關於這個詞的書寫,則是百花爭豔,五花八門。人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愛好,隨心所欲地組合使用,只要能沾上 ju yu 這個音就行。當陽人也都懂是什麼意思。在當陽出版的地方書刋特別是民間文藝作品、方言演藝作品中,娵隅這個詞使用比較多。寫法有"居餘"、"居於"、"居宜"、"據餘"、"具餘"、"具魚"、"聚宜"、"局餘"等許多種。筆者以前也是這樣書寫,後來總覺得這個寫法不是很準確。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去年臘月,當陽市高級中學一位德高望重的資深語文老教師問市音協杜主席,當陽的方言"娵隅"兩個字怎麼寫。杜主席問我,我告訴她我理解的寫法是"娵隅"。這位桃李滿園、教學與詩詞文學創作碩果纍纍、深受當陽人敬重的陳老先生不是土生土長的當陽人,他要在一部重要著作中使用當陽方言「娵隅」,可能對這兩個字的寫法也有疑惑,想多方求證一下吧。陳老先生嚴謹的治學之道讓人敬佩。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經過查閱相關資料,我認為準確的寫法應該是"娵隅"。娵這個字比較生僻,《新華字典》前幾版我都沒見到,在第11版發現收錄了娵,並有娵隅這個詞。《現代漢語詞典》頭幾版也沒收入"娵"。有些電腦和手機還打不出娵字。這並不是說字庫裡沒這個字,而有可能是沒激活。我的電腦手機以前也打不出。我手寫幾次激活了。現在一打就出來,還有娵隅這個詞。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其實娵是一個古老而規範的字。娵隅也是一個古老而規範的詞。《漢語辭海》《漢語大詞典》《難字小字典》等都收入了娵字,並有娵隅這個詞條。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2014年季也出現過娵隅這個詞。百度百科也有對娵隅的釋義:(1).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稱魚為"娵隅"。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調》" 郝隆為桓公南蠻參軍既飲,攬筆便作一句云:'娵隅躍清池。' 桓問娵隅是何物,答曰:'蠻名魚為娵隅。'"宋沉與求《還憩湖光亭複次江元韻》:"羊酪蓴羹本異區,江湖隨俗語娵隅。"(2).借指少數民族語言。蔡有守《黃晦聞欲事蕃語口佔答之》:"問君底事事娵隅?我只因貧為所驅。"鬱達夫 《雜感》詩之六:"略解娵隅稱博雅,人言叔寳最風流。"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當陽古代屬西南官話區。西南官話因主要通行於長江上遊地區,亦稱上江官話,屬於現代漢語官話方言。西南官話下分6片、22小片,主要分布在四川、重慶、貴州、雲南、湖北、廣西、湖南、陝西、江西、西藏、安徽、河南、甘肅,共13省市自治區、600多縣市區以及東南亞的少部分地區。其中就包含了當陽地區。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南官話是從明代開始,因移民西南地區而逐漸形成的官話方言。移民有政治因素,軍事因素,社會因素,人口經濟因素等。但不可避免的總會帶來文化、習俗、語言、技藝等社會各方面的融合交流,並形成新的地方文化特色。古代移民主要是由內向外移民,但也不排除特殊情況下少量的反向移民,或者是移民回流。這樣的話,西南少數民族的語言也可能回流到內地漢民族地區。"娵隅"就可能是移民回流或隨反向移民來到當陽,被當地人接受和使用的本地化了的西南少數民族語言。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那麼,"娵隅"是什麼意思呢?根據前述資料的釋義,一是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稱魚為娵隅,二是借指西南少數民族語言。第一層意思是實指,很具體,很明確。第二層意思是借指,少數民族語言。語言有褒義貶義之分。娵隅是什麼意義的語言呢?我認為娵隅偏重褒義。
