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 (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7月18日電 (陳苑)《漢字英雄》第三季今晚正式開播,新任「漢字先生」濮存昕給熱愛傳統文化的青少年寫了一封信。信中他分享了幾十年來讀書的經歷。濮存昕年輕時經歷過「上山下鄉」,由於沒有教育環境,他自己創造環境去讀書,「幹完一天農活點蠟偷著看書」,「還可以寫黑板報、可以寫快板書。」
分享讀書經歷:在農場圖書館偷著看書
作為「漢字先生」,濮存昕卻表示自己的中文功底不足。濮存昕在信中回憶自己學習漢語言的經歷,在「上山下鄉」時期,「我沒有任何正規的學習的機會,大學、高中沒有上,初中一年也沒有上文化課。知青歲月裡,濮存昕從未放棄過學習,「我堅持閱讀,在農場圖書館偷著看書,比如《復活》等革命小說,當然我們也演節目、搞創作,寫寫劇本、快板書這類。」等回城以後,濮存昕通過自學考試,才有了文藝中專的學歷。
濮存昕坦言,自己「非常願意當一個知識分子式的演員」。由於年輕時讀書不夠,他對自己的閱讀和學習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演好曹操、曹植、李白等歷史文化名人,濮存昕認真研讀劇本、閱讀他們的著作,努力跟他們接上氣。
書不離手:「瓶頸期」讀老莊涵養性情
濮存昕曾在一次採訪中表示,自己只有小學六年文化,為了豐富自己的閱歷,他看過許多雜書,又通過閱讀很多大師的文學作品,讓自己成長起來。到了今天,他仍書不離手,無論是等飛機,還是上廁所,只要有時間,他都會翻翻書。
濮存昕曾透露:「我在45歲到50歲時遇到了瓶頸期,頭髮大把大把地掉,每天早晨醒來都想,我這些年都幹嘛了,感覺什麼都沒有。」為了度過這段「瓶頸期」,濮存昕通過看老子的《道德經》,看莊子的文章,涵養性情,有了不少收穫。他引用《莊子》中的一句話:「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濮存昕表示,很多事情不必多說,想開了就沒什麼,順其自然。
談「拼爹」社會:文化層次低導致的短視
談到當下一些年輕人認為「讀書無用」、認為目前是「拼爹社會」,濮存昕表現出深深無奈,稱這是文化層次低導致的短視。「這些孩子要是不去改正,隨波逐流的話,就完蛋了。」濮存昕認為這種現象是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但他呼籲大家恢復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文化生態和自然生態一樣,我們得慢慢維持、培育樹林。不重視文化不好好學習的孩子是草,生滅由他自己來」。
據媒體報導,在一次採訪中,當被問及如何讓人們來關注傳統文化時,濮存昕認為,關鍵還是從教育入手:「我們小時候就是看半文言文的《水滸傳》,傳統文化的底子就是看這些古典小說時打下的。現在學校應該開設一些四書五經之類的選修課,多培養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本文參考:中國新聞網、京華時報、瀋陽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