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時代的象徵,群雄紛爭,連續兩個賽季年度冠軍收官戰才產生。漢密爾頓印證了那句古話「老天從你這裡拿走什麼,在將來就一定會給你什麼」有了2007年的遺憾,才有了2008的喜悅。而馬薩註定是一個悲情人物,主場的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了,分站冠軍也到手了,甚至於當了幾十秒的世界冠軍,可惜,一切都被豐田格洛克給毀了。好在邁凱倫的科瓦萊寧表現比較糟糕,法拉利還是成功的衛冕了車隊冠軍。全新的2009賽季依然是銀紅大戰,還是會有黑馬出現呢?
規則與賽程變化
最大的規則變化在於輪胎,本賽季光頭胎時隔多年再次回歸,當然雨胎不可能用光頭的。同時加入了KERS系統,當然這也不是每支車隊都有,同時空氣規則大改,對於引擎也有限額。
賽歷方面,阿布達比亞斯碼頭賽道加入到F1的大家庭,為當年的收官之戰。加拿大和法國被移除出賽道,日本站也由去年的富士賽道換到了熟知的鈴鹿賽道。
重要車手動向
邁凱倫方面繼續保持著漢密爾頓和科瓦萊寧的陣容,法拉利也依然維持著萊科寧與馬薩(匈牙利站受傷巴多爾和費斯切拉取代)不變,雷諾則是阿隆索和小皮奎特(賽中被格羅斯讓取代)。豐田為特魯利和格洛克,威廉士為羅斯伯格和中島一貴,印度力量則保留費斯切拉和蘇蒂爾,本田的前身,全新布朗GP保留了巴頓和巴裡切羅的組合。紅牛方面,庫特哈德退役,維特爾提拔上來頂替,搭檔韋伯,小紅牛則為博爾戴斯和布埃米。
賽季回顧
邁凱倫本賽季的表現就一個字爛,太爛了,第一沒有速度,第二缺乏穩定性,第三二號車手太表現對不起豪門車隊,靠漢密爾頓(賽季兩個冠軍五個領獎臺)苦苦支撐,最終車隊才沒有掉出前三。在全年的17站比賽中,有7站是有邁凱倫車手退賽的,賽季前期糟糕的賽車導致漢密爾頓只能徘徊於積分區邊緣,而科瓦萊寧就不要提了,不是退賽就是沒有積分。漢密爾頓最終取得年度第五,科瓦萊寧年度第十二,邁凱倫以如此糟糕的戰績結束了賽季的爭奪。
如果說邁凱倫表現糟糕,那麼法拉利賽季的表現就更糟糕了,當然這一定程度上與馬薩的傷退有關,不過依然不能掩飾他們賽車糟糕的競爭力。賽季前三站積零分,五站過後只拿到兩個第六,賽季中段稍微好點,能穩定在積分區,賽季後段又開始擺爛,最終衛冕冠軍以年度第四完賽。萊科寧為車隊帶回了一個冠軍五個領獎臺
本賽季最大的贏家在於布朗GP,本田由於財政危機,被以羅斯布朗為首的管理層收購。本賽季搭載梅賽德斯引擎,但這不是競爭力的根源。鑽了規則的漏洞,羅斯布朗倒騰出了雙重擴散器,讓巴頓在賽季前七戰中六次取勝。儘管賽季後期,布朗GP的雙重擴散器遭到禁用,但無奈前半程積累了足夠的優勢,讓他們輕鬆地取得了當年的雙料冠軍。奪冠之後,布朗GP被梅賽德斯收購,自此他們成為了一隻奪冠概率100%的車隊。
除了布朗GP之外,本賽季最令人驚喜的是紅牛,他們才是圍場賽車的標杆,維特爾賽季四次取勝8次站上領獎臺,最終取得了年度亞軍,而另一位車手韋伯也有兩場勝利入帳,紅牛賽季六個分站冠軍僅次於布朗GP的七次。至此紅牛正式加入到火星車的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