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帝宗族十大姓:有你嗎?

2020-12-14 陳瘋子興趣站

上篇文章《陳氏先祖——舜帝的故事》講了一些關於陳氏先祖舜的故事,在結尾處提到了,舜帝不僅僅是陳氏的祖先,舜帝的後代衍生出來的姓氏有100多種,其中 姚、虞、胡、陳、田、袁、孫、陸、車、王等十大姓為最。

在帝舜宗族中,姓氏眾多,有考證的就有二十多姓。各種姓氏來源不同,有的是因受封或賜姓,有的是因居住地而得姓等等。現將帝舜後裔十大姓淵源追溯如下:

姚姓:

姚姓歷史比較悠久,為上古八姓之一,《新唐書·宰相世系》雲:"姚姓,虞舜生於姚墟,因此為姓……",舜本姓姬,因生地而得姚姓,姚姓是帝舜後裔中主要姓氏,其他諸姓都是姚姓衍生出來的,在當今中華姓氏中名列第64位。

虞姓:

大約4200年前出現在中國河南省虞城縣,當時,虞舜剛剛把天下禪讓給夏禹,夏禹便把舜的兒子商均封於此地,號為虞國,而商均的子孫不久以後就"以國為氏"而姓了虞。這就是《姓纂》上所明載的:"舜為天下,號曰虞,子商均封虞,因此為氏白。」

陳姓:

根據《姓纂》記載,陳姓最早出自媯姓,也就是帝舜的後代。陳最初是一個地方,是太吳之墟(畫八卦之所),周武王之時,把此地封於舜的後裔媯滿,並嫁女兒太姬與他,稱為胡公,後來他的十世孫媯完,因故奔齊,才開始以國為氏,創造了"陳"這個姓氏。當時胡公滿所擁有的陳地大致是現在中國河南開封以東,安徽亳州以北,都城宛丘,即現在的中國河南淮陽縣,今有太昊陵為證,該姓是陳姓漢族的最早發源。現居中華姓氏第5位。

胡姓:

根據《姓纂》等史籍記載,"帝舜"之後胡公滿封陳。子孫以諡為姓,換言之,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朔到上古聖君虞舜的媯姓後裔,其祖先是被周武王封為陳侯的胡公滿,胡公滿是帝舜的三十三代孫,周武王的快婿,被封為陳侯,即今河南濮陽。胡姓現居中華姓氏中第13位。

袁姓:

《通志氏族略》中有這樣記載:"袁氏,媯氏,舜後」。《明方九靈序四明姓氏譜圖》:「袁亦舜之後也,周封其裔孫胡公滿於陳,滿之十一世孫諸字伯,子孫以為氏。望出陳郡,汝南,彭城」。從而袁氏之姓是上古聖君大舜的後裔,被周武王封為陳侯的胡公滿。傳到了十三世孫濤的時候,以其祖父莊爰為姓。同時,由於「爰」字和袁、轅、木袁、援等字的古文是相通的,所以後來的子孫就分別以這些字為姓,到目前為止,以袁為姓者人數最多。袁姓現居中華姓氏中第33位。

田姓:

春秋戰國時期,田氏即為陳氏。如春秋時齊國大臣田成子即為陳成子,後來田和取代"姜"氏政權,歷史上稱為"田氏代齊";戰國時哲學家田駢,亦稱陳駢。據《史記·田室世家》及《新唐書·宰相世系》所載,周朝胡公滿受封於陳國,十世孫陳歷公,生子名完,字敬仲,當時太子禦寇被陳宣公所殺,敬仲畏懼禍及自身,遂逃到齊園,食採于田,改稱田氏。田氏在中華姓氏中名列第58位。

車姓:

