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蘭陵加快政策創新集成——激發人才土地資金活力

2021-01-11 中國經濟網

山東蘭陵國家農業公園。 (資料圖片)

山東綠產(墾源)智慧農業產業園內,工人正忙著採摘小番茄。

賈傳龍攝

(中經視覺)

作為國家數字農業試點縣和省部共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縣,山東省蘭陵縣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加快政策創新、政策集成,激發鄉村人才、土地、資金要素活力。

凝聚人才力量

蘭陵縣向城鎮徐皇路村黨支部書記徐振東十幾歲時就隻身闖蕩上海,經過10多年努力拼搏,有了自己的公司,成就了一番事業。9年前,已在上海經營高端航空食品20多年的徐振東選擇做一名「歸雁」,回村帶著父老鄉親一起創業。

在徐振東的帶領下,村黨支部領辦、創辦(簡稱「領創辦」)了蘭陵縣佰盟專業種植合作社,並註冊了「佰盟」牌商標,引導村民發展大棚蔬菜產業。現在合作社已經發展到有425戶社員,年銷售蔬菜5000多萬斤,目前該蔬菜基地已經成為蘭陵縣高標準蔬菜示範園區,被列為「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同時被評為「山東省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2019年村集體收入達36萬元,其中來自蔬菜產業的收入佔80%。

「建大棚之前,我們村種植傳統農作物,一畝地一年的收入只有1000元,現在我們的收入翻了好幾倍,一畝地一年收入1萬元。我們合作社現在種植規模達到4000畝,社員人年均純收入達到3萬元。」徐振東說。

徐振東出色的表現不僅贏得了群眾的信任,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還在今年5月份被選拔到鎮上,掛職向城鎮副鎮長。這一榮譽源於蘭陵縣「四雁工程」的激勵政策。

據了解,2018年以來,蘭陵縣堅持正向激勵、搭建平臺、扶持培育相結合,全面實施「四雁工程」人才戰略。為探索建立鼓勵人才「到鄉村去」的激勵機制,蘭陵縣連續出臺制度文件,構建起「物質激勵+臺階激勵+精神激勵」的政策支撐體系和長效引導機制,讓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展才華、顯身手。2018年實施「頭雁工程」後,綜合績效獎勵、基本報酬、年限補貼、養老保險,每年最高可以拿到4萬多元,平均增長2倍以上。2020年「頭雁工程」升級後,80%的村黨支部書記每月可以拿到4950元。他們充分利用幹部人事資源,突破身份限制,選任28名村黨支部書記掛職、任職鄉鎮黨政副職,考錄6名村黨支部書記為鄉鎮公職人員,讓他們在各自崗位上發揮更大作用。為推進人才培養,蘭陵縣還建設了新農人培訓中心,培育「鴻雁」人才601名,發放獎補資金120萬元,帶動4500餘戶科技致富。各項政策激勵,吸引173名「歸雁」投資產業項目161個。

培育特色產業

蘭陵縣長城鎮李宅村村民李法義家今年迎來了獼猴桃大豐收。「我們家跟隨村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嘗試種植了6畝獼猴桃,今年每畝產量2000多斤,與往年種麥相比,一年能多收入3萬多元。」李宅村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採用了「大戶經營帶動」模式,通過構建「黨支部+合作社+種植大戶+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走經營品牌化、種植基地化、管理專業化、銷售網絡化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目前,李宅村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初具規模,合作社大力發展獼猴桃產業,帶動社員種植紅陽、黃金果、翠香等獼猴桃品種1600餘畝,盛果期年產獼猴桃2400噸,產值可達4800萬元。

「四雁工程」有效破解了村級黨組織軟弱渙散、鄉村人才引不來、引進來後留不住等問題,很快就為眾多鄉村找到了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蘭陵縣創新實施以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帶動村集體增收、農民致富的發展方式,為「四雁」騰飛提供平臺和抓手。目前,蘭陵縣發展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424家,流轉土地5.8萬畝,吸納社員2.1萬戶,設立1億元鄉村振興信貸風險補償基金,創新土地經營權證貸、「大棚貸」等88款信貸產品,新增涉農貸款38.2億元。

