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廣州,作為校友,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慶之際,鍾南山返校為塑像鍾南山揭幕。
師生夾道迎接、高喊歡迎口號,秒變「追星」現場。鍾南山勉勵同學要有大我精神,要一往無前,要有夢想和激情,要爭氣,以後會更好。
某央媒體的微博消息下面,網友議論很多,梳理下,4種議論:
一、多數網友留言點讚,鍾院士是正能量
有的說:這才是真正的偶像。
有的說:什麼是頂流,這才是能配得上頂流好嗎?這才是明星好嗎?
有的說:同意!這個帶來的影響不比什麼網紅好多了,真的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啊。
有的描述現場和心情:沒有紅毯,簇擁兩旁的學生鋪成了追星花路;沒有娛記,學生雙手舉起的手機為他閃耀;沒有獎盃,學生響起的陣陣掌聲和歡呼聲成了最有份量的褒獎;沒有感言,揭幕對學生的諄諄教誨成了最響亮的座右銘。
追星只追鍾老師!
二、有的說,普通的點讚還遠遠不夠,這放在遠古得封神了。
時代的楷模,人民的好醫生,整整20年過去,兩次重大疫情時刻,挽救中華民族於特殊關頭。這樣的人物就是定海神針,中流砥柱。說句迷信話,有他老神仙在場,什麼病毒都驅走了。
有的說:這是民族英雄,全國各地要掛上他老人家的畫像。尤其是學校,政府辦公樓,車站,機場城市重要建築和地標上。
有的反駁:別這樣,封神可是會摔的很慘的。不要有新一代「造神運動」。
可別,縱觀歷史,被人們封神的人都沒有啥好下場,因為神是不會有缺點的,很容易被噴。他是一個優秀的醫生,也是人在困難時候的精神支柱,我們都尊敬他,這就可以了。
有的說:不能神話任何一個偶像,應該致敬每一個抗疫工作者。
三、 不能提板藍根、連花清瘟
有人心情複雜:偶像了,板藍根連花清瘟都不能提的!更不能說板藍根也只有白雲山牌的能治。
有人酸酸地說:學生們應該紛紛拿出廣藥出品的板藍根要求籤字,作為傳家寶。
完全符號化了。
有人乾脆說:信口開河不是一兩次了,千萬人選擇視而不見,連花清瘟和板藍根,真是奇觀,我不信你們看不出來,就知道喊口號。
四、網友說,很少見自己給自己雕像揭幕
有人說:要珍惜德行,卻不要成為榮譽的奴隸。
有的說:給自己的雕像揭幕?我的某中醫長輩也和他同歲,在正規醫院裡返聘,很低調。
有的說:沒啥意思,以前沒見過自己給自己雕像揭幕的新聞,
有的說:國士無雙沒得說,但是為啥總覺得自己給自己揭幕怪怪的。
有的說:活著就有雕像,可以說是歷史上相當罕見了。
有的說:有的人,把名字刻進石頭,想不朽。
而有的網友說這是好事:將鍾南山的雕像矗立在母校,希望能「人才輩出」。
網民的兩個警示:
一、有人說,偶像有很多種,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偶像,不能把鍾南山全民偶像化
有人說:「這才是真正的偶像」——這本身就是個病句,還挺多人鸚鵡學舌般的說。
有人說:每次這種話題都說這才是該追的星,難道每個人的思想都一樣?每個人都想成為科學家,發明家?沒有不尊重鍾老的意思。
二、鍾老應遠離聚光燈,專心科研
有的說:雖然感謝鍾老,但越來越綜藝既視感,應警惕,科學家專注科研這一核心內核,或許比天天專注聚光燈來得更有內涵。
但有人說,鍾老也是人、也有追求:個人崇拜並非都是壞的,巧妙地加以利用,常常有助於推動想推動的事。
網民對於英雄、偶像、神化的探討,從來沒有停止過,一切有關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