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預採購國產晶片 5G 模組 500 個:需使用華為海思晶片巴龍...

2020-12-27 IT之家

昨日,中國移動發布國產晶片 5G 模組 OEM 項目的採購公告,預採購國產晶片 5G 模組 500 個及其相關模組配件 100 個。具體採購模組型號及數量見下表: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對應答人的資質做了明確要求:

1、應答人須提供 2018 年 1 月 1 日起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期間的 5G 通信模組產品銷售或生產業績,應答人業績累計數量不低於 1000 片。

2、應答人或應答人控股 50% 以上的公司需具有與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籤署的有關 5G 的技術許可協議或授權協議,授權其使用海思晶片 Balong5000 系列方案。

3、應答人具備生產該產品能力的證明:應答人或應答人控股 50% 以上工廠提供至少 1 臺貼片機採購證明;應答人具備組織生產該產品能力證明:1)與委外代工廠籤訂的到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有效的委外生產合同或協議;2)委外代工廠提供的 1 臺貼片機採購證明。

眾所周知,「新基建」背景下的中國 5G 建設已經進入快車道,在其帶動下,一波產業紅利正在崛起,射頻晶片首當其衝獲受益發展。在 5G 的蓬勃發展下,國內在射頻晶片領域也即將迎來逆轉新形勢,雖然起步較晚,但打破國外壟斷不是沒有可能。

