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量採購+醫保談判」帶來大降價,醫藥企業如何創新發展?

2020-12-22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

日前,為期3天的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落下帷幕,以PD-1為代表的一批創新藥價格有望降至「地板價」。近年來,隨著醫改深入推進,「4+7」帶量採購和全國擴面等國家政策在醫藥行業激起巨浪,創新藥企發展方向就在哪,如何趕上政策風口?

12月17日下午,由中國醫藥城主辦的「後疫情時代醫藥創新與產業升級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聚焦醫藥創新與產業升級主題。

騰空換鳥 創新藥擴容進醫保

據央視新聞報導,16日晚上,隨著最後一個治療黑色素瘤的藥品談判完成,為期三天的2020年度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完成了最為緊張的談判環節。這次談判的藥品既有百姓關注的治療惡性疾病的腫瘤用藥,也有常見病用藥,很多創新藥都納入了此次談判。對於社會廣泛關注的腫瘤治療藥物PD1,今年有多家企業參加了談判。

目前,談判結果尚未對外公布,但業內普遍預測,以PD-1為代表的創新藥將實現大幅降價。

「去年的醫保談判中,119個品種,70個談判成功,價格平均下降60.7%,今年的結果同樣值得期待。」中國化學製藥工業協會醫藥政策法規專委會主任張自然在論壇中指出,長期以來PD-1的價格高昂,一年幾十萬治療費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而通過醫保談判,年治療費用有望降低到幾萬元,大大提到了藥物的可及性。

在我國,長期以來,創新藥專利過期(原研藥)後仍壟斷著市場,直到帶量採購「4+7」試點開啟的專利懸崖才扭轉這一局面,通過了一致性評價的低價仿製藥實現了對高價原研藥的替代,近年來,我國的醫藥研發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帶量採購和醫保談判在給創新藥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通過騰籠換鳥、以量換價,為創新藥提供了醫保擴容的機會。

張自然表示,隨著帶量採購覆蓋範圍的逐漸擴大以及醫保談判的提速,創新藥進入醫保的數量將更多、速度更快、銷售上升更加迅速。目前,國家級藥品帶量採購涉及的品種數量和市場區域還較小,在應採盡採的趨勢下,將有更多的品種和更廣的區域納入帶量採購,也將為新藥進入醫保騰出更大的空間。面對帶量採購的常態化和醫保談判一年一次的制度化,挑戰已不可規避,創新藥企唯有主動應戰並承接政策的紅利才是上策。

人才資源集聚 產業園區推動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不僅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撐,更是滿足人民健康水平的基礎性保障,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在人才聚集、技術集成、資產融合、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顯著,已經成為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託。

就在今年11月,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發布了《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展現狀分析報告》,蘇州工業園、泰州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中國醫藥城)等園區躋身龍頭競爭力榜單前十。

據介紹,中國醫藥城是全國首家部省共建醫藥園區的中國醫藥城。成立以來,該園區堅持創新引領,集聚要素資源,從專業化配套服務、完善的平臺、快速的註冊審批通道到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扶持來共同推進企業發展壯大。

接下來中國醫藥城將如何帶動生物醫藥行業的創新發展?泰州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招商中心主任耿冰介紹,中國醫藥城將為企業量身定製優惠政策,包括重大項目獎勵、項目用獎勵、標準廠房優惠、品種獎勵、納稅貢獻獎勵、人才獎勵、創新獎勵等。醫藥城將集中優勢資源招引重大項目,同時重點吸引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產業化項目如創新藥物研發轉化基地項目、新一代精準醫療技術成果等。

目前,中國醫藥在人才招引方面,中國醫藥城已經建立了完整的人才扶持政策體系。泰州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組織人事局局長周宏華指出,醫藥城從項目早期階段、發展階段到產業化階段分別制定了「113醫藥人才特別計劃」、產業人才發展政策、區外產業人才招引政策。

在未來三年,中國醫藥城將堅持產業化、特色化、資本化、國際化戰略,著力完善產業鏈、構建創新鏈、部署服務鏈,主動融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李志文

