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雕塑揭幕,有人提起了「活人不立像」忌諱,到底合不合適?

2020-12-14 騰訊網

今天,一則鍾南山院士親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的消息,引發眾人熱議。

作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獲得這樣的殊榮毫不為過,就像華師附中校長姚訓琪所言,「舉行鍾院士塑像揭幕儀式是為了號召全體華附人見賢思齊,向鍾院士學習。」

不只是鍾院士的校友,全網網友也認為鍾院士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完全配得上樹立雕塑的禮遇,有助於在社會上培養崇敬英雄的風氣。

不過,也有網友小心翼翼地提出,民間流傳著「活人不立像」的忌諱,這樣做不太符合傳統文化,尤其是鍾南山名字下面的那一行出生日期(1936年10月——)讓人看著彆扭。

那麼,今天我們就從傳統文化和民間忌諱的角度,跟大家探討一下,給健在的有聲望社會賢達立像真的不合適嗎?

其實,在母校為鍾院士立雕塑前,今年4月份,在網絡平臺銷售「白衣天使鍾南山」的兵人模型時,有人已經探討過活人立像的問題。

當時,紅網發布的署名梁勇的一篇評論就認為,網絡上出現的這些兵人雖然是玩具,但具備了縮小版雕塑性質,此舉相當於給鍾院士立像,這顯然不太符合文化傳統。評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給聖賢立雕像,但是同時又忌諱給活人立像。不給活人立像,有迷信的成分,但也有合理的因素。」

作者表示,「對一個知名人物的評價,不經過時間的沉澱,是難以有定論的。匆匆給活人立像,顯得過於草率。」為了澄清大家的誤會,作者進一步解釋,「筆者這麼說,絲毫沒有認為鍾南山老先生的功績還需後人評說的意思。」「雖然這個兵人玩具客觀上能起到宣傳鍾老先生的作用,有利於培育崇敬英雄的社會風氣,但鍾老畢竟還健在,為他塑像,不太符合傳統觀念。同時,很多人對給自己塑像,也比較忌諱和反感。」

基於以上分析判斷,作者認為「製作鍾老的兵人模型,未必是合適之舉」。由於在前文,作者已經闡述了「玩具相當於縮小版雕塑」,一定意義上也可以理解為「給活人立雕塑」未必合適。

不可否認,我國民間確實存在「給活人立像」的忌諱,但對於前生立像、立碑、立生祠,在堪輿從業者眼中,卻也有另一番解讀。

有人認為,單就命理與天文地理分析,給活人立像、立碑並沒有特殊禁忌,但立像、立碑的對象必須是「立德、立功、立言」,否則不僅沒有意義,一般人也很難承受這番厚愛。

在我看來,母校給鍾院士立雕塑,一方面是出於對其貢獻的肯定,另一方面是為了激勵校友學習鍾院士追求卓越的科學精神,而且結合為社會所作貢獻,母校做法合情合理,鍾南山院士完全擔當得起「立雕塑」待遇。

說完鍾院士雕塑這事,再來跟大家分享幾例現實社會中引發爭議的活人立雕塑事件。前幾年,西北大學為了感謝「恩人」對學校的重大貢獻,在圖書館前樹立起兩座雕塑,不過,為了規避「活人不立雕塑」忌諱,雕塑借用了雅典娜和女媧的身體,並在雕塑碑文註明:「雅典娜面像採自我院創始董事郭女士,女媧面像採自我院創始董事李女士,以示女士對學院徵地建校重大貢獻之永久紀念。」

當時,媒體評論稱,將"恩人"塑造成心中的"女神"這還是首創,只不過這創新精神用錯了地方!校董捐錢、辦學校,甚至以她的個人魅力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這都是值得感謝的,但把一個"人"的貢獻誇大為神話就可笑了,有錢未必就是雅典娜。

在浙江寧波,2005年,為了表彰和紀念院士們的豐功偉績,當地專門為了近百位寧波籍貫的兩院院士修建了一個院士雕塑園,成為當地的一個著名景點,對社會免費開放,園內建有路甬祥、韓啟德、談家楨、貝時璋、童第周等著名人士的塑像。

不過,對於這個院士雕塑園,社會上卻有不同聲音,認為將這麼多已故、健在的院士雕塑放在一起,似乎不太妥當。

據說,在趙本山的老家遼寧鐵嶺,出於對其貢獻的肯定,當地粉絲就曾為他設立了一座雕塑,不過,近來卻由於缺乏保護導致年久失修,已經破敗不堪。

據網友介紹,趙本山銅像雖不是自己所立,但粉絲在立後又不保護,導致如今銅像破敗不堪,整體雕像因銅所築影響雖不大,但腳下基座和背後的扇子早已缺胳膊少腿,和當初剛剛立起來實在是天差地別。

