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06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
作者:小田
講民間小故事之前,小編先跟大家講一講何為「和稀泥泥」。「和稀泥」,本意大家都知道,而其中的引申意思則是形容那些敷衍了事、做事誰也不得罪,多指無原則地調和折中的人。「和稀泥」的人混淆是非,不秉公辦事,所做之事讓人是瞠目結舌啊!
弄懂了「和稀泥」的引申意思,這則民間故事也就開講了:
廣成縣令曹成,為官數十年,向來秉公辦事,從不「和稀泥」敷衍了事,鄉民們對他是愛戴有加。
卻有一日,當朝宰相小舅子潘友在鎮子外踏青時,偶遇一位貌美如花的姑娘。潘友起了色心走上前去一把抱住那姑娘,欲要對姑娘不軌。
那姑娘性子貞烈,拼命掙脫出來。姑娘還未嫁人便遇到如此的惡事。姑娘只覺沒了顏面遂跳河自盡了。
潘友蒙圈了:「我雖然有色心,但並沒佔到便宜,這怎麼還攤上官司了?」潘友趕忙離開,路過此地的鄉民卻看了個正著。
於是有人來到縣衙門報官,說王家小女在城外時被潘友調戲致死。縣令曹成聞言大怒,欲要差人將潘友抓捕歸案。
此時身邊縣丞李勝言道:「大人三思啊!那潘友可是宰相小舅子,您要是查辦潘友,那您的仕途路……」話未說完,曹成已經明白話中之意。
「大人,那潘友得罪不得呀!王家就是貧苦百姓,潘友有錢有勢。不如大人從中和稀泥,讓兩家私了,潘友攤上這事兒肯定願意拿錢了事。王家窮苦,不敢鬧事,這錢王家拿了豈不是兩全其美?」
曹成從沒有辦過如此不公的案子,可想想那潘友的勢力,眼下也是無計可施,總不能得罪了宰相毀了自己半生的仕途吧?
曹成覺得縣丞所說之言有理,便想和稀泥敷衍了事,遂對縣丞言道:「那就依著你所說去辦,不過要讓潘友多賠一些錢給王家!」曹成無奈地說道。
當天夜裡,曹成做了一個奇怪的夢。正是因為這個夢點醒了他,才沒有讓他犯下錯誤。我們來看看這是怎樣的夢:
曹成在夢境中看見兩個黑衣人闖進他的睡房。其中一個黑衣人問道:「榻上之人可是曹成?」曹成隨口應了一聲,忽然一條繩索將他捆住,隨後整個人躍起,被拽到兩人身前。
兩個黑衣人朝外走去,曹成雙腿不聽使喚也跟著走了。曹成驚慌失措,便問緣由,那二人卻未答話。
走了約有半柱香,他們來到一座木橋上。曹成極目遠眺,卻看不到橋的盡頭。曹成問道:「兩位大俠,這是要帶我去哪裡?」
「呵呵!帶你去該去的地方。」
「那是哪裡?」曹成不解。
「陰曹地府,陰司大人有事找你!」
曹成聞言大駭:「陰司?那我豈不是死了?」
「具體啥事,我們不知曉,你去問陰司大人,快些隨我們走吧!」
曹成不解,可雙腳不聽使喚,只得跟在後面走著。此時,木橋下的泥河裡全是人。而那些人蓬頭垢面,面色鐵青,一個個擠來擠去,看上去很是痛苦。
曹成又問:「那些是什麼人?怎麼看上去如此痛苦?」
「人?呵呵!那些是和泥鬼。他們生前有權有勢,卻從不秉公辦事。淨做些沒有原則的事兒,著實害人不淺。陰司看不過,便罰他們在此受刑。那些泥巴會讓他們撕心裂肺般疼痛,特意給他們這些愛和稀泥的鬼準備的!」
曹成聞言是害怕不已,他心中思忖道:「我用盡半生審案,並沒有辦過一次冤案,怎麼潘友案我才起了和稀泥的想法,並未執行,就被押到這裡了?這不應該啊!莫不是陰司搞錯了?」
曹成大喊道:「二位官差,我曹成冤枉!曹成為官數十載,並未做過一件壞事啊!」
「你是官員?不是屠夫?」
「我是廣成縣令曹成!」
「壞了,抓錯人了。我們所找之人是曹城,不是你。」
曹成聞言心裡大喜,那二位黑衣人隨即將曹成送回府中。輕輕一推,將他送回肉身上。
曹成一下驚醒過來,見手腕處確實有勒痕。曹成不敢怠慢,翌日一早趕忙將縣丞喊來,吩咐下去將潘友緝拿歸案。
潘友堂上百般辯解,又將姐夫之名說了出來。不過曹成並不畏懼,他依法辦事,找來證人,幾經審問後潘友啞口無言只得招罪。
潘友被押入大牢,曹成上報等候發落。而潘友的姐夫宰相大人,自知小舅子不是省油燈,他並未出手相救。
幾日後,潘友被押赴刑場,還了那姑娘清白。曹成不懼強權、秉公辦事的名聲傳了出去,鄉民們對他更加愛戴。
筆者有話說:
雖然這只是一個故事,但筆者希望世間多一些正義的陽光,少一些汙濁之氣。
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千萬別做敷衍了事、和稀泥的爛人。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如果喜歡我的故事,請幫忙點下方紅箭按鈕「推」一下,謝謝!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聲明:文中故事為作者虛構,目的是藉故事向世人闡述道理。切莫效仿故事情節,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