相關焦點

  • 中國移動採購5G模組500個:華為海思晶片巴龍5000系列方案
    昨天,中國移動發布了國內晶片5G模塊OEM項目採購公告,預購國產晶片5G模塊500及其相關模塊附件100。採購模塊的具體型號和數量見下表:2.答卷者或被訪者持有公司50%以上的股份,並授權他們使用海思晶片balong 5000系列解決方案。3.答辯人有能力生產產品的證明:答辯人或答辯人控制的工廠50%以上提供至少一份配給機採購證書;答辯人擁有組織生產該產品的證書:(1)與外國代理工廠籤訂的直至2021年12月31日的外部生產合同或協議;以及(2)外部代理工廠提供的一臺配給機的採購證書。
  • 中國移動採購200萬片華為海思Balong 711套片
    近日,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公告顯示,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向華為旗下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上海海思」)採購海思Balong 711套片,框架數量200萬片。Source: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資料顯示,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出資成立的全資子公司。
  • 華為海思晶片打擊 高通、聯發科藉機對5G晶片漲價?小米高管回應
    7月8日消息,眾所周知美國從去年開始打壓華為,今年更是制裁華為海思半導體業務。如果制裁生效,華為自研的海思晶片很有可能遭遇斷供危險,這樣華為就不得已採購第三方晶片。因為華為海思被打壓,所以最近市場上有傳聞稱高通5G晶片大漲價,聯發科也開始漲價。不過傳言被小米產業投資部高管潘九堂否認了。小米產業投資部合伙人潘九堂表示:「明年的5G晶片競爭會更加激烈,現在手機晶片廠商數量比手機品牌還多,誰敢亂漲價?」
  • 又見華為「芯」!廣汽Aion V首搭巴龍500晶片:今日預售
    新車採用了廣汽新能源的全新設計語言,同時在互聯配置上採用了來自華為海思的巴龍5000 5G晶片,並支持5G+V2X智能通訊。據了解,巴龍5000是華為海思最新的5G基帶,支持NSA和SA組網方式。速率方面,巴龍5000率先實現業界標杆的5G峰值下載速率,在Sub-6GHz(低頻頻段,5G的主用頻段)頻段達4.6Gbps,在毫米波(高頻頻段,5G的擴展頻段)頻段可達6.5Gbps。其能夠滿足汽車5G通訊需求,給車輛數據互通、車路協同以及未來的自動駕駛提供助力。
  • 慘遭小米嘲諷華為海思晶片!如今成最強國產晶片巨頭:全面超越高通
    /NSA雙模5G基帶晶片,再到全球第一款集成5G基帶晶片—麒麟990 5G,也更是讓很多網友紛紛感覺到:「華為在5G網絡時代已經實現了趕超高通;」終於在近日,知名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正式對外發布了一組數據,在這份數據報告中顯示,華為海思麒麟晶片的市場份額為43.9%,首次超過高通,可以說無論是在5G晶片,還是在晶片市場,華為都已經實現了雙豐收,成為了中國最強的5G晶片巨頭;
  • 華為放出重磅消息:將對外銷售海思晶片,高通稱霸的時代將被終結
    不過一直以來,華為旗下的晶片公司海思半導體都是自給自足,不對外出售,但之後就不一樣了。1月3日消息,日前有外媒報導稱,華為已經在低調地對外銷售海思的晶片。此前,華為在深圳舉行的ELEXCON 2019年電子展期間,華為海思宣布推出面向物聯網行業的4G通信晶片產品,要知道這是華為海思面向公開市場推出的首款4G通信晶片。
  • 華為海思跌出全球晶片排名前十
    華為已經面臨生死存亡的背水一戰。最新的全球晶片巨頭排名:華為跌出前十,聯發科第四,美國包攬前三。在集邦科技公布的《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營收排名》上,華為遺憾跌出前十。華為麒麟手機晶片、巴龍基帶晶片、鴻鵠智慧顯示晶片等,都在各自領域有著不錯的表現。華為最為人熟知的自然是手機晶片,在2020上半年手機晶片市場中,海思佔據了16%的份額,排在第三位。可惜的是,如今華為供應鏈被切斷,華為晶片無法被製造,排名也隨之下降。
  • 昇騰310、鯤鵬920、巴龍5000,解密華為的智能汽車晶片版圖
    如果從更底層來看,華為智能汽車的這套產品體系最為核心的部分,一定是華為自研的晶片,其中就包括構建起MDC智能駕駛平臺的AI晶片昇騰以及高性能CPU鯤鵬,還有應用在智能座艙層面的5G通信晶片巴龍5000。晶片可以稱得上是未來智能汽車最關鍵的「增量部件」。昇騰、鯤鵬和巴龍的這3款晶片,很可能成為華為在智能汽車產業中成敗的勝負手。
  • 普華曝光華為海思Hi1620晶片細節,未來的我們一定更自主
    前幾天,我們看到了谷歌終止了和華為的合作,華為因此將無法使用未來谷歌發布的安卓新版本,同時還有一系列的谷歌服務也將於華為無緣。好在華為早就有了計劃,我們很有可能在今年的秋天就能看到華為發布自家的鴻蒙系統。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ARM又終止了和華為的合作,華為在晶片領域有遭受重創。
  • 華為使用高通晶片有何不可?