審籤丨鄭宗敏

實習生丨翁東偉

相關焦點

  • 賽諾菲中國區總裁賀恩霆:加速引入新藥、積極參與帶量採購和醫保...
    這也是為什麼賽諾菲與施維雅達成合作的原因,未來也將會繼續增強這個領域的發展。」   帶量採購   作為全球第二大藥物市場,近兩年來中國的官方政策對於跨國藥企的決策的影響權重越來越大。2019年的中國醫藥市場不僅迎來了第二輪帶量採購,還有新一輪的國家醫保藥品談判落地,相關藥品市場迎來新格局。   從帶量採購到醫保談判,無論政府和藥企都下了非常大的力氣。
  • 2020醫保談判|PD-1降價衝擊:恆瑞、信達、百濟神州有望三分天下...
    來源:藍鯨財經昨日(12月17日),本年度「藥企大考」—醫保談判已落下帷幕。7款PD-1齊聚一堂,三家本土藥企與四家跨國藥企的正面交鋒更將這場年度大戲推向高潮。16日晚間,據多家媒體消息,默沙東、BMS、AZ、羅氏四家跨國藥企全部折戟,恆瑞醫藥與百濟神州大概率談判成功。
  • 省級平臺促醫藥帶量採購打開萬億市場 醫藥、耗材降價擴圍將提速
    事實上,除陝西外,在國家帶量採購常態化的背景下,我國已有福建、湖北、湖南、雲南、山西、江西、安徽、青海等多個省級聯盟甚至跨區域聯盟採購相繼落地,成為倒逼更多藥品實現大降價的主力。多地開展專項帶量採購4月26日,安徽省18家省屬公立醫療機構採購聯合體與來自26個藥品生產企業的代表正式籤訂談判成功藥品確認書,採購價格平均降幅35.16%,單品最高降幅達63.91%。
  • 藥品帶量採購第四波:敲定多個大病種用藥
    圖為武漢一家醫院門診大廳裡的藥品集中採購宣傳展板。文丨記者 劉登輝 實習記者 王伯文第四批國家組織藥品帶量採購名單已經確定。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聯合採購辦公室近日向各省醫保部門下發通知,報送第四批國家組織帶量採購藥品的採購數據,涉及44個品種,90個規格。此前業內熱議的中成藥和生物類似藥並未出現在名單中。
  • 35個藥品帶量採購談判成功,最高降63.91%!
    4月26日,來自26個藥品生產企業的代表與18家省屬公立醫療機構採購聯合體在安徽合肥籤訂談判成功藥品確認書。其中,頭孢呋辛鈉、頭孢替安、頭孢丙烯分散片等29個頭孢菌素類藥品和吉西他濱、硼替佐米、奧沙利鉑等6個抗腫瘤藥成功進入安徽省省屬公立醫療機構部分常用藥品及第二批抗癌藥帶量採購清單。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籤約的談判成功藥品以未過評藥品為主,針對頭孢菌素、抗腫瘤兩大類35個藥品,平均降幅35.16%,單品最高降幅達63.91%。
  • 新一輪醫保談判倒計時 知名抗癌藥PD-1競爭激烈
    今年9月18日,醫保局發布《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後,共有751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其中目錄外728個,目錄內23個,11月27日截止接收企業報送的談判資料。業內普遍預計,12月中旬即將開展新一輪的談判。
  • 新版醫保談判目錄出爐 「神藥」PD-1價格戰難免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 閆鵬)28日,2020年醫保目錄談判結果出爐。在備受矚目的「抗癌神藥」PD-1單抗方面,恆瑞醫藥、百濟神州、君實生物3家藥企相關產品全部入圍,後續PD-1領域價格戰在所難免。業內分析,隨著創新藥醫保談判常態化開展,兼具研發實力和準入能力的龍頭企業將強者恆強。
  • 從仿製到創新 國產創新藥迎黃金髮展期
    隨著集中帶量採購、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常態化機制的確立,我國醫藥行業利益鏈不再強而不破。隨著「三醫聯動」改革的持續深入,醫藥行業所面臨改革初期時的陣痛和洗牌已基本完成,在降價這個主旋律下,創新成為企業的重中之重。
  • 新一輪帶量採購來了,醫藥板塊如何投資及避險?
    醫藥行業即將迎來一個大事件,第四批藥品國家帶量採購啟動!此次帶量採購涉及44個產品、90個品規,規模為歷次集採之最,此次以化藥為主,多款知名的抗腫瘤藥、抗糖藥以及大品種注射劑入圍。醫藥行業未來格局將會產生很大變化,產品、技術、服務、渠道等多維度創新是藥企長期生存發展的核心,不受集採影響的細分行業,有望成為資金重點投資對象。那麼醫藥板塊中,哪些領域不受集採影響?
  • 醫保談判第三日現場:有企業直呼「壓得太狠」「降幅超預期」
    王豪鵬指出,一個藥從研發到上市,至少需要15-20年的時間,研發成本高且成功率非常低,如果把價格壓得太低,企業很難生存,如何驅動創新發展?「我建議至少給創新性藥物開闢通道,給創新藥三五年適應市場的時間,有了份額後再來降價格。藥品剛一上市就是低價,如何鼓勵企業創新,企業如何發展?」王豪鵬稱,公司這款治療類風溼病的中成藥,已經上市三年,針對類風溼疾病。
  • 江西省醫療保障局藥品和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工作成效新聞發布會在...
