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蜂王儲存技術,讓蜜蜂主動餵養多隻蜂王,中蜂適用嗎

2020-12-15 閩南蜂哥

蜜蜂儲存蜂王技術,向來都是養蜂人經常討論和研究的技術,特別是中蜂如何儲存多隻蜂王技術,更是業餘養蜂人夢寐以求的技術。由於中蜂對蜂王的保守性,導致中蜂很難接受其他蜂群裡的蜂王,尤其是同時接受多隻蜂王,所以中蜂儲存蜂王,要比西蜂儲存蜂王難得多。另外西蜂蜂種的各種儲存蜂王技術,早就受到研究人員的驗證,更具有權威性和實用性,而中蜂蜂種的儲存蜂王技術,大多是養蜂人自己研究和試驗的技術,所以權威性大打折扣。

為了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收集中蜂的儲存蜂王技術,閩南蜂哥要分享3種蜂王儲存技術,希望對中蜂養殖愛好者或對正在研究中蜂蜂王儲存技術的養蜂人有所幫助。

一、無王群多蜂王儲存技術

1、儲王框

首先需要製作一個儲王框,裡面可以同時儲存多隻蜂王,但是蜂王與蜂王之間要完前隔開,儲王框一面用2X2毫米左右的鐵紗網封起來,另外一面設計成多個能夠單獨打開的框門。

2、技術操作

準備一群4脾足蜂的蜂群,將蜂群移到10米外,原地址放一個蜂箱,裡面調入一張封蓋子脾和一張粉蜜帶有少量幼蟲的蜂脾,幾個小時後,再將原蜂王調入。移出來的蜂群只留一張封蓋子和一張粉蜜脾,讓蜂群失王幾個小時,再介入儲王框,記得蜂王需要進行同味處理,否則容易失敗,巢門調到最小。第二天檢查蜂群,如果有個別幼蟲被改造成王臺,要及時清理掉,正常是不留卵蟲脾。15天後按照同樣的方法,更換一群新的幼蜂群。

二、碗群單蜂王儲存技術

用塑料板或有機玻璃板,製作成一個儲存蜂王的小盒子,外部尺寸為:長23釐米、寬6釐米、高13釐米,再用5號泡沫箱子開一個口,然後存放小盒子。使用時:先割取一小塊卵蟲子脾,安裝在小盒子裡,再抖入百來只蜜蜂,然後移到別的地方。傍晚的時候再打開巢門,介入一隻需要儲存的蜂王,最後安裝上隔王片,同時餵養少量蜂蜜或糖漿。日常管理時,要注意蜂量和食物儲備情況,儲備不足時,應及時補充餵養。

三、小型交尾箱多蜂王儲存技術

1、小型交尾箱的介紹

小型交尾箱原本就是一種多功能蜂箱,目前有一種最多可容納4群小蜂群的小型交尾箱,每一群小蜂群都是獨立的,巢門也是獨立的,中間有大隔板完全隔開。小型多功能交尾箱,不能臨時組織,在日常養蜂中,可以用於老蜂王的儲存,當需要儲存更多蜂王時,再使用原箱劃分來儲存多隻蜂王。

2、使用小型交尾箱儲存蜂王

在日常養蜂中,我們可以把弱小的蜂群,養在小型交尾箱裡,然後開雙巢門或三個巢門,讓蜜蜂自由進出。當需要儲存三隻蜂王時,就插入兩張大隔板,將小型交尾箱分成三個完全獨立的區域,小巢脾合理分配,幾個小時後再介入需要儲存的蜂王。當需要儲存四隻蜂王時,就插入三張大隔板,將小型交尾箱分成四個完全獨立的區域,同樣小巢脾合理分配,但是第四個獨立的區域,回蜂會特別多,所以要多調入一些幼蜂,然後幾個小時後,再介入需要儲存的蜂王。

