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怎麼讀 是濮存昕董卿錯了還是我們錯了

2021-01-09 騰訊網

央視的新欄目《朗讀者》自上周首播後反響熱烈,獲得一片掌聲和好評。這檔文化節目採取嘉賓朗讀美文的方式,第一期第一位出場的,便是北京人藝的著名演員濮存昕,他朗讀了一篇老舍的散文《宗月大師》。在正式朗讀前,主持人董卿與濮存昕進行了一個對話,在他們的對話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濮存昕和董卿都把老舍的名字讀作老舍(shè)。

看到這兒,很多人蒙圈了,不是老舍(shě)嗎?為嘛他們讀(shè)?

節目播出後的這幾天,媒體對《朗讀者》的報導也鋪天蓋地,其中有一則新聞的標題是「濮存昕《朗讀者》教你老舍念老舍(shè)」,報導中,身為製片人和主持人的董卿在接受採訪時說這個節目「一不小心」還有著知識普及的作用:「有觀眾發現了很有趣的細節,很多人通過濮存昕的朗讀才知道,原來老舍(shě)是念老舍(shè)。」

被普及了知識的觀眾有些臉紅了,原來這些年來,一直把大文豪的名字念錯,真是慚愧。但是很快,網上就有另一種聲音出現,稱名從主人,老舍先生自己就取shě音,央視和濮存昕又何必替人家改名字的讀音?

所以,到底是老舍(shě)還是老舍(shè)啊?不明真相的觀眾繼續蒙圈中……

此時,對這個問題一直關注的中國老舍研究會發聲了,其官方微博上說:「央視的《朗讀者》節目辦得很好,影響也很大。但濮存昕先生確實將老舍先生的讀音念錯了,老舍的舍字讀三聲,捨棄、舍我的意思!」

中國老舍研究會解釋了舍字為什麼一定要讀三聲。老舍先生原名舒慶春,原本有名而無字。取字是漢族人的傳統,一般都是姓+名+字。清末民初,許多滿族人也仿照漢人的習慣為自己取字,這樣老舍就根據自己的姓氏舒字一拆為二,成為舍予。這裡的舍予是舍我,無我,自我犧牲的涵義。因之,此舍字應讀三聲,動詞。而舍字在讀shè音時,只是老房子的意思。

老舍的家人也提過這件事。老舍之子舒乙曾經專門撰寫過一篇談老舍名字讀音的文章《「老舍」這個名字該怎麼念?》,收錄在他的《我的思念——關於老舍先生》一書中,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年2月出版。

在這篇文章中,舒乙先生介紹了老舍本人、老舍的好朋友、語言學家對舍字的讀音,統一都是三聲。於是在文章末尾他說:綜合以上所述,「老舍」這個名字的正確念法應該是「老shě」,第三聲,而不是去聲。

但是——舒乙另有一本《老舍的關坎和愛好》一書。說到老舍的「舍」字的讀音時,有這樣一段(請您務必整段讀完再表示疑惑):

「老舍」的「舍」字有兩種念法:一種是念第三聲shě,好像是把「舍」當名詞,「老舍」就是「老房子」;另一種是念第四聲shè,好像是把「舍」當動詞,「老舍」就是「好施不倦」。這兩種念法基本上勢均力敵,念shè的稍多於念shě的。老舍自己雖是一直念shè,顯然是取「舍予」中的原本含義,但也犯不上為了「老房子」而和朋友們傷了和氣,於是,同意兩種念法都可以,誰愛怎麼念就怎麼念,全成。

等一下,你是不是對這段文字徹底看蒙圈了,連意思都沒搞明白?

其實,關於這一段,讀者都認為舒乙把這兩個音的意思完全弄反了,所以也不足為證了。而中國老舍研究會對此表示,這裡的拼音就是印錯了,所以這一段的正確文字似乎應該是這樣——

「老舍」的「舍」字有兩種念法:一種是念第四聲shè,好像是把「舍」當名詞,「老舍」就是「老房子」;另一種是念第三聲shě,好像是把「舍」當動詞,「老舍」就是「好施不倦」。這兩種念法基本上勢均力敵,念shě的稍多於念shè的。老舍自己雖是一直念shě,顯然是取「舍予」中的原本含義,但也犯不上為了「老房子」而和朋友們傷了和氣,於是,同意兩種念法都可以,誰愛怎麼念就怎麼念,全成。