    省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梁義敏介紹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在我省落地執行情況及我省開展未過評藥品帶量採購的工作情況。省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處二級調研員金林金,省醫藥價格和採購服務中心主任奚忠,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處長朱世鳴出席新聞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副處長徐承主持新聞發布會。
  • 進擊的超級「買單方」:新一輪國家醫保談判「騰籠換鳥」再升級
    隨著百濟神州和恆瑞醫藥PD-1藥物先後獲批上市,今年參與競爭的企業達到了6家,成為醫保談判「大廝殺」品種。  回顧過去三年的醫保談判結果,一方面談判品種數量呈現增長趨勢,同時國產品種參與度不斷提升,體現出當下國內創新藥市場的持續繁榮;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促使降價均幅持續提升,同時創新品種進入醫保談判的意願和速度也在提升。
  • 「藥王」主動降價60%!進口藥紛紛「腰斬」價格謀進醫保,全面降價潮...
    文/ 盧杉 編輯/ 李欣夷 陸宇01「爭先恐後」降價進醫保近日有消息稱,全球「藥王」修美樂在江西省醫藥採購服務平臺直接掛網價格為3160元,相較之前一支7600元以上的價格,降幅高達60%。從「兩票制」擠掉流通環節水分,嚴格執行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淘汰劣質企業並加速進口替代,國家醫保談判迫使外企大幅降價換量,到「4+7」帶量採購,對輔助用藥/中藥注射劑的嚴格管控等政策頻出,中國的藥品市場結構進一步調整,震動的不止是醫藥股和本土藥企,餘震波及在華的國外醫藥巨頭們。看上去政府降價、控費的決心頗為堅定,藥品降價趨勢不可逆。
  • 帶量採購現場直擊:最高降價98%,有藥企老總戲稱「帶著刀子來拼了」
    此次帶量採購中,中美華東醫藥、綠葉製藥、北京福元、拜耳四家參與阿卡波糖的角逐。開標前確定的天花板價(聯合採購辦公室指定的產品最高有效申報價)是50mg劑量0.8358元/片,100mg的是1.42元一片,上述四家的報價只能比天花板價格低。
  • 這份2020醫保「答卷」請收好!2021有哪些新期待?
    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帶量採購如期開標,189家藥企在這裡參與56種藥品的競價。  10點,激動人心的唱標環節來了。各家企業的申報價格一一出現在大屏幕上。報價一個比一個低,競爭近乎「肉搏」。  藥企爭相擠進帶量採購的大門。所謂帶量採購,可以理解為以國家為單位進行藥品的「超級團購」,政府明確採購量,讓企業針對具體的藥品數量報價,低價者中標。
  • 第二批高值耗材帶量採購開啟
    前有冠脈支架國家級帶量採購的「兇猛降價」情緒做鋪墊,一時間,業內認為上述六大類耗材將成為第二批國家級帶量採購產品,價格降至地板價在所難免。人工關節類產品或將首當其衝說六大類耗材都將進入下一輪帶量採購,也僅是憑通知中的文字推測。
  • 中泰證券2021年醫藥生物投資策略:創新創造價值 尋找醫藥中的...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泰證券醫藥行業政策變革持續、疫情常態化時代下,創新診療手段談判、常規用藥和耗材帶量採購、醫保控費等政策將持續深化,行業結構性調整長期存在,產品、技術、服務、渠道等多維度創新才能帶來持續機會
  • 浙江帶量採購將採用AB組、雙信封;山西將聯動17省市價格,帶量採購...
    目前,多省市陸續下發藥品帶量採購方案,醫藥雲端工作室判斷,帶量採購進入特定藥品品類時代。 近日,陝西醫保局組織擬組織跨省聯盟帶量採購,計劃選定15至20個左右未過評品種(含基藥與非基藥)納入集採。目前新疆、甘肅、寧夏、新疆建設兵團、海南等省份確定加入。
  • 醫藥耗材帶量採購風起雲湧 骨科耗材國產替代現曙光
    原標題:醫藥耗材帶量採購風起雲湧 骨科耗材國產替代現曙光 摘要 【醫藥耗材帶量採購風起雲湧 骨科耗材國產替代現曙光】日前,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正式發布
  • 醫保談判首日成果,中成藥降價1/3
    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談判正緊張進行著。回顧過去幾年,每一輪創新藥談判都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尤其在納入品種、降價幅度等方面,都將影響相關藥企未來經營狀況。從前四輪談判來看,幾乎新增納入醫保範圍的相關品種價格腰斬,2019年價格降幅更是被外界稱之「靈魂砍價」,首次超過60%。相比於去年,今年的醫保目錄調整方案有所改變,首次實行了企業自主申報方式,並將新藥上市的申報截止時間延長至8月17日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