首先,魚本身為美味之物,西南少數民族稱魚為娵隅,娵隅又借指少數民族語言,這語言應該是美好的,褒義的。其次,從娵字的結構上看,女字旁加一個取,漢字中女字旁的字大多是褒義,如好、妙、妤、婧、妍、妧、嫵、姝、嬌、姣、姬、娟、娥、媛、媱、嫣、嬿等。再次,從鬱達夫 《雜感》詩之六:"略解娵隅稱博雅,人言叔寳最風流" 等詩句之中也可以看出娵隅雖然不屬高雅之詞,但也是方言俗語中有一定品味的詞語。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豁達包容又善於創新的當陽人把"娵隅"應用得機巧靈動,趣味無窮。人們使用不同的語氣、語調、語速,再配以豐富的肢體語言和面目表情,能表達多種多樣的意思和情緒。當陽方言中,"娵隅"最基本的意思是"好"。娵隅很少單獨使用,一般後綴"的"和"噠"( 了)使用。即"娵隅的"、"娵隅噠"。它們表達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娵隅的"表示好。"娵隅噠"表示完、完成。為什麼會是這樣呢?這和"好"字的多意性有關。我們先來看看《新華字典》對好字的釋義:1.優點多的或使人滿意的,跟壞相對:好人、好漢、 好馬、好東西、好事。2.友愛、和睦:相好、我跟他好、友好。3.易於、便於:這件事情好辦、請你閃開點,我好過去。4.完、完成:計劃已經訂好了、我穿好衣服就去、預備好了沒有?5.副詞,很,甚:好冷、好快、好大的風。6.表示讚許、應允或結束等口氣的詞。好,你真不愧是專家!好,就照你的意思做吧!好,會就開到這裡。"娵隅的"意思對應"好"的釋義1和釋義6的讚許部分。"娵隅噠"意思對應"好"的釋義4和釋義6的應允或結束的部分。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娵隅的"是形容詞。基本意思是"好"。泛指棒、行、厲害、漂亮、優秀、完美等。並且程度更深,感情更濃厚。一般是形容人和事物。比如說某某人是娵隅的。就是說他很好,很棒,很行,很厲害,很優秀。娵隅的還可以是對一個人的人品、水平、能力等整體評價的褒揚。如以肯定的語氣和表情說某人是娵隅的,同時點頭豎起大拇指,就是說此人的人品高尚,具有很強的人格魅力,水平能力受人敬佩。但是,如果是調侃的語氣和表情,同時配以搖頭擺手等肢體語言,意思則完全相反。表示此人為人做事很差勁,沒得說頭。再比如稱讚一座大橋之雄偉,讚美一幅畫作之精美,感嘆一方山水之靈秀,誇獎一次活動辦得成功,都會大拇指一伸,隨口而出"娵隅的"!"娵隅"有時單獨使用,意思與"娵隅的"相同。有的場合和時間,人們還會以"娵娵隅隅的"疊詞的形式強化情緒的表達。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娵隅噠"是動詞。基本意思是完,完成。泛指結束了、完成了、完蛋了等等。一般是表示事情做完了,做好了,結束了。比如一個挖田的農民下完最後一鋤,鋤頭一丟,長籲一口氣,說一聲娵隅噠!就是表示結束了挖田。計劃制定好了,會場布置好了,午飯準備好了,汽車修理好了,文件列印好了,設備調試好了等等,都會長籲一口氣,順口說出"娵隅噠"。別人問做得怎麼樣了?也是回答一聲娵隅噠。有時候問者也是問娵隅噠沒有?答者即回娵隅噠,或者是還沒有。再比如某官員雙開了,坊間一般會說這個人娵隅噠。有些場合人們在談起一個去世的人的時候,也會說他已經娵隅噠。不過一般這樣說話的人與逝者關係比較親近隨和,是惋惜的無奈的善意的懷念的。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娵隅"是當陽方言中一顆風情萬種,有根有底,散發泥土芬芳的珍珠。是我國地方方言中的一塊活化石。經過歲月的淘洗和磨練,歷久彌新,與時俱進,閃爍迷人的風採。如今更加精練靈動,更加鮮活,更為當陽人熟悉和喜愛。成為當陽人最常見的口頭禪。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2015年11月,我應邀為當陽春晚創作方言說唱節目《當陽 娵隅的》。這個節目由市歌舞劇團羅江雲團長創意,我也對這個點子很感興趣,雙方一拍即合。我還有個小九九是想借當陽春晚這個大舞臺,把"娵隅"這個方言的書寫好好推廣一下。不過那時我也還不知道娵隅到底該怎麼寫。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當時市歌舞劇團辦公室主任鄭運成先生告訴我,他家藏有一本《難字小字典》,裡面有娵隅這個詞,他從家裡帶來借給了我。