技術總結:這3種儲存蜂王技術,閩南蜂哥都有試驗過,各有各的優缺點。無王群多蜂王儲存技術:操作難度大,成功率不高,但是儲存蜂王數量多,效率更高。碗群單蜂王儲存技術:操作難度小,成功率非常高,但是只能儲存一隻蜂王,而且度夏和越冬時期不能使用,沒有效率可言。小型交尾箱多蜂王儲存技術:操作難度一般,成功率高,但是最多只能儲存四隻蜂王,需要日常保持養殖,效率一般。有需要儲存蜂王的蜂友們可以去試一試,有什麼問題關注我後,評論裡留言或私信我。

相關焦點

  • 蜜蜂養殖技術|蜂王狀態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及分析
    在流蜜期(25天),從流蜜期第一天開始,每隔5天,取出部分蜂群中的蜂王,並插入成熟王臺,相繼用王臺共更換了5批次蜂群中的蜂王。結果。各蜂群都沒有接受插入的王臺,而是用巢內幼蟲自行急造培育蜂王,在觀察的時間內,蜂群中只有王臺,結果根據換王時間,各蜂群每公斤平均產蜜量依次是為4.5kg、5.6kg、6.2kg、8.7kg、9.5kg。第一組與最後一組相差一半多。
  • 在中蜂養殖過程中,如何存儲蜂王,用什麼方法好
    蜂王是生殖器官發育完全的雌性蜜蜂,蜂王的任務就是專職產卵和維護蜂群的秩序,是蜂群成員共同的母親,所以也稱蜂王為母蜂,一個蜂群只能有一個蜂王,如果一個蜂巢內出現兩個蜂王,就會出現分蜂,或者有一個蜂王必須死去。二、怎樣存儲蜂王。★一般情況下採用什麼方式存儲蜂王。
  • 1群蜜蜂不容2隻蜂王,原來蜜蜂是這樣認識蜂王的,難怪介王常失敗
    其實在小小的昆蟲世界裡,有這樣一種昆蟲,也可以用一山不容二虎來形容,這就是蜜蜂社會裡的蜂王。自然界中的蜜蜂,每一群只能有一隻蜂王的存在,新蜂王出現後,老蜂王就會被無情地殺滅或者被逼分家。蜜蜂的這一特性,給養蜂人帶來了許多不便之處,如:蜜蜂繁殖期間,想要使雙蜂王繁殖蜂群,就不得不採用特殊的處理,才能雙王養殖。
  • 「蛋群」快速發展技術,一餵二繁三蜂王,養強蜜蜂也不難
    現在越來越多愛好蜜蜂的玩家,加入了業餘養蜂的大家庭。剛開始學習養殖蜜蜂,都會遇到蜂群弱小難養的問題。其實這些都是每一位養蜂人,都會遇過的問題,但不同的是,有經驗的養蜂人,三下五除二就能將弱小的蜂群養強起來。那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呢?訣竅是一餵二繁三蜂王。
  • 什麼是蜜蜂?蜜蜂族群中的「蜂王」、「雄蜂」和「工蜂」的區別!
    蜜蜂:蜜蜂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人工馴養資源昆蟲,市面上常見的蜂蜜,都是由人工飼養的蜂蜜釀造加工製成的,而在蜂農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幫助蜜蜂族群的擴大和發展。當然,餵養蜜蜂至關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學會區分蜜蜂族群中的「蜂王」、「雄蜂」和「工蜂」!下面,就和編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中蜂行為天性之(蜂王)
    在對蜜蜂群體結構以及生存奧秘為時不短的研究中,察覺出蜂王、工蜂以及雄蜂的行為天性並非象諸多專家、學者闡述的那麼簡單,其實它們賦有相當高的智慧(相對昆蟲類動物而言)。研究越深入,興趣越濃厚。涉足紛紛嚷嚷、秩序井然的蜜蜂王國,有如蜂蝶翔入花間般興奮難禁。研究的宗旨不光是興趣使然,重要的是希望能夠了解蜜蜂,彼此融通,才能精準地駕馭這與花為伍的精靈,使其全身心地服務於人類。
