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為他立了一個塑像,為什麼那麼多人認為不合適?

2020-12-16 李老師講最真教育

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火了,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竟然為鍾南山院士做了一個塑像。

雕塑位於華南師範大學附中奧校樓前廣場,高度超兩米,下半截為長方體碑身,上半截為鍾南山院士半身塑像。鍾南山院士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

昨天,鍾南山院士親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這個消息一傳出,立刻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不過,網上也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我們來看一看:

1、自古以來,民間就流傳著「活人不立像」的忌諱,鍾南山院士身體康健,如今大張旗鼓為其立像,到底對院士是好還是壞呢?2、此風不可長,不然以後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給自己立牌坊,影響不一定好。3、以後鍾老如果有什麼不太好的事呢?是不是太過於操之過急了?4、鍾老親自去揭幕,感覺更不合適。是不是太高調了?5、頭像下面還寫生辰日期,是不是不太吉利呢?6、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現在做這些真的合適嗎?7、農民歌唱家朱之文成名後給村裡出資修了路,並把路的名字命名為「之文路」。結果沒過幾年,路牌深夜就被人砸了,至今原因不明,有人說他不配。所以名人應該更謹慎。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作為共和國功勳的獲得者,鍾院士當之無愧,對得起這份殊榮,立個塑像更無可非議。

第一:明星都有蠟像館,為什麼科學家不能立個像呢?

我們也知道,很多明星都有蠟像的,在上海,還有一個專門的明星蠟像館,我國的很多明星,在蠟像館都有自己的蠟像。

明星都有,為什麼科學家不能有呢?我們的科學家比明星對國家的貢獻大多了吧。所以不能低調,必須高調,國家應該多宣傳這種正能量!

第二:給院士塑像,是為了激勵更多的人。

也有網友認為,母校給鍾南山院士塑像,一方面是對於其貢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激勵更多的人向鍾院士學習,希望大家學習鍾院士追求科學的精神,為國奉獻的精神。另外,以鍾院士對國家的貢獻,人家完全配得上,當之無愧。

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的初衷也是好的,希望學校的孩子們能以鍾院士為榜樣,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個人認為,鍾院士雖然貢獻巨大,但在這件事上確實有點不妥。未來還不知道會怎樣,這麼過早給自己的人生下定義,是不是不太好呢?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傳統習俗,雖然不一定有很深的科學道理,但也延續了幾千年了。鍾院士為什麼非得打破這種傳統呢?