蘭陵縣還制定了長三角「菜籃子」工作方案,實施「一村一品」,推行「五品五標」,設計「蒼山蔬菜」標識,今年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38個,先後6次赴上海考察洽談,與上海蔬菜集團、叮咚買菜、鼎俊集團等實現長期合作。培育綠沃川、龍之春、成大食品等十大興農項目、十大特色產業基地、十大龍頭企業,推廣墾源「1+N」模式,新建農業基地5個,落地農企園、新格林花卉、玖柒食品等農產品加工、農業裝備製造、農村電商企業47個,總投資106億元。

在做好農業項目發展的同時,蘭陵縣補齊工業短板,圍繞鐵礦石資源,打造智造小鎮工業片區。按照「點石成金」與「變廢為寶」的思路,打造「鏈式經濟」的產業鏈條。2019年招引的13家企業,已經有9家投產;2020年招引的7家企業,年內將有3家投產,20家企業全部達產後,將新增工業總產值270億元,增加稅收13.8億元。

繪就美麗畫卷

行走在山東省蘭陵縣蒼山街道小東山村,目之所及皆是風景,白牆青瓦,一步一景,讓人心曠神怡。

難以想像的是,3年前的小東山村還是一個無人問津的「空心村」,產業基礎薄弱,收入來源單一,村子一直停留在發展的「慢車道」。

傳統的大田種植模式不能實現旱澇保收,而是靠天吃飯。2018年,美麗鄉村的連片打造為小東山村帶來了發展的機會,在改善村莊環境、打造宜居鄉村的同時,充分考慮村子依山傍水的地理優勢,打造以盆景為特色的美麗鄉村。這一決定也成為小東山鄉村振興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伴隨著改造提升,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遊客慕名而來,小東山人也從這份熱鬧裡尋到了產業發展的潛力。2018年,村裡成立了合作社,以「公司+農戶」的方式引導村民發展盆景產業,高收益和好政策讓大傢伙有了底氣。「一盆盆景賣四五十元,兩盆就是一分地的收入,真是太好了。」村民井永舉說。

改變的不僅僅是小東山村。近年來,蘭陵縣以產城融合為目標,加大力度開展鄉村振興和人居環境整治及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今年上半年,蘭陵縣對全縣1024個村居開展了農村「五大堆」集中清理整治行動,投入資金2100餘萬元實施道路綠化、圍村林建設和水系綠化工程,義務植樹126萬株,造林14100畝。曾經髒、亂、差的舊面貌,換成了整體通透、整齊有序、乾淨整潔的新容顏。