    或許對於有些民眾來說,內心很難接受國貨之光華為手機採用高通驍龍晶片,畢竟華為手機之所以讓一部分國人驕傲的核心原因就是採用了自研的海思晶片。但在這個節骨眼,對於現在的華為來說:「華為現在遭遇很大的困難。持續的打壓,給我們的經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求生存是我們的主線。」郭平說到。華為為什麼要用美國公司高通的晶片?
  • 國信證券:華為海思對外出售晶片 利好中芯國際(00981)
    EE|Times 官網報導海思不再是華為的專屬晶片供應商2020 年 1 月 1 日,EE|Times 官網報導華為海思不再是華為的專屬晶片供應商,海思半導體在公開市場上發布了 4G 通信晶片,這正式表明華為內部的 IC 部門現在正在向該行業外部提供大量晶片。
  • 華為海思晶片或成絕唱,中國將舉全國之力,助華為脫險!
    今天,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在深圳華為坂田基地舉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華為今年秋天將會上市搭載麒麟9000晶片的Mate 40,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晶片。」在美國第二輪的晶片制裁之下,華為海思的麒麟晶片無法再交由臺積電代工,也無法向高通博通這類美國公司採購高端晶片,而大陸的中芯國際晶片製程技術還有很遠的距離。
  • 國產之光 華為麒麟曬2019晶片成績單:麒麟990、巴龍5000上榜
    2019年匆匆走過,一個「難」字讓人感慨萬千,但與此同時,新技術的發展速度前所未有,5G正式走向商用,國產晶片突飛猛進。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1/408836.htm作為國內重要的「芯」力量,去年麒麟家族晶片發布了多款新品,包括麒麟、巴龍、鯤鵬、昇騰,並創造了多個業界第一。日前,華為麒麟官方回顧了過去一年麒麟晶片的「成績單」,一起來看看。2019年,麒麟發布多款晶片產品,持續進化5G、AI技術。
  • 華為麒麟2019晶片成績單:麒麟990、巴龍5000上榜
    在2019年雖然經歷不少困難,但是新技術的發展卻以從所未有的速度邁進,5G正式走向商用,而國產晶片突飛猛進。日前,華為麒麟官方回顧了過去一年麒麟晶片的「成績單」,其作為國內重要的「芯」力量,在2019年發布了多款晶片,包括麒麟、巴龍、鯤鵬、昇騰,並創造了多個業界第一。
  • 深度丨揭秘5G晶片之王,射頻晶片如何成為國產替代的曙光
    國內射頻晶片廠商從相對成熟的分立射頻晶片起步,在5G手機廣泛普及前的窗口期,逐步實現中低端機型射頻前端進口替代,同時積累模組能力,逐步走向全品類供應。④我國5G大規模商用正式開啟。為了實現通訊速率及容量的大幅升級,5G將使用更高頻段,甚至啟用毫米波。這些變化將給射頻器件帶來巨大市場機會,從基站端到移動終端的射頻需求都將加速增長。
  • 中紀委:華為晶片斷供或是中國晶片產業涅槃的開端
    在此之後,臺積電、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主要元器件廠商將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這意味著,華為可能再也買不到利用美國技術生產的晶片、存儲器。面對困局,華為即將開始移動生態的艱難探索之路。遭到「斷供」後的華為將何去何從?
  • 2020中國十大最值得期待的晶片設計公司!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當前我國最值得期待的十大晶片設計公司。 1、華為海思 海思已成長為中國第一、全球前五的IC設計公司,是首個將5G無線晶片組商業化以促進5G行業發展的公司。
  • 射頻晶片國產替代來臨(附射頻晶片產業鏈)!
    射頻開關的主要產品種類有移動通信傳導開關、 WiFi開關、 天線調諧開關等, 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以智慧型手機為例, 由於移動通信技術的變革, 智慧型手機需要接收更多頻段的射頻信號。2011年及之前智慧型手機支持的頻段數不超過10個, 而隨著4G通信技術的普及, 至2016年智慧型手機支持的頻段數已經接近40個。
  • 投入500億,OPPO跳進晶片「巨坑」:國產手機廠商的理想與倔強
    回顧以往,國產手機廠商的手機晶片自主研發之路可謂充滿坎坷,目前看來除了華為的海思麒麟以外,其他的基本都處在萌芽之中,甚至夭折。華為的自研晶片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從2004年海思半導體公司的成立,到2009年第一款手機晶片「K3V1」、2012年的「K3V2」,因為發熱嚴重、兼容性差、性能不足等原因,飽受詬病。直到2014年,海思發布麒麟910,作為第一個以「麒麟」命名的手機晶片,全球首款四核手機處理器,搭載在華為P6s上,在市場上獲得第一步的成功。
  • 華為開啟「暴走」模式!三個大動作同時展開,國產晶片將迎來破冰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華為開啟「暴走」模式,三個大動作同時展開,國產晶片即將迎來破冰。華為今年都經歷了什麼呢?相信大家也都很了解了,華為最難的時刻就是2020年了,好在憑藉著先進的技術,華為一次又一次度過了難關,目前在晶片問題上,華為仍然面臨這不小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