我大喜過望,如獲至寶。這本64開的《難字小字典》是重慶出版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我在《難字小字典》裡第一次見到了"娵"的尊容。認識了娵隅這個詞,我上網一百度,就有了前面的釋義和相關的典故、詩句。我想這就是我苦苦尋找的"娵隅"。見到她們的那一刻,我好激動。有一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驚喜,還有一種為伊消得人憔悴,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慰籍。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真的很感謝鄭運成先生。他讓我認識、了解了娵隅這個詞,繼而在《漢語詞海》《漢語大詞典》百度百科等見到了它的釋義:1. 西南少數民族稱魚為娵隅。2. 借指少數民族語言。釋義第二項讓我興奮不已。我信心大增,很快寫好腳本。由當陽市文化館音樂輔導老師羅衛華作曲,當陽舞界新秀潘登等一群青年小夥表演。這個既富有鮮明的當陽地方特色,又具有青春時尚魅力的原創作品,成為當屆春晚最受觀眾喜愛的節目之一。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許多在外地的當陽人看到直播或視頻後,感覺格外親切,格外的接地氣,紛紛爭相轉發,一時間刷屏微信群、朋友圈。成為當年春節的一段佳話。《當陽 娵隅的》上傳到湖北政府網後,曾經達到當陽最高的點擊量。當時市作協辦的報紙《當陽作家》印發了這件作品。今年春季,受新冠疫情影響被阻隔在老家當陽,3月底,我從老家返上海,寫了一篇途中見聞的小文章。裡面講到有個年輕司機進到一個新建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休息,看到大氣的布局,寬敞的場地,功能齊全的服務設施,他脫口說出娵隅的這個當陽方言,表達了由衷的讚美之情。上海這邊的幾個朋友說你家鄉的方言很有趣味,你在後面解釋了一下,我們就知道了是什麼意思。非常好!棒棒噠!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娵隅"是當陽方言的瑰寶。我們要讓她不僅活在當陽人的口頭上,還要讓她走進書本,登上大雅之堂,成為當陽語言的名片。那麼,我們就不能在口頭說起來一個調,書寫出來卻是五花八門,各人一套。我們需要有一個統一的、為大多數當陽人基本認可的娵隅書面詞語。
湖北省當陽市一隅。周新仕攝
由於本人語言文字等水平和自身精力有限,手頭資料極少,對"娵隅"的探究還只是止於皮毛。出於對家鄉方言的喜愛和期待,我想寫一點東西深入探討一下家鄉的方言"娵隅"。但是憑我一個人的能力和精力是很難說清楚的。我希望這篇拙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引起當陽的語言、文字、歷史、地理、民俗、社會、文化等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愛好者們的興趣,加入對當陽方言"娵隅"的探討研究中來。使當陽方言"娵隅"知道: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被當陽人鍾愛,我為當陽人服務。
我想以下方面還是有趣並有意義的話題,值得我們去做比較深入的研究探討:娵隅原生地溯源;娵隅作為少數民族語言的流行範圍;娵隅傳入當陽的線路、途徑、方式和時間;娵隅的詞義取向和演變;娵隅作為當陽方言在今天語境中的內涵和作用;方言娵隅在當陽的流行使用程度;娵隅與當陽其他方言的關係;從娵隅看當陽人的性格等。歡迎大家一起來研究、探討!
作者:曹良柱
作者簡介:曹良柱,湖北省作家協會、戲劇家協會、影視家協會、群眾文化學會、音樂文學學會會員。發表有戲劇、歌詞、曲藝、小說、散文、朗誦詩、報告文學、民間文學、群文非遺調研論文等作品,出版有《演唱文學選追星》。獲得過湖北省戲劇展演編劇獎、新劇目獎,中國年度最佳歌詞和其他獎項數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