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欲退出F1?

2020-12-10 騰訊網

【奔馳欲退出F1?】作為汽車頂級賽事指標的Formula 1難道盛況不再?先是紅牛車隊(Aston Martin Red Bull Racing)合作夥伴的Honda聲明將退出,今年則陸續有傳聞奔馳F1車隊也欲退出比賽,近日戴姆勒(Daimler)高層明確表示,他們不會退賽、但將會刪減比賽的預算,另外近年奔馳團隊未對W11賽車進行下一步研發,奔馳F1車隊2023年後的去向也令人好奇。 已經連續拿下6座冠軍的奔馳車隊(Mercedes AMG Team),以今年目前戰績和剩下的賽事來說,極有可能再奪下第7勝。外傳戴姆勒集團去年在F1賽事中花費4.3億美元,對於今年這種艱困的狀況來說,F1賽事這筆開銷並不小,因此戴姆勒集團決定連續3年削減比賽預算。 另外對於各界質疑奔馳會退出F1賽事的傳聞,奔馳母集團戴姆勒公司執行長Ola Kallenius 則向記者正面回應,奔馳退出 F1賽事就如同Bayern Munich退出足球隊一樣(指比賽中的佼佼者離開該賽事是沒有意義的)。 雖然奔馳車隊目前採用的W11賽車,已經停止研發一段時間,因此不斷升級的紅牛車隊也越追越近,但到目前為止奔馳車隊仍是車手及車隊冠軍的領先者。透過戴姆勒集團對預算的估計,至少在未來3年內奔馳車隊都不可能放棄參加F1比賽,也再一次間接地破除謠言。