分自田姓,歷來有關的古籍都記載得十分清楚。《姓纂》指出:"漢武帝時丞相田千秋,以年老,詔乘小車入省中,時號車丞相,子孫因為氏,望出魯國,南平,淮南,河南"。原來依照正史的記載,漢武帝駕崩,戾太子繼位為昭帝。由於當時田千秋的年事已高,每天步行朝見很不方便,所以漢昭帝才特準這位大恩人坐著小車出入宮殿,而贏得"車丞相"的稱號。在君主至尊的當時,能夠坐著車子出入宮殿,是空前的殊榮,因此田千秋的子孫就此改以車為氏,使這份殊榮隨著家族的繁衍而千秋萬世傳留下來。

陸姓:

公元前319年齊宣王在位,宣王把他的小兒子田通封於平原般縣(今山東樂陵縣西南)陸鄉,也就是原來顓帝頊的玄孫陸終受封之地,田通的子孫以封邑為氏,也稱陸氏,此即《新唐書·宰相世系》所云:"陸氏出自媯姓,田後裔齊宣王少子通,字季達,封於平原般縣陸鄉,即陸終故地,因以氏焉。"陸姓現居中華姓氏中列第70位。

王姓:

對於王氏的姓源,有許多說法,令人有莫衷一是之感,其中有出自虞舜媯姓之說,但實際為田姓所改。公元前386年,"田氏伐齊"後傳八王,於公元前221年被秦所滅,田氏子孫被廢為庶民,但齊人仍稱其為"王家",後也以王為姓。王姓現居中華姓氏中列第2位。

孫姓:

據《新唐書·宰相世家》等記載,田室的五世孫田書字子佔,任齊國大夫,因為伐莒有功,被齊宣公賜姓孫氏,食採於樂安(今山東博興),後來齊國發生內亂,孫書的後人出奔吳國,成為山東孫氏,孫氏遠祖出自媯滿,故此支孫氏為帝舜後裔。孫姓現居中華姓中第12位。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姓氏也有成千上萬個,有單姓,有複姓,三字姓,四字姓等等。那為什麼會有這麼的姓氏呢?

姓氏,姓氏其實姓和氏是分開的,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由於當時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同一個姓是代表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的氏族符號,即一個氏族名下的成員都出自一個母系祖先。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媯、姞、姚,就是源於母系氏族,所以都是女字旁或底。氏起源父系氏族,這時候人們以家族為整體,以父為主來圈定血緣關係。這時候就衍生出來了氏,那時候父親所生的兒子都會有另外一個氏來區分,一般以封地為氏,意思就是說氏是姓的分支。慢慢才演變成現在的姓氏。

