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附股)

1月6日早盤,乳業板塊再度強勢上漲,截至發稿,鵬都農牧、莊園牧場、天潤乳業漲停,皇氏集團漲逾7%,金健米業、新乳業、燕塘乳業等多股紛紛跟漲。

安信國際表示,國內生鮮乳價格自5月觸底之後持續上行,目前已經突破19年的高點並持續向上,價格漲幅超市場預期,奶價的上行將為乳製品上遊帶來投資機會。2020年新冠疫情激發了民眾對於喝牛奶增強抵抗力的認知,進一步增加了消費需求。供給處於低位而需求在短期內增加,這是此輪奶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乳業巨頭紛紛提價

1月5日早間,國盛證券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3%-5%。

對於漲價消息,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稱,該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蒙牛方面暫無回應。

國盛證券調研稱,提價產品佔伊利常溫奶比重約20%,預計銷售收入約150億元左右,按照提價中樞4%測算,則預計增厚收入約0.8%。但從成本端來看,按照農業部數據,行業原奶價格四季度同比增約5%,考慮到公司原奶自給率約30%,成本端預計同比增3.5-5.6%,則預計本次提價對衝成本上漲對毛利率的影響約1%。

受此影響,1月5日,乳業板塊整體大漲,伊利股份盤中一度大漲超9%,截至收盤上漲7.54%至50.93元,總市值達3098億元;而在港股上市的蒙牛乳業也大漲超7%,總市值2025億港元。截至當日收盤,Wind乳業指數大幅上漲9.67%至1687.61點,皇氏集團、三元股份、光明乳業、新乳業均相繼漲停。

行業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

安信證券表示,乳業進入新一輪原奶上漲新周期,此次疫情下,具有剛需特徵的白奶消費需求旺盛,長保質期低溫奶成為重要增量;國內乳製品生產對生鮮乳更強的依賴,加上奶價波動、國內原奶成本持續提升,推動乳製品龍頭企業加速上遊資源佔有。例如2020年以來,伊利通過子公司要約收購中地乳業,通過優然牧業收購恆天然在應縣和玉田的牧場群。

本輪原奶上漲周期內在邏輯不同於2013年:從供給端看,經過2014-2016年奶價低位、養殖場虧損、環保政策縮緊後,我國奶牛養殖門檻大幅提高、奶牛存欄量持續下滑,奶牛存欄數量從2014年的840萬頭下滑至2019年的610萬頭。

消費端看,在消費升級、健康意識提升的背景下,白奶增速更快,白奶的生鮮乳使用量高於酸奶,加速供需不平衡。那麼是否會重演2014年以後加大進口造成供過於求的局面?安信證券判斷,此輪奶價上漲周期拉長。由於消費結構發生變化,以大包粉為原料的乳品消費佔比下降,未來乳企傾向於進口液態奶平滑國內奶價上漲,但是運輸成本較高,國內外奶價聯動性或許沒有上一輪那麼強。

國盛證券表示,根據歷史復盤,奶價溫和上漲階段,行業龍頭有望攜手減促提價,價格戰有望趨緩,龍頭盈利能力有望持續釋放,業績彈性凸顯。乳業龍頭有望迎來估值和業績雙升。

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

華西證券指出,提價預期下看好2021年乳製品板塊投資機會。華西證券稱,根據產業調研,四季度白奶促銷情況較少、部分市場階段性缺貨,近期主要品牌基礎白奶提價;伊利部分低溫酸奶、低溫白奶產品通過包裝升級、技術升級方式實現了價格提升,但這部分銷售額佔比不大。該機構認為隨著原奶價格持續上漲,行業性整體提價預期將逐步增強。

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暢表示,乳製品行業整體競爭格局呈現進一步優化趨勢,預計未來整個乳製品行業中「小而美」與「大而全」將同臺共舞。重點推薦:新乳業、燕塘乳業、光明乳業,建議繼續關注伊利股份、蒙牛乳業。

太平洋證券表示,品類趨勢強化、需求恢復提升、成本驅動漲價、銷售環境改善等,多因素共同利好,2021年乳業有望迎來全面性的高景氣。重點推薦在產品結構、渠道結構、上遊奶源控制和品牌力各方面都更加突出的龍頭公司伊利股份;目前正加速產業鏈以及市場全國化布局,且受益於低溫鮮奶風口、管理能力突出、明年業績彈性最大的低溫乳企新貴新乳業;受益於高成長性和估值優勢的天潤乳業。建議關注光明乳業和三元股份。文章作者