同時,按照「資金性質不變、管理渠道不變、統籌使用、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各計其功」的原則,蘭陵縣在涉農資金中列出專項資金1.42億元,以「以獎代補」形式用於重點片區村莊硬化、村莊綠化、村莊亮化、村莊美化、整修排水渠、建設景觀節點等村莊村容村貌提升。提升鄉村公路1044公裡,修建戶戶通1732萬平方米,實現所有村通自來水,連片打造會寶湖美麗鄉村示範區。目前蘭陵縣已經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8個、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17個、縣級美麗鄉村示範村90個。一批生態循環農業型、特色產業帶動型、鄉村休閒旅遊型、紅色文化傳承型等內涵豐富、深具山水田園特色的美麗鄉村逐步形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管 斌 通訊員 徐 俠 馮 磊)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青平:以實的舉措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指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這為做好當下和今後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人才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機制創新、環境優化、服務提質上用力用勁,才能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 這就是山東|山東各地引才引智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5日訊(記者 王浩然 劉淑紅 孫小茹 徐建彬)引才很重要,留才更關鍵。只有讓人才舒心工作、安心發展、放心生活,才能把人才留下來用起來。山東各地出臺多項人才保障政策,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 南通開發區:厚植人才發展沃土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南通開發區:厚植人才發展沃土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2020-10-25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來自重點工程項目一線的報導丨德仕集團:蓄能人才池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日前,記者走進德仕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仕集團),一面印刻著不同膚色、不同面孔的科技創新專家牆,格外引人注目,這其中不乏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教授,來自國外工程院的院士以及石油工程協會的專家等。
  • 大慶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系列解讀(五)新格局:激發釋放新活力
    歸結到一點,就是要融入新發展格局、暢通內外循環路徑,充分激發要素活力、空間活力和制度活力。由此可見,大慶融入新發展格局,需要整合優化各種資源要素、暢通「大循環」和「雙循環」路徑,進一步激發釋放環境活力。
  • 給人才「願意來」的政策 山東全方位解決人才住房問題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1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13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人才住房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2018年以來山東省新增住魯院士24位、國家級省級領軍人才958人。全省建立起省、市、縣三家黨委聯繫專家體系,縣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聯繫專家超過6000名。出臺「院士服務保障十條」,實行「山東惠才卡」29項服務制度,惠及5800多名人才,將2600多名高層次人才納入保健範圍,並為每名高層次人才配備了服務專員。
  • 濟南:改革攻堅,破舊立新中激發澎湃活力
    競相迸發、充分湧動的改革創新活力,為城市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這是助力發展的濟南改革。堅持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每一項重點改革都全力破解制約發展的難題,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改革實踐,推動城市不斷取得高質量發展新成就;  這是溫暖民心的濟南改革。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為創新驅動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9月18日,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開幕式上,我省制定的《關於支持兩院院士在川創新創業十條措施》對外發布。「十條措施」將為在川創新創業和來川發展的院士構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平臺建設、人才項目、服務保障等集成政策支持體系,充分體現了四川禮敬院士、尊重人才的誠意,以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心。
  • 雲南省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激發人才活力動力...
    核心速讀:  ◆配套完善100多項制度文件,以品牌整合、統籌聯動、政策銜接、活力激發為抓手,推動雲南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向深水區挺進  ◆建成5個「雲南省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基地」、與9家海外機構籤訂「海外引智工作站」協議  ◆以27項服務為重點,打造「一站式」服務保障措施,對引進人才按條件給予工作生活補助、對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家屬給予貼心政策
  • 激發創新活力關鍵在於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我國擁有數量眾多的科技工作者、規模龐大的研發投入,初步具備了在一些領域同國際先進水平同臺競技的條件,關鍵是要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這些重要論述凸顯了營造良好創新生態,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我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提供了科學指導。
  • 貴州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 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近年,貴州省在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中,大膽先行先試,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創新,促進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協同發揮作用,實現了「兩個輪子」一起轉。
  • 惠舒清:激發創新活力關鍵在於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我國擁有數量眾多的科技工作者、規模龐大的研發投入,初步具備了在一些領域同國際先進水平同臺競技的條件,關鍵是要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這些重要論述凸顯了營造良好創新生態,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我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提供了科學指導。
  • 「評論」撕下「永久牌」標籤 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撕下「永久牌」標籤 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提出不給人才貼「永久牌」標籤、完善人才稱號退出機制、培養支持各類人才等意見
  • 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要按照《建議》部署,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緊緊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力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新發展動能、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切實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 「特約徵稿」青島西海岸新區:人才專屬Style激發城市創新活力
    今年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先後出臺系列專項扶持政策,開展全球創新創業大賽引才,開發「惠才通」綜合服務體系,建設「青島人才惠客廳」,啟用全市首個國際青年社區等,人才工作亮點紛呈,尊才愛才蔚然成風,以專屬服務落實人才優先地位,彰顯了青島西海岸新區對人才的尊重,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品質。新區連續五年在全市人才工作考核中位居首位,2020年被評為山東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代表青島市入選「中國最佳促進就業城市」。
  • 「一號文」激發創新活力 仙林街道踏上科技人才政策宣講新徵程
    隨著2021年南京市委「一號文」的重磅發布,棲霞區仙林街道秉持再落實、再推進、再出發的工作原則,積極梳理轄區企業名錄,將新發展階段全面建設創新名城的若干政策送上門,幫助企業掌握最新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情況,不斷暢通助企服務渠道。
  • 人民財評:加快政策資金直達民生,直達民心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就要確保財政政策精準出擊,惠企利民,能下達到市縣基層等末梢神經,成為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關鍵力量。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特殊轉移支付機制。特殊轉移支付機制,是特殊時期採取的特殊做法,是宏觀調控方式的制度創新,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內容,也是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工具。
  • 保護智慧財產權 激發創新活力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網友「書勤」留言說:「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只有不斷激發創新活力,我們發展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遠!」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 加快企業文化融合 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為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增強員工創造力、凝聚力和向心力,2020年11月28日,通裕重工(300185)召開了以「加快企業文化融合,激發企業發展活力」為主題的企業管理會議。
  • 國資委黨委書記郝鵬人民日報撰文: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要按照《建議》部署,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緊緊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力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新發展動能、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切實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