ps:喜歡的不要忘記關注哦,歡迎點讚,評論。

相關焦點

  • 舜帝後裔十大代表姓氏,有你的嗎?
    在中華姓氏中,其實有許多姓氏是同根同源的,其血緣先祖同為舜帝。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國總人口13.7億人,其中舜裔總人口約為2億人,約佔總人口的14.5%。舜帝,有虞氏,跟隨父親瞽叟媯姓,又因生於姚墟,又以姚為姓。舜裔其他各姓氏皆由媯、姚二姓演化而來。
  • 舜帝是誰?有哪些功績?舜帝為什么姓姚?
    舜在家裡人要加害於他的時候,及時逃避;稍有好轉,馬上回到他們身邊,儘可能給予幫助,所以是「欲殺, 不可得,即求,嘗(常)在側」。身世如此不幸,環境如此惡劣,舜卻能表現出非凡的品德,處理好家庭關係,這是他在傳說故事中獨具特色的一個方面。
  • 歷史上的十大皇族姓氏,裡面有你嗎?
    出自舜帝姚重華裔孫陳胡公媯滿,屬於以先祖封地為氏。陳姓出自 姚姓和媯姓,舜帝 姚重華的後裔。 舜,也稱 虞舜,姚姓。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 周武王滅紂以後,建立 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 胡公滿,封他在陳(今河南省 淮陽縣)這個地方,建立了「 陳國」。 子孫有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
  • 陳姓宗族史上的「十大奇觀」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五帝之首,亦是中華陳姓的遠祖,舜帝是中華民族五帝之一,是中國陳姓公認的血緣太始祖,因而,中國陳姓家族伴隨著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而繁衍壯大。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孕育著中國陳姓宗族茁壯成長,陳姓宗族文化源淵於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陳姓宗族文化底蘊豐厚,內涵博大精深,成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份。
  • 舜帝後裔10大代表姓氏,有你的嗎?
    在中華姓氏中,其實有許多姓氏是同根同源的,其血緣先祖同為舜帝。 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國總人口13.7億人,其中舜裔總人口約為2億人,約佔總人口的14.5%。
  • 舜帝在臨武的傳說
    當時,舜帝南巡,娥皇丶女英知道他奔走勞苦丶三餐無時,做了些糯米餈粑放在行囊之中。舜帝於是從袋中取出兩個餈粑交給老人,說道:「麻雀啄食谷種,著實不該。然而,如今青黃不接之時,饑饉之下不得已而為之,實出無奈!驅趕,殺害,惡惡相報又怎會有好結果呢?你可把我這兩個餈粑作為引子,添加些許糯米做成餈粑,然後在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一用餈粑敬鳥,鳥吃餈耙而嘴軟,從此不再為患!谷種必得保全!」
  • 中國5大姓氏的始祖墓地,有你的姓氏嗎?莫要忘了老祖宗
    中國5大姓氏的始祖墓地,有你的姓氏嗎?莫要忘了老祖宗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其內涵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每個人的姓氏在一出生便已經註定,一般不會更改。在中國古代,姓氏是門第位置的象徵,甚至還會有被皇帝賜姓的榮耀和換姓的侮辱。
  • 舜帝與韶關
    雖然韶關距古中原遙遠,但由於遠古時期舜帝南巡至此,欣然奏韶,隨後,韶關這一地名,就延續至今了。舜帝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舜帝還是擁有現今二億多後裔的共同始祖,主要有陳、胡、袁、姚、虞、田、孫、陸、車、王等十個姓氏。從平常人的角度來看,用現代社會的話說,舜帝是最以德報怨、最不怕吃虧的人。
  • 與寧遠舜帝陵……
    百分百的人都會說,因為我省境內有湘江河。那為啥此河又叫湘江河呢?很多人對此可能就說不出道道來了。       今天是2018年農曆九月初九,距離省祭舜帝還有九天,全省人民公祭舜帝前的第九天,小編給大家來講講「湘」的含義,以慰舜帝的在天之靈,護祐湖湘人民早日走向富裕的康莊大道,引領中華走向偉大復興,讓舜文化遠播天下!
  • 舜帝,不靠譜的「道德楷模」
    舜帝陵牌坊說到舜帝,可能很多人會先想到那個悽美的愛情故事。相傳舜有兩個妻子:娥皇、女英,都是堯帝的女兒。舜和兩個妻子感情都很好。舜帝陵大殿牌匾不過,仔細看看有關舜帝「德」的記載,卻不免疑竇重生。歌頌舜帝有「德」,首先是說他孝悌。
  • 舜帝:我有個坑兒子的爹