2012年,成名後的朱之文給村裡出資修了路,為了表示對他貢獻的認可,村裡不僅將這條路命名為「之文路」,還專門為其樹立了一塊「功德碑」,上書「功德千秋美名揚」、「想人民所想」等。

不過,沒幾年這塊功德碑卻被人在深夜砸毀了,原因至今未知。據朱之文透露,「有人說路沒有修到自己家門口,不配這塊功德碑。」

說起給路命名,再說一下金庸的例子。在江西婺源,這裡的一條道路在金庸去世後直接更名為金庸大道,以示對一代武俠巨匠去世的緬懷。

據稱,將原本名為「才士大道」的道路改為「金庸大道」,這是金庸先生的遺願。原來,此路修建完成之初,當地致信金庸表達了希望以其名字命名的願望,金庸先生在寫給當地的親筆信中婉拒,稱將迎賓大道以自己名字命名不敢當,可以叫「才士大道」,表達對朱熹、詹天佑等鄉賢的敬意。

同時,金庸表示,若不嫌棄,等到他去世後,道路可以改名「金庸大道」。不難看出,即便是一派武俠小說宗師,金庸也很在意傳統文化影響,拒絕用活人名字命名道路。

綜合來看,給活人立像、立碑,確實應該慎之又慎,一方面此舉風險頗大,另一方面也應該考慮下傳統文化影響。

當然,這話並不是針對鍾院士而言,畢竟,以鍾院士的資歷、貢獻和聲望,完全能夠承受得起母校厚愛。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塑像」揭幕!給活人立碑立像合適嗎?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32周年校慶,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圖片來源:羊城晚報)這則消息一出,便引發了眾人的熱議,有網友不解:活人也可以立像?其實看到「鍾院士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這個新聞,人生北鬥也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給活人立雕像?
  • 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為他立了一個塑像,為什麼那麼多人認為不合適?
    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火了,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竟然為鍾南山院士做了一個塑像。雕塑位於華南師範大學附中奧校樓前廣場,高度超兩米,下半截為長方體碑身,上半截為鍾南山院士半身塑像。鍾南山院士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
  • 鍾南山立像,網友罵其為「魏忠賢」!疫情未散,就如此對待英雄?
    我們能夠取得如此好的戰「疫」成績,離不開鍾南山、李蘭娟、張伯禮等專家和一線工作人員共同的攻堅努力。如今疫情未散,卻有很大一部分網友竟開始用最惡毒的言論詆毀我們的戰「疫」英雄。學校為鍾南山立像,網友罵其為「魏忠賢」!
  • 鍾南山院士母校火了,只是立了一個塑像,為何有那麼多人反對?
    前些天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火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是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竟然為鍾南山院士做了一個塑像,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啊,為什麼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呢?其實這裡面的因素太多了,確實有些細思極恐。
  • 「國民男神」鍾南山,只因母校做了件事,輿論就把他推上風口浪尖
    鍾南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如今他被稱為國民男神。當年的非典疫情爆發時,他一直都衝在前線,和其他的醫護人員一起努力抗疫,如今又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已經80歲的高齡,而且早已經退休,但他卻沒有退縮,為這次的疫情防控工作盡心盡力。
  • 景區裡的「活人雕塑」,熱到中暑也不敢動,但應聘者卻多如牛毛
    一般情況下「雕塑」都是為了用來紀念某個人,好比如那些對時代貢獻很大的人,後人為了緬懷他們就會做一個雕像。但也有一些景區做雕像僅僅是為了裝飾,讓景區看起來更加的美觀。所以你會看到一些很無釐頭的雕像,同時也叫不出雕像的名字,當然對於景區來說,他們不僅僅滿足於雕像。
  • 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
    南方日報訊 (記者/馬立敏 鍾哲 實習生/施文昕 通訊員/李芸)華附立起校友鍾南山塑像。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下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
  • 為自己的塑像揭幕!鍾南山氣魄過人?