中國老舍研究會稱,舒乙在各種場合,從來都是讀三聲,即「老shě」的。

記者也查閱了一些資料,看到了兩個關於老舍名字的典故。著名作家吳組湘喜歡作名字詩。一次曾作「老舍謝冰心」句給老舍看,老舍說:「從文字上看,此處的『舍』只能念成(shè),不過,那已經不是我了。」這句詩中羅列了兩位作家的姓名:老舍、謝冰心。其中「老」與「冰」相對,「舍」與「心」相對。這樣,「舍」只能念去聲(作「房屋」講),而不能念shě。所以老舍說「那已經不是我了」。另一個典故是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問相聲藝術家、語言大師侯寶林先生「老舍」讀法,侯先生不假思索地答道:「名從主人,念老shě。」

就是這樣,老舍先生本人、家人、好友、專家、學校對舍字均讀三聲。那為何董卿和濮存昕這次要讀成shè呢。據老舍研究專家孫潔老師介紹,北京人藝有讀「老shè」這樣的一個習慣,北京的文藝界也有很多人讀「老shè」。之所以這樣讀,當初是因為對舍這個字的誤解。他們認為老舍如果是捨棄自我的這個舍,在繁體字裡是有提手旁的,就是捨。而如今北京人藝以及北京文藝界的很多人依然讀shè應該只是來自於那時的習慣。可見,來自北京人藝的濮存昕讀成「老shè」,是因為在北京人藝這個特定環境的圈層習慣,不必去刻意糾正。但孫潔也表示,「作為央視這樣的平臺,從主持人開始,我覺得應該堅持一個對的發音」。

老舍名字正確讀音的這段公案,如此看來有了答案了。

這些作家的名字到底怎麼念?

而除了老舍,還有一些大家的名字總是暗藏玄機,因為它總會讓很多人不敢張嘴,因為一說出口就是錯的,比如,陳寅恪、賈平凹、夏丏尊……

陳寅恪先生名字中的「恪」字的讀音,多年以來一直存在著分歧:相當一部分人讀作「què」;但查古今詞書,諸如《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等,大都只注「kè」音。

那為什麼有人偏偏要讀作què呢?其實持這種讀法的多是一些年齡較大而且多「出身」於清華、北大的高層知識分子以及他們的傳人(子女、學生等等)。在上世紀20至40年代的清華,全校上下幾乎一致如此讀法,可是極少有人能夠說出什麼根據,人云亦云而已。

就連語言學家王力先生都說:「這字本來應該讀『kè』,但在陳先生的名字中,大家都讀què,所以我也跟著這麼讀了。」

那陳先生究竟是怎樣讀自己的名字的呢?據清華圖書館的元老畢樹棠先生(已故)回憶,陳先生自己讀陳寅kè。他還問陳先生為什麼不跟著大家讀「què」?陳先生笑著反問:「有這個必要嗎?」

此外,賈平凹的凹讀(wā),夏丏尊的丏讀(miǎn),大家可別一不小心露了怯。沒辦法,誰讓讀書人講究多呢?