相關焦點

  • 漲價「一把火」帶旺乳業股: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哪些公司火速跟進?
    來源:財聯社漲價「一把火」帶旺乳業股:伊利蒙牛打響頭炮,哪些公司火速跟進?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冰)訊,1月5日,乳業板塊午後持續大漲,伊利股份盤中一度大漲超9%,總市值超3100億元,蒙牛乳業漲超6%,總市值超2000億港元。
  • 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牛奶漲價潮來襲
    究其原因,市場傳出伊利、蒙牛旗下牛奶產品提價風聲,行業性漲價或一觸即發。  乳業雙雄小幅提價  國盛證券1月5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伊利公司於去年12月29日對旗下基礎白奶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3%-5%。  這是一次久違的提價,伊利上一次直接提價,還要追溯至2013年。據了解,本次提價的直接誘因是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 布局2021優質賽道:乳業邁入漲價周期 乳業股王者歸來
    乳業板塊掀漲停潮 1月5日,乳業股迎來一波行情,受產品提價預期的驅動,當天多隻乳業股漲停,行業分析人士表示,2020年以來乳企原奶成本上漲約10%,因此乳企確有漲價的意願。當天乳企集體大漲,伊利股份(600887.SH)和蒙牛乳業(02319.HK)兩大巨頭漲幅均超過7%,而光明乳業(600597.SH)、三元股份(600429.SH)、天潤乳業(600419.SH)、新乳業(002946.SZ)等漲停。 而乳企的這一波漲幅也被認為與海通證券、國盛證券等機構透露的提價信息有關。
  • 集體漲價背後乳業新周期到來?
    一則提價消息,讓乳業股集體達到高潮。1月5日,國盛證券發表研報稱,近期渠道調研反饋,乳業雙雄伊利、蒙牛已於元旦前後對旗下基礎白奶產品進行了提價,幅度為3-5%。消息一出,乳業股集體大漲,三元、光明當日均以漲停告終,伊利、蒙牛則均漲超7%。不過今日均恢復平靜。這是一次久違的提價,伊利上一次直接提價,還要追溯至2013年。
  • 伊利、蒙牛等乳業巨頭瓜分奶源 牧場投資熱潮再起
    8月2日,伊利股份又宣布,為進一步穩定原料奶供應,其全資子公司香港金港商貿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金港控股」)擬以約2.03億港元的價格,認購中地乳業約4.33億股。認購完成後,金港控股將持有中地乳業16.6%的股份,位列第二大股東。在入股中地乳業不到2個月,伊利股份擬進一步對標的公司發起要約收購。
  • 蒙牛和伊利,誰才是行業老大?!
    《三國演義》中有一句話,叫「既生瑜何生亮」 現實中往往就是既有瑜也有亮,比如格力VS美的,天貓VS京東,以及美團VS餓了麼,巨頭們相同的賽道貼身肉搏,爭個我強你弱。
  • 漲價帶飛股價,29隻乳業股5天市值增逾千億,一杯奶貴了多少?
    乳業股迎來好行情,漲停股、連板股頻現,有「奶中茅臺」之稱的伊利股份更是成功突破3000億元總市值。消息面上,有券商發布研報稱,伊利、蒙牛白奶產品近期漲價3%-5%,對此,兩家上市公司均不予回應。而熊貓乳品方面卻明確透露,「公司已於元旦前後對煉乳產品進行提價」。
  • 伊利蒙牛基礎白奶提價,股價連續大漲,上車機會來了嗎?
    近日,牛奶股連續大漲,以伊利為例,昨天開年第一個交易日就大漲超6%,今日又繼續大漲超7%,同時也創出了歷史新高。港股的蒙牛乳業也是類似的走勢,這在以往可是並不多見的。究其原因,原來是伊利、蒙牛的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3-5%,多年難得一見的龍頭集體漲價,預示著行業競爭趨緩+需求向好。那麼,在此情況之下,你覺得牛奶股的上車機會來了嗎?就我個人而言,可以看到奶製品價格周邊確實漲了不少,提價也是應對成本的提升,兩大龍頭是最受益的,確實是上車的好機會。
  • 乳業:奶源爭奪戰四起 伊利蒙牛新乳業競購加速
    業內人士認為,完達山屢次錯過上市機會,如今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人口、政策和品類紅利已基本結束,中國的乳業梯隊也已經形成,未來,在各大乳企的夾擊中,如何打造品牌力和核心大單品是完達山面臨的最大難題。4、蒙牛認購中國聖牧12億股成最大股東7月28日,中國聖牧對外宣布,同意向蒙牛全資附屬公司Start Great Holdings Limited發行認股權證,股權交割結束後,蒙牛將成為其單一大股東。
  • 伊利、蒙牛、新希望集體大漲,國內乳業要變天?
    不只是國內成績優異,在全球市場,伊利也在不斷進步。去年 8 月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 2020 年「全球乳業 20 強」榜單中,伊利再創新高,位列第 5 名。 不過,這一次不只是伊利市值上漲,在同一期間乳品行業幾乎是集體大漲:蒙牛乳業上漲7.32%,原生態牧業上漲7.79%,莊園牧場上漲7.87%,西部牧業上漲20%,中國聖牧上漲16%,光明乳業、三元股份、新希望乳業、天潤乳業、皇氏集團、燕塘乳業等皆漲停封板。
