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和尚:從神童到開悟後的癲狂

2021-02-07 圓明畫道研究院

一休和尚:從神童到開悟後的癲狂

文:白木


《一休和尚相》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室町時代


我們這代人,動畫片看得少,《聰明的一休》是那個時候最具有影響力的一部動畫片。他對於我們這些出生於八十年代的人來說,是一個記憶符號,一休這個名字代表了聰明與智慧。同時也讓我反省為什麼年級差不多大的人,一休在處理任何問題是那麼輕而易舉,而自己還在為抽屜原理與雞鴨同籠的奧數題大傷腦筋。


《一休和尚相》局部

 

在童年很長一段時間裡,一休是我學習與模仿的對象,包括他那個盤著腿思考問題時用手指在腦門上轉圈的動作。

 

這部影響無數人的動畫片,是根據日本僧人一休宗純的童年生活所改編而成。一休出生於日本室町時代,這個時期相當於元末明初,母親是天皇的一個妃嬪。六歲就被母親送進京都的安國寺出家,過著天還沒亮就開始起床的寺院生活。


《人物畫贊》一休宗純題·室町時代·臨濟宗大德寺


一休從小被人稱為神童,他在13歲時就寫出《長門春草》:「秋荒長信美人吟,徑路無媒上苑陰。榮辱悲歡目前事,君恩淺處草方深。」這種讓人讚歎不已的詩,這首詩當時在日本受到的讚譽度不亞於另外一個天才少年王勃揮毫寫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中國引發的轟動。

 

由此可知,少年一休的才華是多麼的驚人,這種才華簡直讓人眩暈。


山水·水墨·立軸·紙本


後來慢慢我才知道,一休其實不是他的名,而是號,是他在二十五歲時由名僧華叟宗曇授予他的號。為此他寫了一個偈子對「一休」二字做出解釋:「欲從色界返空界,姑且短暫作一休,暴雨傾盤由它下,狂風捲地任它吹。」

 

他與道鏡、空海並稱日本三大奇僧。這這三個人裡面,只有道鏡法師不為大家所知,空海和尚是日本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真言密教的創始人,也是詩人、藝術家和書法家,並利用中國漢字草書偏旁創造了日本文字中的平假名。

 

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自幼在寺院聽著晨鐘暮鼓長大的一休,這個在孩童時就說出小蘿蔔大蘿蔔都是蘿蔔這種如佛理一般的一休,這個日夜誦經參禪禮佛的一休卻在青年時有過自殺的經歷。日本小說家川端康成在1968年1月諾貝爾獲獎演說《我在美麗的日本》一文中詳細說出一休和尚這兩次自殺的背景:「他曾疾呼『倘有神明,就來救我。倘若無神,沉我湖底,以葬魚腹!』當他正要投湖時,被人攔住了。後來有一次,由於一休所在的大德寺的一個和尚自殺,幾個和尚竟被株連入獄,這時一休深感有責,於是『肩負重荷』,入山絕食,又一次決心尋死。」


《橋上雪》室町時代·掛軸·臨濟宗·大德寺

 

我們從這段文字不難看出一休的自殺並不是普通的自殺,而是一種殉道,類似於武士道精神。他的第一次自殺是因自己的授業恩師象外集鑒去世,對於一個從小在寺院長大的年輕人而言,這位集師恩與父母恩於一體的導師去世,讓他悲痛不已,這種悲痛讓他窒息,同時心生疑情:世間到底是否有佛。

 

近代禪門巨匠淨慧法師談論養母在自己前去辭行那天去世這一事情上,充滿深情地說:「這件事,使我感觸特別深,儘管那時我已經四十多歲了。人與人之間這種情感,在生離死別之際,有這樣的感應,對我是很大的教育。」如果說他的第一次自殺是因為情,那麼他的第二次自殺,便是義,一休和尚這種為道友擔當寧願入山絕食而亡的精神,讓我想起紫柏尊者三負論之一的「負友」之說:當憨山大師遭陷害充軍發配雷州時無力救助,是為「負友」。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出家人更重情重義,只是這個情不是我們普通人所感知的情,這個情是大情,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慈。


文明元年(1467)年作·行書·立軸·紙本 


經過這兩次自殺事件後,一休和尚變得更精進,拜在當時日本臨濟宗師華叟宗曇門下,跟華叟過著無比清貧的生活,契合日本曹洞宗祖師道元所說「學道者當貧」的理念。受種種苦,經種種難,打破疑情,終於明心見性,識得本來面目。