大家對此事有什麼看法?也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鍾南山院士母校火了,只是立了一個塑像,為何有那麼多人反對?
    前些天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火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是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竟然為鍾南山院士做了一個塑像,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啊,為什麼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呢?其實這裡面的因素太多了,確實有些細思極恐。
  • 「國民男神」鍾南山,只因母校做了件事,輿論就把他推上風口浪尖
    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因為他的母校做了一件事,輿論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是鍾南山的母校,在本月的12日,學校舉行了校慶活動,而且鍾南山也抽空來參加了。母校為他立了雕像,鍾南山親自來給雕像揭幕,當時現場來了很多記者,也有不少畢業的校友以及在校的師生。大家都在對著這個雕像拍照,也有人和鍾院士拍照留念。
  • 鍾南山雕塑揭幕,有人提起了「活人不立像」忌諱,到底合不合適?
    今天,一則鍾南山院士親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的消息,引發眾人熱議。 作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獲得這樣的殊榮毫不為過,就像華師附中校長姚訓琪所言,「舉行鍾院士塑像揭幕儀式是為了號召全體華附人見賢思齊,向鍾院士學習。」
  • 「鍾南山塑像」揭幕!給活人立碑立像合適嗎?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32周年校慶,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圖片來源:羊城晚報)這則消息一出,便引發了眾人的熱議,有網友不解:活人也可以立像?其實看到「鍾院士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這個新聞,人生北鬥也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給活人立雕像?
  • 鍾南山回到母校為「鍾南山」揭幕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附中日),校友鍾南山院士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2018年他為華附題字「德智體美勞,成就諸英豪」,希望華附成就很多的英豪。「當然,我也希望我們有一些人能夠學醫,能夠當醫生。」 鍾南山說,今年廣東高考生選擇醫學專業人數增加了將近4000人,分數高了很多,學生們看到全國的抗疫精神,他們的思想有很大的轉變。
  • 鍾南山院士回母校為自己塑像揭幕,這才是學子們應該追捧的明星
    因為非典,人們知道了鍾南山,那句把「把重病患者都送到我這裡來」鼓舞了無數人,體現了醫者仁心和社會責任感。鍾南山也因此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面對新冠疫情,鍾南山第一個明確發出了病毒存在人傳人現象的警示,並對外提出,沒有特殊情況,外面的人不要去武漢,武漢的人不要去外地,讓國人對疫情發展情況有了正確的認識。
  • 高中母校為鍾南山立雕像!網友反應激烈:太不像話!
    而最近,一個高中火了,那就是鍾南山院士的高中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因為他們為鍾南山院士立了一個雕像。高中奧校樓前的廣場中,有一個高度超度兩米的雕塑位於其中,下半身為長方形碑身,上半年是鍾南山院士的半身像,樣子看上去十分的威武,眼睛眺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
  • 為自己的塑像揭幕!鍾南山氣魄過人?
    2020年12月12日,廣州,作為校友,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慶之際,鍾南山返校為塑像鍾南山揭幕。
  • 昨天,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真·大型追星現場……
    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大型「追星」現場↓↓鍾南山塑像揭幕。「當然,我也希望我們有一些人能夠學醫,能夠當醫生。」鍾南山說,今年廣東高考生選擇醫學專業人數增加了將近4000人,分數高了很多,學生們看到全國的抗疫精神,他們的思想有很大的轉變。「學醫並不是為了多賺點錢,學醫是為了更好地為大家服務,有這樣的精神的話,我們的同學是一往無前的,一定是這樣。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是一個精神,這個精神是要有夢想,要有激情,要有追求,要爭氣。」鍾南山說。
  • 鍾南山回母校,師生夾道歡迎秒變追星現場!網友:這才是該追的星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附中日),舉行了「鍾南山」塑像揭幕儀式。1955屆高中校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來到華附為母校慶生,並為塑像揭幕。師生夾道迎接、高喊歡迎口號,秒變「追星」現場。
  • 鍾南山回母校變追星現場,鼓勵同學們學醫
    【鍾南山回母校變追星現場,鼓勵同學們學醫】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優秀校友代表、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來到母校為學校慶生,同時親手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鍾南山院士回憶了在華附讀書的歷程,他表示母校華附非常優秀,在65年裡發展的非常快。
  • 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
    南方日報訊 (記者/馬立敏 鍾哲 實習生/施文昕 通訊員/李芸)華附立起校友鍾南山塑像。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下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
  • 有感於鍾南山為自己的塑像揭幕
    這是一條被南方系媒體廣泛報導,也被國內許多媒體廣泛轉報導的新聞。華南師範大學附中從12月12日開始,多了一座塑像,是鍾南山本人的,也是他當日親自揭幕的。南方系報導稱「鍾南山勉勵學生,希望有一些人能夠學醫,能夠當醫生,希望華附成就很多的英豪」。
  • 黃岡中學2020屆畢業生王睿亮相《開學第一課》,與鍾南山院士連線
    9月1日晚8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出2020年《開學第一課》,我校2020屆高三(9)班畢業生王睿受邀參加節目,並現場與鍾南山院士連線。黃高學子,好樣的!由於哥哥身體不好,王睿從小就有一個從醫夢。今年,王睿以681分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藥學院。王 睿AUTUMN8月4日,王睿接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年《開學第一課》節目組電話,邀請他參加節目,並連線鍾南山院士。節目於8月6日正式錄製。
  • 84歲的鐘南山院士,身體依然硬朗,步伐輕盈,他的養生秘訣是啥?
    >輕盈,很難有人能夠正確猜出它的年齡,其實他已經84歲了,是讓人非常難以想像的。鍾南山院士的身體是每個人都非常羨慕的,他到底是怎麼樣將身體保持得這麼好,他的養生秘笈是啥?鍾南山院士覺得最好的飲食就是七分飽,這樣不會增加腸胃的工作負擔,而且從食物中也能夠吸收足夠的營養,如果經常吃的太飽,那麼人們的腸
  • 為鍾南山院士這番話點讚:你是否達到他說的運動最高境界?
    眾所周知,鍾南山院士是一名運動發燒友,雖然他已經84歲,但他身材高大健碩,精力充沛,常年堅持和參與運動賦予了鍾院士遠遠超越他實際年齡的年輕狀態和旺盛活力。鍾院士在與惠若琪的連線交流中表達了他對於運動的深刻理解——運動應當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生活裡的必需。
  • ...北京鍾南山創新公益基金會院士創新班在杭城三所學校授牌成立
    100多名初中同學交流發明創造,送去了精彩的輕鬆發明課,在杭州觀成實驗學校與600多名初中同學一起收看鐘南山院士獲得共和國勳章的視頻,現場組建三個7人小衛星製造團隊,勵志與習近平主席母校北京八一學校一起探索航天科普活動。
  •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和他的籃球情愫
    其實,除了在銀幕上展現的為祖國醫療事業奉獻自我的形象之外,在生活中鍾院士也是個「不折不扣」的籃球迷。他和籃球有著不解之緣。一、鍾南山和夫人李少芬在CBA現場觀賽鍾院士是多年的籃球迷,對於CBA的賽事新聞和球員都了如指掌。
  • 鍾南山院士為何這麼牛?看完他父親畢業的大學和履歷就明白了
    說到鍾南山院士,很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這位年過8旬的老人,卻一直心懷矢志不渝的救死扶傷的初心,在別人這個年紀已經退休安享晚年的時候,他依然不知疲倦地奮戰在第一線,為了就是可以把自己的畢生所學奉獻給國家,今年84歲的鐘南山院士依然還帶著學生,希望教出更多優秀的醫務工作者。
  • 英雄故事二:關注鍾南山院士,建一個熱愛運動的家
    從17年前全國領軍抗擊非典到今天逆向而行武漢戰疫,歲月不改其忠,年紀不改其勢的抗疫英雄鍾南山院士,再一次成為大家依賴的焦點。當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國難關頭,又一次奔赴沙場走近我們的視線,全國民眾無不驚豔於鍾老挺拔的身軀和矍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