  • 漲價帶飛乳業板塊:西部牧業與熊貓乳品漲停 系同一遊資營業部炒作
    來源:財聯社原標題:漲價消息帶飛乳業板塊,兩家創業板乳企齊漲停,背後系同一遊資營業部炒作 財聯社1月5日訊,今日A股概念板塊中乳業板塊一枝獨秀,整體漲幅超7%,有投資者戲稱「養牛比養豬還賺」。乳業板塊的行情正是由日前的一則調研結果引爆,針對調研結果中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3-5%的消息,今日伊利投資者關係部門回應稱,受到國內生鮮乳價格上漲影響,以利樂包為代表的「小白奶」產品價格將會有小幅調整。日內,伊利股份再漲7%,市值突破3000億。乳業板塊中,西部牧業與熊貓乳品雙雙因日漲幅超15%登上龍虎榜。
  • 蒙牛乳業伊利股份跑馬圈地爭奪原奶市場的背後
    此前,蒙牛乳業(02319.HK)擬入主中國聖牧的消息攪動資本市場。2020年7月28日,中國聖牧發布公告稱,蒙牛乳業擬以每股0.33港元認購約11.97億股新股,耗資約3.95億港元。交易完成後,蒙牛乳業持股比例增至17.8%,成為中國聖牧最大單一股東。無獨有偶,和蒙牛乳業相愛相殺的伊利股份(600887.SH),也傳出擬入股原奶企業中地乳業(01492.HK)。
  • 伊利蒙牛再曝黑幕,中國乳業的未來在何方?
    10年前,中國乳業國標下調,背後一系列的操作至今仍是個謎。如今被「舊事重提」,伊利、蒙牛近十年來的種種「原罪」也被網友深扒,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緊急闢謠,力挺「二奶」。那麼,中國乳業格局究竟如何?未來路在何方?
  • 蒙牛市值為什麼比不過伊利
    撰文|杜謠謠 編輯|杜周蒙牛和伊利這兩大中國乳業巨頭的爭戰還在繼續。不過,就現狀來說,蒙牛還是居後。蒙牛乳業(2319.HK)在6月陸續發行了8億美元的企業債以及1億美元的可轉債。本次8億美元債券的發行更創下了蒙牛美元債券發行歷史上規模最大、綜合成本最低、超額認購倍數最多的記錄,成為了近期亞洲債券市場上的最佳交易之一。
  • 乳製品巨頭蒙牛和伊利的恩仇,竟然還有這些說法
    不僅如此,蒙牛在當時標榜伊利是內蒙古第一大乳業品牌,蒙牛是內蒙古第二大乳業品牌,要知道,當時在內蒙,除了伊利可還是有數百家的乳業集團的,就這個宣傳,也是直接掛著第一名,遠遠的甩開了後面的品牌。但是三家投行除了帶給蒙牛總計6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以外,還給牛根生施加了壓力,要求對賭協議,就是在未來的三年裡,如果蒙牛每年每股盈利複合增長率低於50%,以牛根生為首的蒙牛管理層要向以摩根史坦利為首的三家外資股東賠上7800萬股蒙牛股票,如果完成上述指標,三家外資股東會將7800萬股蒙牛股票贈予以牛根生為首的蒙牛管理團隊。
  • 曾是國內乳業的「王者」,被外資錯誤「指揮」,如今敗給伊利蒙牛
    相信大家對光明乳業並不陌生,現在很多人愛喝的莫斯利安就是出自光明乳業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光明乳業是我國國內很強的一個牛奶品牌,而且具有悠久的歷史。 光明乳業擁有自己的牧場,然後也有自己的工廠。可是這些年來,光明乳業的名氣似乎沒有那麼大了。
  • 伊利蒙牛基礎白奶提價,乳企跟風漲價潮將臨?
    1月5日,有調研稱,因原料材料成本上漲,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表示,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蒙牛方面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暫無回應。
  • 蒙牛大賺!聖牧扭虧!是否要謝謝伊利?
    蒙牛成聖牧最大股東中國聖牧28日晚間公告,蒙牛乳業行使認股權證,以每股0.33港元認購其約11.97億股新股。交易完成後,蒙牛乳業所持股權由3.83%增至擴大後股本約17.8%,超越主席邵根夥所持攤薄後約15.8%股權,成為單一最大股東。
  • 伊利蒙牛的「大哥」,北方乳業的「領跑者」,如今鮮為人知!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超市」「菜市場」這些地方好像變成了我們每天都要去的地方,經常去的人肯定對下面這些品牌非常的熟悉,乳製品行業中,「伊利」「蒙牛」這些牌子我們一定不陌生。可是我們不知道,曾經有一個牌子是他們的「大哥」,但是現在知道它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 原料奶價格上漲推升業績 蒙牛伊利開啟奶源「買買買」模式
    先有蒙牛乳業以3.95億港元認購中國聖牧11.97億股股份,成為中國聖牧單一最大股東。緊接著,伊利股份也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金港控股以自有資金約2億港元認購中地乳業4.3億股股份,成為其主要股東。兩大乳企同時向原奶企業出手,此舉不僅成為行業焦點,同時也提振了奶牛養殖企業的股價,中國聖牧和中地乳業的股價應聲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