    本人翻閱《史記》發現三皇五帝之中,舜帝的經歷可謂相當坎坷,頗感傳奇色彩。舜帝,本名叫重華,是五帝之一的顓頊的第十七代孫。雖然舜帝有這麼一個體面的祖先,但發展到舜帝的時候,顓頊家族的後人們顯然不復當年的榮光,已經成為了堯帝治下的一個普通勞動人民家庭。舜帝長成一個大小夥子了,媳婦都還沒娶上,混的可謂相當慘。
  • 【大灣區之窗】舜帝與韶關
    講到韶關,不能不提到韶樂,不能不講到奏韶樂者:遠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華夏至聖、道德始祖——舜帝。雖然韶關距古中原遙遠,但由於遠古時期舜帝南巡至此,欣然奏韶,隨後,韶關這一地名,就延續至今了。舜帝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舜帝還是擁有現今二億多後裔的共同始祖,主要有陳、胡、袁、姚、虞、田、孫、陸、車、王等十個姓氏。
  • 【崀山神話故事】舜帝行宮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舜帝就是崀山的大仙,夫夷江的真龍。北大門美麗,除了與山、與水有關,與谷、與溪有緣,更重要它與歷史、與舜帝南巡密切相聯。  舜帝是中華民族遠古歷史上著名的五帝之一。最早記載舜帝的文獻是《子夏易傳》。《子夏易傳》卷八記述:「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周易》、《尚書》、《禮記》、《論語》、《孟子》均有記載。
  • 舜帝和蒲坂
    2、舜帝文化是中華民族上古史的一個主要部分,自古受到國人的重視,但各種說法和爭論——針鋒相對,互相交織。3、我們必須拿出可靠的歷史依據,才能讓別人相信你的觀點。下面我們我們看看都有什麼樣的說法,哪些說法是可信的:
  • 舜帝—中國工業文化始祖
    舜帶領人們製作什器        龍山文化處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舜帝時期的龍山文化制陶業和石器製造業有了明確分工,制骨業得以迅速發展,尤其在製作石器方面,打制石器的方法趨於淘汰,基本採用磨製方法,並且精磨和鑽孔技術發達
  • 舜帝除四兇,你知道遠古四大兇獸都是哪些嗎
    話說唐堯禪讓於舜,舜帝執掌朝政以來,四方諸侯莫不誠心歸順,天下之人莫不從善如流,但就在這盛明之時,卻有四個無惡不作的壞人,橫行鄉裡,欺壓百姓,兇殘毒辣,當時的人們把他們稱為「四兇」。有的人說他有肚子,但是沒有心肝脾肺,有眼睛但是看不清東西,耳朵啥的也只是個擺設。他和那些壞人在一起的時候,臭味相投 ,串通一氣幹壞事兒;但是一遇到好人,反而覺得不自在,就想盡辦法和他們作對,他的名字叫混沌,倒也貼切,糊裡糊塗正像天地混沌初開時的樣子。窮奇,是少異氏的兒子,他是一個地道的無賴。他妒忌賢能,由於他的出身,人們曾經推舉他做一些事情,不過他總是壞了大事。
  • 【聯盟聯播】大灣區之窗——舜帝與韶關
    講到韶關,不能不提到韶樂,不能不講到奏韶樂者:遠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華夏至聖、道德始祖——舜帝。雖然韶關距古中原遙遠,但由於遠古時期舜帝南巡至此,欣然奏韶,隨後,韶關這一地名,就延續至今了。舜帝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舜帝還是擁有現今二億多後裔的共同始祖,主要有陳、胡、袁、姚、虞、田、孫、陸、車、王等十個姓氏。
  • 舜帝生平資料
    舜帝像舜,歷來與堯並稱,為傳說中的聖王。舜又稱虞舜,據說是國號有虞,按先秦時代以國為氏的習慣,故稱有虞氏。還傳說舜出生於姚墟,故姓姚氏,名曰「重華」,字都君。相傳舜的家世甚為寒微,雖然是帝顓項的後裔,但五世為庶人,處於社會下層。舜的遭遇更為不幸,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很早去世。瞽叟續娶,繼母生弟名叫象。
  • 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推行忠孝仁義,是因為崇拜舜帝嗎?
    舜是「三皇五帝」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又稱舜帝、帝舜,《山海經》中稱帝、帝俊。舜姓「姚」,名「重華」,傳說舜的眼睛是「重瞳」(兩個瞳孔)。在此,個人有個大膽的猜想,這裡的「重華」的「重」應該發「zhong」的音,是「中華」一詞的由來。因為「重華」之名出自《尚書舜典》,孔穎達解釋為:「此舜能繼堯,重其文德之光華,用此德合於帝堯」。
  • 舊社會農村最惡劣的一種陋習:宗族械鬥!你那裡還有嗎?
    一來這裡宗族意識濃厚。二來,外遷人員也比較多。大家可以看福建的土樓,還有一些農村的房子,修得就跟軍事堡壘一樣。當然導遊會告訴你,這是為了防土匪,是不是防土匪呢?是的,但不全是,主要一部分防衛功能就是村子跟村子、氏族跟氏族之間打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