 

一休和尚開悟的時機很巧,那天他在夜間坐禪,聽到烏鴉的嘶鳴。這一聲嘶鳴讓他頓悟,想起和歌中有雲:「得聞烏鴉暗黑不鳴聲,未生前父母誠可戀。」想起人生種種,父母未生之前的模樣,窮心絕路,識心達本,瞬間開悟,回歸自我。遂寫下《聞鴉有省》:

 

豪機瞋恚識情心,二十年前即在今。

鴉笑出塵羅漢果,日影玉顏奈何吟。

 

那一年,他才二十七歲。第二天,他向師父敘述心境,華叟承認一休已經開悟,準備將法印傳與他,一休竟揚長而去。此後,一休像變了個人似的,逢佛殺佛,逢祖殺祖,了無掛礙。兩年後,大德寺舉行一個盛大的法會時,眾人華服,莊嚴無比,唯有一休穿舊草屐、批破衣服,華叟責問:「為何毫無威儀?」一休回道:「餘獨潤色一眾。」後來法會結束後,有人問華叟百年後誰為繼承人,華叟回道:「一休,雖雲瘋狂,但乃赤子。」一休自己也說:

 

華叟子孫不知禪,狂雲面前誰說禪?

三十年來肩上重,一人荷擔松源禪。


《一休宗純拂子畫讃》掛軸· 室町時代·大徳寺·中國唐物唐本 


在盛大法會上穿破鞋破衣服對開悟後的一休而言,只是小事一樁。後來,他為自己取名「狂雲子」,不僅吃肉喝酒,出入風月場所,還聲稱「瘋狂狂客起狂風,來往淫坊酒肆中」,並且在集市上以持劍佯殺人之方式教化眾人。他這種離經叛道的做法,並非奪人眼球,而是真人赤誠心,他特立獨行,諷刺那些偽教條,假修行者,超越世間出世間的物慾與法執。以一顆正眼法藏的道心坦然面對天地,無我,無法。他自己曾言「大凡參禪學道,必須杜絕惡知覺,而致正知正覺。惡知惡覺者,古則話頭,經論要文,學得參得,勞而無功。」

 

這位大覺悟者在生命晚年受後土禦門天皇的詔令,擔任五山之一大德寺的第四十七代住持,重建這座毀於戰火的寺廟。當寺院修復好之後,八十八歲的一休和尚在薪村酬恩庵示寂。生前留下一幅十六字的偈子:

 

須彌南畔,誰會我禪;

虛堂來也,不值半錢。

 

《四十二章經》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這句話用在一休純宗身上,是最準確不過。



推薦閱讀:

原創推薦:武妍希藝術作品及其創作思索

智慧藝術評論推薦——馬馳《描繪與超越》

中國古代梵相畫之石恪 無相之相

江孜白居寺造相之塑相風格 ——莊嚴富麗,典雅婀娜

中國古代梵相畫之劉松年《羅漢圖》


了解更多圓明佛行事業請關注:


圓明畫道研究院

旨在以實相智慧指引書畫方向

以人文精神關懷眾生

提倡圓滿人生,明智生命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一休禪師:晚年甚是率性癲狂,讓人直呼「毀童年」
    我想每個人都看過一個動畫片,叫做《聰明的一休》。不管是70、80後,甚至有00後,都對這部動畫片是耳熟能詳。動畫裡描寫的只是一位幼時純真的一休宗純,他在動畫裡天真可愛,古靈精怪,而現實中的一位活到87歲的純真,他的人生道路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和漫長。到了晚年,他的所作所為更是瘋瘋癲癲,有悖於動畫中單純可愛的形象。 一代奇僧一休宗純 一休宗純的父親是日本後小松天皇,他的母親出身於名門藤原氏。
  • 真實的一休和尚:天皇的兒子,喝酒吃肉出入風月場所,77歲談戀愛
    一休的母親藤原氏是南朝權臣藤原顯純的女兒,而南朝是被擊敗的那一方。傳說一休的母親嫁給後小松天皇后,天皇非常寵愛她,但是藤原氏卻常常藏著匕首,隨時準備刺殺後小松天皇,為南朝報仇。足利義滿便強迫後小松天皇將藤原氏驅逐出宮,他又害怕一休長大後會為自己母親報仇,便把一休送到京都安國寺剃髮出家,以免其有後代。
  • 歷史上真正的一休和尚,是日本天皇的兒子,晚年卻吃肉喝酒寫豔詩
    動畫片裡的一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永不放棄的奉獻精神教育了一代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歷史上真正的一休和尚是什麼樣子的呢?歷史上的一休身世顯赫,出身皇族,他的父親是日本天皇,母親是日野中納言的愛女。但因為一休的母親是南朝權臣藤原氏的後裔,所以她被趕出皇宮,一休也因此喪失了繼承權,失去了皇子的身份。
  • 夢參老和尚談虛雲老和尚:我問過他自己,我說老和尚你開悟沒有?
    夢參老和尚談虛雲老和尚:有些個老和尚辦了佛學院,那天我跟老法師說了,辦辦不想辦了。就是虛雲老和尚,他都跟我們小和尚講,好好讀吧,過這幾年,我就不辦了。大家知道什麼原因嗎?後來的人哪不知道前人為道、愛護學子的心,辦學是留眾啊供養大眾啊,他就是感覺著寒心啦。
  • 動畫片一休和尚的原型:本是天皇的私生子,77歲還有一段戀情
    《聰明的一休》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一休和尚聰明機靈,給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一休和尚並不是日本人杜撰出來的角色,他是真實存在的,原名叫做一休宗純。一休的身世其實相當可憐。他本是日本皇室正經八百的皇子,但是卻因為母親失寵,成為了不被天皇認可的私生子。他的父親是後小松天皇,母親則叫做伊予局。
  • 童年回憶與禪宗歷史的相遇 一休和尚的詩與禪
    一休陪師華叟參與,眾僧華衣威嚴參與,惟獨一休布衣且草屐龍鍾,華叟責問:「為何毫無威儀?」一休回道:「餘獨潤色一眾。」否定虛偽外飾的法衣數珠。法會結束,華叟在西廂休憩,某僧問華叟百年後,誰為繼承人?華叟回道:「雖雲風狂,但乃赤子。」一休雖風(癲)狂,欲是純真之人,意指一休是他的繼承人。一休也風狂地說:  華叟子孫不知禪,狂雲面前誰說禪?
  • 一休和尚和白居易有什麼關係:全在這幅畫裡
    他就是我們中國人都很熟悉的——一休和尚。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晚年篤信佛法,是個虔誠的佛教居士。二人一個在唐代,一個在日本,一個生活在公元八九世紀,一個生活在公元十五世紀,如何產生關係的?
  • 童年回憶,除了小丸子,你還記得一休和尚嗎?
    早在1437年,一休四十三歲,正值大德寺為開山大燈國師舉辦百年大忌,一休就帶了一個女子去參拜國師之墓。一休弟子編的《年譜》中說;「師年四十三,是年適逢開山國師百年大忌。師前往塔下參拜,一女子帶衣袋在後隨行。」寺僧聚在一起誦經,為國師祈求冥福,一休非但不去誦經,卻帶那女子夜宿庵房,一邊聽誦經,一邊同女子調笑。
  • 《聰明的一休》原型是誰?其經歷直接詮釋了「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對後來的80、90來說,最想念的除了兒時的那場遊戲,就是那臺電視上的卡通,提起「一休」,相信每個人都記憶猶新,腦中立刻浮現出一個聰明的小和尚。智者一休動畫片在我國播出後,備受歡迎,伴隨著很多人的童年,每當遇到困難時,智者一休總會靜靜打坐,想一會兒就能解決。
  • 一休さん