相關焦點

  • F1 奔馳Toto:梅賽德斯退出F1傳聞只是炒作
    託託·沃爾夫認為外界對梅賽德斯或退出F1的猜測只是炒作手段,但他承認面對新的財政現實,德國製造商或許考慮加入其他賽事。奔馳全球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汽車產業帶來了巨大衝擊,使得汽車製造商不得不想方設法節約成本。
  • 本田宣布退出F1
    日前外媒Autocar發布了一則賽車圈裡的重磅消息,本田即將在2021賽季後退出F1,這也意味著到2021年F1賽季結束後,F車壇只剩下奔馳、法拉利和雷諾三家F1發動機供應商,對於眾多車隊來說,
  • 官方:本田將於2021賽季結束後退出F1
    直播吧10月2日訊 本田官方宣布,將在2021賽季結束後退出F1。目前使用本田動力單元的紅牛車隊和阿爾法託利車隊(紅牛二隊)將開始尋找2022年之後的動力單元供應商。自2015年以動力單元供應商重返F1後,本田相繼與邁凱倫和紅牛合作,2021賽季結束後他們將再次退出F1。
  • 紅牛威脅退出F1,法拉利阻止引擎凍結!
    以赫爾穆特·馬爾科博士為代表的紅牛車隊要求F1採取限制措施來凍結目前的引擎研發工作,否則他們旗下的兩支車隊(Red Bull和AlphaTauri車隊)將在2022年退出F1賽場。
  • 紅牛威脅退出F1,法拉利阻止引擎凍結
    以赫爾穆特·馬爾科博士為代表的紅牛車隊要求F1採取限制措施來凍結目前的引擎研發工作,否則他們旗下的兩支車隊(Red Bull和AlphaTauri車隊)將在2022年退出F1賽場。  據悉,在本田宣布即將在2021年底退出
  • F1阿布達比賽法拉利結束失望賽季!近三站1分!維特爾與車隊告別
    今年的f1比賽正式進行。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年的f1比賽也接近了尾聲。在最後一站比賽阿布達比大獎賽也迎來了終極對決。這次阿布達比大獎賽跟以往不同。頭牌的位置發生了明顯變化。此前梅賽德斯奔馳的兩部賽車漢密爾頓與博塔斯強勢表現。幾乎是所有的比賽都牢牢佔據了頭排發車的位置更是讓第一名發車的位置不可撼動。
  • 本田宣布退出F1,這場頂級賽事,真是越來越無趣了
    前段時間,本田宣布將在2021年後退出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停止為紅牛和它的下級車隊Alpha Tauri供應F1發動機部件。這個消息一出,轟動了整個賽車界,因為這代表著F1目前僅剩下3家發動機供應商,分別是奔馳、法拉利、雷諾。
  • F1施蒂利亞站賽後分析:奔馳在第一個Stint就搞定了比賽
    奔馳提速 紅牛未能回應 博塔斯在超越塞恩斯之後,形成奔馳夾擊維斯塔潘的局面。 周五練習賽長距離來看,維斯塔潘接近兩部奔馳賽車;尾速方面也相當接近。於是第一次進站就成為了兩家必爭之地。紅牛如果速度夠快,可以嘗試undercut漢密爾頓;反觀,奔馳如果速度夠快,不僅可以拉開,而且博塔斯有機會undercut維斯塔潘。
  • 前F1車隊老闆埃迪·喬丹:沃爾夫離開奔馳的時機就是現在
    前F1車隊老闆埃迪·喬丹認為,託託·沃爾夫應該在奔馳車隊處於巔峰的時候「離開據悉,沃爾夫目前正在談判一份新的合同,預計他將在奔馳擔任一個更高級的職位。  在保留他作為車隊負責人的主要職責的同時,這一變化應該允許沃爾夫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參加所有的比賽。  沃爾夫立場的改變引發了對他未來的猜測,喬丹最近聲稱奔馳的贊助商和合作夥伴英力士將直接買下該隊。然而這一則傳聞遭到了沃爾夫的否認,儘管英力士將有可能收購奔馳車隊的部分股權。
  • 花費再創新高,奔馳F1車隊公布年度財務報告!
    根據奔馳車隊近期提出的2019年度財務報告,車隊共花費近年來最高的3.33億英鎊(約29.5億人民幣)來完成六連冠的偉業,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奔馳支出創新高的呢?為了確保在場上的霸主地位,奔馳車隊更加積極地招兵買馬,將員工數從2018年的968人擴充至2019年的1016人,讓人事支出擴大到了9530萬英鎊,比2018年增加了160萬英鎊。
  • 費德勒退出法網 欲複製2017年澳網奪冠?
    費德勒退出法網 欲複製2017年澳網奪冠?時間:2020-02-22 17: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費德勒退出法網 欲複製2017年澳網奪冠? 費德勒今天通過社交媒體透露,他昨天在瑞士接受了右膝手術。
  • 奔馳車隊或將以7億英鎊出售,前F1車隊老闆埃迪·喬丹語出驚人
    (Ineos)及其執行長打算以7億英鎊的價格收購梅賽德斯奔馳F1車隊,這加劇了外界對英力士此舉的猜測。英力士的Logo作為贊助商已經出現在了奔馳的賽車上,而且他們雙方還保持著技術合作,所以對於奔馳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 奔馳與F1官方的談判陷入僵局
    奔馳車隊不願意在8月12日最後期限前籤署最新版的協和協議,稱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是「最大受害者」。但奔馳車隊負責人託託·沃爾夫表示他們不願意籤署目前的協議,並表達了他對奔馳的待遇感到失望。沃爾夫說:「我們樂於見到更公平的獎金分配機制。」「但就獎金損失方面,我們就是最大的受害者,法拉利處於有利的位置,紅牛兩支車隊能夠保持平衡,所以我們受到的傷害最大。」「我認為奔馳在過去幾年為這項運動做出了貢獻。
  • 奔馳與F1官方的談判陷入僵局!
    奔馳車隊不願意在8月12日最後期限前籤署最新版的協和協議,稱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是「最大受害者」。 但奔馳車隊負責人託託·沃爾夫表示他們不願意籤署目前的協議,並表達了他對奔馳的待遇感到失望。 沃爾夫說:「我們樂於見到更公平的獎金分配機制。」 「但就獎金損失方面,我們就是最大的受害者,法拉利處於有利的位置,紅牛兩支車隊能夠保持平衡,所以我們受到的傷害最大。」
  • 本田宣布退出F1,紅牛還會繼續前行嗎?
    儘管本田決定退出2021賽季結束後離開F1, 不過紅牛和阿爾法塔裡車隊將仍然在未來致力於這項運動中。紅牛車隊在接下來選擇動力單元供應商方面陷入了困境:奔馳目前已經有了三個合作夥伴-威廉士、邁邁凱倫以及阿斯頓·馬丁車隊,而紅牛與雷諾的關係在此前已經土崩瓦解了,將他們雙方再次重新組合在一起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奔馳星願基金十年益路進階
    過去十年,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從「自然之道」延展到「人文之道」,到今天的「責任之道,累計投入超過2.4億元,惠及人群超過150萬人。 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除了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卓越的產品,還不懈將」豪華「品牌惠及到客戶關懷、環境、人文保護的各個方面。 「奔馳之道自然之道」,為中國傾力守護11處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地。
  • 套殼F1 奔馳AMG Project One
    關於奔馳AMG(Mercedes-AMG)要推出F1動力超級跑車的消息已不新鮮,從計劃公布到動力與懸掛系統展示,再到預告圖的陸續曝光,奔馳的Project One超級跑車計劃已經進行了一年多;而近日又有關於Project One的最新消息了,這一次不再是預告圖,而是真的公開亮相了!
  • 奔馳如何成為F1歷史上最偉大的車隊之一
    法拉利擁有一些奔馳沒有的關鍵優勢。首先,法拉利在F1有最大的預算空間,奔馳沒有,最大預算仍然屬於法拉利。另一方面,法拉利統治的那些年使用的是普利司通的幾乎定製輪胎,而現在的奔馳使用的輪胎和其他車隊一樣。法拉利有無限的測試時間和機會,法拉利有兩條自己的測試賽道可以隨時測試,而奔馳和其他人一樣面臨著同樣的測試限制。另一方面,奔馳一開始就擁有法拉利沒有的一個關鍵優勢。
  • 澄清退出F1謠言!F1六連霸冠軍梅賽德斯車隊傳退賽,CEO出面否認
    先是紅牛車隊(Aston Martin Red Bull Racing)的合作夥伴本田聲明將退出。隨後,今年則又陸續有傳聞梅賽德斯的F1車隊也欲退出比賽。近日戴姆勒(Daimler)高層明確表示,他們不會退賽,但將會刪減比賽的預算。另外近年梅賽德斯團隊未對W11賽車進行下一步研發,有關梅賽德斯的F1車隊在2023年後的去向也令人好奇。
  • 紅牛顧問馬爾科:我們很早就知道了本田將退出F1的決定
    本田退出F1的消息令許多人感到震驚,其中也包括了紅牛負責人克裡斯蒂安·霍納,他在一個禮拜才在索契賽道還表示雙方必須密切合作。就外界看來,紅牛最有可能的是重新用回雷諾引擎,畢竟奔馳和法拉利不太可能"養虎為患",而從明年開始沒有任何客戶的雷諾,則是"迫不得已"要供應他們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