相關焦點

  • 董卿《朗讀者》遇見之濮存昕,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才知道老舍怎麼讀
    介紹濮存昕人們常這樣評價他:在靠牆的桌子邊隨便一坐,就是一臺戲。媒體提到他的名字,最常出現的稱呼就是「表演藝術家」「演員中的知識分子」。迄今,他是中國戲劇界演出場次最多的人之一,也是仍然活躍在戲劇舞臺上的演員。濮存昕生於人藝劇院,長於人藝劇院,血液裡就帶著演員夢。在舞臺上,他率真、純粹,不追求過多的演技。
  • 讓董卿和濮存昕都讀錯的多音字,到底該怎麼讀?
    而率先提到的,則是年初大熱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中,董卿和濮存昕將老舍的「舍」發音為「shè」(第四聲)。 在當期節目中,董卿和濮存昕強調老舍的「舍」應該讀作shè,在觀眾之中引起了一片譁然。「舍」有shě和shè兩個讀音,那在老舍先生的「舍」到底該讀哪個音呢?「舍」字讀第三聲「shě」,為捨棄;讀第四聲shè,為房屋。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筆名老舍。
  • 董卿攜《朗讀者》回歸央視!67歲濮存昕罕露面,陶勇現身太催淚
    12月11日晚,時隔800多個日夜,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帶著她的王牌節目《朗讀者》第三季溫暖回歸了。許久不見,董卿依然留著一頭幹練的短髮,容貌與我們印象中的仍頗為一致,一顰一笑都散發著優雅與大氣,真不愧是穩居C位的央視花旦。
  • 老「裕泰」茶館即將開張 濮存昕等名角亮相
    老舍最經典的話劇名作  2011年3月,中國國家話劇院根據老舍同名作品改編的話劇《四世同堂》,在青島大劇院連演兩場,創下島城有史以來第一次話劇觀演人數及票房紀錄,當時一票難求的盛況至今讓許多島城的話劇迷們難忘。
  • "漢字先生"濮存昕書不離手:"瓶頸期"讀老莊涵養性情
    濮存昕年輕時經歷過「上山下鄉」,由於沒有教育環境,他自己創造環境去讀書,「幹完一天農活點蠟偷著看書」,「還可以寫黑板報、可以寫快板書。」 分享讀書經歷:在農場圖書館偷著看書 作為「漢字先生」,濮存昕卻表示自己的中文功底不足。
  • 讀董卿的《朗讀者1》,因緣「遇見」,學會感恩,也要學會助人
    今天讀的書是董卿的《朗讀者1》。這本書是CCTV《朗讀者》節目的同名書籍,由董卿擔任主編,根據不同的主題彙編而成。今天特別提一下「遇見」這個主題詞。「世間一切,都是遇見。這是董卿在卷首語提到的一段話,一針見血地闡述了「遇見」的精髓。遇見,仿佛就是冥冥之中,天意的安排,是那樣的恰到好處,更像是一種註定的緣分。「遇見」這一主題的首位嘉賓便是著名演員濮存昕。濮存昕是位「老戲骨」,精彩地演繹了很多深入人心的電視劇角色,深受觀眾的喜愛。
  • 「滿天昕光」音樂朗誦會 濮存昕自造雷聲演「雷雨」
    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  本報訊(記者 倫兵 田婉婷 郭佳)一年一度的「濮哥讀美文」系列於1月2日和3日在保利劇院上演,這一次濮存昕不僅用語言,還邀請了著名阮演奏家馮滿天加盟,以「濮存昕更是在朗誦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配合馮滿天的演奏,變身打擊樂演奏家,用異形沙筒、大銅鑼和搖鈴弄出各種營造氛圍的響聲,讓音樂跟朗誦融為一體,這也是這臺晚會中兩種藝術形式最為融合的表演。  濮存昕說:「我們的讀美文是用語言展現美感,馮滿天先生是用音樂展現美感。」
  • 學而思網校《同一堂課》正式收官 濮存昕搭檔馬未都「課」串近代史
    作為本季「最後一課」,本期節目特邀觀復博物館創始人馬未都和著名戲劇演員濮存昕聯袂開講,藉由老舍的經典作品《貓城記》和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從黑色幽默的藝術虛構到戲劇演藝的熱血史詩,為孩子們展現上個世紀家國存亡年代的厚重歷史,點燃民族尊嚴和自信。
  • 馬未都帶孩子「吸貓」,濮存昕「演繹」愛國精神|《同一堂課》
    「美有很多種,我們都應該包容地看待它、讚賞它。」……這裡的每一句話,都出自《同一堂課》。轉眼間,《同一堂課》已近尾聲。1月5日更新的這一期是《同一堂課》的收官之作,兩位代課老師——收藏家馬未都和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齊上陣,內容精彩,不容錯過。
  • 董卿當上總導演《朗讀者》第三季濮存昕朗誦巴金作品
    許久不見的董卿,在節目《朗讀者》第三季中,一人任三職,一頭幹練的短髮,別具魅力。最近幾年,已經鮮少能看到董卿活躍在央視的舞臺上,這也讓董卿已經辭職離開央視的傳聞甚囂塵上。今年9月的時候,封面新聞記者曾報導了董卿現身為新一季的《朗讀者》拍攝宣傳片一事。兩個多月過去了,第三季《朗讀者》與觀眾見面。