  • 女蜂王的霸氣婚配:廣納夫,斷雄根,儲其精,用一生
    01 圍繞女蜂王的社會化昆蟲人類對蜜蜂種屬的分類和文字載,可以追溯至1758年,林奈首次記載了第一個蜜蜂種屬。至1802年,拉特裡爾系統建立了蜜蜂的科屬,自此蜜蜂有了詳細的種屬劃分。蜜蜂是一類高度社會化的昆蟲,執行嚴格的等級制度。蜂王是整個蜂群中至高無上的王者。
  • 3種蜜蜂自然分群,蜂王什麼時候出臺,看完就知道了!
    今天準備給大家來說一下:「蜜蜂自然分蜂后,蜂王一般多少天出臺」?這個問題對於很多開始養蜜蜂的人來說,是一個比較迫切需要知道的問題,不過這個問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回答,情況不同答案也會不同,七哥根據自己在自然分蜂過程中的經驗,邏列出以下3種蜜蜂自然分群後,新蜂王出臺的時間,供大家參考考!
  • 剛剛分離的蜜蜂,剪掉蜂王翅膀真的好嗎?看看養蜂人怎麼說
    蜂王的交替3.為什麼你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剪掉蜂王的翅膀4.正確的處理方式蜂后剪斷翅膀的目的從女王,切斷了翅膀的目的,事實上,主要目的是防止蜜蜂飛走,所以女王蜜蜂翅膀剪是常見的在我們的新收集的殖民地和新分的殖民地,因為殖民地不穩定,養蜂人不能斷定蜜蜂飛走
  • 1群蜜蜂2隻蜂王!老蜂農的母女同巢養殖技術,操作簡單又快捷
    一群蜜蜂只有一隻蜂王,一直是自然界蜂群生活的規律,但是人工養殖的蜂群,由於養殖技術的提升,還有研究人員不斷的鑽研,兩隻蜂王養殖技術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目前雙蜂王養殖技術,有西方蜂種採用最多的,隔王不隔蜂的雙王群養殖技術,有中華蜜蜂一般採用的,隔王又隔蜂的一箱雙蜂群養殖技術,但是接下來我們要分享的是,不隔王也不隔蜂的雙蜂王同巢養殖技術。蜂王的特性蜂王與蜂王之間,天生有一種競爭關係。一群已經有蜂王的蜂群,是不會接受一隻外來蜂王的,即使是蜜蜂接受了,蜂王也不會接受她,最終便是蜂王單挑打架。
  • 蜜蜂只有幾隻,沒有蜂王怎麼辦?
    蜜蜂只有幾隻而且沒有蜂王,這可是個難事情。估計你是想養蜂而不想花錢購買蜂。只是在養蜂人轉場時,丟失的蜂隨便揀了幾隻,就想養蜂。可能是這種情況吧。蜜蜂是群居昆蟲,不用說是幾隻,幾十隻,上百隻都不容易養成。它不同於馬蜂,馬蜂吧只要有一隻母蜂就可以慢慢繁殖成一群強盛的馬蜂群。因為母馬蜂一隻既可以築巢、又可以產卵,還要出去尋找食物哺育後代,一隻交配過的母馬蜂什麼活兒都能幹。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較意蜂多次自然分蜂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思路
    3/4,這裡有個前提,所有參與分蜂蜜蜂都是蜂群中的休閒蜂,也就是說,蜂群分蜂其實分的是蜂群中無事可做的蜜蜂(除了蜂王之外),蜂群中正在哺育或採集的蜜蜂,不參與分蜂行為。2、中蜂分蜂后留原群的成年蜜蜂數量比例更多中蜂群在分蜂時,巢內卵、蟲較多,維持蜂群正常運轉的哺育蜂、採集蜂數量較多,群中休閒蜂只佔蜂群的一部分,而意蜂在分蜂時巢內大部分蜂兒已經封蓋,不需要哺育蜂,只需要少量蜜蜂溫度調控即可,巢內大部分已經羽化的蜜蜂處於休閒狀態,因此,在蜂群分蜂發生時,意蜂群中大部分能飛的蜜蜂離開,而在中蜂群分蜂時