    京都(きょうと)の安國寺(やすくにてら)にも、一休(いっきゅう)さんという小僧(こぞう)さんがおりました。 很久很久以前,在每個地方的寺裡都有為了成為和尚而修行的男孩。在京都的安國寺裡有一個叫一休的小和尚。
  • 原來一休哥是書法家
    此後,一休宗純和尚出入寶幢寺、西金寺、建仁寺、妙心寺,最後慕華叟宗曇之名,得入其門下。十五歲的時候以「吟行客袖幾時情,開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風寐耶寤,一場春夢不分明」一詩,獲得眾多讚譽。25歲那年,華叟給他取了「一休」的法號,並有偈頌作了解釋:「欲從色界返空界,姑且短暫作一休;暴雨傾盤由它下,狂風捲地任它吹。」
  • 一休宗純(聰明的一休)
    一講到一休,就讓人聯想到機智幽默,其實那是江戶時代的假借,真正的一休有不為我們所熟知的一面。現在活著,只不過是給骷髏穿上各種衣服粉飾一下而已,說到底人的根本就是白骨。人們都是自欺欺人,不願承認每個人都會同樣死去這個不言自明的道理。 在一休看來,驚世駭俗——讓世人幡然自悟才是他的目的。這種機智幽默也可以說是一種自由的精神。
  • 讀童話學日語之一休のくそとなれ
    一休のくそとなれむかしむかし、一休さん(いっきゅうさん)と言う、とんちで評判の小僧さんがいました。(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很受人喜愛的機靈小和尚,他叫做一休。) 一休さんがまだ小さい頃、始めて修行をしていたお寺の和尚(おしょう)さんは、ひどいけちん坊でした。
  • 一休的故事(中日對照)
    でも、本當は小坊主たちは、中にはいっているのが水飴だととっくに知っていたので、自分たちも食べたかったのです。「こ、これか、これはだな、そう、毒じゃ、大人が嘗めても大丈夫だが、子供が嘗めては死んでしまう毒じゃ。」和尚さんはとっさにこんなことを言いました。さて、夕方になって、和尚さんが帰ってきました。すると、一休さんが泣いています。
  • 從《聰明的一休》淺談結束日本南北朝並統一全國的足利將軍
    奈何,此時的幕府勢力已經滲透到了寺廟及貴族中,倒幕運動,還沒開始便遭受到了猛烈的打壓。最終,幕府勢力公開罷黜了後醍醐天皇,另立了一個傀儡「光嚴天皇」。2️⃣倒幕運動的反轉成功,推行「建武新政」;其後,隨著原本支持幕府的一些貴族的倒戈,使得後醍醐天皇又轉運翻本,並最終消滅了「鎌倉幕府」。
  • 【趣味日語】聰明的一休哥
    そうです、和尚さんの様子を小坊主たちが障子の隙間から、こっそりのぞいていたのです。と、そのときです。小坊主たちが押し合いながらのぞいていたので、バリバリバリと障子が破れてしまいました。      這天夜裡,法師今天也吃了他最愛的麥芽糖。可是,今天的情況和平常有些不同。是的,小和尚們正在從隔扇的縫隙裡偷偷地觀察著法師。
  • 關於兩個和尚挑水吃的故事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三個和尚……一看就很熟悉有沒有,不不不,今天不講三個和尚了,只有兩個和尚的故事會怎麼發展呢從前有兩座山,一座山上住著「一休」和尚,另一座山上住著「二休」和尚。山上沒有水,每天一休與二休都需要到山腳下來挑水,一來二去的,兩人很快成為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二休去挑水時,發現一休竟然沒出現,第二天,二休再去挑水,一休還是沒出現。這是怎麼啦?二休就開始擔心了,決定去探望一休。
  • 【大象視界】吃魚喝酒近女色寫豔詩,這才是真正的「聰明的一休」
    就在去年的西泠秋拍,一組1975年《聰明的一休》 動畫賽璐璐片竟然拍出了24.15萬元的高價,足可見三十多年後一休和尚仍擁有的超級人氣。 同為「網紅」僧人,如今,唐僧或者濟公的墨跡在市場上早已無處追尋,而在日本的拍場上,我們還能有幸偶遇一兩幅一休和尚的真跡,但這樣的偶遇著實也需要足夠的機緣。
  • 真正的「一休哥」是怎樣的一個人?看完嚇一跳 日本歷史
    記得小時候,電視經常播《聰明的一休》,放學之後,跟小夥伴們在電視機前看那個聰明的光頭小和尚,還時不時的做出他那經典的動作。二十多年過去了,還經常想起小時候看電視的情景。一直在想,長大了的一休是個什麼樣子呢?
  • 他是動漫一休的原型,卻打破了童年記憶,不僅抽菸喝酒還逛青樓
    現實中的一休現實中的一休宗純是日本室町時代禪宗臨濟宗的著名奇僧,名千菊丸,自號狂雲子,根據《一休和尚年譜》記載,一休1394年出生於京都,父親是後小松天皇,母親出生世家,相傳她的母親是藤原照子,雖然照子深受天皇的喜愛,但卻意欲圖謀刺殺天皇,被發現後潛逃出宮,並且誕下了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