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都在說,12月是疫情死灰復燃的高發階段,但12月已經過去一半,與美國、印度每天新增上萬的感染人數相比,我國只有在黑龍江、四川、重慶等地出現零星的感染者,其中大部分屬於外來輸入型病例。
我們能夠取得如此好的戰「疫」成績,離不開鍾南山、李蘭娟、張伯禮等專家和一線工作人員共同的攻堅努力。
如今疫情未散,卻有很大一部分網友竟開始用最惡毒的言論詆毀我們的戰「疫」英雄。
學校為鍾南山立像,網友罵其為「魏忠賢」!
近日,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的校慶時,學校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戰「疫」功勳、校友鍾南山院士立了一個雕像,而且還邀請鍾南山院士親自為雕像揭幕。
這本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但沒想到卻讓鍾南山院士,這位抗疫功臣陷入了無數網友的網暴之中。
霸姐活了幾十年,像這樣惡毒的語言,還是第一次看到。什麼都不說了,直接貼給大家看吧!
「蠟像跟雕像有可比性?自古活人立像只有魏忠賢,現在又多了鍾神仙。」
「嗯,太監魏忠賢也幹過!」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立了個墓碑!」
看看這些言論,有對一個戰「疫」英雄起碼的尊重嗎?的確活人立像在我國傳統觀念裡面有欠妥當,既然鍾老爺子親自參加了揭幕儀式,說明鍾南山院士並不忌諱,網友就更沒必要冷嘲熱諷。
2020年初,當我們處在疫情恐慌之中時,是鍾南山院士奔波於武漢北京,制定詳細的抗疫計劃,那個坐在動車上疲憊不堪的身軀難道還打動不了你們的鐵石心腸嗎?
的確,近段時間,鍾南山院士經常出現在各種活動、電視節目中,所以讓很多網友誤以為他被榮譽遮住了眼睛,失去了作為科學家的那份清風傲骨。
這霸姐就不懂了,為何流量明星可以大行其道,成為年輕人的偶像,而科學家做個活動上個節目就有罪了呢?
鍾南山院士:成為偶像是為了消除年輕人對偶像的盲從。
在第三屆世界頂級科學論壇中,鍾南山院士對他頻繁參加活動給出了答案。
他說:相信全世界有數不清的年輕人會以今天與會的專家作為偶像,但是我們當然不能滿足於此。我們成為偶像的目的,就是要更好的消除年輕人對偶像的盲從,通過偶像學到他們對問題的看法,更多的問為什麼,讓更多潛在的頂尖獎項的得主,真正成為人類社會的服務者,讓科學服務大眾。
你看,鍾南山院士並非像流量明星為了錢參加活動,而是為了消除年輕人對偶像的盲從,讓他們學會思考,愛上科學,為社會、人類服務。
這麼樸素的願望,在某些網友看來卻變了味,成為了鍾南山院士的原罪,只要鍾老出現在某活動、節目上,就無所不用其極的去詆毀我們的功臣。
你以什麼角度看世界,這世界便如你所見。你陽光明媚,世界就燦爛奪目;你殘忍惡毒,世界就冷酷無情。
我們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看待鍾南山院士立像這件事情:這是對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的孩子們豎起了一個精神的豐碑、立起了一個科學的榜樣,相信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的孩子在如此正確的影響下,一定會出現一批如鍾南山院士這樣的國之棟梁。
疫情還未散去,我們怎麼能夠讓還在戰「疫」的英雄寒了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