  • 囚王易死,可不得不囚禁蜂王時怎樣保全?了解蜂王囚死的原因就可
    養蜂在某些時候是需要囚禁蜂王的,囚王本來是意蜂養殖的技術,有專門的囚籠囚禁蜂王,現在中蜂養殖也要用到囚王技術。可是囚禁的蜂王有時候會死了,特別是中蜂王,同意囚禁而死,不能長時間囚禁。可是,某些時候必須要囚禁蜂王 ,怎樣才能保證蜂王的安全呢?
  • 野外捕捉蜜蜂真有趣,但是捕到沒有蜂王的蜂群,要怎麼辦呢?
    喜歡養蜜蜂的業餘養蜂人,特別喜歡野外搜捕野蜂。野外搜捕野蜂,是一件具有挑戰意義的事,也是一件讓人又驚又喜的事。在捕捉野蜂時,常常會遇到一些難於一挖開的洞穴,只能放棄蜂脾和蜂蜜,但是可以用煙將蜂群逼出洞穴。其實像這種無法挖開的洞穴,用煙攻也不一定可以完全將蜂群逼出來。
  • 野外收捕野蜂,一個蜂團中出現多隻蜂王是怎麼回事?
    說起養蜂,我們都知道一個完整的蜂群中應該包含有蜂王、工蜂、雄蜂三部分,所以在很多人的想像中只要我們發現蜂團,必然蜂團中會有一個蜂王,但是這種情況並不絕對,有的朋友就在一個蜂團中發現了兩隻蜂王甚至多只蜂王的情況,只是這種情況比較少見。那麼為什麼會發生一個蜂團中出現多個蜂王的情況呢?
  • 蜂群失王2天,為何對新放入的蜂王非常親密?養蜂人:蜂王命真大
    一群蜜蜂接受一隻蜂王的條件我們都知道,一個蜂群中只有一隻蜂王,哪怕是現代化的蜜蜂養殖,想要實現一個蜂群中有多隻蜂王,除了蜂群交替的情況下,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出現一個蜂群中有多隻蜂王,就算是人工進行馴化的,也只能是短期的在蜂群中有出現。
  • 蜂王停產幾天就出現意外,被蜜蜂拖出巢門,是什麼原因
    蜂王在蜂群裡的工作是負責產卵,延續蜜蜂發展,通過傳遞信息素給工蜂合理分配各種工作,蜂王停產,說明這群蜜蜂斷繁了,蜂王停產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屬於正常現象,另一種是受到某些因素影響造成的停產,停產後蜂王被拖出蜂箱,那麼這隻蜂王應該是出現意外而死,必須找出原因解決掉,蜜蜂起急造王臺,或者介入預備蜂王
  • 80歲老人養殖蜜蜂,不為賣錢,只為和蜂王同食
    在豫西山區一大山腳下,有位老人住在用木頭樁子圍成的籬笆院裡生活了80個春秋,老人喜歡養蜜蜂,蜂蜜不是用來賣錢,而是用來自己「享用」,特別是老人喜歡吃蜂王所吃的食物——蜂王漿,讓大家很是好奇。圖為他在籬笆院門前幹活。
  • 發現一箱蜜蜂停產了,過了幾天發現蜂王死在巢門口,是什麼原因
    一箱蜜蜂停產的原因是什麼一箱蜜蜂出現停產,必須及時找出原因,並解決,首先想到的是蜂王應該出了問題,蜂王停止產卵的原因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季節性產生的正常現象,蜂王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都會出現停產,這屬於正常現象。
  • 工蜂會為蜂王「養老送終」,為何卻對雄蜂趕盡殺絕?蜜蜂也認親戚
    提到蜜蜂,我們很多朋友都見過蜂群,在一個蜂群中我們可以看到蜂王、雄蜂、工蜂三種蜜蜂,但是這三者之前的關係又極為複雜,其中以工蜂作為一個蜂群的主體,蜜蜂的生殖方式很特別,是以一隻母蜂對應多隻雄蜂的生殖方式,工蜂則是放棄了生殖權利的雌性蜜蜂,所以整個蜂群裡面的事情,幾乎都是工蜂在做,雄蜂和蜂王的任務,就是繁衍,這也註定了工蜂需要成為一個發蜂群中的主體,同時掌握了整個蜂群中的每個個體的生死大權