  • 「五大戲骨」燃爆南京舞臺,濮存昕:演林則徐需要「硬氣」一些
    1月7-9日,由國家大劇院和廣州話劇藝術中心聯合製作的話劇《林則徐》在江蘇大劇院上演,濮存昕、徐帆、洪濤、郭達、關棟天五大戲骨在南京舞臺同臺飆戲,共敘偉大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傳奇生涯。演出開始前,林則徐的扮演者濮存昕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 廣東電視臺刑偵劇《英雄無悔》男主角濮存昕,90年代的一代男神
    濮存昕於1953年7月31日出生在北京市,對於從九十年代走過來的觀眾來說,濮存昕可謂幾乎無人不識。1996年,由廣東電視臺、珠江電影廠、中央電視臺三方聯合製作的《英雄無悔》直到今時今日,仍然被國內眾多觀眾奉為最經典的刑偵題材的電視劇。
  • 同是65歲,濮存昕小肚凸起,朱時茂像中年大叔,而他春光滿面!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同樣是65歲的濮存昕、朱時茂和成龍,這些人都是我們非常喜歡的演員,在娛樂圈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可以說現在的很多流量明星可以隨時被人忘記,但是他們卻一直在觀眾心中。濮存昕相信很多人非常了解,這位老人出演過很多經典的作品,比如《英雄無悔》《光榮之旅》《公安局長》等數十部作品,且不說濮存昕拿到的大獎拿到手軟,單說濮存昕的演技就可以讓很多眼光挑剔的觀眾都嘆為觀止。
  • 退居二線多年後現身,67歲濮存昕老態嚴重,「大眾情人」風華已去
    例如,著名演員濮存昕,濮存昕已經在公眾視野中淡出了很多年了,目前他的最後一部電視劇作品是在2016年播出的,和袁詠儀合作的電視劇《領養》,所以外界很多人都認為這位知名的老戲骨已經退居二線不再出演影視劇了。
  • 表演名家,濮存昕父親,參演《蔡文姬》《鴉片戰爭》,90歲逝去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45)——蘇民】No.1說起著名演員濮存昕,大家都應該比較了解,他曾主演過《英雄無悔》《光榮之旅》《公安局長》等數十部影視劇、話劇等作品,曾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副會長等若干職務。
  • 陳鐸、喬榛、斯琴高娃、濮存昕、李雙江……陪你暖心過春節
    有職業有聲語言工作者,比如主持人播音員、相聲評書演員等;但更多的是從界外跨來雙劍出鞘的,比如影視演員、歌唱演員、小品演員……今年的嘉賓陣容,可謂空前強大,大家先看一下名單--小心,許多雷要貫你的耳了……殷之光、陳鐸、喬榛、瞿弦和、張筠英、齊克健、李野墨、董浩、鄧小鷗、李明啟、李雙江、楊洪基、李文啟、劉蘭芳、蔣大為、斯琴高娃、濮存昕
  • 濮存昕-老舍《宗月大師》 文字間滿滿感恩的心
    附:濮存昕的「佛緣」近日,在《朗讀者》節目中演員濮存昕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年少時他曾患有腿疾,被同學亂起綽號。對於這樣一位改變了自己命運軌跡的恩人,濮存昕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深深致謝。而這篇《宗月大師》的背後,也飽含著濮存昕對佛教的深厚情感。
  • 張雨綺這個名字到底應該怎麼讀?
    錯!根據語流音變的規則,賈變為第二聲。有人說,名隨主人,他們怎麼讀,我們就應該怎麼讀。這種論調很有市場,但顯然經不起推敲。如果這種論調成立,豈非誰都可以隨便讀自己的名字並強迫他人也這麼讀?如果人人這樣,字詞的讀音規則豈不形同虛設?在娛樂界,名字被讀錯的,也不是張雨綺一個人。臺灣地區歌手張韶涵,這個韶怎麼讀?
  • 「視頻」濮存昕:期待早日用精彩的演出來慶祝勝利
    著名演員濮存昕今年1月剛剛在廣州大劇院演出了原創話劇《林則徐》,他在祝福視頻中回憶,「那幾場演出場場爆滿,謝幕的時候滿場的觀眾,滿場的掌聲,至今令我難忘。」濮存昕表示:「疫情在和我們戲劇作對,因為戲劇這行沒有觀眾圍著就死定了。我們多麼盼望面對滿場的觀眾,為大家掏心窩子進行表演。我想,疫情被我們戰勝的標誌之一就是可以進劇場看戲了。我們盼望那一天快點到來。」
  • 演過魯迅的不少:李雪健形似,濮存昕神似,他沒演卻形神兼備
    演過魯迅先生的不少,但值得回味的莫過於李雪健,濮存昕兩個老戲骨了。一人形似一人神似,也可聊慰大家想念故人之心了。 而另一個就是濮存昕,與李雪健相比,濮存昕在年齡之上頗有優勢。因為李雪健在演魯迅時已過花甲之年,難免與魯迅的神採頗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