    2020年12月12日,廣州,作為校友,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慶之際,鍾南山返校為塑像鍾南山揭幕。
  • 鍾南山回到母校為「鍾南山」揭幕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附中日),校友鍾南山院士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鍾南山勉勵學生,希望有一些人能夠學醫,能夠當醫生,希望華附成就很多的英豪。鍾南山塑像揭幕學醫並不是為了多賺點錢「我是1955年畢業,到現在已經是65年了。
  • 昨天,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真·大型追星現場……
    昨天,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大型「追星」現場↓↓鍾南山塑像揭幕。鍾南山勉勵學生,希望有一些人能夠學醫,能夠當醫生,希望華附成就很多的英豪。
  • 有感於鍾南山為自己的塑像揭幕
    這是一條被南方系媒體廣泛報導,也被國內許多媒體廣泛轉報導的新聞。提起塑像,我記得在許多學校內,見過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塑像。我去過的知名學校,北京的北京大學,大概是我唯一沒有發現有毛主席塑像的學校。毛主席年輕時,曾經在北京大學,那時候還叫北平大學,擔任過圖書管理員。廣東省我去過多次,但沒有去過華南師範大學附中。
  • 吳為山:用雕塑講好中國故事
    2020年11月25日,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陽光下的牛》捐贈揭幕儀式上說。  多年來,吳為山致力於中國文化精神在雕塑創作中的獨特表達,致力於中西方文化藝術的交流與合作。
  • 《決戰武漢》:中新傳媒雕塑研究院長高韶南為鍾南山創作肖像雕塑
    (高級記者 高希建 阮中華 胡立成)2019年底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從武漢爆發並席捲全國,在這危機的時刻一位84歲的老人來到了武漢抗疫一線運籌帷幄,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內科專家鍾南山教授。
  • 有人質疑鍾南山德不配位?事實是什麼?
    前段時間鍾南山獲得了共和國勳章!很多人都說實至名歸,但網絡上也有人說鍾老德不配位,並列舉出了對鍾老的十點質疑!總結一下大致有鍾南山疫情期間沒有實質性貢獻,抬舉神藥炒作自己,還可能有秘密的商業帝國,更可惡的是居然有不少人支持。什麼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就是!其實鍾老早就遭受過一次次的網絡暴力!2015年他曾痛批某醫生為了多賺錢而在病人體內多放支架。結果就被發酵成鍾南山反對放支架!
  • 情侶匹配度測試 測測你們到底合不合適!
    一起做完這一套情侶默契度測試題,可以測知兩人的心靈契合度到底有多高。可以針對這些問題儘早溝通,把結婚及婚後可能出現的矛盾爭吵,在婚前就商量解決掉。下面我們就來測試一下吧!一、情侶匹配度測試 測測你們到底合不合適!1、人多的時候,進入電梯裡你一般是怎麼站的?
  • 異性交往:怎樣判斷三觀合不合適?在一起吃頓飯你就知道了
    異性交往:怎樣判斷三觀合不合適?在一起吃頓飯你就知道了經常會有人問說,要怎麼樣去判斷兩個人的三觀到底合不合適?因為總是跟男朋友發生爭吵,而且是為了一些小事情,所以會覺得跟男友有一些三觀不合,但其實爭吵並不代表三觀不合,有的時候冷戰比爭吵更加可怕。
  • 兩個人合不合適,一起生活後就知道了
    她說: 「要不咱們出去旅行吧,別人都說旅行一次,就可以看出兩個人到底合不合適。」選地方,買車票,收拾東西,趁著假期,我們直接就出發了。玩了四五天,最後各自坐車回家時,她覺得我們挺合適的。結果自然我是滿意的,但驗證結果的方法,我並不覺得有多高明。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 他創作的《孺子牛》是一代人的深圳記憶
    深圳又名「鵬城」,有人提出雕塑一個「大鵬」,既蘊含著深圳歷史,又能代表特區一飛沖天,當年潘鶴認為,「大鵬」放在山崗上還可以,放進四周都是高樓大廈的市政府大院裡,像是關進了「鳥籠」,不合適。後來又有人提出了做蓮花、做獅子等提議,都被否定了。直到有一次開玩笑的時候,一個情景在潘鶴的腦海中一閃而過:「特區裡那些忙碌著的推土機、拖拉機、汽車和建設者不都像是一群牛嗎?」
  • 美國聖路易斯市贈送雕塑揭幕儀式在寧舉行
    10月14日上午,聖路易斯市向南京贈送的雕塑揭幕儀式在南京國際友誼公園舉行。
  • 美國聖路易斯市贈送雕塑揭幕儀式在南京舉行
    揚子晚報網10月14日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薛玲)10月14日上午,聖路易斯市向南京贈送的雕塑揭幕儀式在南京河西城市生態公園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大工作部副巡視員徐鳳華,聖路易斯市市長莉達·克魯森(Lyda Krewson)出席儀式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